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一.讲道者

加尔文救恩神学五大要义 by 加尔文

第一,加尔文说:“你若想作一位好的牧者,你先要作一位学者(学习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成为一个学者,才有可能深入了解并解释圣经。其重点不在于讲道者的学位和学历,关键是在于学习。要作一位好的牧者,必须深入地去了解圣经。如果讲道者与听道者一样不懂圣经,谁来讲道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加尔文的讲道就是在讲圣经,他讲道不用讲章,而是直接翻开原文圣经开始讲道,直接地解释和应用,这当然与其恩赐和他多年的讲道经验有关。有人形容加尔文的讲道好像是在课堂教书一样认真,不是在讲故事或说笑话。很多人追求圣灵的启示,不努力研读圣经,这是人堕落之后人心怠惰的表现。圣经本身就是圣灵的启示,凡是我们得救所必须的一切知识都已包含在圣经之中。不用离开圣经刻意寻求圣灵的感动,圣灵已经与我们同在,他会随他自己的意思赐给我们各样的恩赐,但我们所需要作的就是学习。讲道者的责任就是要“清清楚楚地念上帝的律法书,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尼8:8)

第二,由于解经式讲道是加尔文期待的讲道方式,所以在这当中讲道者对上帝的话的态度是决定性的关键。如果讲员本身没有相信上帝的话,他要如何解释和运用呢?所以“全心相信上帝的话”是解经式讲道第二个重要的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要追求了解,了解之后就要全心相信,如果讲道者不把它当作是上帝的话,那么听者也必然无法体会到那是上帝的话。

第三,加尔文把讲道者视为“使者”。加尔文在讲道中很喜欢称“我们”,而不是说“你们”。因为使者不只是传讲者,他同时也是听众的一员,所以当讲员站在讲台上,大声疾呼说:“你们要……”时,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当作主体了,若是还记得我们只是使者,只是传达上帝的话,我们就会主要说“我们”,表明我们也是上帝的话的听者,我们在讲道,但同时也在听道。有时候,实在没有那个条件或信心站讲台传讲信息,但是如果我们是按这个角度来看待讲道的话,我们就能够比较安然地接受自己的处境。如果你觉得自己很软弱,在生活上有跌倒的地方,觉得自己亏欠上帝,觉得自己不配站在讲台上,你可以想,你只是一个使者,你在传达上帝的话,你是讲道者,但更是听道者。

第四,讲道者必须“看无自己”。也就是舍己,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完完全全地倒空自己,成为上帝的器皿,成为上帝之道的管道。能够看无自己的讲道者,就能够使自己勇敢地宣讲,不会因自己的软弱而害怕,因为听道者是要听主人讲什么,使者的缺点是无关紧要的,所以当讲道者能够看无自己的时候,就能够很自在地宣讲,因为听道者不是来听你的话,是听上帝的话。讲道者在讲道时如何处理个人的见证,加尔文在这个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加尔文对自己的私事,向来守口如瓶,绝口不提,这或许和他“看无自己”的主张有关,这在讲道上提醒我们不要太突出人的部分,因为我们是使者,是传达上帝的话语的工具,使者不是重点,主人才是宣讲的中心。通常在讲道时,人都比较喜欢听见证和故事。讲道者要注意,不要为了迎合人的喜好而使见证和故事充斥讲台,上帝的真道并没有传讲出去;更不能用上帝的话语来印证我们自己的见证和经历。如果是为了印证上帝的话语,可以适当地分享个人和他人的一点见证。但讲道者作为上帝的话语的信使,一定要时刻牢记上帝的话语是主体,人的见证只是一个配合的客体而已。如果见证讲的太多,就会在讲道时陷入以人为主体的不平衡之中。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第一,加尔文说:“你若想作一位好的牧者,你先要作一位学者(学习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成为一个学者,才有可能深入了解并解释圣经。其重点不在于讲道者的学位和学历,关键是在于学习。要作一位好的牧者,必须深入地去了解圣经。如果讲道者与听道者一样不懂圣经,谁来讲道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加尔文的讲道就是在讲圣经,他讲道不用讲章,而是直接翻开原文圣经开始讲道,直接地解释和应用,这当然与其恩赐和他多年的讲道经验有关。有人形容加尔文的讲道好像是在课堂教书一样认真,不是在讲故事或说笑话。很多人追求圣灵的启示,不努力研读圣经,这是人堕落之后人心怠惰的表现。圣经本身就是圣灵的启示,凡是我们得救所必须的一切知识都已包含在圣经之中。不用离开圣经刻意寻求圣灵的感动,圣灵已经与我们同在,他会随他自己的意思赐给我们各样的恩赐,但我们所需要作的就是学习。讲道者的责任就是要“清清楚楚地念上帝的律法书,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尼8:8) 第二,由于解经式讲道是加尔文期待的讲道方式,所以在这当中讲道者对上帝的话的态度是决定性的关键。如果讲员本身没有相信上帝的话,他要如何解释和运用呢?所以“全心相信上帝的话”是解
经式讲道第二个重要的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要追求了解,了解之后就要全心相信,如果讲道者不把它当作是上帝的话,那么听者也必然无法体会到那是上帝的话。 第三,加尔文把讲道者视为“使者”。加尔文在讲道中很喜欢称“我们”,而不是说“你们”。因为使者不只是传讲者,他同时也是听众的一员,所以当讲员站在讲台上,大声疾呼说:“你们要……”时,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当作主体了,若是还记得我们只是使者,只是传达上帝的话,我们就会主要说“我们”,表明我们也是上帝的话的听者,我们在讲道,但同时也在听道。有时候,实在没有那个条件或信心站讲台传讲信息,但是如果我们是按这个角度来看待讲道的话,我们就能够比较安然地接受自己的处境。如果你觉得自己很软弱,在生活上有跌倒的地方,觉得自己亏欠上帝,觉得自己不配站在讲台上,你可以想,你只是一个使者,你在传达上帝的话,你是讲道者,但更是听道者。 第四,讲道者必须“看无自己”。也就是舍己,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完完全全地倒空自己,成为上帝的器皿,成为上帝之道的管道。能够看无自己的讲道者,就能够使自己勇敢地宣讲,不会因自己的软弱而害怕,因为听道者是要听主人讲什么,使者的缺点是无关
紧要的,所以当讲道者能够看无自己的时候,就能够很自在地宣讲,因为听道者不是来听你的话,是听上帝的话。讲道者在讲道时如何处理个人的见证,加尔文在这个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加尔文对自己的私事,向来守口如瓶,绝口不提,这或许和他“看无自己”的主张有关,这在讲道上提醒我们不要太突出人的部分,因为我们是使者,是传达上帝的话语的工具,使者不是重点,主人才是宣讲的中心。通常在讲道时,人都比较喜欢听见证和故事。讲道者要注意,不要为了迎合人的喜好而使见证和故事充斥讲台,上帝的真道并没有传讲出去;更不能用上帝的话语来印证我们自己的见证和经历。如果是为了印证上帝的话语,可以适当地分享个人和他人的一点见证。但讲道者作为上帝的话语的信使,一定要时刻牢记上帝的话语是主体,人的见证只是一个配合的客体而已。如果见证讲的太多,就会在讲道时陷入以人为主体的不平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