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的宣讲〗
这牵涉到使徒行传及使徒宣讲的整个内容的问题上。
众所周知的杜德教授(C.
H.
Dodd)在「使徒的讲道及其发展」(The Apostolic Preaching and its Development)一书中,给宣讲(kerygma)及教导(didache)作了一个严格的划分。
前者是「基督教对不信世界的公开宣讲」,后者是对信徒的「道德指示」。
虽然这样的分别已获得广大的接纳,它肯定的被过分强调了。
莫思博士正确地指出,宣告(keryssein)及教导(didaschein)两字在福音书中,有时是交替互用的;一福音书作者说耶稣「在会堂里教训人」,另一位称他是「在会堂里传道」。
在使徒行传中,也可看到这两字的互用。
因此莫思博士论及「教导的宣讲」说:「教导是对所宣告的详加解释」。
再者,「宣讲是基础,教导是外在结构;缺一不可」。
一个事实是:早期使徒宣讲中,有相当的教导成分。
这些早期基督教的使者所教导的是什么?
他们的宣讲内容又是些什么?
杜德教授对此的总括是「从一个末世角度宣讲耶稣基督的死与复活,从而引申事件的救赎意义」。
莫思博士也正确地批评这说法。
他确定使徒的宣讲不是「一篇重复的讲章」,而是初期教会一篇有系统的神学立场声明,他认为「最简单的大纲」,包括三部分:
1.
宣讲耶稣的死亡、复活和升天;它是预言的应验并涉及人的责任。
2.
耶稣同是主及基督的终极评估。
3.
悔改赦罪的呼召。
或者,将这三样加在一起,他认为最初的宣讲是「宣讲耶稣的死、复活及升天,引致对他作为主及基督的了解;使人知道需要悔改,并赦罪的应许」。
整个宣讲包括了「一个历史性的宣告,一个神学性的评估和一个道德性呼召。」
莫思博士在重组使徒行传前面彼得的五篇讲章后,藉着他所称为「保罗前的宣讲」确立了这福音宣讲,它可溯源于植根在保罗书信中的「雏型信经元素」(semi-credal elements)。
它之所以称为「保罗前的宣讲」是因它属于教会建立与保罗书信写作之间的过渡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