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知道你们有多少问题,所以我已经预备讲道了。有哪一个人是要来听道的,请举手?或者有哪一个人是要来听解答问题的请举手?两个都要的请举手?今天很多人不能来大概,因为路很挤,在士林也很挤、在中正记念堂那边也很挤,还有很多人不能来,大概他们跑去支持宋楚瑜了。有一些人不能来,因为「唐牧师啊,上个礼拜听了很累了,现在没有办法再听下去了」,还在睡觉还没起来大概。感谢上帝,上个礼拜这里完了我到香港去,香港三天的讲座,到第三天早上我开始感到里面革命了,所以就从早上一直到下午八次泄肚子。医生看了说「你不可以吃东西二十四个钟头。」那我想「不吃东西还讲道吗?」而且第三天是最大的聚会又要解答问题,要站差不多三个钟头半到四个钟头,结果后来他就给我吃一包一包的糖水,就是每四个钟头喝一杯水,每四个钟头喝一杯水。结果到了那个晚上,还是照样有足够的能力讲,讲完了我就知道耶稣的话更可信――「人活着不是靠食物」(参:马太福音:4章4节)。感谢上帝!后来我试试看如果每天少吃一点东西,可以活得好好的吗?事实证明,还是活得好好的。所以,感谢上帝。大家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说的一切话语。」阿们?感谢上帝。
解答问题是我从主的老仆人计(志文)牧师在我十二岁的时候给我解一些答问题得到启发。那一时候我奇怪,坐在那里看见很多人发问题,所以他就一个一个答。我想一个人可以可以答每一个人的问题吗?怎么可能呢?而且他讲清楚:「如果你们不同意,那么我们不再辩论,因为所答的原则是从圣经来的,灵以圣经做权威。如果你不同意我的看法,也不等于说圣经不能答,因为圣经是真理,而我们每一个人不过是明白圣经一点点而已」,阿们?所以我们还是一样用这个原则。那么,到我自己传道的时候,我发现新约圣经最先解答问题的例子是谁?――施洗约翰。而且他是在母腹里面就被圣灵充满的,所以他答的时候有智能,又恰到好处,不多讲,不少讲的那种中肯在里面。所以从施洗约翰,我又学了解答问题是很重要的,因为人不能等。
那问的时候,你说「好,等下个月我再告诉你。」那么,下个月可能他已经死了,可能你先死了,那怎么办?所以施洗约翰就当时就给他们解答。其中很清楚的例子,那些当兵的人就到约翰面前说:「我们应当怎么样?」约翰到底是「主战派」呢,或者是「主和派」?约翰是不是说:「不可以当兵,因为律法明明说,不可杀人,这经你没有念过吗?」约翰没有这样讲。约翰也没有说:「可以,当兵当下去。好,多多杀人,主与你同在!」他也没有这样讲。他怎么解答问题呢?他答的时候他提到两个原则:第一、你所有的你要知足。第二、你不可以用你的武器去伤害人(参:路加福音:3章14节。所以这里面就把一些原则讲出来了,不是把这个问题的枝节把它放大,乃是把原则讲出来了。
我相信一个人发问题有不同的动机。有人问问题是因为他真的要知道真理。真的要知道真理真,而发现真理真的是不容易明白。所以他发问题是存着一个愿意渴慕明白,真正谦卑要认知真理,所以他发问题。对这样的人,我们的责任就是「以诚实的答案来应付诚实的问题」,「以诚实的真理的认识来引导对真理认识遇到困难的人」(Honestanswerstothehonestquestion)。后面这句话(英文)不是从我的不是从我的观念来的,这句话与我的思想是一样的,但是是从薛华(FrancisSchaeffer)来的。所以,以诚实的答案来供应、供给有诚实问题的人。
还有一些发问题不是要真的问题真理,是要考验你到底懂不懂,乃是要来看看你这个传道人到底懂多少东西。他就变成「考书」的办法来挑选到底他应该不应该听这个传道人所讲的话。这是第三种解答问题的时候遇到的动机。
第四种,故意刁难的问题,他问了,最后把你问倒了,他就很高兴了。所以他就用各样的问题问,把你弄到很羞辱,把你弄到不知道怎样回答,也不知道怎样收拾场面,不知如何下台,这是故意刁难的问题。这是第四种问问题的目的。
第五种的问题是利用讲员支持自己的人所发的问题。所以他问这个,问那个,个个不赞成,那他再问一个,如果问到一个比较出名的,又赞成他,「你看!我都没有错嘛,明明那个人这样答嘛!」所以他就更安心犯罪了。所以,这是另外一种发问题的动机。
还有一些人发问题是不过告诉别人他很厉害,他这些都想了,他不过是表示他「你看」而真的不是要答案,所以这些人还没有等问题答完了,马上再问别的,再问别的,一直表演他很多问题,告诉人家他是「问题专家」,所以这种人就是「问题人物」,大家说(重复)。
其实我在华盛顿归正学院开过一课就是「实践」或者「实用护教学」,就是怎样解答人的问题,在那些有困难的人中间,怎样建立我们对真理的护卫的这个责任。那我想今天就不提太多了,我们就直接进到你们的问题和应当给你们答案的中间。我们低头祷告:「主啊,我恳求你用你的恩、爱护庇我们,用你的智能来光照我们,用你的真理来约束我们。主啊,用你的爱充满我们。好叫我们今天所要明白的就是你要我们明白的。我们所要真正接受的是以谦卑的心来接受。所我们肯求你启示真理的圣灵如今光照我们的动机,如今洁净我们的心意,给我们以纯洁的心、正直的灵,到你的面前说:主啊,求你光照我,那赐启示与智能的灵,求主今天把光照在我们的心里面。我们感谢你你已经启示的真理,你所启示的真理中间已经把许多问题的原则已经点出来了,求主给我们以顺从的心来领受你,好叫你至圣的真道不是丢给狗,你的圣物不是丢给猪(参:马太福音:7章6节)。乃是给我们以渴慕的心领受你的话的建立,那至圣的真道就建造我们属灵的生命。我们感谢你,听我们的祷告,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名求的。阿们。」
委员会把你们的问题分成三种。第一种特别是从网络里面拿到的问题,所以这些人他们不但他从网络里面看到了我们的信息,而且已经产生了响应了。第二种问题是有关希伯来书解经所产生的疑难的问题。
还有一些是一般的问题,与希伯来书解经完全没有关系的,三种问题我们都要回答。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回答你们的问题了。
一、你曾经在过去的讲座中间提及当前价值系统混乱,诸如人的科学高于神学,人自以为是价值高于神的真理等等现象,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在不相信绝对真理世代里,基督徒怎样与他们对话?
