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十六、重生得生命

诉说主恩 by 盛足风

十六、重生得生命

我所在的教会学校里,与《圣经》有关的课程是选修的。学生要在宗教课与德育课二者之间自己选读一课。不愿读宗教课的学生必须读德育课,在少年时期接受人格教育。

此外,学校每一年或者每一学期,举办一次布道会以供应基督徒学生的灵性需要,也藉此机会给一般学生有听福音的机会。

一次,学校从上海教会请到一位牧师,大家都去听他讲道。在听道时,我受到很大很深的感动,我的良心被圣灵照亮,看到自己身上平时所看不到的和早已忘记了的很多错误和过犯。我忍不住了,热泪涌流,深深自责……

会后,我就去向一位同学认错,请求他原谅。因为我曾自恃身高力大,在同他发生争执时欺负过他。同时,我又想起了过去在小学时代的一件事。一个同学踏破了我的一只小皮球,因他待我不友好我就要他赔偿,而且一定要他加倍赔偿。本来22个铜板够了,我却硬要他赔偿44个铜板。当我为这个可恶的罪行悔改,自恨自责时,我向主立志,应许说:“我要还他四倍!”

然而,这是我在读小学时候秘犯的罪。那个受我欺负的同学已经不知去向,无法找到了。于是我去请教老师,然后作出应有的安排。

当我这样顺服圣灵的感动之后,我的心中就得着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平安和喜乐。

虽然如此,我在还不明白自己悔改时所作的称为“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太3:8)。我也不明白当时所得到的平安喜乐就是“赦罪的平安喜乐”,是出于圣灵所赐(徒3:19)。我更不明白这个经验就是《圣经》所说的“重生”。虽然我悔改了,真心信主了,我对重生得生命的真理,仍旧一无所知,全无认识。

此后,我又有机会听道,也听到重生之道,我听懂了重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是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得重生”的那一部分真理,讲的人也没有讲清楚。我当时处于又模糊又苦恼又焦急的心情之中。

再过一段时间,学校里来了一位神的好仆人,他将福音(即救恩)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有圣灵的能力从他口中出来。

那时候,我好像站立在一面无形却又明亮的镜子面前一般,立时看清了自己同神的关系。我知道了,我认识了,我在一年多以前已经蒙恩了,重生了,得生命了。我满怀喜乐,感谢天父,感谢耶稣,感谢圣灵,也在心中感谢已经回到外地的那位神的仆人。

认识自己得重生、得生命、得救恩,是一件大有益处的事。这个认识能够增加对于真理的爱慕与追求,又能够促进自己同天父之间的神圣感情。

我的重生经过和以后的认识又给我带来了启发,择要申述于下:

(一)总要讲完整的福音。既要讲论福音中悔改认罪得赦免的一面,又要讲明福音中因信得重生、得生命的另一面。换句话说,讲了重生的必要性之后,一定要告诉听众重生得生命的方法,不然,我们的讲论就失去了重心、失去了中心,无法使听众在福音中得到实效,得到救恩。

(二)要使听众明白:重生与称义,实际上是同一件事,又是在人身上同时发生的灵性变化。要帮助听众从错觉和误解之中解放出来,不少信徒有一种错误的想法,以为“称义容易,重生却难”。

(三)重生的意义,侧重于信徒从神接受属灵的新生命,成为神家中的儿女。指的是属天、属灵性的生育。

称义的意义,侧重于信徒从神那里得到一个新的地位。就是说,“罪人受永刑”的地位摆脱了;在神的国中不再是罪犯,而是成为一个公民了,地位改变了。因此,称义表明了神与人之间具有国王和公民的那种关系。

重生使我们有份于属神的“家”,成为神“家里的人”;称义使我们有份于神的“国”,成为神国中的人。《圣经》有“子民”这个名词,一词二意,十分妥贴,十分恰当(林后6:16;多2:14;来4:9,8:10;彼前2:9、10)。在此,我们可看到汉文译笔和用词的优点。

(四)我们或在讲台上,或在讲台下,当讲论福音时,都当留心:要恰当地,有步骤地带领慕道者、初信者,逐渐认识罪的事实和危险,并帮助他们向神悔改认罪,从而真正接受救主。

病人必须先看到自己有病,才会真正要医生;照样,人必须先看到自己有罪,才会真正要救主。一个不承认自己有罪,却在那里自称信仰耶稣,那种信心不可能是真实的。那种信心也不是《圣经》所说所要的信心。充其量,他只是敬仰耶稣的伟大人格罢了。

我们看准了,看定了,没有悔改的信心是死信心,假信心,是不起作用的信心。同样,没有信心的悔改也是假悔改,空悔改,是没有果效的悔改。真的悔改必定伴着信心,真的信心也必定伴着悔改。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不重视这二者的紧密关系,不落实在传福音的工作中,我们将会发觉,自己的劳苦看不到圣灵的同在,收不到劳苦的实效。那就等于“斗拳打空气,奔跑无定向”了。

