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3.路加福音

新约概论 by 马有藻

作者:路加。从书中医学的词汇与对治病事件的兴趣(如4:32,38;5:12,26;8:43);外邦名词的解释,独有的神迹及比喻的选择可知这位作者必是一个极富文才及头脑精密的医学家。此外爱任纽,奥利根,耶柔米,穆拉多利残典等不赘皆引证本福音作者为路加。

日期:58A.D.(58-60A.D.)(提前5:18下)。

地点:该撒利亚(参徒24:27)。

对象:提阿非罗(代表外邦人)。提阿非罗是谁,有三个简单的推论:

(1)非历史性人物,代表所有爱神的人(提阿非罗的字意);

(2)该撒利亚的一名慕道律师,曾助保罗上诉罗马;

(3)路加之主人;路加本为他的仆人,治愈他重病后蒙释放,得自由)(注24)。但提阿非罗必是一名历史人物,因(1)-大人(1:1)乃罗马官长之荣衔(参徒24:3之腓力斯;25:1之非斯都等均是大人;(2)书之献序(1:1-4)等便可论证。从上述三个推论中,第二个较合本书之历史背景,而提阿非罗为该撒利亚之官员或狱官更为合理。

目的:指出耶稣为旧约预言之人子,神的弥赛亚,是完全人,是世人之模范。

主题:神的完人。

特征:

(1)专描述耶稣的人性,此点较其他福音书所形绘的更活现。

(2)有最优美的文学体裁。

(3)医学名词最多出现。

(4)唯一书卷详记耶稣之诞生与童年。

(5)多提救恩及赦罪方面的故事,故也称为恩惠的福音

或赦罪的福音。

历史背景:

路加(意:高贵)是新约作者中唯一的外邦人。他的职业为医生(西4:14)。据教会遗传称他是安提阿人。在当世有三间颇负盛名之医学院,分处在大数、亚历山大及雅典。据最合理的推测,路加曾到大数读医科,在那里认识保罗,蒙他带领归主后成为保罗布道的同工。

当教会展开布道事工时,福音便慢慢传遍当时整个希腊语言世界,归主的希腊人越发增多((徒11:20-21)。在保罗第一次旅行布道时,在以哥念很多希腊人信主(徒14:1)。在第二次与第三次布道时,他们所走的路线也是希腊本土之各大城市,归主的很多是希腊人(徒17:4;18:4;19:10,17;20:21),故有关主耶稣的生平而合希腊人看的官式纪录正是燃眉之需。保罗布道完毕后返回耶路撒冷而被捉拿,押囚在该撒利亚凡二年之久,是时路加一直陪伴着。一切的因素(时间、场合、资料等)均指出他在那时地书成此书。据遗传,提阿非罗是该撒利亚一位同情保罗及慕道的法律家,在那里认识保罗与路加。虽此说不能足证,然其可能性亦不会过低。

大纲:(仿马太福音)

一、人子的背景(1-4上)

A.他的诞生=1-2

B.他的先锋=3:1-22

C.他的身世=3:23-38

D.他的预备=4:1-13

二、人子的工作(4中-5)

A.在拿撒勒=4:14-30

B.在迦百农=4:31-5:39

三、人子的被弃(6-9上)

A.被弃的初期=6-8

B.被弃的后期=9:1-27

四、人子的训练(9下-19上)

A.定意到耶路撒冷去=9:28-13:21

B.在去耶路撒冷的路上=13:22-19:28

五、人子的受苦(19下-23)

(受难周)

六、人子的复活(24)

图析:

人他的诞生先锋的诞生11-

子1人子的诞生22预

的-他的先锋人子受介绍3上

背4上人子受洗礼3中3备

景他的身世人子的家谱3下

他的预备人子受试探4上

人工

子作4中

-在拿撒勒

在家乡地宣道

4中开

的5在迦百农

在加利利宣道

4下

-5始

人被6被弃的初期6-8被

子弃

的-

9上在加利利各地

被弃的后期

9上弃

人训

子练9下

-定意到耶路撒冷去9下

13上门

的19上给门徒的训练在赴耶路撒冷途中

13下

19上徒

人受

子苦

的19下-

23

受难周19下

23ʮ

人复

子活

24

复活与托付

24得

ʤ

摘要:

路加的主题是引证主耶稣乃全世界最完美的模范(合希腊人士之追求)。他名为人子,这是旧约预言弥赛亚之称号(但7:13-14)。这名字指出弥赛亚之谦卑与人性,带来双重之意义:全地之王与全地之救主(参路1:32-33;19:10,11)。也是说,作者要指出弥赛亚的国度是建在一个完全顺服神旨意的人,及他顺服的死这件事上。这就是人子,这就是弥赛亚,这就是世人中最完美的人(注25)。

本书大纲可分六段,笔者仿马太福音格式摘录全书精义如下:

一.人子的背景(1:1-4:13)

此段引记人子从诞生起始至宣道之预备妥善为止,作者分四点记述:

A.人子的诞生(1-2章)

1.先锋的诞生(1章)

本章专论人子先锋之诞生(而第二章专论人子之诞生),但因其母与人子之母有亲属关系,而人子诞生之期与其先锋之期同时蒙天使报喜,故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在这段报双喜讯之记载中,有数点不可忽略:(1)先锋与人子之诞生同是神迹,而人子的更是神迹中之神迹。(2)先锋之使命(1:16-17)是预备性的,人子的使命乃拯救性(1:31;参2:11)。(3)先锋之诞生与人子之诞生均是应验旧约之预言;前者应以利亚身分(1:17),后者应大卫之约(1:32-33;注意此时天使所用之经文全是大卫之约之字句,参撒下7:12-12)。(4)二者皆在母胎时蒙圣灵充满(1:15,35)。(5)先锋之父与人子之母各称颂神之大德大能(1:46-55;67-79)。

