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基督教伦理学(6)
人间的忠孝节义是相对的(续)
杰里迈亚书29:1-7,「1先知杰里迈亚从耶路撒冷寄信与被掳的祭司、先知、和众民、并生存的长老、就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掳到巴比伦去的.2(这在耶哥尼雅王、和太后、太监、并犹大、耶路撒冷的首领、以及工匠、铁匠、都离了耶路撒冷以后。)3他藉沙番的儿子伊莱贾萨、和希勒家的儿子基玛利的手寄去.他们二人、是犹大王西底家打发往巴比伦去见尼布甲尼撒王的。4信上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对一切被掳去的、就是我使他们从耶路撒冷被掳到巴比伦的人、如此说、5你们要盖造房屋住在其中、栽种田园吃其中所产的。6娶妻生儿女、为你们的儿子娶妻、使你们的女儿嫁人、生儿养女、在那里生养众多、不至减少。7我所使你们被掳到的那城、你们要为那城求平安、为那城祷告耶和华、因为那城得平安、你们也随着得平安。」
有些人也会用这个经文,但是我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抓住那个重点。以色列人大概有三到四次被掳到巴比伦去,这个时候,以色列或犹大这个国家还存在,但是已经被掳去一些了,耶和华就借着杰里迈亚写信给这些被掳到巴比伦去的人,要他们做一些事情。各位照着我们中国人的伦理又会想到,抗日战争的时候,如果有中国人被掳到日本去了,或者说在日本人侵华的时候我们在重庆大后方,然后有人在被占领的东北,然后我们写信给他们,我们会写什么呢?我们会说,你一定要相信我们重庆会反攻,什么时候里应外合,你要怎么破坏日本人的工厂。我们是这样想。这个做法也不一定是错的。你不要听到我的批判,就完全推翻从前的想法,我们还是要想一想,可是你看杰里迈亚在讲的时候,就不是这样讲。杰里迈亚说,你们现在在巴比伦那边,你们就在那边好好生活,盖房子生儿养女,然后为那个城求平安。我们是绝对不会这个样子,这是我们的敌人,我们求神咒诅他们。
我也不是在讲政治,但政治上又有一个例子,很多台独份子常常批评国民党或批评外省人,在民国三十八年中央政府撤退到台湾来的时候,大概最少有二十年时间,起码在老总统的时代天天就是想反攻大陆,而完全或者几乎没怎么想到建设台湾。后来,在蒋经国的时候,差不多是把反攻大陆的希望放弃了。这不是放弃一个希望而已,这是把我们的钱和精神用在建设台湾上面。我只是在举这个例子而已,我并没有赞成建设台湾或者反攻大陆,请您不要又以为我在说从前的政府政策不当。我只是在举一个例子而已。
现在那些人被掳去了。那些以色列人常常有一个想法,包括在杰里迈亚书里面有一些先知,告诉以色列人,你们马上准备回来了。杰里迈亚说你们不要想马上回来,你们就在那里居住,就跟当年可能跟老总统讲,你就不要想再回大陆了,你就在这里把台湾建设好就好了,和这里的老百姓一起生活。不管你采取那一个态度,这里所讲的一个重点,看起来又是矛盾、又是一致的,就是基督徒伦理里我们常常有的情形:一方面这个世界不是我们的家,我们是客旅,我们天天都是住旅馆,随时准备离开,住旅馆住几天?最多四、五天,度个假就走了。你住旅馆,你不太会管这个旅馆是不是什么海砂屋,钢筋结构怎么样。你只要今天晚上住在这里干干净净,没有虫就好了!你不会花什么时间去投资怎么样的家具在一个不是你的家的旅馆里。你就是住。所以一方面我们基督徒在这个世界上是客旅,我们就没有那种长期居住的打算,因为我们随时会离开的。
但另外一方面,我们即便在这个地方只有一秒钟、一分钟,我们也希望我们把我们生命最好的那一面活出来。我们希望不要说这个我们明天就要走了,就把旅馆弄得乱七八糟,随地吐痰。我们仍然希望能把这个地方住的很好。旅馆是这样,你上班的公司也是这样。我们在这或做30年、或做3天,都希望是尽心的在做。这是这里所讲的,我们既不是觉得说我们去那里,随时想到回来,「身在曹营,心在汉」,「我一天到晚想,大陆啊大陆,台湾这个地方鸟不语花不香,男无义女无情,我根本不想住在这里」,你不要这样想。神要你住在这里,你就住在这里,你先别管这里鸟语花香不鸟语花香。你就把你的花和你的鸟开放出来,你就自己好好的做,好好的尽自己的力量,好好的爱人。但是你又不眷恋这个地方,神随时要你走,你就走。你在的时候尽心,神要你走的时候随时走。我们一方面尽心尽力的把我们一切放在这里,一方面我们知道这不是长存的家。
