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三十六章 循道派(1)

历史的轨迹:二千年教会史 by 祁伯尔

第三十六章 循道派

1.卫斯理家庭

撒母耳卫斯理(Samuel Wesley)是英国国教在爱普窝(Epworth)村的教区牧师。 他的妻子苏撒拿(Susanna)是个极其坚毅的女人。 他们生了十九个孩子,其中八个夭折,第十五个是约翰(John),第十八个是查理(Charles)。 这两个孩子成了教会历史的重要人物。

公元1709年,爱普窝教区牧师住宅被焚,约翰和查理几乎烧死;那时约翰刚六岁,一生无法忘怀自己从火焰中被救的景象,他常自称是“从火中抢救出来的一根柴”。

2.“圣洁会”(The Holy Club)

两个男孩都很会读书,后来相继进入牛津的基督教会学院(Christ Church College);约翰于公元1720年入学,查理过六年也进该校。 约翰成绩极佳,被选为林肯学院的研究生。 获得此项荣誉必须先接受圣职,故此,约翰于公元1725年在英国圣公会被立为执事;三年后,被立为牧师。

这时,他的父亲撒母耳卫斯理已经年迈,因此,有一段时期约翰回到爱普窝教区,做父亲的助手。

约翰不在牛津时,他的弟弟查理和另外两位同学组织了一个社团,目的在互相切磋。 不久,他们花许多时间读有益基督徒灵命的书。 当公元1729年,约翰回到牛津时,他立刻成为这个团体的领袖,也吸引不少同学加入。 渐渐地,这个团体的宗旨变成“实际经历奉献的基督徒人生”。

社团里的团员开始前往牛津监狱做探访工作,也开始实行有纪律的禁食。 其它牛津的同学们讥笑约翰和他的团友,而戏称他们为“圣洁会”。 因为当时大部份学生部过着放肆的生活,而这个社团里的人却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于是有些同学为他们取绰号,称他们为“循道派”(Methodists)。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第三十六章 循道派 1.卫斯理家庭 撒母耳卫斯理(Samuel Wesley)是英国国教在爱普窝(Epworth)村的教区牧师。 他的妻子苏撒拿(Susanna)是个极其坚毅的女人。 他们生了十九个孩子,其中八个夭折,第十五个是约翰(John),第十八个是查理(Charles)。 这两个孩子成了教会历史的重要人物。 公元1709年,爱普窝教区牧师住宅被焚,约翰和查理几乎烧死;那时约翰刚六岁,一生无法忘怀自己从火焰中被救的景象,他常自称是“从火中抢救出来的一根柴”。 2.“圣洁会”(The Holy Club) 两个男孩都很会读书,后来相继进入牛津的基督教会学院(Christ Church College);约翰于公元1720年入学,查理过六年也进该校。 约翰成绩极佳,被选为林肯学院的研究生。 获得此项荣誉必须先接受圣职,故此,约翰于公元1725年在英国圣公会被立为执事;三年后,被立为牧师。 这时,他的父亲撒母耳卫斯理已经年迈,因此,有一段时期约翰回到爱普窝教区,做父亲的助手。 约翰不在牛津时,他的弟弟查理和另外两位同学组织了一个社团,目的在互相切磋。 不久,他们花许多时间读有益基督徒
灵命的书。 当公元1729年,约翰回到牛津时,他立刻成为这个团体的领袖,也吸引不少同学加入。 渐渐地,这个团体的宗旨变成“实际经历奉献的基督徒人生”。 社团里的团员开始前往牛津监狱做探访工作,也开始实行有纪律的禁食。 其它牛津的同学们讥笑约翰和他的团友,而戏称他们为“圣洁会”。 因为当时大部份学生部过着放肆的生活,而这个社团里的人却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于是有些同学为他们取绰号,称他们为“循道派”(Method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