2.人子之早年(2章)

a.人子之诞生(2:1-20)--人子诞生的记载成为家传户晓的故事,世上再无一人之诞生受全地之厌贺,纪念尊崇。

b.人子之婴年(2:21-39)--从这段记载中看出当时在以色列国真有专心盼望弥赛亚来临之人,作者选记二名:西面与亚拿。他们歌颂人子时的话充满预言性的字句,遥指人子将来之工作(参2:30-35,38)(注26)。

c.人子之童年(2:40-52)--人子在童年时早有以天父之事为念的心志(v.49),他的早年全合神之喜悦(v、52)。

B.他的先锋(3:1-22)

作者交替式的写先锋与人子的事迹,现今他回到先锋的身上,作者记他的工作有二:(1)预备人子的路(3:1-20);(2)为人子施洗(3:21-22)。

C.他的身世(3:23-38)

作者预传正式介入他的主题:模范全人人子的一生,故此这段也可算是他写耶稣生平正式的开始。他先述人子的身世,记他的家谱,把他引到人类始祖亚当那里,指出人子是人,是全地人类的救主(不是某一国之救主);而马太福音之家谱则把他联到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及君王大卫那里。由此可见两书之主旨有别。

D.他的试探(4:1-13)

人子的试探在本书内占一极重要的地位。作者暗示一个特别的对比:第一亚当在极优美的环境下竟然受诱违背神旨,使全人类均陷在他的罪果里;第二亚当在极恶劣的环境下竟能得胜,使全人类晓得靠着他可以胜过一切,他是极优美之人范。

二.人子的工作(4:14-5:39)

作者介绍人子的预备工作就绪后,便介绍他广大布道工作。在此段记载中,作者所记人子工作的地点只限于二地区:(1)拿撒勒,(2)迦百农。

A.在拿撒勒之宣道(4:14-30)

作者跨越人子的初期犹太宣道(v.14-回到二字便跨越了整个初期犹太宣道时期)。

本段在福音书内记有唯一的事迹,在明白耶稣为弥赛亚时,此点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即是耶稣在拿撒勒的会堂读经时,他故意挑选以赛亚书内之弥赛亚预言,并应用在自己身上(v.21)。在读的时候故意停在该节的上半节那里(vv.18-19;参赛61:1-25),因那是说到弥赛亚首部的工作。

B.在迦百农的宣道(4:31-5:39)

在拿撒勒被弃后,人子迁迦百农在那里作宣道的大本营,四出传道(4:44)。作者列选出多项事迹以示人子的权能与世人对他的态度,兹表述如下:

重要事迹经文要义或目的

1、在安息日赶鬼4:31-37指出弥赛亚的权柄,连鬼也认出来(v.34),及人子的名传遍四周(v.37)(暗示听福音的机会传遍当地)。

2、在西门家治病

赶鬼4:38-41彰显弥赛亚的神迹,连鬼也认为他是弥赛亚(基督)(v.41)。

3、广传神国福音4:42-44神国福音传遍加利利。

4、呼召门徒5:1-11呼召门徒,广传神国的福音,藉着神迹坚固他们的信心。

5、医治大麻疯者5:12-16指出人子爱人之行动。

6、医治瘫子5:17-26受国家领袖(v.17)拒绝(v.21)。

7、呼召利未5:27-39作者把马太呼召放在此处原意承

接上文,指出国家领袖拒弃人子。

三.人子的被弃(6-9:27)

安息日事件(6:1-11)是符类福音书内一个主要的事件,此事为以色列人达到拒绝人子的高潮(6:11),这件事可称作人子官式被弃的记号。

A.被弃的初期(6-8章)

在三章的篇幅内,作者选出一些实例,指出人子逐步被弃绝,因事件过多,简述如下表:

被弃初期事件经文要义

1、安息日事件

a.第一安息日

b.第二安息日6:1-11

6:1-5

6:6-11

门徒掐麦穗事件,指出人子超越安息日(v.5),这是人子自有之权柄。

治枯手事件,引起反对者之杀念(v.11)。

2、选召门徒

6:12-17人子深知被拒的结果,故经过整夜的祷告(v.12),决定藉着门徒广

传神国的福音。

3、教训门徒6:17-49此段为路加福音的登山宝训,内容没有马太福音那样详尽。事实上两者是否相同事迹,亦是学者们辩论的中心。无论如何,作者在此指出人子对世人的期望(希腊读者对此一定无限向往)。

4、医治绝症

a.治百夫长之仆

b.治寡妇之子7:1-17

7:1-10

7:11-17

指出外邦人认得人子的权柄(v.7)及存有伟大的信心(v.9a),而以色列则毫无信心(v.9b),此段与上文构成一强烈的对比。

此段指出人子的权能(起死回生v.15),怜恤之心,(v.13),及弥赛亚出现了(v.16)。

5、约翰的疑惑

7:18-35

从这段故事中可见到:

1.人子之弥赛亚身分(vv.18-

28)。v.18-那将要来的是弥赛亚的名号(Messianictitle);v.22是弥赛亚的神迹(Messianicmiracles)。(2)一个不肯接受弥赛亚的世代(vv.29-34)。(3)只有少数人