答:因为不相信「绝对」这件事情是「绝对」不存在的。我再讲,不相信「绝对」这件事情是「绝对」不存在的。而我这样讲,在绝对被否定的世界里面是绝对需要这样讲的,而如果你听不懂你是绝对不聪明的。
讲绝对精神最多的一个哲学家叫黑格尔(GeorgeWi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而他用绝对精神产生了相对论的哲学思想。所以他的「正论」、「反论」产生「合论」就形成了辩证法的历史轨迹。我相信你们有一些哲学素养的人就知道我在讲什么(Thesiscausedtheantithesis,andthesis,antithesiscausedsynthesis)。所以正论引起反论,反论产生就是合论,而合论就变成第二轮的新的正论。第二轮的新的正论又产生了一个反应,就是反论。而第二轮的反论跟正论的交集结果产生了第三轮的正论,那就又是综合论。所以,这样thesis-antithesis变成永远相对了。所以他就用abslutespisrit(德文abslutegeist),就用这个绝对的精神来代替上帝的存在;用绝对精神来描写历史有固定的轨在演进,这是德国唯心论的大成。
德国唯心论是从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开始的。后来经过Fichte(1762-1814)、Schelling(1775-1854)发扬了以后,到了黑格尔就集大成变成当时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思想体系。而黑格尔认为他是所有哲学家中间,甚至所有神学家中间,唯一能明白所有真理最高峰的一个思想家。这个人是相当自信的,是相当自傲的一个人。想不到他没有死前,马上引起了四个反论来抗拒他的正论就像他所预言的那样,就给他成全了。所以那个时候四个人反对他的第一个就是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1900)、第二个就是费尔巴哈(LudwingFaeurbach1804-1872)、第三个就是马克思(KarlMarx,1813-1883)、第四个就是是丹麦的祁克果(SorenKiekegaard)。所以「绝对」的东西一定存在的,如果「绝对」不存在你就不能说你不相信「绝对」,因为你相信没有「绝对」的时候,你的「相信」已经牵涉到「绝对观念」了,你听懂吗?这是一个很简单,不言自明的逻辑。
在一百多年前,英国科学会议里面一个相当有名的不可知论者史宾塞(SirHerbertSpencer,1820-1903)站起来,他说:Ithinkthereisnothingabsluteintheworld.他就坐下去了。「没有绝对的事情在世界上。」一个年轻的科学家,站起来:Whatdidyousay,SirHerbertSpencer?Didyousaythereisnothingabsoluteintheworld?"Yes,Ididsayit."Soyoubeleivethereisnothingabsolute?"Yes,nothingisabsolute."Doyoubelievethat?"Yes,sureIbeleivethat."Doyoubelievethatabsolutely?"Emyeah,"所以我不必再讲了。在这个相对的世界中间我们还要不要讲「绝对」呢?我们绝对要讲「绝对」。不过,你凭着什么资格讲绝对?怎么使人在这个时代相信你所讲的「绝对」是真的那个「绝对」?所以这个就是绝对不可随便的一件事情了。
我把「绝对」分成两种。一种是「非绝对而被绝对化的相对」,这个是「被绝对化的非绝对」。第二种「绝对」是「本身就是绝对的永恒的绝对」,那是绝对的「绝对」和非绝对的「绝对」。绝对的「绝对」在相对世界中间不容易被接受,但是相对世界中间既然有「绝对观念」的存在,有「绝对理念」的向往,有「绝对完全思想」的潜在能,这表示那绝对的本体一定是存在,否则没有这种思想的可能成为对这个绝对的向往。那么,绝对的「绝对」就是神自己。所有的宗教就是把非神的讲成神了,非绝对的绝对化成为神的,这些把非绝对的绝对化成为神的,它怎样被认为绝对,它的本质还是非绝对。因为它是经过绝对化的过程把它讲成是一个绝对的观念,所以那个绝对的「绝对」自称自己的时候,早就在永恒的中间,他的本质借着一句启示的话讲出来了,这句话就是:IamthatIam.(参:出埃及记:3章14节)IamthatIam是犹太文化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语。
犹太文化里面这一句重要的话就把犹太文化的神和其它所有的神分别出来了。这个分别是qualitativedifference是本质的差异而不是quantitativedifference不是份量的差异。份量的差异不等于本质的差异;本质的差异不等于份量的差异。份量的差异不是本质的差异,本质的差异不是份量的差异。在份量的差异和本质的差异中间两样是有差异的,而这两样之间的差异也不是份量的差异,是本质的差异。Thedifferencebetweenthequalitativedifferenceandthequantitativedifferenceitselfisthequalitativedifference.我盼望你可以明白,因为我知道我所讲的东西是固定对某一些有常常思考的习惯的人特别产生效用,产生刺激和影响,所以我盼望你们是一批爱思想的人。那些不习惯于思想的人听我讲道感到很乱,感到很辛苦,所以他就感觉到到灵恩派的教会就可以「哦」就更快乐了,因为他礼拜一到礼拜六已经做了很多很苦的事情,礼拜天要守安息再给我吵醒那就麻烦,因为我的讲道对他们是一个负担,但是我知道如果没有思想家教会就没有前途了。而如果人的思想不归于神绝对的真理,降服在其下,教会就没有信息。如果人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归向真理,教会的信息也就没有内容,这都是一定的。所以我不但一方面供应你们的需要,一方面是正在装备你们成为二十一世纪能供应更多人的一批生力军,愿上帝赐福你们。
那么对这个世界怎么讲相对的事情?你先从刚才的那前提告诉他,「如果你相信世界没有绝对的,那你这个相信是肯定的吗?」「肯定。」「你真的相信,这样肯定的相信?」「是。」「你是不是绝对相信这个是绝对的?」他如果说「不不不我也不肯定。」那如果这样不必谈下去了,我们就不必再谈,因为根本没有事情可以谈了。一提到真理的时候,真理与绝对就不可能以分开了,因为「真理」和「绝对」本是同样的一件事情。这个第一个题目已经讲了。
二、罗马书十三章教导我们要顺服在上掌权者,请问这处圣经如何应用在教会中间?是否牧者所说的言语都要顺从?如果觉得牧师有教导错误,我们会众应当怎样响应?或者以后我们向牧者响应他却说我们要顺服的时候,应当怎么办?如果牧者所说的教导和唐牧师你讲的真理不同,我们是不是要换教会?
答:那你跑到印尼做我的会友是吗?我相信我们不应当苛求于人,因为有一天等到你自己做牧师的时候也不能保证你讲的没有错。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够随便屈服于非真理。
所以在这两难之间,你需要IQ你也需要EQ,又需要WQ加起来叫做SQ。SQ不是SingaporeAirLines。IQ我的看法是IntellectualQuotient。EQ是EmotionalQuotient。这WQ是Volitional或者是WillQuotient。SQ就是SpiritualQuotient。
所以你不但有理智的「智商」、「情商」、还有意志的「意商」,你还有顺服圣灵导的「灵商」,这样就很好了。现在回答你的问题。我已经在第四堂的「神权、**、政权」中间很严肃的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解经,甚至很多解经书在罗马书十三章没有看到的事情,就是罗马书写的时候是主后五十三、五十四年,而罗马对基督徒大逼迫,是主后六十七、六十八年。所以保罗在大逼迫以前十三、四年里面已经预先做准备,让那些蒙受拣选的人,预备心受苦。很多人讲预定论是为了享受,「啊,上帝预定我我得救了,感谢主。」预定你要为主受苦。所以「预定得救」而且「为基督受苦」两件事情加起来的时候你才做一个真正好的基督徒。因为预定论不是为骄傲的人预备的;预定论是为那些真正愿意谦卑把一切荣耀归给上帝的人预备的,因为一切都是神的恩典,然后受了这么大的恩肯为主受苦,肯为主牺牲的人而预备的。这一点我相信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所以我讲预定论,我很愿意把为主受苦,「我们不但信服基督而且要为他受苦」(参:腓立比书:1章29节)连在一起讲。因为既预定就预定他「效法他儿子的模样」(罗马书:8章29节),对不对呢?那么,这样就照着基督的步伐来行,我们要与主一同走窄路,一同受苦,一同在死的形状上联合,在复活的事上联合是这样整个在一起的。
