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五章 教会日形稳固(7)

历史的轨迹:二千年教会史 by 祁伯尔

罗马是帝国的第一大城,不但保罗曾在此地工作过,据天主教的传统说法,罗马教会是使徒彼得所设立的。 因为耶稣基督曾将天国的钥匙交付彼得,所以罗马主教声称彼得将这钥匙的权柄传给了罗马主教。

几乎所有东西方教会中的争论都向罗马主教申诉。 在为基督的位格及本性的争论中,西方教会在罗马主教的影响下,使正统信仰获得全面胜利。 至于东方教会方面,耶路撒冷教会早已衰微,在一些争论中不能产生影响,而安提阿、亚历山大与君士坦丁堡之间却不断为领导地位而争。 他们虽然没有一位承认罗马主教有超越地位,但在互争领导地位之时,往往去找罗马主教的支持。

西方教会方面,从来没有一间教会想要与罗马教会一争高低。 早于公元185年,爱任纽已在他的“驳异端”一书中就说:“所有教会都当赞同罗马教会”。 虽然罗马教会的宣布有时会遭到反对,但至终西方众教会都承认罗马主教的超越地位,也因此,导致教皇制的开端。 罗马主教渐渐被称为教皇(Pope),此字源自拉丁文PaPa,是“爸爸”的意思。 在教皇管辖下的众教会,总称为罗马天主教会(Roman Catholic Church)。 教皇制的发展成为后来教会历史中至为重要的部份。

教皇利奥一世(Pope Leo Ⅰ)抗议迦克墩会议中所宣布君士坦丁堡主教长与罗马主教地位相等的决定,但是他的抗议无效。 他死于公元461年,被称为初期教会与中古教会承先启后的一位教皇。

研讨问题:

1. 教会会议与大公会议的功用是什么?

2. 本章所提四次大公会议分别在哪里举行? 何年举行? 它们各为教会成就了什么事?

3. 安波罗修、耶柔米与奥古斯丁分别对教会的贡献是什么? (参看大英百料全会以搜集更多资料)?

4. 使罗马主教地位超越其它主教的原因为何?

5. 有哪些城市的主教与罗马主教争地位?

6. 这几个大城市为什么有宗教上的重要性?

7. 在对付多纳徒派及伯拉纠派的异端上,奥古斯丁分别以什么教义与他们争辩?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罗马是帝国的第一大城,不但保罗曾在此地工作过,据天主教的传统说法,罗马教会是使徒彼得所设立的。 因为耶稣基督曾将天国的钥匙交付彼得,所以罗马主教声称彼得将这钥匙的权柄传给了罗马主教。 几乎所有东西方教会中的争论都向罗马主教申诉。 在为基督的位格及本性的争论中,西方教会在罗马主教的影响下,使正统信仰获得全面胜利。 至于东方教会方面,耶路撒冷教会早已衰微,在一些争论中不能产生影响,而安提阿、亚历山大与君士坦丁堡之间却不断为领导地位而争。 他们虽然没有一位承认罗马主教有超越地位,但在互争领导地位之时,往往去找罗马主教的支持。 西方教会方面,从来没有一间教会想要与罗马教会一争高低。 早于公元185年,爱任纽已在他的“驳异端”一书中就说:“所有教会都当赞同罗马教会”。 虽然罗马教会的宣布有时会遭到反对,但至终西方众教会都承认罗马主教的超越地位,也因此,导致教皇制的开端。 罗马主教渐渐被称为教皇(Pope),此字源自拉丁文PaPa,是“爸爸”的意思。 在教皇管辖下的众教会,总称为罗马天主教会(Roman Catholic Church)。 教皇制的发展成为后来教会历史中至为重要的部份。 教皇利奥
一世(Pope Leo Ⅰ)抗议迦克墩会议中所宣布君士坦丁堡主教长与罗马主教地位相等的决定,但是他的抗议无效。 他死于公元461年,被称为初期教会与中古教会承先启后的一位教皇。 研讨问题: 1. 教会会议与大公会议的功用是什么? 2. 本章所提四次大公会议分别在哪里举行? 何年举行? 它们各为教会成就了什么事? 3. 安波罗修、耶柔米与奥古斯丁分别对教会的贡献是什么? (参看大英百料全会以搜集更多资料)? 4. 使罗马主教地位超越其它主教的原因为何? 5. 有哪些城市的主教与罗马主教争地位? 6. 这几个大城市为什么有宗教上的重要性? 7. 在对付多纳徒派及伯拉纠派的异端上,奥古斯丁分别以什么教义与他们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