※※※※※

我们再郑重地回到《圣经》,看看其中的训示和纪录:

耶稣的开路先锋施洗约翰开始传道时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3:2)又说:“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太3:8)

悔改是人心里的事,不能看见。悔改的果子则是人外面的行动,把悔改的心印证出来,显为真实。

主耶稣自己出来传道时,一开头也强调悔改。他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主特别要我们看见:悔改应当与信心密切结合。

当扫罗被主大光照耀仆倒在地时,主的话临到他。《使徒行传》26章15节起,记载了扫罗自己的见证。他对主说:“主啊,你是谁?”主回答他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你起来站着,我特意向你显现,要派你作执事,作见证,将你所看见的事,和我将要指示你的事,证明出来。我也要救你脱离百姓和外邦人的手。”接着,主又对他说话,而且叮嘱得特别清楚。主说:“我差你到他们那里去,要叫他们的眼睛得开(靠福音和灵力作工),从黑暗中归向光明(悔改回头),从撒但权下归向神(求告主名,归主名下)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永生应许在握)。”

在此,我们清楚地看出来,神在告诉扫罗(已经成为保罗了)今后应当怎样传讲福音。

我们再看一个实例:彼得是如何传福音的呢?请听他的话。他说:“你们当悔改归正(归主),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属天的平安喜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徒3:19)

最后,我们选读两处简短的经文:

“……这样看来,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徒11:18)这里将“悔改”和“得生命”联在一起说。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20:31)这里将“信心”和“得生命”联在一起说。

综合以上各处经文的共同见证,我们就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悔改和相信的紧密关系到了无法分离的地步。二者一分离,就无法传讲真正的福音,人也无法从福音得到真正的益处,无法重生得生命。

悔改与信主,就必给人带来新的生命。此后只要依靠并顺从新生命的作用力、推动力,就必定在生活上发生新的变化。这个新的变化就是《圣经》所说的“新生的样式”,也就是基督徒该有的新品德。这样,既是新生的人,又是新造的人。