好,那么,现在你说:「为什么罗马书是这样预备的?」因为罗马帝国下面所有的政权不堪一击,倒的时候就归顺凯撒(Caesar100-44B.C.)称凯撒为主了,只有一个地方虽然崩溃了,但是他们绝对不跪下,绝对不称凯撒为主。什么地方呢?犹太人。所以罗马帝国面对一个最大的挑战,竟然一个区区小国,犹太小民族敢对罗马帝国这么大的权威来挑战吗?结果他们不得不走一条折衷的路线――一国两制。这是第一次一国两制。所以**平没有发明什么新的东西,他的「改革开放」应当改成「悔改归正」。「改革开放」那个字不好,「悔改归正」才是好的。那么,一国两制原来是圣经里面早就给我们看到的。所以罗马帝国就要其它的国民称凯撒为主,犹太人不必,犹太人称耶和华为主。但是,你不要在犹太国外面做乱,所以他就派兵围绕耶路撒冷,让他们敬拜上帝的时候不妨碍别人。你们守住你们的宗教,你们一国两制,另外一个「制」让你去各述各的,各自述说。那么,巡抚就成为罗马专员派到犹太来处理这个事情。这样,犹太人是不会被逼害的,那为什么后来信耶稣的人被逼害呢?就因为他发现犹太人中间有另一派,称另外一个是人的做主的,就是耶稣,所以就杀了,你懂吗?我相信你们很多基督徒到今天第一次听见这个事情,甚至很多传道、牧师没有想过这个事情。因为犹太人是拜上帝为主的,所以让你,而你竟然拜一个拿撒勒人耶稣为主?杀!所以逼迫就来,一来就两、三百年。从主后六十多年到主后三百二十多年,这两百多年中间,杀、杀、杀多少犹太人被他们杀死,流血,死在野兽的肚中,给他们钉在十字架上,或者给他们放火来烧,活活烧死,多得不得了。那么,保罗写那一章的时候「你们要顺服在上有权柄的」(参:罗马书:13章1节)是大逼迫以前。
而这个政权要顺服,因为政权有两大功用:第一、就是赏善罚恶。第二、代替上帝执行公义。在人犯罪以后,不得不需要有统治者治理罪人之间的事务的时候,给他们两大权柄:第一、军权。第二、经济权。所以政府佩剑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不是白白佩剑的(参:罗马书:13章4节),这表示「军权」。他们可以收税,而且你当纳给他(参:罗马书:13章7节)这表示他有经济权。而军权里面有两条:第一条、护卫百姓。第二、打退外敌。这是军权的两大原则。经济权里面有两大原则:收纳所有当交的税。第二、好好分配做对建国、建民所需要的一切费用。所以,经济的两个原理就是:第一、Production。第二、Distribution。就是这两条。无论经济学怎么跑,跑得多高,跑得多远的地位,回头就是这两件事:Howtoproducemoremoneyandhowtodistributealltheproperty.你能把什么东西无论是发掘资源、收纳税务,把资金收了然后怎样产生更大的资金的可能,然后分配使用,用在军费、用在教育费、用在建设费、用在交通费,用在其它的法律、行政、各样的费用。这样,distribute,这两个权柄是每一个政府都有的。
当政府违背这两个,就是赏善罚恶的这个原则和用法律来制裁败坏的,用军权来处理内患和外乱的时候,他违背这个条例的时候,这个政府就不是被许可的,我上个礼拜已经和你们讲了。其实你们上个礼拜听了很多很重要的原则。人犯罪以后,政权才许可,政权不是上帝永恒中间所定的旨意。永恒中间的政权只有一个人可以肩负,是谁啊?――耶稣基督,因为「政权必担在他肩头上」(参:以赛亚书:9章6节)政权不应当担当**东身上,不应当担在尼禄王身上,不应当担在李登辉身上,不应当担在世界上的这些罪人身上。(请不要再收问题了,谢谢。还有问题你再写也好,因为民主时代,你自己写自己答。)我们现在讲下去。所以「政权」是犯罪之后,罪人和罪人的事务需要有管理的才有的。但是,这些政权在平常的状态中间被许可,当超越、违背原理、原有的这些原则的时候,就被任凭。而无论许可、任凭都不能逃脱神的主权。你们听清楚了吗?其实我很想给你考书的,你考的时候你就好好注意听了,好好温习了,不懂的就问你的朋友了,或者去参加补习班了。以后就拿了文凭就放松一口气了。所以就变成「任凭」。而任凭的政权就人冒充神,像希特勒、像**东、像海珊这样的人,他是滥用**、滥害百姓,所以这个政权有时候神许可它存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结果神的手自己要来结束它。
这就是世界历史在基督徒眼中继续不断是在神的手中被主所管理,我们的信仰的一部份――上帝是历史的主宰,大家说(重复)。所以应当是德国先发明原子弹,因为那些发明原子弹的头脑都在德国,上帝就许可希特勒恨犹太人,所以那些人像爱因斯坦就跑到美国。所以这样,就无形之中美国变成不预备,也没有资格,突然间就享受一个头脑跑过来就变成可以做原子弹的国家了,你看到了没有?这表示历史在某一个关头中间神不再任凭了,神不再任凭了。所以你如果有这种认识你就安然仰望主,很安定的活在最危险的时代中间也不惧怕。阿们?
你不要怕说明天、后天选了这个,到底是宋朝呢?或者是陈朝呢?或者是连朝?无论哪一个朝,反正上帝在地球大圈之上坐着为王,洪水泛滥的时候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阿们?感谢上帝。你说哪一个好呢?三个都不大好,如果要我选,我选饶孝辑比他们三个都好,对不对?但是主许可政权的存在。那么你说牧师怎么办?牧师讲得不对,我要不要反他?你不要反他,我千万不盼望这个讲座变成教会闹革命的开始。你的牧师给你好几块饼干吃,吃到最后你还不饱,你到这边吃第五块你就饱了。你就说「哼!我现在知道给我饱的是这一块,你的都没有用。」如果没有那四块,这块也不能饱的。懂不懂?(阿们)所以,回去好好尊重你的牧师吧。如果你的牧师就是多么不好,大卫也已经给我们做榜样了。「耶和华的受膏者,你不可亲手害他,你要尊重他。」(参:撒母耳记上:24章6节)你说:「我听他讲道不行,我自己讲道还比他更好。」你等,等,希伯来书我已经讲了「等」了没有?你还不懂?那你再等吧,我以后再讲。
我自己没有好好算出来,但是我知道大卫被膏做王了以后,他等,等到他上了台了的时候多久?你计算。要等到扫罗死,多久?这期间给扫罗追赶在旷野多久?苦难得不得了,但是无形中就像柏拉图所讲的:「你学完一切的学问以后,不能马上穿龙袍,马上穿有资格的、位份的大官的衣服上位,你要先下乡劳苦跟穷人、农民混在一起过最困难的生活十五年,然后你才可以跑上统治者的位子上」,这个柏拉图的思想是很伟大的。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也是过了三十年埋没,没有人知道,好好孝敬父母,好好尽人子的责任,到三十岁才出来。出来的时候,还四十天饿着肚子,禁食、仰望祷告做我们的榜样,最后胜过试探以后才出来做弥赛亚的工作。所以,你等。你不要以为你知道了一些你就比你的牧师厉害了。你牧师有很知道的东西可能你也不知道,所以每一个人要将心比心。如果你对你的牧师不好,后来神呼召你做传道,总有一天上帝就给你十倍的报应,因为你大概比你的牧师更有恩赐嘛,对不对?所以以后你的会友多十倍,像你这样的也十倍。「十倍报应」是有圣经根据的,你相信吗?你不相信吗?相信。根据什么呢?根据「唐牧师你说什么我都相信」,那麻烦了。圣经里面有十倍的,有,真的有十倍的,我举例好不好?(好。)雅各骗他爸爸一个人,是不是呢?他十个孩子骗他一个爸爸。不要开玩笑哦。所以我做人到今天我尽可能对所有对我不好的人,如果我看他的好处,我想可能我学也没有那么好,还是要对他好。
我没有感到有什么人对我不好。如果有人说:「这个人对你不好」,我说「他的好处是什么」,去学。这样一生一世你就学习无穷了,你把所有的好处都学来你就像天使了。这几句话不容易讲的,你要真正自己去体会,好吗?