这两个观点似乎是相反的,其实是非常一致的。你如果真的绝对爱主,你就不会爱世界,就不会眷恋。如果你绝对爱主,你又会把主的爱和责任放在你现在所处的环境里面。这里也不是讲我们一天到晚要生活得很辛苦。我们对一个地方的忠心和我们在这个世上是客旅是一致的。同样的,我们辛勤工作,和我们天天都有安息也是一致的。我们应该努力工作,但是我们也应该不要有那种焦虑、不安和害怕,这个就是安息日的教训。
优先照顾家人
也许我们等一下会讲到,对于国家的忠心,公司的忠心,或任何一个人,或对父母,这些忠心都有相对的成分。但这个相对的成分有些地方、有些时候,可能是需要你付上比较多的代价,譬如说照顾父母,或者孝顺父母这个事情,跟我们照顾儿女、爱护儿女一样,在圣经里面就把这两个事看得比照顾其它人的父母、照顾其它人的儿女看得重要,除非神给你别的呼召。
我也有碰到过其它情况,这个相对来讲是少数。包括抗日战争的时候,马雅各布牧师夫妇,从英国来八里,办痲疯病院,乐山疗养院。他们夫妻两个就商量好了,因为是医生嘛,先生就把太太的子宫切除了,我们不要有小孩,我们就专门照顾这些痲疯病人。这个很伟大,但是你也不要就此效法,请你的先生把你的子宫切除掉。这是比较特别的情形,神给他们特别恩赐,就他们的父母之爱,用在痲疯病人身上。圣经一般来讲,人如果不照顾自己家里人,怎么能照顾神的家呢?我们一般来讲是照顾我们的儿女总是比较优先,照顾我们的父母比较优先。在自然法则也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先老自己的老,先照顾自己家里的老人,再照顾别人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照顾自己的小孩,行有余力再照顾别人的。这是一般的做法。当然这些做法里面有时候会有一些例外,但是呢我们也要小心,不要太多的这些例外。
在这里我们当然也想到很多的问题,我也发现我们基督徒(其实世人也是一样)对神给我们一个比较长期的工作,常常会容易厌烦。有的时候看到,教会里有一些弟兄姊妹的服事(对不起,有的时候是姊妹比较多),不但不值得嘉奖,还要被责备。怎么讲呢?我看过有姊妹真的是教会的服事,包括爱筵,她非常热心,但是我也会怀疑那个是出于爱心,因为她每次做这种服事,大家都会称赞,你菜烧得真好,真热心,真是很棒。可是,这个姊妹在家里几乎就不烧饭。为什么呢?因为在家里烧饭,老公挑三挑四,「盐特别便宜是不是?放这么多。」你在教会服事,大家都会称赞;在家里服事只会被骂。所以,你其实不是喜欢服事教会,你喜欢得到称赞。常常上帝叫我们要做的,例行要做的,我们通常不想做;那些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做得比较起劲一点。我觉得我们需要小心。像我讲道也是这样。平常教会讲道,不特别注意;到了外面一个三千人的大聚会,就特别放在心上。其实不是别的,很多时候也是爱现。
正常的基督徒的生活平时要过好,这里讲到照顾小孩子,照顾父母。照顾父母的时候,提摩太前书5章,讲的,我们也许、甚至可以把它应用在一般对于贫穷或者弱势的照顾了。当然这也还是一般性的讲法,不能把他那么的绝对化。提摩太前书5:1-2,「1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2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劝少年妇女如同姐妹。总要清清洁洁的。」教会里相爱实在容易有这些问题。不可严责老年人也非常恰当。老年人和小孩子都会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自理的能力很差,小孩子是越小越差,老年人是越老越差。那么老年人又有,这也是很不幸的事情,小孩子自理能力差,需要被照顾,但小孩子很可爱啊,白白胖胖的。老年人要去照顾,就比较没有那么可爱。你帮小贝比换尿布很可爱,你帮老年人换床单会嫌麻烦。这些都是要求主帮助我们的。
教会如何对待寡妇?
