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五、永恒性

圣经的本质 by 唐崇荣

《圣经》里面有另一个很特殊的本质,它的内容所谈论的虽然有时代性的限制,但是所谈论的不是时代中间的东西而已,其中的本质同总原则有超时代的永恒性,当你读经的时候,你看到这个很重要的原则,你会感谢上帝,因为你在研究《圣经》的当时,上帝就透过这个了解,把你带到永恒的享受里面去。有时候在一个聚会里面,你感觉到一个钟头像五个钟头那么长,一直祷告希望讲员快快讲完;相反的,有时候我们几个钟头都一直在享受,祈盼这个聚会不要结束——那就是上帝把你在暂时中间带到永恒的享受的意思。研究《圣经》时,你发现上帝会把你带到永恒的享受里面去,因为你看见《圣经》的永恒性的时候,你就发现你的生命好像不在这个地上,你只说现在天地合一,我在地如在天。中国哲学的最高理想是天人合一,孔子盼望达到而没有得着的,你在《圣经》里面可能被圣灵引导去达到的那个境界。孔子要的是什么?-朝闻道夕死可也!-我们已经有了道,我们已经进到永恒里面去了,感谢上帝。当约翰写《约翰一书》的时候,他的序言是破天荒的:-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没有任何一本文学巨著可与之相比的-从起初-是frombeginning,-原有-是selfdependent,-生命之道-是theWordoflife,不是理性的道、不是知识的道、不是课堂的道、是生命之道、真理的本体、生命的本体,而真理的本体就是生命(subectivityofthetruth,thesubhectivityoflife,thesubhectivityoftruthwhichislifeitself)。当约翰这样论述,把生命的道写出来的时候,这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见,亲手摸过的-现在传给你们——这个叫做传道;这个叫做讲《圣经》;这个叫做传《圣经》,不是单单送《圣经》。

这道改变了约翰的生命,这道是从起初原有,永不改变的永恒里面启示下来,如今在约翰的生命中间,使他能够与你分享,使你与我一同得福音的好处,一同得着道的生命力的原理,约翰用这样的引言来写《约翰一书》!我教哲学教了三十年,我教神学教了三十多年,我敢说:除了这一本以外,没有另一本书开始的引言是这样的。

因为《圣经》的永恒性,所以无论时代怎么样进步,都不可能将这本书淘汰,你不必担心如果有一天科学进步了,我们会变成老古董,《圣经》不会变成老古董,它是万古常新的书。

当我十七、八岁决定传道的时候,我要先解决几件事情:我传的是不是一个有一天会过时的东西呢?会不会我传道几十年以后,忽然间整本《圣经》给科学家否定了,然后我就变成一个没有用的人呢?我很慎重的考察,很慎重的思想,我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就献身作永恒之道的工作。我1957年3月份开始讲道,现在是1997年8月底,四十年六个月,我今天的精神,我对这职份的尊重,我对传道的把握,对讲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斩钉截铁,很有把握的传讲。我不是个对科学一无所知的人,我的朋友里面包括一些很重要的科学家,他们都有很重要的成果,得到世界公认并且列入名人录里面,他们可以证明,科学远远不能超越《圣经》。

《圣经》超越科学,没有一个时候哲学的理论会**《圣经》,当现代主义利用各样理性做工具来攻击《圣经》的时候,他们无法维持超过两百五十年,就被后现代主义攻破了,而《圣经》还在这里。

我在华盛顿开办-基督教与廿一世纪归正学院-,要向世界证明,最大最大的思想家,最重要最重要的哲学家,还是在《圣经》的下面,因为这是永恒的道。

《圣经》是永恒的,所以《圣经》不可能被任何一种新的思潮学说淘汰;《圣经》是永恒的,《圣经》不可能在某一种哲学的攻击下黯然失色;《圣经》是永恒的,所以没有一个时代的人进步到一个地步而不需要《圣经》;《圣经》是永恒的,所以在某一个时代的过程中间发现《圣经》已经没有效用是绝对不可能的。它永远发出亮光,正像人活着需要太阳光,人在世界上,人的心灵需要《圣经》的光,因为-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一:9)。正像威斯敏斯特信纲(Westminsterconfession)所讲的:-自然之光是不足够的,所以上帝启示了他自己真理的光,来光照人类文化缺乏的地方,那是永远的-感谢上帝。