耶稣基督被骂不说凶吓的话,他被钉不还手(参:彼得前书:2章23节)。计志文牧师有一句话我很感动:「当钉子刺他的那一秒钟,也就是他流出赦罪的血洗来净别人的同一秒钟。」好不好?好。何况是你的牧师?如果你的牧师真的像你讲得那样不好,那你祷告给他快快死掉,那么你一上台,教会就复兴了,因为你一定比他更好,对不对呢?但是,我告诉你,不一定哦,可能他有复活的大能,那你就麻烦了。所以我不盼望希伯来书成为你们革命的一个基地,不是。希伯来书讲座使你学习我们怎么样做得更好,学习怎样研究得更深,思想得更透,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等。到你时间到的时候,你可以好好的事奉上帝,过于我们的上一代。
过于上一代是应该的,过于上一代是教会进步的原因。我有时候问,「我到底做得有没有比上一代好呢?」常常感到没有。我们有比王明道更伟大的人格吗?我们有比宋尚节更拼命牺牲的传道吗?我们有比计志文几十年来火热讲道,大声呼喊「悔改!悔改!」那种热忱吗?
可能我们还没有的。那我盼望一代一代更好的时候,那我们自己要胜过上一代。盼望胜过上一代,没有错的。不是权力欲,而是牺牲精神的那个念头Thewillingnesstosacrifice要超过上一代,Thewilltopower不需要,何况是那些人为的、暂时的、架空的那种权力是没有用的。因为真正的尊敬不是抢来的,尊敬是送来的,大家说(重复)。如果你把别人压下去你才得救,你得救了,两个人死了。
你在水里面嘛,你不能游你就把两个压下去,你就一直呼吸你就得救了,你得救完了以后,看见两个因为你死了,你的良心不平安,你也是半生半死,没有什么意思。
三、新加坡有人被按立为使徒,请问你的看法如何?
答:明年我会讲「教会论」的神学讲座。我告诉你,没有没有使徒了,现在没有先知了。如果某某人认为自己是使徒是先知的话,这是冒犯圣经,这是违背真理的。
以弗所书第二章二十节说:「教会是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如果有新的使徒出来,就表示过去的教会缺乏一些根基了。因为教会是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所以把使徒当做每一个时代都有的,这些人是误解圣经真正的意义。
使徒跟先知在圣经里面次序是「先先知后使徒」,在功用上是「先使徒后先知」的。Chronologicallytheprophetsarepriortotheexistenceoftheapostles.Functionallyspeakingapostlesaremoreprominentthantheprophets.为什么呢?因为先有旧约,后有新约,对不对呢?先差先知预言基督,等基督成全救恩再差遣派使徒去传福音的时候,使徒就把基督讲解出来了。所以先知是讲将要来的基督,使徒是讲已经来了的基督和将要再来的基督。所以,这样,先知和使徒从时间表来看,先知先于使徒,大家说(重复)。但是从功用来说使徒先于先知。为什么呢?因为使徒被差遣领受福音奥秘和新约的真理、建立教会的时候,人才知道过去有先知,人才认识先知在历史上的功用。所以是使徒把教会建立起来,然后使徒就使人认识旧约和新约之间一脉相承、贯彻始终启示真理的连续性。为这个缘故,圣经说:「上帝所设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这是职份功用论来看,不是指历史年代表来看的。所以使徒先知没有了。历世历代所有的就是传福音的、还有牧师、还有教师。那如果你说「你的教会我牧师,我的教会有使徒。」哇!我的教会就比你的更大一点,这是今生的骄傲(参:约翰壹书:2章16节),而且是建立在错误的解经上面。
我知道新加坡现在有一些的教会,现在被称为是有使徒的人,我心里面想「求主赦免他们,这样胡涂的解释圣经」。我已经对你说了,教会越来越大的不等于是荣耀。如果你的教会很大里面讲的都不是神的道,而且把这么多人圈在你的礼拜堂里面给他们没有机会听好的道,你的教会越大就越拦阻圣灵的工作,越拦阻神真理的传扬。你越大就越羞辱,不是越荣耀。基督徒不要给量冲昏头脑,基督徒不要给量欺骗了,以现象代替本质。房子建得越高的,如果根基不稳,越高越危险,大家说(重复)。越大越危险,太大会爆炸,做头会头痛,大家说(重复)。这都是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就是平常不好好听。当地震的时候有一些房子是摇来摇去,结果归回它原位,有的摇一摇「碰!」就谦卑下来了。为什么呢?根基不对。所以,一方面要打根基,千年大业没有弄成功,只有外表搞现象、搞花样、是没有用的。
四、请问主观意识存在每一个人的脑袋,那我们怎么样辨别唐牧师认为的归正查经是绝对真理的归正呢?
答:我没有说我的是绝对啊。我是把绝对的观念告诉你,然后我盼望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间可以把你带到正轨。而带到正轨的时候,如果你更有主清楚的引导,更完美、更清楚,神怎么不可能在你们中间兴起比我更好的传道人出来呢?当然可能的嘛。所以,我没有说我是绝对的。真正的绝对只有一位,就是神。
那你说「为什么你用“归正”呢?」「归正」不是说「其它的都歪了,我才正。」这个「归正」是因为reform。这个reform我们的中文曾经有三个翻译,或者说reformation有的人说「宗教改革」,第二就是「归正教运动」。第三就是「复原教的信仰」。所以「复原」、「归正」、「改革」这三个名词,同样是指reformation。
「宗教改革」有的人说「改革宗」,台湾常常是用「改革宗」这个字。「改革宗」就是说,这一些走改革神学的改革宗路线的。但是「改革」这个字,现在XX党都拿去用了。「改革开放」,那改革宗的人就很有**平的味道了,对不对呢?所以,改革教会就是**平那一派是不是?一国两制论的,是不是那边就赞成「一国两制」?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你们看这个名词,我好几次讲,我用归正查经这个名字reform英文就很清楚ReformedEvangelicalExpositorySeminar就是解经的一个大会,解经的国际归正解经大会在亚洲,我们开始了,那么,好几个国家一同开始。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是用归正神学的骨架来讲解的。所以我们提到「普遍启示」、提到「特殊启示」等等,这都是整个reformtheology的架构。
你说「归正神学」这样重要吗?是的。归正神学已经成为浸信会神学很重要的骨架;成为圣公会神学很重要的骨架;也成为许多福音派他们没有意识到的那个潜在的那个骨架,他们没有意识。所以你们说「耶稣基督是祭司、是君王」还是什么?「先知」。这个是谁的神学啊?这个是加尔文(Calvin,1509-1546),在《基督教要义》(InstituteofChristianReligion)里面提出来的。但是现在全世界都用了却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他们用惯了就以为自己得上帝特别的启示,原来是偷来的。所以这个是归正神学对世界的贡献。归正神学给我们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今天要它的内容,但是结果不要告诉别人你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冒牌的,这是不负责任的,我不要这么做。
我的神学架构当然有很多我自己的创思,我是一个思想相当活跃的人,而我是一个很不疲倦思想的人。我是「思而不倦」的人,一生一世思想。所以我敢继续不断供应同一群人几十年,因为我知道我的思想是比我看书更多的。我读的东西跟我想的,我想的比我读得更多。所以我敢这样应付,这样供应,这样继续不断的来。为什么呢?因为I-mathinker.我家用「家」这个字,什么「思想家」、「哲学家」、「神学家」,我不一定,但是常常不在家是一定的。
我是一个「思想者」好不好,不用「家」好不好?我是一个思想者,Iamathinker我是一个思想圣经的话语,尽量思到很透的一个地步的一个人,这是我的习惯,想想想。所以凡是有关的题目,所有关连的哲学、思潮、文化、历史我一定跟它想在一起。这样,我的解经,你就感觉到,为什么从很多不同的学问可以得到一些亮光出来,这个「亮光」我也不是很特意要用的,就是神给我们看见他真理中间的光就是了。但是,虽然如此,我不是因为我会想就一直讲,讲我想的。如果我尽量讲我想的,我想的如果离谱就没有意思了。所以多想就多乱了,越多想就越多混乱了,所以这个很危险。结果我想的一定要归在一个神学架构里面,而这个神学架构就是从宗教改革时期要归回圣经(SolaGratia,Solaura)以圣经为重的。所以你发现我所讲的不合圣经,你尽量提出来,我们就好好在主面前看是不是不合。如果不是,我解释给你听;如果是,我就悔改,我们回到圣经里面,就是这样,因为圣经才是绝对的,不是我们。阿们?