2.接受他(v.35)。

6、在西门家吃饭7:36-50人子与罪人为友,藉此教导读者何

是人之典范,也指出真爱的功课(反示以色列国家仍在罪中,缺乏真爱)。

7、四处传道

a.同去的人

b.所传的道

c.活的教训8:1-21

8:1-3

8:4-18

8:19-21

十二门徒与爱主门徒。

与马太福音之天国的比喻相若(太13)。

信主者皆为神国亲属。

8、平静风浪8:22-25彰显权柄,坚固信心。

9、赶逐鬼群8:26-39连鬼群也认得人子的权柄,他们的

话与加百列报喜给人子之母一样(v.28;参路1:32)。

10、医治绝症8:40-56二件绝症(血漏妇人与睚鲁之女)

在人子手中毫无为难,但指出求

与信的重要vv.41,48)。

B.被弃的后期(9:1-27)

从人子差传十二门徒往外宣道起,至彼得呼认人子为基督(弥赛亚)止,称为人子被弃的后期。在耶稣的生平中,差派十二门徒

与彼得在该撒利亚腓立比境呼认主为基督是二件重要的时标(time-marks)。此段事迹集中在被弃的人子的工作,兹表述如下:

被弃之后期经文要义

1、差派十二门徒9:1-6人子赐给他们行弥赛亚神迹的权柄,使传弥赛亚国度的福音时大有能力。

2、喂饱五千人9:7-17人子到伯赛大喂五千人的起因,是因他听到希律存不良的动机要寻找他,故他离开迦百农暂避于伯赛大。在那里大施怜恤的大能。

3、彼得的呼认9:18-27人子在上十字架前,最后一次坚定

门徒对他身分的信心。他把门徒带到该撒利亚腓立比境地(太16:13),以问答式的考验他们对人子的认识(vv.18-21),并预告他被弃绝之后果(v.22),也劝勉他们要存有为主受苦的心志(vv.23-27)。

四.人子的训练(9:28-19:28)

上段结束记人子在该撒利亚腓立比境预言他必须在耶路撒冷受苦,他深知这条路是必须走的(太16:21),可8:31注意从此二字,这是他要背负别人弃绝他的结果。但他也知门徒在各方面还需要特别的训练,故他特别带领门徒四处传道,藉着碰到的遭遇锻练及坚固他们,此为耶稣生平之专门训练门徒时期。他的面向着十字架,他的脚踏上耶路撒冷之途。

这是一大段零零碎碎的记录,大部分是作者独有的材料,是无时间演进性的故事,旨在给读者各方面的概念。被弃人子的工作(注27),分二部分:

A.定意到耶路撒冷去(9:28-13:21)

从从此(9:18-27)(参太16:21;可8:31)至往(路13:22);从必须(9:22;参太16:21;可8:31)至往(13:22)或上(太20:17;比较太19:1-离开加利利;可10:1-来到)(注意:这些都是读耶稣生平动态之时间钥字(time-keywords))是一大段历史,称为定意赴京时期(参9:51),本时期之琐事繁多,不易综合分析,间表代述:

沿途事迹经文要义

1、变化形象9:28-36应验与解释9:27,启示弥赛亚国内之小幕。

2、医治鬼附9:37-45责备不信的世代(v.41),与预

言不信之世代必杀害人子(v.44)。

3、谁是伟大9:46-50接待人子如同接待小孩才是伟大(接待是钥字,v.48)。

4、责备门徒9:51-56要用爱救人,不是求天火灭人。

5、论真正跟从9:57-62要澈底式不回头的追随主。

6、差派七十二人10:1-24宣告神国降临(vv.9-11),听

从门徒即接待,不听即弃绝(v.16),他们的宣告正是神国的降临,这点许多先知和君王在地上也不能看到(v.24)(v.24证明人子所献的国是地上的国,属灵的国在旧约时已有了)。

7、与律法师辩论10:25-37在辩论中用好心撒玛利亚人的比

喻指出他的慈心(v.33),律法的精要(v.27),与暗示以色列人(祭司,利未)的忍心(见死不救)。

8、在伯大尼家受

接待10:38-42指出何是上好的福分。

9、教导祷告11:1-13不灰心,不随便,不间断(vv.8

-9)。

10、赶哑吧鬼11:14-36人子之能力被诬为靠别西卜之力。

11、责备国家领袖11:37-54与国家首领冲突:(1)法利赛人(vv.37-44,宣告三祸)(2)律法师(vv.45-54,宣告三祸)。

12、警告门徒12:1-12接上文之主旨,警告门徒法利赛人

之酵;他们不怕神,门徒要怕。

13、警戒贪心12:13-34以无知财主比喻戒勿贪心;又用天父必看顾坚定门徒之信心。

14、论真仆人12:35-48-儆醒是真仆人之要素,因主人必再来(v.37)。

15、论主再来12:49-59接上文主人必再来,指出再来是要施审判,不是要太平(vv.49-53),他们应懂得分辨主人必会来施审判的(交付差役,关在监里(vv.54-59)。

16、论真悔改13:1-9不要白占地土,要真悔改,才能逃

避审判(也有接上文主题之意)。

17、在安息日治病13:10-17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参6:5)。

18、论神的国13:18-21二个路加福音内之天国比喻,喻神国之伟大与进展。

B.在赴耶路撒冷途中(13:22-19:28)

这段事迹,与上段的主题大同小异,也是以教训门徒为主:

沿途事迹经文要义

1、努力进神的国13:22-30神的国包括外邦人。

2、哀叹耶路撒冷13:31-35耶路撒冷成为荒场,皆因不愿意接受人子的多次愿意为他们的弥赛亚。

3、教训国家首领14:1-35安息日在法利赛人家中用饭时:

(1)教训怜恤(vv.1-6)--藉

着治病施教。

(2)教训谦卑(vv.7-11)。

(3)教训救恩(vv.12-24)。

(4)教训作门徒(vv.25-35)。

4、教训国家首领

(另一场合)15:1-32此为著名失丧之比喻,内含:

