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们需清楚解释,我们为什么对世俗心理学采取如此的立场。范泰尔(CorneliusVanTil)的教导是我们立场的关键。一位非基督徒作者:ThomasSzasz已勾划出一些重要的课题:心理病(MentalIllness)之神话,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之神话。
I.现代心理学发展简史
主要教材取自:
MichaelWertheimer,ABriefHistoryofPsychology(NewYork:Holt,RinehartandWinston,1979),revisededition.
A.心理学并非源自宗教改革福音信仰运动;乃源自文艺复兴及启蒙人文思想运动。(不过,有不少科学家是基督徒。)
B.心理学来自两种根源思想:
1.哲学上的思想。
a.批判式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
洛克、柏克莱、休谟(Locke,Berkeley,Hume)。
i.人的经验乃真理之裁判者。
ii.人的知识=只(限于)经验。
iii.问题是:启示再没有立足之地。(理性也不太有立足之地!)
b.联想主义(Associationism)。
现实(reality)就是一切部分(parts)的现象(或称「原子」(atoms))的总和。
问题是:这样一来,人被分割了。
人不单是各部分的总和!
c.科学的唯物主义(Wertheimer,页46)。
科学唯物主义相信,人的思想(mind)与行为(behavior)这些现象,至终都可透过数学或物理等自然科学之观念(concepts)被解释。鼓吹这观点者坚持,科学性的解释,必需避开不能被(肉眼)观察,超自然的力量而不谈。
与科学唯物主义背道而驰的,有多灵主义(民间宗教,animism)及生灵主义(vitalism)。
多灵主义(animism)认为鬼灵居住在无生命的物质内。这导致人关心灵魂、鬼灵、及轮回(reincarnation)等事。
生灵主义(vitalism)的鼓吹者,包括科学家慕勒(JohannesMuller)及HansDriesch,及哲学家柏格森(HenriBergson)。他们指出生命有自我的力量(elanvital);一切活物的行动都因他(它)们里面的力量所导致;而这生命力量(vitalspirit)是超越这些活物之物质特色的。因此,是一种非物质的主动力量决定活物之活动。
问题是:这些观点排斥《圣经》的神观。
2.科学上的思想
a.生理学(physiology)所强调的:好,不过
b.实验室所强调的:好,不过
c.数据化(quantification)所强调的:好,不过…
d.生物进化论(biologicalevolution):不好,亦不是科学。
e.粒子式的科学方法(atomistic):见上1.B.1.b.
我们必需作出以下结论:现代心理学绝对不是「客观」、「中立」的「科学」!
II.现代临床心理学(clinicalpsychology)简史。
主要教材取自:
C.Jaeckle,W.Clebsch,PastoralCareinHistoricalPerspective,JasonAronson,Inc.,1975.
A.早期的「临床心理学」,全由教会担任。后来有少数医生从事心理辅导,如Bedlam等。
B.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的世俗化,涉及心理辅导这范围。弗莱伊德(SigmundFreud)及其它心理学家,使心理学家成为「世俗的祭司」,他们所讲的系统即是真理,即取代神的启示。心理「病」只能从心理治疗家获取「赦罪」(absolution);「心理病」成为现代文化中的「罪」。大部分心理学家都是反基督教的,甚至是「反超自然主义者」,否定任何超自然事情的可能性。
C.心理学的这种影响力令致每一类型的问题都透过「病理」解释。当代人认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罪人,不过每一人至少有轻微的神经(思想)错乱(受干扰)(mentallydisturbed)。
D.(西方)教会如何响应世俗心理学:
参DonaldCapps,BiblicalApproachestoPastoralCounseling,Philadelphia:WestminsterPress,1981.
1.共识开始浮现:
《圣经》与世俗心理学共溶一炉。Hiltner用《圣经》中那些「与(好的)正确的辅导原则一致的」原则(consistentwithgoodcounselingprinciples,Capps,页19)。Oates用《圣经》助人与自己建立关系(relatetoself),而不订下律法主义式的条例(legalisticrules)。
2.欧洲思想「插曲」阶段:新正统神学(KarlBarth,EmilBrunner等)的影响。
3.保守信仰派辅导的发展:GaryCollins,JayAdams。
4.「温和派」再次兴起:心理学凌驾于《圣经》之上。
III.现代临床心理学的主流派别。
(参R.A.Harper,PsychoanalysisandPsychotherapy:36Systems,JasonAronson,Inc.,1975.)
临床心理学界中趋向多元化。另有人算出有二百种心理治疗模式。在这里我们只限于评介四种主流学派。
现代心理学中四大势力:
A.心理分析学(Psychoanalysis):
从生物学观点出发。「心理宿命论」(psychicdeterminism)。弗莱伊德(SigmundFreud),CarlJung等。
人性的构造:
第一种模式:无意识,前意识(pre-conscious),有意识。
第二种模式:id,ego,super-ego。
所采用之治疗法:使不知觉(无意识)的内容显明。如梦的分析、自由随想
(freeassociation)。
这学派认为人主要的问题是:人的「心理――性发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受到拦阻。
新弗莱伊德派(neo-Freudians)比较强调ego的力量(ego-strength)。
B.行为主义派(Behaviorism):
人被视为机器。治疗者需更改人里面的「程序」(program)。Watson,Skinner为主要倡导者。
C.人文主义派(Humanistic):
人本善。人需要重新体现他受过挫折(拦阻)的发展(development)。CarlRogers,「人类潜能运动」(humanpotentialmovement)。
D.人际派(Transpersonalism):
人是有灵的位格(spiritualbeing),不过他的「现实」(reality)是由自己构造的。东方思想(宗教)不少从事这型的治疗。
E.认知派(Cognitive):
人是有思想的「计算机」。Wundt,Ellis,B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