五、怎样区分圣经中间的「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
答:圣经的真理是从绝对的神赐下来的,而圣经的话是绝对没有错误的,所以圣经的真理是绝对的。那你说:「圣经的真理又有相对真理、绝对真理」,我不这样分。我说在圣经里面有一些论到相对的事情,有一些论到绝对的事情。所以不是圣经有「相对真理」,圣经有「绝对真理」。那圣经里面论到相对的真理,比如说什么呢?比如说一个人到底要不要做传道?这是相对的。有的人做传道,有的人就一面卖布一面做传道。有的人就一面织帐棚,一面做传道。有的人就一面做普通的事情,一生一世,有时候就传传传一些道。那这个就表示每个人不一样,这个是在应用中间是相对的,而圣经有论到这个事情,所以不是每一个人「特派」做传道的(参:罗马书:1章1节)。你不能说「既然保罗特派」(那你什么「罗」都要特派),「每一个人都要特派做传道,因为圣经说保罗是特派」,不能,因为对他是特派的,对别人不是,对你不是,对我不是的话,我们就不一定要像他那样,而且他做使徒我们又不是,所以这个就不能勉强于每一个人。那圣经里面既然说有绝对的真理,原则是什么呢?――传福音是绝对,每一个基督徒都要做的,但是不是做传道?不是绝对的。
那现在明白了吗?传福音是每一个基督徒绝对都要做的,大家说(重复)。但是,是不是每一个基督徒都做传道?这是相对的。简单了,明白了?
再举一个例子,「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因为这是圣洁的,因为这是在神面前可以讨神喜悦的。」(参:希伯来书13章4节)所以「婚姻人人都当尊重」是绝对的,但是「人人都要结婚」这个不是绝对的,你明白吗?有的人有结婚的机会,有的人没有。有的人没有结婚的机会,他很困难,他要求主给他有力量胜过孤单、独身的困难。有的人有结婚的机会,他不要这个机会,他就应当求主给他有力量,就能够为了什么而能够放弃这个机会,然后他就为了福音守独身,或者为了什么缘故,天国的缘故,他自阉(参:马太福音:19章14节)等等。这个就表示这个不是勉强每一个人都要绝对,都要结婚,不是这样的。有一些人结了婚他们比不结婚更坏;有的人不结婚比结婚更坏。所以,如果神引导你结婚,你就顺服神好好结婚。如果神没有引导你结婚,你就感谢神没有结婚,因为有一些人你知道原来结婚了变成那样苦,宁可不结婚更好,不要强求,也不要怨天尤人。大家说「不结婚不要怕,因为不结婚也不会死。」大家说(重复),你不要说哦,我想你还是盼望结婚就是了,那你也可以结婚,因为这个是相对的。
六、如果针对教会「选执事」一事来看,牧师认为教会中无人可以完全符合圣经中所提选执事的标准而选择较有能力的弟兄姐妹,如此是否有违背圣经绝对的真理?
答:我不明白,他说「没有一个完全符合圣经标准,所以选择较有能力的弟兄姐妹。」连做牧师也没有人能完全符合圣经的标准。你说「执事里面没有一个符合圣经的标准。」那么我要问,讲这句话的牧师已经自己符合圣经标准做牧师了吗?
前三个礼拜我在印尼带领我们区大会所有牧师、传道的会议,那里面也提到一些事情,我说有一个原则不要忘记,「我们是罪人服务罪人」大家说(重复)。当然这句话不成为我们可以随便妥协理由,但是这一句话至少成为我们彼此之间相爱的一个基础,我们不过是罪人服务罪人,所以不要太强求于人。虽然如此,也不能因为不强求结果就降低圣经的标准和罪恶妥协。这样,教会中间很多不适合做执事的,那你过一段时间再教导他,等到教导了,大家要悔改了,比较好了应当可以选。
七、有些人个性比较活泼、比较感性,有没有可能上帝使用这样的人做敬拜赞美、灵恩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认识上帝?
答:当然每一种可能都是有的,不过问题是如果这些不过是人的传统后来变成代替上帝的诫命的时候,就把教会带到一种固定性、非从神而来的不必要的形式中间的时候,那就很难挽回了。
有的人比较爱活泼嘛,所以就有这种活泼的教会比较适应他们。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慢慢明白了。我第一次到法国去的时候,在一个礼拜堂,我永远不知道,也找找找不到,因为巴黎这么大,竟然有一个礼拜堂下面有一个叫做GamblingHall,法文写的,大概就是特别安排给赌博的人在里面玩的地方。因为用这个办法也领人归主好不好呢?你说:「哪里可以相比?敬拜赞美怎么跟赌博比在一起?这是比较感性的人。」那我明白你的意思,有一些人很理性的,有一些人很感性的。有一些人理性重感性弱,有一些人理性感性都弱、意志很强。还有一些人理性强、意志很弱、感性也很冷,有这样的人。那三种都强的人很少,我是其中一个。理性强,你以为我没有感性?我感性很强的,不过不告诉你就是了。我看到好的艺术、好的图画,我这个感情、这个感受和里面的艺术的欣赏高得不得了,我可以站在一幅图画面前看好几分钟,一直想、一直想,然后就在里面看那美的地方在哪里?哪一个地方如果有一点点不对的地方,我就感觉到了。我感觉很强的。意志呢,也是很强的。我今天还在对自己说,「为了答问题,就坐一个飞机,夫妇要个人跑到这里来,机票就差不多两千五百块美金了」,来答几个问题。为什么?――意志很强,就是要来。所以感性强、理性强、意志强。
我现在因为做这个endorsable的飞机,所以就比较贵一点。而且我不要固定的飞机公司,是这样。我在考虑有没有办法可以更便宜,但是还没有得到答案就是了。
你问的问题,还没有给答完。我再说一次,敬拜不是形式,赞美也不是一段时间叫做「赞美」。敬拜赞美竟然被局限在某一种聚会里面的一段时间叫做「敬拜赞美的时间」,这是不对的。因为「敬拜」希伯来文就是「弯着你的腰向神屈膝下来」的意思,这是终身的。而敬拜当做一种仪式的时候,这当然是一个宗教里面很重要的一部份。但是敬拜,「我是拜上帝的人」,你们听过这样话吗?「我是敬拜上帝的人」,表示你是一生一世向上帝弯腰,屈服、顺服他的人。和回**的Muslim和伊斯兰的MuslimMart这个字,阿拉伯文的意思就是「绝对顺从、绝对顺服于上帝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好的。基督徒应当明白我们对神的敬拜就是全人的降服,我一生对他的弯腰,对他的屈膝,这个就是我们的敬拜。而赞美就是把荣耀归给上帝的意思。赞美是用言语、用真理、用道、用诗歌、用音乐把荣耀归给上帝,这个叫做赞美。而如果敬拜赞美变成一种要学出来的形式,那就变成很死板的。所以你说:「我要去补怎样敬拜、怎么赞美」,这个是很死板的东西,因为敬拜赞美是心灵的事情。所以圣经说:「你要用心灵诚实敬拜你的上帝,因为时候将要到了」,敬拜上帝要用什么?――心灵、诚实(参:约翰福音:4章23节)。如果敬拜一定要这样(举手)、或者要这样的话,那么两个手都没有的人怎么敬拜呢?你明白吗?我问你:「祷告这样可以不可以?」可以不可以?可以!一个人掉在井里面,他这样一样:「主啊,救我!」他祷告是这样,你从来没有想过哦。所以他「主啊!」你说「啊?对上帝站马步,岂有此理,你要和上帝打拳头啊?没有礼貌!不是,他就在井那边掉下去,他就摸着墙壁:「主啊!」就是这个样子。就像少林寺的人一样,所以这个形式不是要紧的,形式绝对不是要紧的。我们不要一定要把某一种形式和一种灵性连在一起才叫做是。所以我们有的时候,好象没有敬拜赞美的形式,我们进到很深的敬拜的气氛里面,我们进到很深的赞美的诗歌的灵的里面,这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的。
八、创世记伊甸园中上帝设了不可吃的果树,象征上帝赐给亚当与夏娃有自由意志来做选择。人的自由是被限在神所设立的范围内,请解释人的自由与当负的责任与神的主权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者界线是什么?