(1)失丧之羊的比喻(vv.1-7)-指悔改的人天上为他兴奋。

(2)失落银钱的比喻(vv.8-

10)-与上同样之暗喻(v.10;参v.7)。

(3)浪子回头之比喻(vv.11-32)-以长子喻他们,次子喻肯悔改的人。

5、对门徒之教训16:1-31(1)作忠心的管家(vv.1-13)

不要贪财不义,象法利赛人

(vv.14-18)。

(2)以财主与拉撒路的故事,喻世人及以色列国贪财拒神之救恩

(vv.19-31)。

6、论勿使人跌倒17:1-4莫以不恕人而使人绊倒。

7、论信心之力量17:5-6信心之力可拔树填海。

8、论仆人之本分17:7-10仆人应作的工作,不论报酬。

9、论感恩17:11-19勿作无感恩之人,象以色列国。

10、论神国的来临17:20-37(1)对法利赛人说(vv.20-21)神国已来到,因人子站在他们面前(v.21,中文圣经误译为心里,这是不可能的,因对象是拒绝人子之法利赛人。神的国在此不是俗指属灵的国度,而仍是属地的国度)。

(2)对门徒说(vv.22-37)--人子将来再临前后的情形。

11、论祷告18:1-14以比喻教训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v.1)及不应象法利赛人的祷告(vv.9-14);又以小孩教承受神国的必要象小孩。

12、论入神国18:15-17真诚无邪的接受神国。

13、与少年官论永

生18:18-30与上文作一对比,贪财自义的人

很难进入神国。

14、预言被杀18;31-34这是第二次宣告他到耶路撒冷之目的。

15、医治眼瞎18:35-43在耶利哥城三件事迹之一。

16、呼召撒该19:1-10之二:指出人子来的之目的(寻找

失丧的人)。

17、设天国比喻19:11-28教训人子要离开,但要回来,在两期间他们要忠心,事实上,此段之钥节为v.27-不要我作他们的王

,整个比喻都是解释此节。

五.人子的受苦(19:29-23:56)

上段的故事述人子离开耶利哥临近耶路撒冷(19:28),今段记人子进入耶路撒冷受苦的一周,名受难周。此周内每日充满爆炸性的事迹,正待导火线引爆,人子便被拖到十字架上去。

受难周经文要义

星期日:

1、人子骑驴进京城

2、为耶路撒冷哀哭19:29-44

19:29-40

19:41-44

引证自己为弥赛亚王。

第二次为耶路撒冷哀哭,因他们不知道眷顾的时候(v.44)

星期一:

洁净圣殿19:45-46彰显弥赛亚的权能。

星期二:

1、与国家首领辩驳

a.辩论权钫问题

b.设凶恶园户的比喻

c.辩论纳税问题

d.辩论复活问题

e.宣告自己为弥赛亚

2、与门徒劝戒

3、赞穷寡妇之奉献

4、宣告橄榄山预言

5、国家领袖计杀人子

6、门徒犹大计卖人子19:47-22:6

19:47-20:44

20:1-8

20:9-18

20:19-26

20:27-40

20:41-44

20:45-47

21:1-4

21;5-38

22:1-2

22:3-6

解释19:47-48的原因。

否认人子之权柄。

暗示国家领袖是凶恶的园户

与希律党(奸细v.20;参太22:18论纳税问题)。

与撒都该人论复活问题。

用旧约预言引证自己为弥赛亚及与神同等。

勿象文士假冒为善。

与上文成一对比。

这段是路加福音的橄榄山论谈(v.37)。

弃绝之毒计。

出卖之可耻。

星期三:

22:7-71

这大段故事是作者之特写镜头,充满人情味,比其他福音书为深。

1、最后晚餐22:7-38设立主餐。

2、山园祈祷22:39-46顺服神旨。

3、被人出卖22:47-53羔羊的态度(v.51)。

4、全晚受审22:54-71受尽辱骂(v.65)。

星期四:23:1-56这段也比其他福音书有更浓厚的人情味。

1、最后定罪23:1-25无罪可寻,却被定罪(vv.14,22)。

2、被钉十架23:26-49-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v.34)。

3、放在坟里23:50-56在乐园里(v.43)。

星期五:

在坟里23:55在乐园里。

星期六:

在坟里23:56在乐园里。

星期日:

复活日24:6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24:5)。

六.人子的复活(24章)

人子乃是神子(但9:13;路1:33),他不能受坟墓监禁,他的复活早在自己的预言中(9:22;18:33),复活的消息连门徒也以为是胡言(24:11),难怪万世的人也以为是胡言,本章之故事也是作者独有之资料,他充满传奇性之历史。

A.人子的复活(24:1-43)

1.复活的消息(24:1-12)--空坟墓与空信心碰头。

2.复活的显现(24:13-43)--一段传奇性的事迹(马可浓缩成三节,可16:12-14)。

B.人子的托付(24:44-52)

人子复活后的托付在每卷福音书内均有载。此段(24:44-49)看来也可放在复活日的晚上,但原文可指一段时间(注28)。人子给人的托付正是教会的大使命,这大使命包括奉人子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到万邦(v.47)。

