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三篇 悔改

新约原文字义 by 诚质怡

第三篇、悔改

悔改“米他那哀欧”(μετανοέω)是由米他(μετá)与怒司(νοῦs)两个字合成的。 “米他”的意思是更改、转变,“怒司”是心思、意念,合起来是改变心思,改变意念。 另外还有一个字叫懊悔“米他米罗麦”(μεταμέλομαι),也是由两个字合成的。 “米他”(μετá)有过后的意思,“米罗麦”(μελομαι)有忧愁、忧虑、叹息的意思,合起来是过后的忧虑。 在未讲到悔改二字之前,须先说明懊悔的意义。

(一)懊悔的意义

懊悔不等于悔改,但懊悔是悔改的初步。 懊悔是一个人做错了一件事以后心中不安,甚至于有忧伤难过的感觉。 例如“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三十块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太27:3-5)。 犹大的后悔并不等于悔改,因为他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以后,只有消极的懊悔,并没有积极的改变他的心思志愿。

懊悔是认识错误的初步表现,这种表现从宗教的意义上来讲,也有它的价值,因为一个人可能从懊悔走向悔改。 耶稣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他来对大儿子说,我儿,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去作工,他回答说,我不去。 以后自己懊悔就去了”(太21:28-29)。 耶稣又说:“约翰遵着义路到你们这里来,你们却不信他,税吏和娼妓倒信他;你们看见了,后来还是不懊悔去信他”(太21:32)。 在这两段圣经里,懊梅也有悔改的含义,耶稣称赞那个大儿子,不但是因为他“懊悔”,而且因为他“就去了”。 耶稣责备祭司长和长老,不但是因为他们不懊悔,而且是因为他们不相信。 停留在感情上的懊悔,并不等于悔改,但是在感情以外又加上意志和行动上的改变的懊悔,就可以变成悔改。 因此,我们说懊悔是悔改的初步,而且与悔改有密切的联系。

也有时懊悔是指一件事做错了,或做得太过分,以致于发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做事的人表示懊悔。 例如保罗对哥林多教会说:“我先前写信叫你们忧愁,我后来虽然懊悔,如今却不懊悔,因我知道那信叫你们忧愁,不过是暂时的”(林后7:8)。 这里的懊悔与悔改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保罗的懊悔不过是因为从前所写的信语气太沉重,责备的话太过分而已,但是他的动机仍是为了哥林多教会的好处。 从以下的两节经文便可以证明出来。 保罗说:“如今我欢喜,不是因你们忧愁,是因你们从忧愁中生出懊悔(原文悔改)来,你们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原文悔改)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林后7:9-10)。 在这里保罗说明依着神的意思忧愁与依着人的意思忧愁是大有区别的,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可以叫人生出悔改的心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 这两节圣经中的“懊悔”依照原文应当译为“悔改”。

常有人问,神是不是也有时“后悔”呢? 懊悔或后悔二字用在神的身上是不相宜的,因为神的智慧不会发生错误,因此也没有后悔之说。 撒母耳说:“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说谎,也不至后悔,因为他迥非世人,决不后悔”。 (撒上15:29)大卫说:“耶和华起了誓,决不后悔”(诗110:4;来7:21)。 至于创世记6章6节所说:“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 后悔二字当译为叹息,在希伯来文中这字也有叹息、喘气、呼吸困难的意思。

(二)悔改的意义

悔改是改变心思,改变意志,不但有感情上的表示,而且还有行动上的作为。 这字在新约中是常见的。 按动词来用,见有三十五次,按名物词来用,见有二十五次。 有时译为“悔改的心”,如路加福音3章8节,使徒行传5章31节,26章20节,提摩太后书2章25节等。 也有时译为“心意回转”,如希伯来书12章17节。 还有时译为“懊悔”,如路加福音17章3节4节,但按原文当译为“悔改”,免得与“懊悔”混乱。

按新约记载,悔改的来源是由神所赐。 彼得在公会前作见证时说:“上帝且用右手将他高举,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徒5:31);“上帝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徒11:18);耶稣说:“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5:32);保罗说:“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林后7:10)。 这几段经文都证明悔改的来源是由于神,因此人在悔改时也必须向神悔改,如保罗对以弗所长老谈到他个人的经验时说,他如何“对犹太人和希利尼人证明当向上帝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徒20:21)。

悔改是得救必要的过程,只有懊悔而没有悔改是不能得救的。 耶稣说:“我告诉你们……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13:5)。 施洗约翰说:“天国近了! 你们应当悔改”(太3:2)。 懊悔是对于罪恶的伤心,悔改是离弃罪恶的决心。