答:这个题目就可以讲几个钟头了。「自由」是什么?如果你说「我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我认为我可以做什么,我就有能力做什么」,然后「没有人可以管我,因为我要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是我的自由。」那我问你,这样的定义对不对呢?这个定义跟「野蛮」差不多一样。因为野蛮也是「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可以管我做什么,我就有能力做什么」,所以我就把「什么」做出来了。所以,这样的自由就跟野蛮一样了,自由跟放纵也就一样了。所以,你真正想自由的时候,你发现自由是本身不自由的。跟我说「自由本身是不自由的。」为什么呢?你总不可能给自由下一个定论嘛,对不对?你一定论就把自由定死了,它哪里还有自由?你还不懂?所以:「自由是这样这样」,在你定下的时候,那它就定死了,对不对?所以你说「自由不应当被定,所以自由就不应当有定论」,那么这样「自由」跟「自杀」也一样了。所以,我告诉你,自由一定有限制,否则就不是自由。这就是神是自由的限制,神是自由的约束的基础。因为自由如果是神给的,神本身就是不可能违背真理的本体。神本身就是一切自由行动的限制的保障。所以自由就变成了一个保障,自由就变成了一个矛盾性的合一,自由就变成了一个超过了现象本质里面那种很奇妙的一个奥秘。这样,康德敢讲在本体界里面,有三件事是不能构到的,其中一样就是自由。所以「自由」在康德的思想中间和很多过去的思想家是不一样的。他说什么是自由?――「我要不做什么,我就有能力不做我不要做的,那才叫做自由。」不是「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个叫做自由。
所以神说:「你不可以吃,你吃的日子你必定死。」这个就是自由的限制,又等于自由的保障。这样,这个给人自由加上限制,这是一个爱的记号。因为爱不等于是放纵,爱不等于泛滥。泛滥就是爱的反面,所以爱就在约束在真理里面,以真理束腰,你就得到真正的自由。
如果你看我那一本《自由、**、民主、法治》的书里面,我举一个例子:「你要吃得更自由吗?你要走得更自由吗?你要活得更自由吗?你就吃得时候有一点约束,免得你不自由。」男人吃东西跟女人吃东西不同的地方是,女人吃东西,不束腰,不用腰带到一个时候她就说:「我不吃了。」「很好吃!好吃!再吃!」她说「对不起,我饱了,饱了。」其实为什么饱了呢?因为她知道再吃下去就胖了不好看了。所以她有一个约束自己的力量,使她永远苗条;苗条走路就自由了。你明白了?现在你已经看出那个微妙的关系了。「为了使我走得更自由,我吃得时候就不要太自由」,你明白了吗?这个不太自由就要约束,而这个约束不用腰带,所以女人不必买腰带也会自爱。男人买腰带也没有用,因为吃到好的时候就开一个洞,再好又再开一个洞,要等明天再说,现在现在吃。结果吃得很自由,以后呢,走路不自由。所以,这个叫做「自由的不自由,不自由的自由」大家说(重复)。今天又听听一课很好的东西了,所以感谢上帝。
神的主权神给人自由在对人以法律约束人的自由,这就是爱的记号。所以圣经后来讲出一句千古哲学没有人敢讲的话,什么呢?――「使人得自由的律法」(雅各书:1章25节)(Thelawwhichcauseyoutobefree.),这句话在哪里呢?雅各书。哪里有比这本圣经更好的书?你告诉我,哪一本?还有另外一句话说什么?美得不得了的一句话,有关于自由的。雅各书说:「使人自由的律法」。而圣经说什么,「你们要晓得真理,真理就使你们真自由了。」(参:约翰福音:8章32节)在真理约束中间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被真理约束的,而约束自由的律法是使你真正享受自由的。所以一个人不管红灯、绿灯、乱闯一场,他比较可能死。那是危险的自由,对不对?你说「红灯来了你就停」这个约束,这就使你更自由,活得更长久。这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这样的例子。
好,这两句话归纳起来,一句更美的话出来的了,你要不要听呢?「律法的总归就是爱」(参:提摩太前书:1章5节)好不好?律法的总归就是爱。「爸,妈妈很凶,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因为她爱你嘛!「真的吗,她爱我?」「是。」律法的总归就是「爱」一个字。这本圣经天衣无缝,太美了,太美,你不懂因为你很丑嘛!所以你不懂其中的美。如果你越读圣经越明白你就越美了。再不懂就算了。
九、在工作的服事的环境中,若遇到神学立场不同的团体,是否力求合一与其继续共事,或者另找神学相同的来服事?
答:我们的爱心就是爱不同的人。我们能爱,就是爱与我们不相同的人。孔子的君子、小人论你们要多多读。小人什么?君子什么?你都不知道啊,念一两个来听好不好?「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参:《论语》子路第十三)你再回去看看吧,君子、小人、君子把它念十七、八种,论语里面的书。有一些人跟你「嘿嘿嘿」里面完全不同的,那是小人。有一些人跟你不同意见讲出来,但是里面还是尊重你,那是君子。所以基督徒要学习信仰立场不同但是还尊重他是人。宗派不一样在一个公司里面做事,彼此尊重各人宗派不同,但是有机会坦白一同讨论,不要避开,敢讲嘛,敢谈论。真理是越辩越明的,辩的人不要用强辩法,用诡辩学来辩。辩的人要以谦卑渴慕的心与人一同探求真理来达到最后的结论。你知道诡辩学派(Sophists)的一个最大的毛病是什么吗?他们爱辩论过于爱真理,大家说(重复)。所以结果他们所要求的是什么?能够辩胜,有面子。好了,不管里面用什么办法辩,不要紧。反正他不相信真理的客观存在性,他所相信的就是「我讲什么就是什么,因为我是世界的标准。」(Manisthemeasureofallthings),这句话是从普罗达哥拉斯(Protagoras484?-411B.C.)来的,希腊文叫做HOMOMENSULA。人既然是万物的衡量,所以我认为这样就是这样,你不必跟我多讲。那我们来辩,辩的时候他只好胜,好胜之中什么手段都用。你看世界上,所有选总统的时候都有诡辩精神在里面,所要的就是胜,然后呢,讲什么话以后守不守再说。
有一个地方,一个总统看见他的国家桥太少,河流太多,百姓叫苦连天,因为很不方便。他说:「你们选我做总统,选完我就给你造桥。」他就到各地方讲:「给我选中我就给你造桥,给你造桥。」后来到一个地方去,他们就说:「这里没有河,那你给我造桥做什么?」他吓了一跳,糟糕讲错了,这个地方没有河我怎么给你造桥?挑剔好,我先给你开河再造桥。」这个叫做诡辩学派。
十、九二一地震的关系,很多宗教团体都进到灾区,这样让一般人产生一种「宗教都是劝人做好事」的错觉,甚至有一个观念是Christianmeansopenchristain.这意味着什么?请问要怎样看待不同的宗教一起来帮助灾民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在上帝眼中看来是怎样的,是不是应当避免?
答:不!如果在患难中间,在赈灾的方面,你就是跟佛**,跟天主**一同去帮助人也没有错,不必避开。但是如果你穿著一个基督徒的衣服,或是基督徒的标致,那他知道基督徒有份于做好事,也没有错。那他说:「这样宗教就是一样的」,在这件事情上宗教是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宗教有五样相同的地方,要不要记下来?