*****

路加福音为一本寻找福音,记人子降世寻找失丧的人(19:10)。路11章的三个失丧的比喻,也是说明一个寻找与等候悔改的比喻。整本福音书内所记的人子是一充满人情味的完人,他体恤我们的软弱,同情我们的苦楚,主动替人裹伤,在十字架上替人找藉囗求天父赦免,他处处显出爱人的心,这是人子,为耶路撒冷的不愿意痛哭二次(13:34,35;19:41),他为彼得祷告,他是完人,他是世人之模范,我们是信靠他的人,但象他吗?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作者:路加。从书中医学的词汇与对治病事件的兴趣(如4:32,38;5:12,26;8:43);外邦名词的解释,独有的神迹及比喻的选择可知这位作者必是一个极富文才及头脑精密的医学家。此外爱任纽,奥利根,耶柔米,穆拉多利残典等不赘皆引证本福音作者为路加。 日期:58A.D.(58-60A.D.)(提前5:18下)。 地点:该撒利亚(参徒24:27)。 对象:提阿非罗(代表外邦人)。提阿非罗是谁,有三个简单的推论: (1)非历史性人物,代表所有爱神的人(提阿非罗的字意); (2)该撒利亚的一名慕道律师,曾助保罗上诉罗马; (3)路加之主人;路加本为他的仆人,治愈他重病后蒙释放,得自由)(注24)。但提阿非罗必是一名历史人物,因(1)-大人(1:1)乃罗马官长之荣衔(参徒24:3之腓力斯;25:1之非斯都等均是大人;(2)书之献序(1:1-4)等便可论证。从上述三个推论中,第二个较合本书之历史背景,而提阿非罗为该撒利亚之官员或狱官更为合理。 目的:指出耶稣为旧约预言之人子,神的弥赛亚,是完全人,是世人之模范。 主题:神的完人。 特征:
(1)专描述耶稣的人性,此点较其他福音书所形绘的更活现。 (2)有最优美的文学体裁。 (3)医学名词最多出现。 (4)唯一书卷详记耶稣之诞生与童年。 (5)多提救恩及赦罪方面的故事,故也称为恩惠的福音 或赦罪的福音。 历史背景: 路加(意:高贵)是新约作者中唯一的外邦人。他的职业为医生(西4:14)。据教会遗传称他是安提阿人。在当世有三间颇负盛名之医学院,分处在大数、亚历山大及雅典。据最合理的推测,路加曾到大数读医科,在那里认识保罗,蒙他带领归主后成为保罗布道的同工。 当教会展开布道事工时,福音便慢慢传遍当时整个希腊语言世界,归主的希腊人越发增多((徒11:20-21)。在保罗第一次旅行布道时,在以哥念很多希腊人信主(徒14:1)。在第二次与第三次布道时,他们所走的路线也是希腊本土之各大城市,归主的很多是希腊人(徒17:4;18:4;19:10,17;20:21),故有关主耶稣的生平而合希腊人看的官式纪录正是燃眉之需。保罗布道完毕后返回耶路撒冷而被捉拿,押囚在该撒利亚凡二年之久,是时路加一直陪伴着。一切的因素(时间、场合、资料等)均指出
他在那时地书成此书。据遗传,提阿非罗是该撒利亚一位同情保罗及慕道的法律家,在那里认识保罗与路加。虽此说不能足证,然其可能性亦不会过低。 大纲:(仿马太福音) 一、人子的背景(1-4上) A.他的诞生=1-2 B.他的先锋=3:1-22 C.他的身世=3:23-38 D.他的预备=4:1-13 二、人子的工作(4中-5) A.在拿撒勒=4:14-30 B.在迦百农=4:31-5:39 三、人子的被弃(6-9上) A.被弃的初期=6-8 B.被弃的后期=9:1-27 四、人子的训练(9下-19上) A.定意到耶路撒冷去=9:28-13:21 B.在去耶路撒冷的路上=13:22-19:28 五、人子的受苦(19下-23) (受难周) 六、人子的复活(24) 图析: 人他的诞生先锋的诞生11- 子1人子的诞生22预 的-他的先锋人子受介绍3上 背4上人子受洗礼3中3备 景他的身世人子的家谱3下 他的预备人子受试探4上 人工 子作4中
-在拿撒勒 在家乡地宣道 4中开 的5在迦百农 在加利利宣道 4下 -5始 人被6被弃的初期6-8被 子弃 的- 9上在加利利各地 被弃的后期 9上弃 人训 子练9下 -定意到耶路撒冷去9下 13上门 的19上给门徒的训练在赴耶路撒冷途中 13下 19上徒 人受 子苦 的19下- 23 受难周19下 - 23ʮ 架 人复 子活 的 24 复活与托付 24得 ʤ 摘要: 路加的主题是引证主耶稣乃全世界最完美的模范(合希腊人士之追求)。他名为人子,这是旧约预言弥赛亚之称号(但7:13-14)。这名字指出弥赛亚之谦卑与人性,带来双重之意义:全地之王与全地之救主(参路1:32-33;19:10,11)。也是说,作者要指出弥赛亚的国度是建在一个完全顺服神旨意的人,及他顺服的死这件事上。这就是人子,这就是弥赛亚,这就是世人中最完美的人(注25)。 本书大纲可分六段,笔者仿马
太福音格式摘录全书精义如下: 一.人子的背景(1:1-4:13) 此段引记人子从诞生起始至宣道之预备妥善为止,作者分四点记述: A.人子的诞生(1-2章) 1.先锋的诞生(1章) 本章专论人子先锋之诞生(而第二章专论人子之诞生),但因其母与人子之母有亲属关系,而人子诞生之期与其先锋之期同时蒙天使报喜,故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在这段报双喜讯之记载中,有数点不可忽略:(1)先锋与人子之诞生同是神迹,而人子的更是神迹中之神迹。(2)先锋之使命(1:16-17)是预备性的,人子的使命乃拯救性(1:31;参2:11)。(3)先锋之诞生与人子之诞生均是应验旧约之预言;前者应以利亚身分(1:17),后者应大卫之约(1:32-33;注意此时天使所用之经文全是大卫之约之字句,参撒下7:12-12)。(4)二者皆在母胎时蒙圣灵充满(1:15,35)。(5)先锋之父与人子之母各称颂神之大德大能(1:46-55;67-79)。 2.人子之早年(2章) a.人子之诞生(2:1-20)--人子诞生的记载成为家传户晓的故事,世上再无一人之诞生受全地之厌贺,纪念尊崇。 b