悔改需要有真诚恳切的态度,有时人在悔改时痛哭流涕,在古时犹太人甚至于披麻蒙灰,这都是诚心忏悔的表示。 如“耶稣在诸城中行了许多异能,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就在那时候责备他们说,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啊,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太11:20-21)。 悔改不是口头上的表示,而是内心的忏悔,心志的改变,而且需以实际的行动,证明悔改的心是真诚的。 施洗约翰对法利赛人说:“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太3:8)。 真诚的悔改是神所最喜悦的。 耶稣说:“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路15:7)。 真诚悔改的结果,便是罪恶得到赦免。 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徒2:38)。

(三)悔改与懊悔的区别

从上面的对比中,悔改与懊悔是有区别的,但同时也是彼此有关系的。 这两个字的区别至少有以下四点:

(一)懊悔是人对于错误或罪恶的一种痛苦和悲哀的表示,这种表示平常只限于感情上的悲哀;而悔改却有意志上的改变,去恶就善的决心。 如彼得三次不认主以后,不但出去痛哭,而且日后决心爱主,事奉主,为主下监舍命。 悔改是把悲痛化为力量,把情感变成行动。

(二)懊悔不过是对于某一件事的后悔,如保罗为了写责备的信给哥林多教会,以致于使他们忧愁起来,因此保罗懊悔,但悔改不只是为了某一件事,乃是为了整个的人生,如保罗悔改时乃是整个人生的改变,由逼迫教会而变为爱护教会,由崇拜律法而变为崇拜基督,由悲观的人生而变为乐观的人生。

(三)懊悔不过是向自己懊悔,并没有与神发生关系,如犹大懊悔时,把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并没有提到他向神有什么表示。 悔改不仅自己有心志上的改变,而同时在神面前也抱着痛悔的决心,正如浪子在悔改时说:“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路15:18)。 悔改不是向自己的懊悔,乃是在神面前的懊悔,这两种的懊悔是有分别的。

(四)悔改的结果可以使罪恶得到赦免,如上文所说,悔改的心与赦罪的恩是分不开的。 但懊悔只是自己悲哀,并没有在神而前认罪,所以只有懊悔,罪恶仍然得不到赦免。 要使罪恶得到赦免,必须悔改认罪。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1:9)。

