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4.彼得后书

新约概论 by 马有藻

4.彼得后书

作者:彼得(1:1)。

在新约书信中,本书的外证最为贫乏。在宗教改革时期,更受宗教改革家所弃绝,现代批评学者的攻击更不在话下了。虽本书在外证方面不强,然也不能说全无引述与证明彼得是原来作者,尤在第一世纪末后及第二世纪初的外证颇强,此后的外证才贫弱下去。关于本书之外证为何在后世纪转弱的理由有三:1.本书篇幅颇短,故甚少给人引用(参路1:1;林前5:9等指出有多书卷受人遗忘);2.在第一世纪中期后有大量冒彼得之名著成的书信出现;3.是时的假师傅(参本书的内容)盛行,必定把本书之价值削减。

内证方面,批评者在十一方面下手攻击本书非出自彼得手笔:1)作者的语句与叙述乃仿冒彼得,而实非他本人;2)与福音书相同之处不多;3)3:2,4(「使徒」与「先祖」)指后一点的时代;4)3:3-4(有关主的再来)指使徒时代后期的思想;5)1:18的词句乃后期的神学词句;6)彼得的资料源自约瑟夫;7)1:14来自约21:18-19;8)本书所定罪的假师傅乃指后期的情形;9)本书主要骨干从犹大书抄袭过来;10)3:15-16暗指第二世纪的时间;11)彼得前后书在神学与文学中之差别。

以上的各点表面上看来堂堂理由,却可逐一反驳,篇幅所限,不便赘述〔注32〕。

日期:66A.D.(殉道前,但他之殉道较保罗早)。

地点:罗马(与前书同)。

目的:警告信徒在信心与知识上坚固,务斥异端,在主恩中长进(3:17-18)。

主旨:防备异端。

特征:

(1)有关假师傅的教训与他们的面目以本书为最完全。

(2)本书含有最深奥的神学,如预言启示论(1:20-21);将来的世界(3:5-13)。

(3)钥字包括「知识」、「圣……」、「殷勤」、「坚固」等。

历史背景:

A.读者的问题

从1:1所暗示,读者可指任何时代的信徒,但3:1表示本书与前书的读者相同。可是「他们在何处」乃学者们争论之点。有说他们是在巴比伦或叙利亚等地的信徒,即彼得以前工作及其他使徒工作的范围;据1:1的描述,读者是更广泛的对象,指无论任何国籍的信徒。

B.本书著成的时机

本书著成的时机全在于作者自前书后接获消息,教会备受假师傅的搞扰,陷于异端教义中。据学者的意见,此等假师傅可能属三类中的一类:1.他们把因信称义的道理歪曲(如Zahn所提倡);2.与保罗在哥林多所斥责的那类(如Bigg所指);3.一类诺斯底派(如Strachan);可是归纳起来,这三类形的假师傅原是一样,其特征包括「不道德」(Immorality)(如2:2,13-14,18-19),「不尊敬主」(Irreverence)(如2:10,12)及「不服权」(Insubordination)(如2:10,12)。这等人在主后60年时中期特别渗入教会。彼得认为抵挡异端的诱惑就是在真道上扎根,故书成此书警戒及教导他们。

C.彼前后书的比较

彼前彼后

主题:为主受苦教会内的异端

在苦难中向主忠贞在异端中向主忠贞

教外的仇敌教内的仇敌

应付苦难的秘诀:盼望应付异端的秘诀:知识

安慰警告

大纲:

A、简纲(为背诵用)

一、当长进的事(1章)

二、当防备的事(2章)

三、当纪念的事(3章)

B、详纲(为参研用)(据3:17-18)

一、引言(1:1-2)

二、在恩典和知识中长进(1:3-21)

A.认识自己的地位=1:3-4

1.承受恩赐=1:3

2.承受应许=1:4

B.认识长进的需要=1:5-11

1.长进的劝勉=1:5-7

2.长进的果效=1:8-11

C.认识真道的性质=1:12-21

1.主基督的圣言=1:12-18

2.众先知的预言=1:19-21

三、防备恶人错谬的诱惑(2:1-3:16)

A.假师傅的教导=2:1-22

1.他们的结局=2:1-11

a.他们的灭亡=2:1-3

b.历史的鉴戒=2:4-11

2.他们的行为=2:12-22

a.第一次描述=2:12-16

b.第二次描述=2:17-22

B.真使者的教导=3:1-3:13

1.第一该知道的(主的日子)=3:1-7

2.第一不可忘的(神的日子)=3:8-13

C.彼得的教导=3:14-16

1.自己的引述=3:14-15a

2.引用保罗=3:15b-16

四、结语(3:17-18)