第一、所有的宗教都相信人是有罪恶的。
第二、所有的宗教都相信总有一条办法可以把人从罪恶中间解救出来(Thewayoutofsin)。
第三、所有的宗教都盼望人应当行善,不要做恶。
第四、所有的宗教都相信人不但有今生还有灵魂和来生。
最后一样、所有宗教都相信死了以后应当可以进到更高一层的解脱罪恶的生活。
从这五方面来看宗教是一样的。但是不能因为宗教有一样的地方,那我们就忽略了宗教不同的地方。四十年前、三十年前人听音乐不是用录音带,是用唱机的。你们用过唱机吗?其实到现在音乐播出来最忠于原音的还是唱片,不是CD(CompactDisc),除非你买的CD再加上了那个数字译码,还要再加上什么特别好的仪器才能变成那样温和的原音。其实这个三十三转半的那个longplayrecord的技术已经把那个原来的音能转播到最最好的地步,但是你要用的唱针是哪一种?因为这个针细到一个地步,全世界只有一种钻石越小越贵的,就是唱片上面的那个唱针。那个用钻石做的,那个越大越不出声音的。你五十个克拉「抖」下去,像水牛叫一样的,没有声音出来。但是越细的那针就越出声音,而那细的针这边跟这边的阔度要量得好得不得了,所以就在那个唱片的纹的中间,几万个那频率出来,交响乐队的声音都出来了。而那个沟,里面纹是细得不得了,所以灰尘进去就「嗡嗡嗡嗡」,所以很麻烦的。现在我告诉你,因为我用了很久,而且我选了很好的针,有一种针不一定是最好,但是它的广告有一句话是我要讲的――Forthosewhoknowsthedifference.那个牌子叫做Picores。
Picores,唱针我用过好几次,很贵的,几百块美金一个唱针,唱头里面一个钻石小得不得了,但是当这个唱针一放在唱片上面滑的时候,音乐全部流出来的时候,不好的唱针你有时候听不见,比如说一个交响乐在回放的时候,竟然你听见了第二提琴的声音有有特别的份量,在别的针弄不出来。但是这个好的针就把它回放出来了。另外一片,你再听见当这个鼓打得时候就把其它的音遮得很厉害。但是好的针打得时候那个长笛还是在那里弓,还是很清楚的。真是奇怪,同样一片,同样的一个唱机,同样的扩大器,同样的喇叭,为什么换了这个针,这个音就跑出来呢?那表示你能分别,你的耳朵好到一个地步能分辨。啊,difference。
一个聪明人知其微细在哪里,一个笨人看什么都是一样的,大家说(重复)。聪明人能分辨出很微细的分别,笨人,「都一样的。」「一样嘛!」「一样的」。我对,钻石啦,什么笨得要死,所以你给我真的、假的,我看差不多一样,玻璃也可以的。但是如果你叫我看艺术品,叫我看图画,叫我听音乐,我就告诉你,我细到一个地步,许多指挥世界出名的,耳朵也没有比我多多少。那这个knowsthedifference,你知道分别在哪里很重要。你如果再听不明白,我就很简单告诉你,一个人要结婚的时候,「你现在已经年纪大了可以结婚了,那你要娶谁?」「啊?不要紧,只要女人就可以了。」那你就知道这个人他多笨了,明白了?Youknowsthedifferece分别在哪里,把它分辨出来,这个很重要。
所以我们现在就从这里来进入你的问题。基督教和其它的宗教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这个是从粗枝大叶看的。但是有一些很不同的地方你没有看出来的时候,那你就很难告诉人你是一个真的基督徒了。所有的宗教里面有道德教训,但是没有道德规范的具体的活在人间的那个道成肉身的基督,没有。
所有的宗教里面提到了关于人要行善,但是那真正的善的标准怎么去了解?他们没有提出来。
所有的宗教提到了我们人有一个永恒的灵魂,这灵魂的「来源」跟「归宿」,他们很难两方面都一并提出来的。所以你提到人的灵魂以后上西天也好,或是怎么样也好。那人的灵魂从哪里来?圣经把人被造直到神为我们预备永恒全部清楚提出来了。
所有的宗教提到人靠自己的功劳来建立功德,甚至连回教也是这样,部份的天主教是这样。但是基督教告诉我们,借着圣灵的重生、神的救赎,所以不是「自救论」的,这些都是不同的地方。
所以有的宗教,从人所领受的普遍启示中间去猜测出、去想象出一套的教义出来。而基督教说「不!神自己启示先知、使徒把这些真理记载下来,成为我们认知真理的基础。」所以是不一样的。
十一、为何作者使用「权能的命令」一词而不用「法力」、「能量」、「大能」之类的词语?是否「权能」和「命令」有和其它词意不同的意义?
答:「权能的命令」这一句话就是「大能的话语」的意思。而你注意,这一句话:「上帝借着他(就是道)创造诸世界,又借着他使他承受万有,又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所以这里是提到基督与被造界的关系,我们已经把第一章第一到第三节分成三个层次来看。第一、基督与受造界的关系。第二、基督与父神的关系。第三、基督与教会的关系。论到与受造界的关系,三句话:曾借着他造诸世界,原文是「世代」。第二、又已经早设立他为承受万有的。第三句话,他用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这个就是「道」。「道」是万有之因,「道」也万有的归属,「道」又是托住万有的原理。是这个道,就是这个命令,就是这个话语Logos、Word、道、都是一样的。
所以,这样,这里所讲的意思就是他大有能力的话语也就是道的本身。而我个人把「道」,约翰福音第一章所讲的「道」,第一章十四节再提的「道」,约翰福音十四章第六节所提到「道路、真理、生命」,我把它两个并在一起想的时候,道的本身就产生了三个层次不同的内容。
第一、这个道是真理的、道是生命的、这个道又是方**的。所以又是方**的,又是生命本体的,又是真理的本性的三方面。
十二、唐牧师曾经提过,透过玻璃是因为光的particle较玻璃的更细小,但在我粗浅的物理认识里,光的粒子说似乎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光的波动说,波长的干涉原理才能解释,你说呢?
答:我相信,光又是物质又是波,一个wave。所以它的波怎样射过去,这是一个奥秘。其实我久久想不通把光当做物质来看是一件怎样的事情,但是现在物理学有这样的理论,我相信我们对这个光怎么去了解「基督是光」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所以你照着你所能明白的去明白这是没有错的。
十三、请问你人死后灵魂到哪里去?
答:那么,你死的那一天我告诉你好不好?现在跟我说,「得救的人走完最后一步加一步,就在基督怀里。」「不得救的人,走完最后一步再加一步就在审判的范围里。」
你说圣经有这样讲吗,「一步再加一步」?圣经里保罗说「我宁愿离世(就是死了)与基督同在。」(参:腓立比书:1章23节)大家说(重复)所以他一离开世界的时候,他就在主的怀里与基督同在了。所以这是好得无比的。
我听说有一个小孩子因为信耶稣,他的无神论老师说:「那你相信你死了上天堂吗?」「是」,一面要哭一面讲。「那,你是跟人家说还是自己相信的?」「我自己相信的。」「上天堂好还是这里好?」「上天堂好。」「你去死吧!」「不要!」他说。「为什么上天堂好你还不去?」「上帝还没有叫我去。」这个孩子答得很好。所以神如果还没有叫你去,你在这个世界还有责任。虽然那边很好,等。大家说(重复)虽然那边很好,等。好好等啊。
十四、有人说是一个叫做「居间之境」的地方,是否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死后的灵魂就在此处?