懊悔与悔改虽然有以上四种区别,但彼此仍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悔改常是由懊悔生出来的,如哥林多后书7章10节所记载的:“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原文悔改)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 彼得不但懊悔,出去痛哭,后来也悔改为主作见证。 懊悔是悔改的头一步,引导人走向悔改的道路,神向人最后的要求是悔改,而不仅是懊悔。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第三篇、悔改 悔改“米他那哀欧”(μετανοέω)是由米他(μετá)与怒司(νοῦs)两个字合成的。 “米他”的意思是更改、转变,“怒司”是心思、意念,合起来是改变心思,改变意念。 另外还有一个字叫懊悔“米他米罗麦”(μεταμέλομαι),也是由两个字合成的。 “米他”(μετá)有过后的意思,“米罗麦”(μελομαι)有忧愁、忧虑、叹息的意思,合起来是过后的忧虑。 在未讲到悔改二字之前,须先说明懊悔的意义。 (一)懊悔的意义 懊悔不等于悔改,但懊悔是悔改的初步。 懊悔是一个人做错了一件事以后心中不安,甚至于有忧伤难过的感觉。 例如“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三十块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太27:3-5)。 犹大的后悔并不等于悔改,因为他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以后,只有消极的懊悔,并没有积极的改变他的心思志愿。 懊悔是认识错误的初步表现,这种表现从宗教的意义上来讲,也有它的价值,因为一个人可能从懊悔走向悔改。 耶稣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他来对大儿子说,我儿,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去作工,他回答说,我不去。 以后自己懊悔就去了”(太
21:28-29)。 耶稣又说:“约翰遵着义路到你们这里来,你们却不信他,税吏和娼妓倒信他;你们看见了,后来还是不懊悔去信他”(太21:32)。 在这两段圣经里,懊梅也有悔改的含义,耶稣称赞那个大儿子,不但是因为他“懊悔”,而且因为他“就去了”。 耶稣责备祭司长和长老,不但是因为他们不懊悔,而且是因为他们不相信。 停留在感情上的懊悔,并不等于悔改,但是在感情以外又加上意志和行动上的改变的懊悔,就可以变成悔改。 因此,我们说懊悔是悔改的初步,而且与悔改有密切的联系。 也有时懊悔是指一件事做错了,或做得太过分,以致于发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做事的人表示懊悔。 例如保罗对哥林多教会说:“我先前写信叫你们忧愁,我后来虽然懊悔,如今却不懊悔,因我知道那信叫你们忧愁,不过是暂时的”(林后7:8)。 这里的懊悔与悔改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保罗的懊悔不过是因为从前所写的信语气太沉重,责备的话太过分而已,但是他的动机仍是为了哥林多教会的好处。 从以下的两节经文便可以证明出来。 保罗说:“如今我欢喜,不是因你们忧愁,是因你们从忧愁中生出懊悔(原文悔改)来,你们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因
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原文悔改)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林后7:9-10)。 在这里保罗说明依着神的意思忧愁与依着人的意思忧愁是大有区别的,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可以叫人生出悔改的心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 这两节圣经中的“懊悔”依照原文应当译为“悔改”。 常有人问,神是不是也有时“后悔”呢? 懊悔或后悔二字用在神的身上是不相宜的,因为神的智慧不会发生错误,因此也没有后悔之说。 撒母耳说:“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说谎,也不至后悔,因为他迥非世人,决不后悔”。 (撒上15:29)大卫说:“耶和华起了誓,决不后悔”(诗110:4;来7:21)。 至于创世记6章6节所说:“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 后悔二字当译为叹息,在希伯来文中这字也有叹息、喘气、呼吸困难的意思。 (二)悔改的意义 悔改是改变心思,改变意志,不但有感情上的表示,而且还有行动上的作为。 这字在新约中是常见的。 按动词来用,见有三十五次,按名物词来用,见有二十五次。 有时译为“悔改的心”,如路加福音3章8节,使徒行传5章31节,26章20节,提摩太后书2章25节等。 也有时译
为“心意回转”,如希伯来书12章17节。 还有时译为“懊悔”,如路加福音17章3节4节,但按原文当译为“悔改”,免得与“懊悔”混乱。 按新约记载,悔改的来源是由神所赐。 彼得在公会前作见证时说:“上帝且用右手将他高举,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徒5:31);“上帝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徒11:18);耶稣说:“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5:32);保罗说:“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林后7:10)。 这几段经文都证明悔改的来源是由于神,因此人在悔改时也必须向神悔改,如保罗对以弗所长老谈到他个人的经验时说,他如何“对犹太人和希利尼人证明当向上帝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徒20:21)。 悔改是得救必要的过程,只有懊悔而没有悔改是不能得救的。 耶稣说:“我告诉你们……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13:5)。 施洗约翰说:“天国近了! 你们应当悔改”(太3:2)。 懊悔是对于罪恶的伤心,悔改是离弃罪恶的决心。 悔改需要有真诚恳切的态度,有时人在悔改时痛哭流涕,在古时犹太人甚至于披麻蒙灰,这都
是诚心忏悔的表示。 如“耶稣在诸城中行了许多异能,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就在那时候责备他们说,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啊,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太11:20-21)。 悔改不是口头上的表示,而是内心的忏悔,心志的改变,而且需以实际的行动,证明悔改的心是真诚的。 施洗约翰对法利赛人说:“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太3:8)。 真诚的悔改是神所最喜悦的。 耶稣说:“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路15:7)。 真诚悔改的结果,便是罪恶得到赦免。 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徒2:38)。 (三)悔改与懊悔的区别 从上面的对比中,悔改与懊悔是有区别的,但同时也是彼此有关系的。 这两个字的区别至少有以下四点: (一)懊悔是人对于错误或罪恶的一种痛苦和悲哀的表示,这种表示平常只限于感情上的悲哀;而悔改却有意志上的改变,去恶就善的决心。 如彼得三次不认主以后,不但出去痛哭,而且日后决心爱主,事奉主,为主下监舍命。 悔改是把悲痛化
为力量,把情感变成行动。 (二)懊悔不过是对于某一件事的后悔,如保罗为了写责备的信给哥林多教会,以致于使他们忧愁起来,因此保罗懊悔,但悔改不只是为了某一件事,乃是为了整个的人生,如保罗悔改时乃是整个人生的改变,由逼迫教会而变为爱护教会,由崇拜律法而变为崇拜基督,由悲观的人生而变为乐观的人生。 (三)懊悔不过是向自己懊悔,并没有与神发生关系,如犹大懊悔时,把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并没有提到他向神有什么表示。 悔改不仅自己有心志上的改变,而同时在神面前也抱着痛悔的决心,正如浪子在悔改时说:“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路15:18)。 悔改不是向自己的懊悔,乃是在神面前的懊悔,这两种的懊悔是有分别的。 (四)悔改的结果可以使罪恶得到赦免,如上文所说,悔改的心与赦罪的恩是分不开的。 但懊悔只是自己悲哀,并没有在神而前认罪,所以只有懊悔,罪恶仍然得不到赦免。 要使罪恶得到赦免,必须悔改认罪。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1:9)。 懊悔与悔改虽然有以上四种区别,但彼此仍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悔改常是
由懊悔生出来的,如哥林多后书7章10节所记载的:“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原文悔改)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 彼得不但懊悔,出去痛哭,后来也悔改为主作见证。 懊悔是悔改的头一步,引导人走向悔改的道路,神向人最后的要求是悔改,而不仅是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