A.最后劝勉=3:17-18a

B.最后祝福=3:18b

摘要:

彼后书的钥意为「知识」,因「知识」乃抵斥各类异端必须的条件,故它被称为「真正基督科学(知识)的课本」(TrueChristianScienceTextbook)〔注33〕。知识能使信心坚固,不会陷入错误的迷途,所以在知识上长进就是抵挡异端最好的方法。

本书虽只有三章,除却短短的引言(1:1-2)及结语(3:14-18)外,内容极为丰富。

一.引言(1:1-2)

在启语时,作者把自己的地位与读者的联在一起(同有宝贵信心的人)。他的信心是宝贵的,因他跌倒了还能爬起来,自己得坚固又坚固弟兄,就是因他没有失掉信心。

二.在主的恩典和知识中长进(1:3-21)

A.认识自己的地位(1:3-4)

作者在论务要抵挡异端时,他以「真知识」为最佳之武器,故他先使读者明了自己在主恩典上所有的地位,使他们不会轻看自己,而致自暴自弃。作者在二方面分述他们的地位:

1.承受神的恩赐(1:3)

他们从神所承受的第一点乃是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这全因他们蒙主的恩召而有的。

2.承受神的应许(1:4)

这应许乃是他们得以脱离从肉体来的败坏(即肉体的生命),而在神的性情上有分(即永远的生命)。

B.认识长进的需要(1:5-11)

信徒在主里的地位是不改变的,但却要长进;这不是使地位「扩大」,而是使属灵生命长大起来。作者又在二方面分述长进的需要:

1.长进的劝勉(1:5-7)

这八方面长进的劝勉可说是「八级浮屠」,一层一层的建造,锦上添花:

1.信心;2.德行;3.知识;4.节制;5.忍耐;6.虔敬;7.爱弟兄;8.爱众人。

2.长进的果效(1:8-11)

信徒的长进带来四方面的果效(注意「使」或「叫」字);1.可结果子;2.坚定不移;3.永不失脚;4.进入神国。

C.认识真道的性质(1:12-21)

作者以认识真道乃抵挡假道的要诀,故他要读者明白真道的性质,在两方面他分述真道的真谛:

1.主基督的圣言(1:12-18)

读者虽在真道上坚固,但作者仍作提醒(1:12),特别趁「还在帐棚的时候」(1:13-15),免得错失良机。他指出真道乃主基督的圣言,是他们所亲见(1:16-17a),亲聆的(1:17b-18),并不是「乖巧毁造的虚言」。

2.众先知的预言(1:19-21)

真道也是众先知的预言,这预言如在暗处的明灯一般(1:19),但预言不能随个人的私意解说(1:20)(即是要按着预言的整体启示来解释),因为预言非出自人的意念,而是出自圣灵的感动。

三.防备恶人错谬的诱惑(2:1-3:16)

A.假师傅的教导(2:1-22)

1.他们的结局(2:1-11)

作者第二部分著书的目的乃是要读者看清楚那些假师傅的面孔,使他们能有备防患。在此他先论假师傅的结局(2:1-3),并附历史为佐证(2:4-11)。

a.他们的灭亡(2:1-3)--上文在论真先知的预言时,作者心目中已定意揭穿渗入教会内假先知的面孔。他指出前有假先知出现(2:1a),今有假师傅(2:1b);他们的教导乃是陷害人的异端(2:1c),不承认主,自取灭亡(2:1d)。可是多人会随从他们邪淫的行为,使真道受损(2:2);他们又捏造谎言,取利骗财,不可不慎(2:3a);但他们的结局则自古以来,必天网恢恢,「密」而不漏(2:3b)。

b.历史的鉴戒(2:4-11)--假师傅的灭亡是自取的,「自古以来」(2:3)早有明鉴,如1.连天使因犯罪也遭审判幽禁(2:4);2.挪亚时代的不义者遭受灭亡(2:5);3.所多马、蛾摩拉二城的倾覆(2:6-9);但这些审判的史实竟不能使那些假师傅及他们的跟从者受戒。他们任性放荡的胆量实是「惊人」,特别他们肆意毁谤在尊位的(指神或基督)〔注34〕,这点连犯罪的天使也不敢作(2:11),可见他们狂妄之极。

