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三十四章 敬虔主义 莫拉维弟兄会(4)

历史的轨迹:二千年教会史 by 祁伯尔

7.亲岑多夫伯爵(Count von Zinzendorf)

亲岑多夫是早期奥国贵族的后裔。 公元1700年生在德力斯登,父亲是撒克森法庭官员,也是施本尔的密友,因此施本尔也做了亲岑多夫的教父。 从小亲岑多夫就有很强的宗教意识;一幅耶稣钉十架的画,上面写着“我为你被钉死,你为我做何事?” 给他带来长远而强烈的印象。 他一生被基督的爱所激励,怀着一股赤诚的心愿,要拯救灵魂,领人归主。

十岁时,他被送到富朗开在哈勒的学校。 在那儿,他立刻显出领导的恩赐。 他在男同学中组织了一个社团名叫“芥菜种会”(The Order of the Grain of Mustard Seed)。 这个社团的宗旨是:“促进个人敬虔生活及世界宣道工作”。 甚至他在九岁时,已经读过一篇东印度宣教士的报导,后来他说:“从那时起,宣教员担就在我心中滋长。” 十二岁时,他和一批同学立下严肃的誓愿说:“无论在什么环境,都要承认基督,并要带领各种人归向基督。”

但是他的家庭反对他成为宣教士,要他在政府工作。 他为顺从父母,自公元1716到1719年间,进威登堡大学修习法律。 在威登堡时,他虽已决定加入敬虔派,却很欣赏路德派的教义。 后来他进入撒克逊政府工作,第二年,他用一部份继承而得的遗产,在距德力斯登七十哩的柏帖多弗(Berthelsdorf)买下了祖母的大批地产。

8.赫仁护特(Herrnhut)

一位名叫克利斯丁大卫(christian David)的木匠,多年来努力将弟兄合一会余民聚在一处,同时,自己也成为敬虔派信徒。 他请求亲岑多夫准许这批“隐藏的种籽”在柏帖多弗避难。 亲岑多夫并不认识弟兄合一会,只知道他们正为信仰遭受逼迫;因此,出于同情心而答应了。 公元1722年,大卫得到准许,带两个弟兄会家庭过去。 到公元1727年时,已有几百位弟兄会住进柏帖多弗。 这期间,亲岑多夫读了一本柯墨纽乌所写的书,详述弟兄会的信仰及实践;读完该书后,亲岑多夫得到一个信念,就是神已经呼召他把古代弟兄会重新组织起来,成为宣教事业的推动力。

他把地产的一部份给弟兄会;他们便在那儿建立了“赫仁护特”,意思是“主的居所”(Lord’s Lodge)。 亲岑多夫辞去政府的职位,定居在赫仁护特。 他利用当日“准许新村镇自行管理”的法律,自行订立条规,建立基督徒社区,并按施本尔原则,在教会中成立小教会。

因为这些人来自波希米亚的邻城莫拉维亚(Moravia),又是古代弟兄会的“余民”,所以被称为“莫拉维弟兄会”(The Moravians)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7.亲岑多夫伯爵(Count von Zinzendorf) 亲岑多夫是早期奥国贵族的后裔。 公元1700年生在德力斯登,父亲是撒克森法庭官员,也是施本尔的密友,因此施本尔也做了亲岑多夫的教父。 从小亲岑多夫就有很强的宗教意识;一幅耶稣钉十架的画,上面写着“我为你被钉死,你为我做何事?” 给他带来长远而强烈的印象。 他一生被基督的爱所激励,怀着一股赤诚的心愿,要拯救灵魂,领人归主。 十岁时,他被送到富朗开在哈勒的学校。 在那儿,他立刻显出领导的恩赐。 他在男同学中组织了一个社团名叫“芥菜种会”(The Order of the Grain of Mustard Seed)。 这个社团的宗旨是:“促进个人敬虔生活及世界宣道工作”。 甚至他在九岁时,已经读过一篇东印度宣教士的报导,后来他说:“从那时起,宣教员担就在我心中滋长。” 十二岁时,他和一批同学立下严肃的誓愿说:“无论在什么环境,都要承认基督,并要带领各种人归向基督。” 但是他的家庭反对他成为宣教士,要他在政府工作。 他为顺从父母,自公元1716到1719年间,进威登堡大学修习法律。 在威登堡时,他虽已决定加入敬虔派,却很欣赏路德
派的教义。 后来他进入撒克逊政府工作,第二年,他用一部份继承而得的遗产,在距德力斯登七十哩的柏帖多弗(Berthelsdorf)买下了祖母的大批地产。 8.赫仁护特(Herrnhut) 一位名叫克利斯丁大卫(christian David)的木匠,多年来努力将弟兄合一会余民聚在一处,同时,自己也成为敬虔派信徒。 他请求亲岑多夫准许这批“隐藏的种籽”在柏帖多弗避难。 亲岑多夫并不认识弟兄合一会,只知道他们正为信仰遭受逼迫;因此,出于同情心而答应了。 公元1722年,大卫得到准许,带两个弟兄会家庭过去。 到公元1727年时,已有几百位弟兄会住进柏帖多弗。 这期间,亲岑多夫读了一本柯墨纽乌所写的书,详述弟兄会的信仰及实践;读完该书后,亲岑多夫得到一个信念,就是神已经呼召他把古代弟兄会重新组织起来,成为宣教事业的推动力。 他把地产的一部份给弟兄会;他们便在那儿建立了“赫仁护特”,意思是“主的居所”(Lord’s Lodge)。 亲岑多夫辞去政府的职位,定居在赫仁护特。 他利用当日“准许新村镇自行管理”的法律,自行订立条规,建立基督徒社区,并按施本尔原则,在教会中成立小教会。 因为这些人来自波希
米亚的邻城莫拉维亚(Moravia),又是古代弟兄会的“余民”,所以被称为“莫拉维弟兄会”(The Moravi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