重生,使我们成为新生的人;在基督里的灵修、建造、努力、前进,使我们成为新造的人。由此可见,重生确定人“是”一个基督徒。恳求救主照亮我们,好叫我们接受他进一步的教育和培养……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十六、重生得生命 我所在的教会学校里,与《圣经》有关的课程是选修的。学生要在宗教课与德育课二者之间自己选读一课。不愿读宗教课的学生必须读德育课,在少年时期接受人格教育。 此外,学校每一年或者每一学期,举办一次布道会以供应基督徒学生的灵性需要,也藉此机会给一般学生有听福音的机会。 一次,学校从上海教会请到一位牧师,大家都去听他讲道。在听道时,我受到很大很深的感动,我的良心被圣灵照亮,看到自己身上平时所看不到的和早已忘记了的很多错误和过犯。我忍不住了,热泪涌流,深深自责…… 会后,我就去向一位同学认错,请求他原谅。因为我曾自恃身高力大,在同他发生争执时欺负过他。同时,我又想起了过去在小学时代的一件事。一个同学踏破了我的一只小皮球,因他待我不友好我就要他赔偿,而且一定要他加倍赔偿。本来22个铜板够了,我却硬要他赔偿44个铜板。当我为这个可恶的罪行悔改,自恨自责时,我向主立志,应许说:“我要还他四倍!” 然而,这是我在读小学时候秘犯的罪。那个受我欺负的同学已经不知去向,无法找到了。于是我去请教老师,然后作出应有的安排。 当我这样顺服圣灵的感动之后,我的心中就得着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平安
和喜乐。 虽然如此,我在还不明白自己悔改时所作的称为“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太3:8)。我也不明白当时所得到的平安喜乐就是“赦罪的平安喜乐”,是出于圣灵所赐(徒3:19)。我更不明白这个经验就是《圣经》所说的“重生”。虽然我悔改了,真心信主了,我对重生得生命的真理,仍旧一无所知,全无认识。 此后,我又有机会听道,也听到重生之道,我听懂了重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是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得重生”的那一部分真理,讲的人也没有讲清楚。我当时处于又模糊又苦恼又焦急的心情之中。 再过一段时间,学校里来了一位神的好仆人,他将福音(即救恩)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有圣灵的能力从他口中出来。 那时候,我好像站立在一面无形却又明亮的镜子面前一般,立时看清了自己同神的关系。我知道了,我认识了,我在一年多以前已经蒙恩了,重生了,得生命了。我满怀喜乐,感谢天父,感谢耶稣,感谢圣灵,也在心中感谢已经回到外地的那位神的仆人。 认识自己得重生、得生命、得救恩,是一件大有益处的事。这个认识能够增加对于真理的爱慕与追求,又能够促进自己同天父之间的神圣感情。 我的重生经过和以后的认识又给我带来了启发,择要
申述于下: (一)总要讲完整的福音。既要讲论福音中悔改认罪得赦免的一面,又要讲明福音中因信得重生、得生命的另一面。换句话说,讲了重生的必要性之后,一定要告诉听众重生得生命的方法,不然,我们的讲论就失去了重心、失去了中心,无法使听众在福音中得到实效,得到救恩。 (二)要使听众明白:重生与称义,实际上是同一件事,又是在人身上同时发生的灵性变化。要帮助听众从错觉和误解之中解放出来,不少信徒有一种错误的想法,以为“称义容易,重生却难”。 (三)重生的意义,侧重于信徒从神接受属灵的新生命,成为神家中的儿女。指的是属天、属灵性的生育。 称义的意义,侧重于信徒从神那里得到一个新的地位。就是说,“罪人受永刑”的地位摆脱了;在神的国中不再是罪犯,而是成为一个公民了,地位改变了。因此,称义表明了神与人之间具有国王和公民的那种关系。 重生使我们有份于属神的“家”,成为神“家里的人”;称义使我们有份于神的“国”,成为神国中的人。《圣经》有“子民”这个名词,一词二意,十分妥贴,十分恰当(林后6:16;多2:14;来4:9,8:10;彼前2:9、10)。在此,我们可看到汉文译笔和用词的优点。 (四)我
们或在讲台上,或在讲台下,当讲论福音时,都当留心:要恰当地,有步骤地带领慕道者、初信者,逐渐认识罪的事实和危险,并帮助他们向神悔改认罪,从而真正接受救主。 病人必须先看到自己有病,才会真正要医生;照样,人必须先看到自己有罪,才会真正要救主。一个不承认自己有罪,却在那里自称信仰耶稣,那种信心不可能是真实的。那种信心也不是《圣经》所说所要的信心。充其量,他只是敬仰耶稣的伟大人格罢了。 我们看准了,看定了,没有悔改的信心是死信心,假信心,是不起作用的信心。同样,没有信心的悔改也是假悔改,空悔改,是没有果效的悔改。真的悔改必定伴着信心,真的信心也必定伴着悔改。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不重视这二者的紧密关系,不落实在传福音的工作中,我们将会发觉,自己的劳苦看不到圣灵的同在,收不到劳苦的实效。那就等于“斗拳打空气,奔跑无定向”了。 ※※※※※ 我们再郑重地回到《圣经》,看看其中的训示和纪录: 耶稣的开路先锋施洗约翰开始传道时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3:2)又说:“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太3:8) 悔改是人心里的事,不能看见。悔改的果子则是人外面的行动,把悔改的
心印证出来,显为真实。 主耶稣自己出来传道时,一开头也强调悔改。他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主特别要我们看见:悔改应当与信心密切结合。 当扫罗被主大光照耀仆倒在地时,主的话临到他。《使徒行传》26章15节起,记载了扫罗自己的见证。他对主说:“主啊,你是谁?”主回答他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你起来站着,我特意向你显现,要派你作执事,作见证,将你所看见的事,和我将要指示你的事,证明出来。我也要救你脱离百姓和外邦人的手。”接着,主又对他说话,而且叮嘱得特别清楚。主说:“我差你到他们那里去,要叫他们的眼睛得开(靠福音和灵力作工),从黑暗中归向光明(悔改回头),从撒但权下归向神(求告主名,归主名下)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永生应许在握)。” 在此,我们清楚地看出来,神在告诉扫罗(已经成为保罗了)今后应当怎样传讲福音。 我们再看一个实例:彼得是如何传福音的呢?请听他的话。他说:“你们当悔改归正(归主),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属天的平安喜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徒3:19) 最后,我们选读两处简短的经文: “……这样
看来,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徒11:18)这里将“悔改”和“得生命”联在一起说。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20:31)这里将“信心”和“得生命”联在一起说。 综合以上各处经文的共同见证,我们就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悔改和相信的紧密关系到了无法分离的地步。二者一分离,就无法传讲真正的福音,人也无法从福音得到真正的益处,无法重生得生命。 悔改与信主,就必给人带来新的生命。此后只要依靠并顺从新生命的作用力、推动力,就必定在生活上发生新的变化。这个新的变化就是《圣经》所说的“新生的样式”,也就是基督徒该有的新品德。这样,既是新生的人,又是新造的人。 重生,使我们成为新生的人;在基督里的灵修、建造、努力、前进,使我们成为新造的人。由此可见,重生确定人“是”一个基督徒。恳求救主照亮我们,好叫我们接受他进一步的教育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