2.他们的行为(2:12-22)

作者在论假师傅时,用二循环的方式加以描绘(注意「这些人」字:2:12-17):

a.第一次描述(2:12-16)--他们好象没灵性的畜类一般,结局应是沉沦(宰杀),因败坏人的,自己也必遭败坏(2:12),这是他们的工作(2:13a);他们不但如上文所述「无法无天」,又1.喜爱宴乐(2:13b);2.败坏生活(2:13c);3.装作属灵(2:13d)(坐席)(参加爱筵、圣餐)〔注35〕;4.淫荡好色(2:14a);5.贪婪钱财(2:14b-16)。

b.第二次描述(2:17-22)--上文以明喻(Simile)形容他们,今段以暗喻(Metaphor)加以描述。他们是「无水的井」,「是狂风催逼的雾气」(2:17a),结局早已铁定(2:17b)。此外他们1.说虚妄矜夸的大话(2:18a)2.用情欲诱人犯罪,特别是刚归主的人(2:18b);3.象是引人归主,其实使人作败坏的奴仆(2:19);4.背弃义路,重回罪中(2:21-22)。

B.真使者的教导(3:1-3:13)

1.第一该知道的(主的日子)(3:1-7)

作者揭露假先知的「面孔」及「手脚」后,便以真使徒的教导与他们作一强烈的对比。他指出再度写信的目的为要作提醒及激发(3:1),叫他们纪念真先知的预言(3:2a),及主基督的命令(3:2b);这两等圣言正是使徒所传的(3:2c),而「先知、基督、使徒」所传的,却是有关末世的情形(3:3a)。在教会中有人讥诮主的降临为虚妄的(3:3b),因为万物起初迄今毫无改变(3:4)。

作者因此便斥驳这些「讥诮者」,他以「主的日子」为题,说「主的日子」来到正是他们的结局临到之日(3:7)。他指出洪水前的世界(3:5-6)及现今的世界(3:7a)不相同,而将来的世界与现今的又不一样(3:7b;参3:13),「主的日子」就是主降临的日子,主降临后的世界便焕然一新了。

2.第一不可忘的(神的日子)(3:8-13)

上文指出「第一要紧的」是「主的日子」;今段指出「第一不可忘的」是「神的日子」。他续说主看时间与人不同(3:8),主现今还未回来正是给人机会悔改(3:9),因他再来时(主的日子)便没有悔改的机会了。主的再来改变一切,使地上有形质的全部变质(3:10-11),使「新天新地」出现,永远的境地(EternalState)实现(3:12-13);「神的日子」就是「永远的日子」,是「永远的国度」的显现。

C.彼得的教导(3:14-16)

在上文作者引述他从主所领受而有的盼望,现今他基于此「盼望」再教导他们。

1.自己的引述(3:14-15a)

他先引述自己的劝导,指出读者既有这盼望,就当殷勤长进,圣洁行事,无可指摘,安然见主。

2.引述保罗(3:15b-16)

作者好象惟恐自己的语调不够使人悦服,他再以保罗给他们的书信内容辅佐,指出这主题的真确及重要(这是论文写作的形式〔Research〕也!)在此看出作者保罗的书信如同经典的地位,是神的圣言。

四.结语(3:17-18)

A.最后劝勉(3:17-18a)

在最后结语中,作者念念不忘提醒读者在二方面扎根,这正是书内的中心钥意:1.防备(恶人错谬的诱惑);2.长进(在主的恩典和知识上增长)。

B.最后祝颂(3:18b)

长进的最终目的不是为要荣耀自己,而是荣耀主。

******

彼得后书为一本相当激发性的书卷,叫人心里火热,愿意在主的恩典和知识上长进;因既分享神的性情便不应懒闲不结果子,而要从基层的信心开始,一层一层的建造。

长进是必须的,有宝贵信心的人应每日长进,使能分辨真道与异端。作主工热心固然要紧,然而缺乏真正知识为后盾的热心,象野马式的乱闯,不但自走错路,还更导人于迷,如同瞎子领瞎子,走到「杀害神的仆人还以为是事奉神」(约16:2)的地步。