答:这个在神学名词叫做IntermediateState;IntermediateState就是说在一个居间的一种环境,居间的一种状况中间。我认为「居间」这两个字给你的第一个观念就是空间中间有一个「位置」,这个「位置」还没有上天堂,先在那边。还没有下地狱,先在那边。
而「那边」到底是哪边呢?「那里」到底在哪里呢?「那边」、「那里」到底是空间的哪一部份呢?请你注意,灵界就已经超过时空了,所以我们很难给它定方位。正像说「你不爱你妈妈」?你说「爱。」「你爱不爱你太太」,你说「爱。」「你对你太太的爱在哪里?」「在心里。」很危险。你们有没有爱你的爸爸、妈妈,爱你的太太,有没有?有。爱在哪里啊?在哪里?在地里?在行为和心上?行为有爱,给我摸一下好不好?在行为,「行为表现」是吗?具体表现。那个地方在哪里啊?爱在哪里啊?你说「在心里」,我想这个是很危险的。我发现「爱在心里」这句话很危险是大概在二十五年前,因为很那个时候南非一个Barnard医生能够移植心脏。所以如果你说「我对你的爱在心里。」有一天心脏换了一个新的,你就爱别人的太太怎么办呢?那很危险。但是那些心脏换过的人还是爱自己的太太爱,没有换成那个死掉的人的太太,没有去爱别人的太太。这表示爱不在心里,大家说(重复)。所以明天你开始写给你的爱人「从今以后,我对你的爱不在心里。」哇!那你就很危险,她一定不要跟你结婚。所以你说「参加希伯来书讲座很危险、很危险,在教会带来麻烦,对爱情也产生破坏。」
那怎么办呢?我就不敢来了。我要告诉你「属灵的事情不能定方位」,你明白吗?所以你说「我死了到哪里?」死了我们就到主那里去。那如果你说:「那天堂还没有开嘛!还没有审判,义人还没有复活,我怎么就可以到天堂那里?」我说:「我们就到耶稣怀里,就与主同在」,因为「与主同在就是天堂」,大家说(重复)。那你说「这不是个地方吗?」这是一个属灵的「灵方」,不是「地方」,不是地球的一方,是属灵的「灵方」,所以这个位格里面的「格方」,是我们灵魂的「魂方」,是一个超时间的「超方」,我就不知道这个是什么,这个就叫做「秘方」。好不好?我也不能讲了。那么你说:「你的爱在哪里?」你不能说「爱在这里」,或者「在这里」,在行为里,这里有爱。「爱在哪里?」不能讲的。「爱在哪里?」就在那里。「天堂在哪里?」天堂就在天堂那里,大家说(重复)。地狱就在地狱那里。那死了就与基督同在,就在那里。离开了,死了,没有信基督就永远离开天父的面,在天父的外面那里,就是这样。那么,「那里」是哪里?等你到了那里,你就知道「那里」是哪里,我只能这样解答。那有的人说「大概这样比喻也好,还没有到天堂以前在乐园。」「乐园」在哪里?「阴间」在哪里?「阴间」好象很靠近地狱,那「乐园」也好象很靠近天堂,已经在那边报名上册等了,等到时间到就进入。所以这样说好了,「乐园是天堂的客厅」,大家说(重复)。「阴间是地狱的客厅」,大家说(重复)。大概这样了,你要再更明白,我也没有办法了。
十五、希伯来书11章7节:「挪亚因着信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彼得前书3章19节:「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上帝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这些人是否有得救?人死后还有听到福音吗?请问圣经的总原则?
答:「人死了以后没有机会再听福音了。」那为什么「死人也有福音传给他们?」这一句话是几种解释,就是那些曾经听过福音的人,现在死了。就是说,那些死了的人曾经听过福音,不是死后再给他有福音听,不是这样解释。
天主教和路德会的解释很特别,他们说:「耶稣基督死了以后,他就去那些死了的人中间,那些旧约里面等候他的那一批得救的人,就对他们宣布“你们从前所等的没有空等,因为我现在成全救恩”,所以就把他们要听的福音告诉他们,因为他们本来是信福音的。但是他们不知道这福音什么时候成全?他们相信有一天上帝替他成全救恩,所以他们仰望耶稣基督,等到耶稣基督真的到了阴间成全了以后,就对他们宣布」,是这样解释的。不过加尔文宗、改革宗的神学没有这样接受,因为他们解释说:「耶稣基督**间」,这个「下」字和使徒信经的这句话到第七世纪才出现,而出现的时候用的是形容词,用的不是动词,不是「他下到阴间」那个动词,是形容他受到了这样卑微的,受了阴间的痛苦,在哪里?在十字架上。所以基督在十字架上曾经卑下到受了阴间的痛苦,担当你我在地狱应当担当的审判的咒诅,在十字架上所受的痛苦。
十六、唐牧师你说「西方的思想因为有基督教观念为背景,所以西方世界的人看到了直线前进的历史,明白历史不可回复以及没有轮回,以致于他们懂得把握时间努力发展,才得以创造出工业革命等划时代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世界。」但反观我们因生产的蓬勃发展,自然资源遭无止尽的开发,能源大量被消耗,环境被污染,反映在社会的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贫富差距的增加,反映在个人身上的是生活步调加快文明病丛生以及人类失去了与自然的结连,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本能。请问,像工业革命如此的贡献是不是成为人类之福呢?
答:我说「这个时间观」,后来你把它拉到「工业革命是时间观的一个结果之一,因为向前就进步了」,这个是慢慢把它凑合起来的。
任何一个好的发现都可能被利用成不好的工具。任何一件真理的认识,都可能被误用成对真理不谨慎产生的副作用。所以,这样,我还把这个事情分开来。
圣经告诉我们「直线」就表示我们有一去不返的责任我们要尽。但是圣经告诉我们对环境要保护。所以上帝对亚当说:「你管理天上的鸟、地上的兽、海里的鱼。」「管理」,但是你的园子,你「修理」,对不对(参:创世记:2章15节)?「修理看守」园子,管理动植物。你「管」,甚至你可以「杀」,为什么?它还可以再生的。你杀了鸡,它没有死以前先生几粒蛋出来。那么,你杀了它,再生。这个你管理它的权柄,比你修理是更大的。你修理看守,你的责任不是破坏它。所以第一次破坏大自然就是夏娃没有办法解决犯罪产生**的羞耻,她就把树折断了,把叶子编作裙子,这个叫做第一个Hawaii,对不对呢?所以还不是Hawaii的那些人第一,最先的Hawaii就是夏娃。LadiesFirst这个很多事情是很好的。她第一个吃苹果,第一个使丈夫忘记上帝律法、忘记上帝恩典的也是她。所以她LadiesFirst有很多事情。所以你每一次吃东西要让女的先吃,因为圣经说「女人是先吃的」,LadiesFirst这个是Biblical哦。
最重要的,很重的工作男人先做,吃饭的时候让女的先吃,而且特别是很多男人忘记让女人先吃。其实女人先煮的,她应当先吃,对不对呢?她在厨房做得半死要先吃,是这样。好了,我们讲下去了。那么,破坏是不可以的。当亚当、夏娃破坏了大自然以后呢,就产生了神为他预备的是什么?――用动物流血,用皮衣遮盖来代替她用植物来做裙子,来遮盖自己。这样,到了一段很重要的时间过了,到了挪亚以后,人就可以吃那些动物,可以宰杀动物来吃了。所以人「管理动、植物」的这个权柄,跟人「修理看守这个园子」,表示人有保护大自然的责任,这两个应当分开来看。
除此以外我们一方面进步,一方面产生积极性推进科学的进步,但是我们要知道实用科学可能成为抵挡上帝旨意很可怕的工具(ApplyScience)实用科学跟理论科学是不一样的。当科学被实用成为整个经济系统的奴隶的时候,那么,利用科学为了达到经济利益就变成破坏大自然,就可能变成抵挡上帝的旨意,可能危害人性、践踏人类的尊严、违背**、或者会对整个世界的人类产生最大的损伤,这是人没有注意到。
[sea于2006-08-0913:09:03修改此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