法国大革命前后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学家名叫作伏尔泰,今天的法国人还很尊重他。在苏联圣彼得堡的赫尔米达美术馆,有一尊他的座像在那里;法国巴黎的万神庙(Pantheon)也有一尊他的座像。这个人曾经批判《圣经》、攻击《圣经》,讲了一些不当讲的话,他说:-五十年以后,人类不需要这本古老的书了,五十年以后如果还要看《圣经》,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找到,就是到古老的博物馆去找!-当他大言不惭的讲这句话的时候,上帝听见了,-伏尔泰,你讲什么?天使,记下来!-记下来以后,就开始倒数,一天、两天、三天、五天、一年、两年、十年、廿年、五十年了,他讲完那番话准准五十年以后,上帝开了一个玩笑,开什么玩笑?他讲那番话时的那个房子给瑞士圣经公会买去成为印《圣经》的地方。上帝很奇妙的,你乱讲,你讲看看,每一句闲话都要供出来,每一句话上帝都要跟你算账。上帝不但让他的话不算数,让他讲的话不能够兑现,上帝还开了他的玩笑,就在他讲那句话时的那个房子,上帝使那个房子变成印《圣经》的地方,不但如此,就在他死的那一年,他所著的书全部拿出去拍卖,收到的钱还不值今天的五十块美金。人不能够指着天夸口,上帝的宝座不动摇的,上帝的话是永远的。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圣经》里面有另一个很特殊的本质,它的内容所谈论的虽然有时代性的限制,但是所谈论的不是时代中间的东西而已,其中的本质同总原则有超时代的永恒性,当你读经的时候,你看到这个很重要的原则,你会感谢上帝,因为你在研究《圣经》的当时,上帝就透过这个了解,把你带到永恒的享受里面去。有时候在一个聚会里面,你感觉到一个钟头像五个钟头那么长,一直祷告希望讲员快快讲完;相反的,有时候我们几个钟头都一直在享受,祈盼这个聚会不要结束——那就是上帝把你在暂时中间带到永恒的享受的意思。研究《圣经》时,你发现上帝会把你带到永恒的享受里面去,因为你看见《圣经》的永恒性的时候,你就发现你的生命好像不在这个地上,你只说现在天地合一,我在地如在天。中国哲学的最高理想是天人合一,孔子盼望达到而没有得着的,你在《圣经》里面可能被圣灵引导去达到的那个境界。孔子要的是什么?-朝闻道夕死可也!-我们已经有了道,我们已经进到永恒里面去了,感谢上帝。当约翰写《约翰一书》的时候,他的序言是破天荒的:-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没有任何一本文学巨著可与之相比的-从起初-是frombeginning,-原有-是selfdependent
,-生命之道-是theWordoflife,不是理性的道、不是知识的道、不是课堂的道、是生命之道、真理的本体、生命的本体,而真理的本体就是生命(subectivityofthetruth,thesubhectivityoflife,thesubhectivityoftruthwhichislifeitself)。当约翰这样论述,把生命的道写出来的时候,这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见,亲手摸过的-现在传给你们——这个叫做传道;这个叫做讲《圣经》;这个叫做传《圣经》,不是单单送《圣经》。 这道改变了约翰的生命,这道是从起初原有,永不改变的永恒里面启示下来,如今在约翰的生命中间,使他能够与你分享,使你与我一同得福音的好处,一同得着道的生命力的原理,约翰用这样的引言来写《约翰一书》!我教哲学教了三十年,我教神学教了三十多年,我敢说:除了这一本以外,没有另一本书开始的引言是这样的。 因为《圣经》的永恒性,所以无论时代怎么样进步,都不可能将这本书淘汰,你不必担心如果有一天科学进步了,我们会变成老古董,《圣经》不会变成老古董,它是万古常新的书。 当我十七、八岁决定传道的时候,
我要先解决几件事情:我传的是不是一个有一天会过时的东西呢?会不会我传道几十年以后,忽然间整本《圣经》给科学家否定了,然后我就变成一个没有用的人呢?我很慎重的考察,很慎重的思想,我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就献身作永恒之道的工作。我1957年3月份开始讲道,现在是1997年8月底,四十年六个月,我今天的精神,我对这职份的尊重,我对传道的把握,对讲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斩钉截铁,很有把握的传讲。我不是个对科学一无所知的人,我的朋友里面包括一些很重要的科学家,他们都有很重要的成果,得到世界公认并且列入名人录里面,他们可以证明,科学远远不能超越《圣经》。 《圣经》超越科学,没有一个时候哲学的理论会**《圣经》,当现代主义利用各样理性做工具来攻击《圣经》的时候,他们无法维持超过两百五十年,就被后现代主义攻破了,而《圣经》还在这里。 我在华盛顿开办-基督教与廿一世纪归正学院-,要向世界证明,最大最大的思想家,最重要最重要的哲学家,还是在《圣经》的下面,因为这是永恒的道。 《圣经》是永恒的,所以《圣经》不可能被任何一种新的思潮学说淘汰;《圣经》是永恒的,《圣经》不可能在某一种哲学的
攻击下黯然失色;《圣经》是永恒的,所以没有一个时代的人进步到一个地步而不需要《圣经》;《圣经》是永恒的,所以在某一个时代的过程中间发现《圣经》已经没有效用是绝对不可能的。它永远发出亮光,正像人活着需要太阳光,人在世界上,人的心灵需要《圣经》的光,因为-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一:9)。正像威斯敏斯特信纲(Westminsterconfession)所讲的:-自然之光是不足够的,所以上帝启示了他自己真理的光,来光照人类文化缺乏的地方,那是永远的-感谢上帝。 法国大革命前后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学家名叫作伏尔泰,今天的法国人还很尊重他。在苏联圣彼得堡的赫尔米达美术馆,有一尊他的座像在那里;法国巴黎的万神庙(Pantheon)也有一尊他的座像。这个人曾经批判《圣经》、攻击《圣经》,讲了一些不当讲的话,他说:-五十年以后,人类不需要这本古老的书了,五十年以后如果还要看《圣经》,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找到,就是到古老的博物馆去找!-当他大言不惭的讲这句话的时候,上帝听见了,-伏尔泰,你讲什么?天使,记下来!-记下来以后,就开始倒数,一天、两天、三天、五天、一年、两年、十年、廿年、五十年了
,他讲完那番话准准五十年以后,上帝开了一个玩笑,开什么玩笑?他讲那番话时的那个房子给瑞士圣经公会买去成为印《圣经》的地方。上帝很奇妙的,你乱讲,你讲看看,每一句闲话都要供出来,每一句话上帝都要跟你算账。上帝不但让他的话不算数,让他讲的话不能够兑现,上帝还开了他的玩笑,就在他讲那句话时的那个房子,上帝使那个房子变成印《圣经》的地方,不但如此,就在他死的那一年,他所著的书全部拿出去拍卖,收到的钱还不值今天的五十块美金。人不能够指着天夸口,上帝的宝座不动摇的,上帝的话是永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