再者,有宝贵信心的人必儆醒等候主再来,自己要殷勤,没有沾污,无可指摘,安然见主(3:14)。

亲爱的读者,当防备的防备,当长进的长进,当坚固的坚固,勿从自己坚固的地步上坠落下来(3:17)。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4.彼得后书 作者:彼得(1:1)。 在新约书信中,本书的外证最为贫乏。在宗教改革时期,更受宗教改革家所弃绝,现代批评学者的攻击更不在话下了。虽本书在外证方面不强,然也不能说全无引述与证明彼得是原来作者,尤在第一世纪末后及第二世纪初的外证颇强,此后的外证才贫弱下去。关于本书之外证为何在后世纪转弱的理由有三:1.本书篇幅颇短,故甚少给人引用(参路1:1;林前5:9等指出有多书卷受人遗忘);2.在第一世纪中期后有大量冒彼得之名著成的书信出现;3.是时的假师傅(参本书的内容)盛行,必定把本书之价值削减。 内证方面,批评者在十一方面下手攻击本书非出自彼得手笔:1)作者的语句与叙述乃仿冒彼得,而实非他本人;2)与福音书相同之处不多;3)3:2,4(「使徒」与「先祖」)指后一点的时代;4)3:3-4(有关主的再来)指使徒时代后期的思想;5)1:18的词句乃后期的神学词句;6)彼得的资料源自约瑟夫;7)1:14来自约21:18-19;8)本书所定罪的假师傅乃指后期的情形;9)本书主要骨干从犹大书抄袭过来;10)3:15-16暗指第二世纪的时间;11)彼得前后书在神学与文学中之差别。
以上的各点表面上看来堂堂理由,却可逐一反驳,篇幅所限,不便赘述〔注32〕。 日期:66A.D.(殉道前,但他之殉道较保罗早)。 地点:罗马(与前书同)。 目的:警告信徒在信心与知识上坚固,务斥异端,在主恩中长进(3:17-18)。 主旨:防备异端。 特征: (1)有关假师傅的教训与他们的面目以本书为最完全。 (2)本书含有最深奥的神学,如预言启示论(1:20-21);将来的世界(3:5-13)。 (3)钥字包括「知识」、「圣……」、「殷勤」、「坚固」等。 历史背景: A.读者的问题 从1:1所暗示,读者可指任何时代的信徒,但3:1表示本书与前书的读者相同。可是「他们在何处」乃学者们争论之点。有说他们是在巴比伦或叙利亚等地的信徒,即彼得以前工作及其他使徒工作的范围;据1:1的描述,读者是更广泛的对象,指无论任何国籍的信徒。 B.本书著成的时机 本书著成的时机全在于作者自前书后接获消息,教会备受假师傅的搞扰,陷于异端教义中。据学者的意见,此等假师傅可能属三类中的一类:1.他们把因信称义的道理歪曲(如Zah
n所提倡);2.与保罗在哥林多所斥责的那类(如Bigg所指);3.一类诺斯底派(如Strachan);可是归纳起来,这三类形的假师傅原是一样,其特征包括「不道德」(Immorality)(如2:2,13-14,18-19),「不尊敬主」(Irreverence)(如2:10,12)及「不服权」(Insubordination)(如2:10,12)。这等人在主后60年时中期特别渗入教会。彼得认为抵挡异端的诱惑就是在真道上扎根,故书成此书警戒及教导他们。 C.彼前后书的比较 彼前彼后 主题:为主受苦教会内的异端 在苦难中向主忠贞在异端中向主忠贞 教外的仇敌教内的仇敌 应付苦难的秘诀:盼望应付异端的秘诀:知识 安慰警告 大纲: A、简纲(为背诵用) 一、当长进的事(1章) 二、当防备的事(2章) 三、当纪念的事(3章) B、详纲(为参研用)(据3:17-18) 一、引言(1:1-2) 二、在恩典和知识中长进(1:3-21) A.认识自己的地位=1:3-4 1.承受恩赐=1:3 2.承受
