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怕隐私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不完美和令人烦恼的东西,因而在有些人的内心深处有着潜在的不安全感。
这些人必须要知道你做的任何事、说的任何话、想的任何事、读的和写的任何东西以及对象是谁。
如果他们不能时时得到这些信息(他们试图控制这个世界使他们自己感到安全),就会立即想象到最坏的事情,并夸大和曲解所有的事,同时,这也就意味着争执和挫折的开始。
从历史来看,我们的文化环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地令那些有信心和安全感的人们也要去对他们的约会者、未婚夫、未婚妻及配偶的忠诚提出疑问,但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但同样也很糟糕:
——我们这个社会对于婚外性行为的大致认同已经导致了试婚、性自由、乱交的流行,同时身体亲昵行为的“意义”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这导致了众多“前”爱人的产生,而这些婚前的爱人仍然出现我们的工作环境、社交环境或是家庭中,这往往令人们欲罢不能。
——现代心理学家将许多不贞、乱交和性变态的行为称作是一种疾病。
因为一种嗜好,男人们和女人们忽视了他们家庭的存在而去寻找网络上的爱情。
因为一种嗜好,男人们和女人们在婚外调情的快乐中沉溺。
这使得这些不良、自私行为的受害者对于他们不忠伴侣的疾病毫无同情可言。
——我们的文化为了支持一种即时满足的需要,将离婚视作正常的行为,并把同居称作是与婚姻相同的行为。
人们过去生活在一种从来就有的安全感(婚姻誓言和社会道德约束)中,而现在社会压力为个人喜好所取代,其代价是对誓言、夫妻、孩子、婚姻和社会造成损害。
——不维护婚姻的圣洁,也不认可孩子应得到的绝对需要与福利。
夫妻们可以因为实际上不能被称其为理由的理由而离开,带着孩子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同另一个或是更多的其他性伴侣同居,而他们却仍可以得到如彼此忠诚的夫妻们那样的地位。
罗马在燃烧,大难已经来临,人们已经被火烧身,但是却听不到任何警告,人们依然只顾寻欢作乐。
怪不得人们越来越害怕和批判做出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