.人子之婴年(2:21-39)--从这段记载中看出当时在以色列国真有专心盼望弥赛亚来临之人,作者选记二名:西面与亚拿。他们歌颂人子时的话充满预言性的字句,遥指人子将来之工作(参2:30-35,38)(注26)。 c.人子之童年(2:40-52)--人子在童年时早有以天父之事为念的心志(v.49),他的早年全合神之喜悦(v、52)。 B.他的先锋(3:1-22) 作者交替式的写先锋与人子的事迹,现今他回到先锋的身上,作者记他的工作有二:(1)预备人子的路(3:1-20);(2)为人子施洗(3:21-22)。 C.他的身世(3:23-38) 作者预传正式介入他的主题:模范全人人子的一生,故此这段也可算是他写耶稣生平正式的开始。他先述人子的身世,记他的家谱,把他引到人类始祖亚当那里,指出人子是人,是全地人类的救主(不是某一国之救主);而马太福音之家谱则把他联到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及君王大卫那里。由此可见两书之主旨有别。 D.他的试探(4:1-13) 人子的试探在本书内占一极重要的地位。作者暗示一个特别的对比:第一亚当在极优美的环境下竟然受诱违背神旨,
使全人类均陷在他的罪果里;第二亚当在极恶劣的环境下竟能得胜,使全人类晓得靠着他可以胜过一切,他是极优美之人范。 二.人子的工作(4:14-5:39) 作者介绍人子的预备工作就绪后,便介绍他广大布道工作。在此段记载中,作者所记人子工作的地点只限于二地区:(1)拿撒勒,(2)迦百农。 A.在拿撒勒之宣道(4:14-30) 作者跨越人子的初期犹太宣道(v.14-回到二字便跨越了整个初期犹太宣道时期)。 本段在福音书内记有唯一的事迹,在明白耶稣为弥赛亚时,此点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即是耶稣在拿撒勒的会堂读经时,他故意挑选以赛亚书内之弥赛亚预言,并应用在自己身上(v.21)。在读的时候故意停在该节的上半节那里(vv.18-19;参赛61:1-25),因那是说到弥赛亚首部的工作。 B.在迦百农的宣道(4:31-5:39) 在拿撒勒被弃后,人子迁迦百农在那里作宣道的大本营,四出传道(4:44)。作者列选出多项事迹以示人子的权能与世人对他的态度,兹表述如下: 重要事迹经文要义或目的 1、在安息日赶鬼4:31-37指出弥赛亚的权柄,连鬼也认出来(v.34
),及人子的名传遍四周(v.37)(暗示听福音的机会传遍当地)。 2、在西门家治病 赶鬼4:38-41彰显弥赛亚的神迹,连鬼也认为他是弥赛亚(基督)(v.41)。 3、广传神国福音4:42-44神国福音传遍加利利。 4、呼召门徒5:1-11呼召门徒,广传神国的福音,藉着神迹坚固他们的信心。 5、医治大麻疯者5:12-16指出人子爱人之行动。 6、医治瘫子5:17-26受国家领袖(v.17)拒绝(v.21)。 7、呼召利未5:27-39作者把马太呼召放在此处原意承 接上文,指出国家领袖拒弃人子。 三.人子的被弃(6-9:27) 安息日事件(6:1-11)是符类福音书内一个主要的事件,此事为以色列人达到拒绝人子的高潮(6:11),这件事可称作人子官式被弃的记号。 A.被弃的初期(6-8章) 在三章的篇幅内,作者选出一些实例,指出人子逐步被弃绝,因事件过多,简述如下表: 被弃初期事件经文要义 1、安息日事件 a.第一安息日 b.第二安息日6:1-11 6:1-5 6:6-11 门
徒掐麦穗事件,指出人子超越安息日(v.5),这是人子自有之权柄。 治枯手事件,引起反对者之杀念(v.11)。 2、选召门徒 6:12-17人子深知被拒的结果,故经过整夜的祷告(v.12),决定藉着门徒广 传神国的福音。 3、教训门徒6:17-49此段为路加福音的登山宝训,内容没有马太福音那样详尽。事实上两者是否相同事迹,亦是学者们辩论的中心。无论如何,作者在此指出人子对世人的期望(希腊读者对此一定无限向往)。 4、医治绝症 a.治百夫长之仆 b.治寡妇之子7:1-17 7:1-10 7:11-17 指出外邦人认得人子的权柄(v.7)及存有伟大的信心(v.9a),而以色列则毫无信心(v.9b),此段与上文构成一强烈的对比。 此段指出人子的权能(起死回生v.15),怜恤之心,(v.13),及弥赛亚出现了(v.16)。 5、约翰的疑惑 7:18-35 从这段故事中可见到: 1.人子之弥赛亚身分(vv.18- 28)。v.18-那将要来的是弥赛亚的名号(Messianictitle);v.22
是弥赛亚的神迹(Messianicmiracles)。(2)一个不肯接受弥赛亚的世代(vv.29-34)。(3)只有少数人 2.接受他(v.35)。 6、在西门家吃饭7:36-50人子与罪人为友,藉此教导读者何 是人之典范,也指出真爱的功课(反示以色列国家仍在罪中,缺乏真爱)。 7、四处传道 a.同去的人 b.所传的道 c.活的教训8:1-21 8:1-3 8:4-18 8:19-21 十二门徒与爱主门徒。 与马太福音之天国的比喻相若(太13)。 信主者皆为神国亲属。 8、平静风浪8:22-25彰显权柄,坚固信心。 9、赶逐鬼群8:26-39连鬼群也认得人子的权柄,他们的 话与加百列报喜给人子之母一样(v.28;参路1:32)。 10、医治绝症8:40-56二件绝症(血漏妇人与睚鲁之女) 在人子手中毫无为难,但指出求 与信的重要vv.41,48)。 B.被弃的后期(9:1-27) 从人子差传十二门徒往外宣道起,至彼得呼认人子为基督(弥赛亚)止,称为人子被弃的后期