应许=1:4 B.认识长进的需要=1:5-11 1.长进的劝勉=1:5-7 2.长进的果效=1:8-11 C.认识真道的性质=1:12-21 1.主基督的圣言=1:12-18 2.众先知的预言=1:19-21 三、防备恶人错谬的诱惑(2:1-3:16) A.假师傅的教导=2:1-22 1.他们的结局=2:1-11 a.他们的灭亡=2:1-3 b.历史的鉴戒=2:4-11 2.他们的行为=2:12-22 a.第一次描述=2:12-16 b.第二次描述=2:17-22 B.真使者的教导=3:1-3:13 1.第一该知道的(主的日子)=3:1-7 2.第一不可忘的(神的日子)=3:8-13 C.彼得的教导=3:14-16 1.自己的引述=3:14-15a 2.引用保罗=3:15b-16 四、结语(3:17-18) A.最后劝勉=3:17-18a B.最后祝福=3:18b 摘要: 彼后书的钥意为「知识」,因「知识」乃抵斥各类异端必须的条件,故它被
称为「真正基督科学(知识)的课本」(TrueChristianScienceTextbook)〔注33〕。知识能使信心坚固,不会陷入错误的迷途,所以在知识上长进就是抵挡异端最好的方法。 本书虽只有三章,除却短短的引言(1:1-2)及结语(3:14-18)外,内容极为丰富。 一.引言(1:1-2) 在启语时,作者把自己的地位与读者的联在一起(同有宝贵信心的人)。他的信心是宝贵的,因他跌倒了还能爬起来,自己得坚固又坚固弟兄,就是因他没有失掉信心。 二.在主的恩典和知识中长进(1:3-21) A.认识自己的地位(1:3-4) 作者在论务要抵挡异端时,他以「真知识」为最佳之武器,故他先使读者明了自己在主恩典上所有的地位,使他们不会轻看自己,而致自暴自弃。作者在二方面分述他们的地位: 1.承受神的恩赐(1:3) 他们从神所承受的第一点乃是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这全因他们蒙主的恩召而有的。 2.承受神的应许(1:4) 这应许乃是他们得以脱离从肉体来的败坏(即肉体的生命),而在神的性情上有分(即永远的生命)。 B.认识长进的需要(1
:5-11) 信徒在主里的地位是不改变的,但却要长进;这不是使地位「扩大」,而是使属灵生命长大起来。作者又在二方面分述长进的需要: 1.长进的劝勉(1:5-7) 这八方面长进的劝勉可说是「八级浮屠」,一层一层的建造,锦上添花: 1.信心;2.德行;3.知识;4.节制;5.忍耐;6.虔敬;7.爱弟兄;8.爱众人。 2.长进的果效(1:8-11) 信徒的长进带来四方面的果效(注意「使」或「叫」字);1.可结果子;2.坚定不移;3.永不失脚;4.进入神国。 C.认识真道的性质(1:12-21) 作者以认识真道乃抵挡假道的要诀,故他要读者明白真道的性质,在两方面他分述真道的真谛: 1.主基督的圣言(1:12-18) 读者虽在真道上坚固,但作者仍作提醒(1:12),特别趁「还在帐棚的时候」(1:13-15),免得错失良机。他指出真道乃主基督的圣言,是他们所亲见(1:16-17a),亲聆的(1:17b-18),并不是「乖巧毁造的虚言」。 2.众先知的预言(1:19-21) 真道也是众先知的预言,这预言如在暗处的明灯一般(1:1
9),但预言不能随个人的私意解说(1:20)(即是要按着预言的整体启示来解释),因为预言非出自人的意念,而是出自圣灵的感动。 三.防备恶人错谬的诱惑(2:1-3:16) A.假师傅的教导(2:1-22) 1.他们的结局(2:1-11) 作者第二部分著书的目的乃是要读者看清楚那些假师傅的面孔,使他们能有备防患。在此他先论假师傅的结局(2:1-3),并附历史为佐证(2:4-11)。 a.他们的灭亡(2:1-3)--上文在论真先知的预言时,作者心目中已定意揭穿渗入教会内假先知的面孔。他指出前有假先知出现(2:1a),今有假师傅(2:1b);他们的教导乃是陷害人的异端(2:1c),不承认主,自取灭亡(2:1d)。可是多人会随从他们邪淫的行为,使真道受损(2:2);他们又捏造谎言,取利骗财,不可不慎(2:3a);但他们的结局则自古以来,必天网恢恢,「密」而不漏(2:3b)。 b.历史的鉴戒(2:4-11)--假师傅的灭亡是自取的,「自古以来」(2:3)早有明鉴,如1.连天使因犯罪也遭审判幽禁(2:4);2.挪亚时代的不义者遭受灭亡(2:5);3.所多马、蛾摩拉