。在耶稣的生平中,差派十二门徒 与彼得在该撒利亚腓立比境呼认主为基督是二件重要的时标(time-marks)。此段事迹集中在被弃的人子的工作,兹表述如下: 被弃之后期经文要义 1、差派十二门徒9:1-6人子赐给他们行弥赛亚神迹的权柄,使传弥赛亚国度的福音时大有能力。 2、喂饱五千人9:7-17人子到伯赛大喂五千人的起因,是因他听到希律存不良的动机要寻找他,故他离开迦百农暂避于伯赛大。在那里大施怜恤的大能。 3、彼得的呼认9:18-27人子在上十字架前,最后一次坚定 门徒对他身分的信心。他把门徒带到该撒利亚腓立比境地(太16:13),以问答式的考验他们对人子的认识(vv.18-21),并预告他被弃绝之后果(v.22),也劝勉他们要存有为主受苦的心志(vv.23-27)。 四.人子的训练(9:28-19:28) 上段结束记人子在该撒利亚腓立比境预言他必须在耶路撒冷受苦,他深知这条路是必须走的(太16:21),可8:31注意从此二字,这是他要背负别人弃绝他的结果。但他也知门徒在各方面还需要特别的训练,故他特别带领门徒四处传道,藉着碰到的遭遇锻练
及坚固他们,此为耶稣生平之专门训练门徒时期。他的面向着十字架,他的脚踏上耶路撒冷之途。 这是一大段零零碎碎的记录,大部分是作者独有的材料,是无时间演进性的故事,旨在给读者各方面的概念。被弃人子的工作(注27),分二部分: A.定意到耶路撒冷去(9:28-13:21) 从从此(9:18-27)(参太16:21;可8:31)至往(路13:22);从必须(9:22;参太16:21;可8:31)至往(13:22)或上(太20:17;比较太19:1-离开加利利;可10:1-来到)(注意:这些都是读耶稣生平动态之时间钥字(time-keywords))是一大段历史,称为定意赴京时期(参9:51),本时期之琐事繁多,不易综合分析,间表代述: 沿途事迹经文要义 1、变化形象9:28-36应验与解释9:27,启示弥赛亚国内之小幕。 2、医治鬼附9:37-45责备不信的世代(v.41),与预 言不信之世代必杀害人子(v.44)。 3、谁是伟大9:46-50接待人子如同接待小孩才是伟大(接待是钥字,v.48)。 4、责备门徒9:51-56要用爱救人,不是
求天火灭人。 5、论真正跟从9:57-62要澈底式不回头的追随主。 6、差派七十二人10:1-24宣告神国降临(vv.9-11),听 从门徒即接待,不听即弃绝(v.16),他们的宣告正是神国的降临,这点许多先知和君王在地上也不能看到(v.24)(v.24证明人子所献的国是地上的国,属灵的国在旧约时已有了)。 7、与律法师辩论10:25-37在辩论中用好心撒玛利亚人的比 喻指出他的慈心(v.33),律法的精要(v.27),与暗示以色列人(祭司,利未)的忍心(见死不救)。 8、在伯大尼家受 接待10:38-42指出何是上好的福分。 9、教导祷告11:1-13不灰心,不随便,不间断(vv.8 -9)。 10、赶哑吧鬼11:14-36人子之能力被诬为靠别西卜之力。 11、责备国家领袖11:37-54与国家首领冲突:(1)法利赛人(vv.37-44,宣告三祸)(2)律法师(vv.45-54,宣告三祸)。 12、警告门徒12:1-12接上文之主旨,警告门徒法利赛人 之酵;他们不怕神,门徒要怕。 13、警戒贪心12:
13-34以无知财主比喻戒勿贪心;又用天父必看顾坚定门徒之信心。 14、论真仆人12:35-48-儆醒是真仆人之要素,因主人必再来(v.37)。 15、论主再来12:49-59接上文主人必再来,指出再来是要施审判,不是要太平(vv.49-53),他们应懂得分辨主人必会来施审判的(交付差役,关在监里(vv.54-59)。 16、论真悔改13:1-9不要白占地土,要真悔改,才能逃 避审判(也有接上文主题之意)。 17、在安息日治病13:10-17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参6:5)。 18、论神的国13:18-21二个路加福音内之天国比喻,喻神国之伟大与进展。 B.在赴耶路撒冷途中(13:22-19:28) 这段事迹,与上段的主题大同小异,也是以教训门徒为主: 沿途事迹经文要义 1、努力进神的国13:22-30神的国包括外邦人。 2、哀叹耶路撒冷13:31-35耶路撒冷成为荒场,皆因不愿意接受人子的多次愿意为他们的弥赛亚。 3、教训国家首领14:1-35安息日在法利赛人家中用饭时: (1)教训怜恤(vv.1-6)--藉
着治病施教。 (2)教训谦卑(vv.7-11)。 (3)教训救恩(vv.12-24)。 (4)教训作门徒(vv.25-35)。 4、教训国家首领 (另一场合)15:1-32此为著名失丧之比喻,内含: (1)失丧之羊的比喻(vv.1-7)-指悔改的人天上为他兴奋。 (2)失落银钱的比喻(vv.8- 10)-与上同样之暗喻(v.10;参v.7)。 (3)浪子回头之比喻(vv.11-32)-以长子喻他们,次子喻肯悔改的人。 5、对门徒之教训16:1-31(1)作忠心的管家(vv.1-13) 不要贪财不义,象法利赛人 (vv.14-18)。 (2)以财主与拉撒路的故事,喻世人及以色列国贪财拒神之救恩 (vv.19-31)。 6、论勿使人跌倒17:1-4莫以不恕人而使人绊倒。 7、论信心之力量17:5-6信心之力可拔树填海。 8、论仆人之本分17:7-10仆人应作的工作,不论报酬。 9、论感恩17:11-19勿作无感恩之人,象以色列国。 10、论神国的来临17:20-37(1)