二城的倾覆(2:6-9);但这些审判的史实竟不能使那些假师傅及他们的跟从者受戒。他们任性放荡的胆量实是「惊人」,特别他们肆意毁谤在尊位的(指神或基督)〔注34〕,这点连犯罪的天使也不敢作(2:11),可见他们狂妄之极。 2.他们的行为(2:12-22) 作者在论假师傅时,用二循环的方式加以描绘(注意「这些人」字:2:12-17): a.第一次描述(2:12-16)--他们好象没灵性的畜类一般,结局应是沉沦(宰杀),因败坏人的,自己也必遭败坏(2:12),这是他们的工作(2:13a);他们不但如上文所述「无法无天」,又1.喜爱宴乐(2:13b);2.败坏生活(2:13c);3.装作属灵(2:13d)(坐席)(参加爱筵、圣餐)〔注35〕;4.淫荡好色(2:14a);5.贪婪钱财(2:14b-16)。 b.第二次描述(2:17-22)--上文以明喻(Simile)形容他们,今段以暗喻(Metaphor)加以描述。他们是「无水的井」,「是狂风催逼的雾气」(2:17a),结局早已铁定(2:17b)。此外他们1.说虚妄矜夸的大话(2:18a)2.用情欲诱人犯罪,特别是刚归主
的人(2:18b);3.象是引人归主,其实使人作败坏的奴仆(2:19);4.背弃义路,重回罪中(2:21-22)。 B.真使者的教导(3:1-3:13) 1.第一该知道的(主的日子)(3:1-7) 作者揭露假先知的「面孔」及「手脚」后,便以真使徒的教导与他们作一强烈的对比。他指出再度写信的目的为要作提醒及激发(3:1),叫他们纪念真先知的预言(3:2a),及主基督的命令(3:2b);这两等圣言正是使徒所传的(3:2c),而「先知、基督、使徒」所传的,却是有关末世的情形(3:3a)。在教会中有人讥诮主的降临为虚妄的(3:3b),因为万物起初迄今毫无改变(3:4)。 作者因此便斥驳这些「讥诮者」,他以「主的日子」为题,说「主的日子」来到正是他们的结局临到之日(3:7)。他指出洪水前的世界(3:5-6)及现今的世界(3:7a)不相同,而将来的世界与现今的又不一样(3:7b;参3:13),「主的日子」就是主降临的日子,主降临后的世界便焕然一新了。 2.第一不可忘的(神的日子)(3:8-13) 上文指出「第一要紧的」是「主的日子」;今段指出「第一不可忘的」是「
神的日子」。他续说主看时间与人不同(3:8),主现今还未回来正是给人机会悔改(3:9),因他再来时(主的日子)便没有悔改的机会了。主的再来改变一切,使地上有形质的全部变质(3:10-11),使「新天新地」出现,永远的境地(EternalState)实现(3:12-13);「神的日子」就是「永远的日子」,是「永远的国度」的显现。 C.彼得的教导(3:14-16) 在上文作者引述他从主所领受而有的盼望,现今他基于此「盼望」再教导他们。 1.自己的引述(3:14-15a) 他先引述自己的劝导,指出读者既有这盼望,就当殷勤长进,圣洁行事,无可指摘,安然见主。 2.引述保罗(3:15b-16) 作者好象惟恐自己的语调不够使人悦服,他再以保罗给他们的书信内容辅佐,指出这主题的真确及重要(这是论文写作的形式〔Research〕也!)在此看出作者保罗的书信如同经典的地位,是神的圣言。 四.结语(3:17-18) A.最后劝勉(3:17-18a) 在最后结语中,作者念念不忘提醒读者在二方面扎根,这正是书内的中心钥意:1.防备(恶人错谬的诱惑);2.长
进(在主的恩典和知识上增长)。 B.最后祝颂(3:18b) 长进的最终目的不是为要荣耀自己,而是荣耀主。 ****** 彼得后书为一本相当激发性的书卷,叫人心里火热,愿意在主的恩典和知识上长进;因既分享神的性情便不应懒闲不结果子,而要从基层的信心开始,一层一层的建造。 长进是必须的,有宝贵信心的人应每日长进,使能分辨真道与异端。作主工热心固然要紧,然而缺乏真正知识为后盾的热心,象野马式的乱闯,不但自走错路,还更导人于迷,如同瞎子领瞎子,走到「杀害神的仆人还以为是事奉神」(约16:2)的地步。 再者,有宝贵信心的人必儆醒等候主再来,自己要殷勤,没有沾污,无可指摘,安然见主(3:14)。 亲爱的读者,当防备的防备,当长进的长进,当坚固的坚固,勿从自己坚固的地步上坠落下来(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