对法利赛人说(vv.20-21)神国已来到,因人子站在他们面前(v.21,中文圣经误译为心里,这是不可能的,因对象是拒绝人子之法利赛人。神的国在此不是俗指属灵的国度,而仍是属地的国度)。 (2)对门徒说(vv.22-37)--人子将来再临前后的情形。 11、论祷告18:1-14以比喻教训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v.1)及不应象法利赛人的祷告(vv.9-14);又以小孩教承受神国的必要象小孩。 12、论入神国18:15-17真诚无邪的接受神国。 13、与少年官论永 生18:18-30与上文作一对比,贪财自义的人 很难进入神国。 14、预言被杀18;31-34这是第二次宣告他到耶路撒冷之目的。 15、医治眼瞎18:35-43在耶利哥城三件事迹之一。 16、呼召撒该19:1-10之二:指出人子来的之目的(寻找 失丧的人)。 17、设天国比喻19:11-28教训人子要离开,但要回来,在两期间他们要忠心,事实上,此段之钥节为v.27-不要我作他们的王 ,整个比喻都是解释此节。 五.人子的受苦(19:29-23:56
) 上段的故事述人子离开耶利哥临近耶路撒冷(19:28),今段记人子进入耶路撒冷受苦的一周,名受难周。此周内每日充满爆炸性的事迹,正待导火线引爆,人子便被拖到十字架上去。 受难周经文要义 星期日: 1、人子骑驴进京城 2、为耶路撒冷哀哭19:29-44 19:29-40 19:41-44 引证自己为弥赛亚王。 第二次为耶路撒冷哀哭,因他们不知道眷顾的时候(v.44) 星期一: 洁净圣殿19:45-46彰显弥赛亚的权能。 星期二: 1、与国家首领辩驳 a.辩论权钫问题 b.设凶恶园户的比喻 c.辩论纳税问题 d.辩论复活问题 e.宣告自己为弥赛亚 2、与门徒劝戒 3、赞穷寡妇之奉献 4、宣告橄榄山预言 5、国家领袖计杀人子 6、门徒犹大计卖人子19:47-22:6 19:47-20:44 20:1-8 20:9-18 20:19-26 20:27-40 20:41-44 20:45-47 21:1-4
21;5-38 22:1-2 22:3-6 解释19:47-48的原因。 否认人子之权柄。 暗示国家领袖是凶恶的园户 与希律党(奸细v.20;参太22:18论纳税问题)。 与撒都该人论复活问题。 用旧约预言引证自己为弥赛亚及与神同等。 勿象文士假冒为善。 与上文成一对比。 这段是路加福音的橄榄山论谈(v.37)。 弃绝之毒计。 出卖之可耻。 星期三: 22:7-71 这大段故事是作者之特写镜头,充满人情味,比其他福音书为深。 1、最后晚餐22:7-38设立主餐。 2、山园祈祷22:39-46顺服神旨。 3、被人出卖22:47-53羔羊的态度(v.51)。 4、全晚受审22:54-71受尽辱骂(v.65)。 星期四:23:1-56这段也比其他福音书有更浓厚的人情味。 1、最后定罪23:1-25无罪可寻,却被定罪(vv.14,22)。 2、被钉十架23:26-49-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v.34)。 3、放在坟里23:50-56
在乐园里(v.43)。 星期五: 在坟里23:55在乐园里。 星期六: 在坟里23:56在乐园里。 星期日: 复活日24:6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24:5)。 六.人子的复活(24章) 人子乃是神子(但9:13;路1:33),他不能受坟墓监禁,他的复活早在自己的预言中(9:22;18:33),复活的消息连门徒也以为是胡言(24:11),难怪万世的人也以为是胡言,本章之故事也是作者独有之资料,他充满传奇性之历史。 A.人子的复活(24:1-43) 1.复活的消息(24:1-12)--空坟墓与空信心碰头。 2.复活的显现(24:13-43)--一段传奇性的事迹(马可浓缩成三节,可16:12-14)。 B.人子的托付(24:44-52) 人子复活后的托付在每卷福音书内均有载。此段(24:44-49)看来也可放在复活日的晚上,但原文可指一段时间(注28)。人子给人的托付正是教会的大使命,这大使命包括奉人子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到万邦(v.47)。 ***** 路加福音为一本寻找福音,记人子
降世寻找失丧的人(19:10)。路11章的三个失丧的比喻,也是说明一个寻找与等候悔改的比喻。整本福音书内所记的人子是一充满人情味的完人,他体恤我们的软弱,同情我们的苦楚,主动替人裹伤,在十字架上替人找藉囗求天父赦免,他处处显出爱人的心,这是人子,为耶路撒冷的不愿意痛哭二次(13:34,35;19:41),他为彼得祷告,他是完人,他是世人之模范,我们是信靠他的人,但象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