下面他花了很多时间讲到,怎样待这个寡妇。各位要注意,现在寡妇并不是可怜的。现在寡妇,如果还是好莱坞式的寡妇,老公越死越有钱。有钱死了,然后再换一个更有钱的;弄死了以后,就更有钱了。像王永庆的寡妇都是有钱的。在以色列那个时候,寡妇就等于是一种完全的弱势,没有任何的生活能力。所以照顾寡妇的原则,就等于是在照顾一切弱势的人。
基督徒和教会应该照顾弱势的人。怎么来照顾?提摩太前书5:3-8,「3要尊敬那真为寡妇的。4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神面前是可悦纳的。5那独居无靠真为寡妇的、是仰赖神、昼夜不住的祈求祷告。6但那好宴乐的寡妇、正活着的时候、也是死的这些事。7你要嘱咐他们、叫他们无可指责。8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的确这里,基督徒也不是违反了儒家的观点,我们不是大家都一起照顾。除非有什么特别的事,我们还是说,神给我们的亲人,我们是先要照顾的。
下面第9节,「9寡妇记在册子上、必须年纪到六十岁、从来只作一个丈夫的妻子、10又有行善的名声、就如养育儿女、接待远人、洗圣徒的脚、救济遭难的人、竭力行各样善事。11至于年轻的寡妇、就可以辞他.因为他们的情欲发动、违背基督的时候、就想要嫁人。12他们被定罪、是因废弃了当初所许的愿.13并且他们又习惯懒惰、挨家闲游.不但是懒惰、又说长道短、好管闲事、说些不当说的话。14所以我愿意年轻的寡妇嫁人、生养儿女、治理家务、不给敌人辱骂的把柄.15因为已经有转去随从撒但的。16信主的妇女、若家中有寡妇、自己就当救济他们、不可累着教会、好使教会能救济那真无倚靠的寡妇。」
在救济寡妇、救济这些弱小的人的时候,这里提到一点,家庭应该先负起这个责任来。这个在美国现在也是有很多的争执。家庭在彼此照顾的时候,应该有的份量是多少?很多人觉得美国政府或者欧洲政府慢慢走一种社会主义的道路,就社会福利的路线是不恰当的,我有一点同意。我不敢说,我没有多去想这个事情,就是好像有的时候,照顾人慢慢在这些社会主义国家里面,不是家庭本身的责任,而是变成政府的责任。起码在这里,保罗说,不是这样子。保罗说,照顾家里软弱的人,应该先由家里人负责。这个寡妇是在是没有家里人的时候,才考虑到教会。
也就是说,照顾一个人先不是教会或者是国家来做。比较先要做的,是家庭自己来负责。当然可能更重要的,在今天来讲就是自己先要预备好,包括你可能需要考虑你年老的时候,退休的时候的计划,包括有一些理财的计划,将来退休以后怎么样还能够生活的不至于太辛苦。这些计划,我觉得也没有不好。基督徒以前,尤其是属灵的,对这些比较排斥一点,好像这样就是比较没有信心。
各位,我们已经讲过很多遍了。信心、恩典不等于懒惰;信心、恩典不等于不思想;信心、恩典不等于不去计划;信心、恩典是一种全然仰靠神的态度、心态,但是不等于是懒惰不做事。所以,如果你计划将来的事情,退休的打算,要怎么做,这个没有不好。就像我们刚刚讲末底改的事情一样,只是我们总是要有一个信心:你在做这一切的事情都是在主的手里。否则你计划了一切,总会有一些疏忽的。我们不反对你的计划,当然,同样我们也不反对你说,我一切都交在主的手里;只是有的时候,一切交在主手里,也会产生一些很悲哀的事情。
我常常看到这种情形,通常都是女性的寿命比男性长一点。我看到不少的牧师,在他死的时候,这当然都比较是上一辈,因为没有这些以后退休计划,教会也没有这样的考虑,所以很多时候,牧师死了,师母就陷入于一种极大的危机当中。如果他们很有见证,儿女通通也是做传道人,那就惨了。传道人更没有钱去养他们的父母了。这当然也是讽刺的话。
有的时候,人之常情,包括牧师过去为教会奉献了那么多,自己都没有什么考虑,然后到了牧师一死的时候,就是师母会霸占着这个教会不走,或者霸占着教会的宿舍不走等等。希望现在这种事情越来越少。这些事情,我都很难去说谁对谁错,我也没有去研究这些事情,只是听到很多这些不幸的事情。当然我也希望,当然人间所有的做法都有他的遗憾,都有他的不恰当,只是我们内心的信靠是绝对的。做法恐怕都有他的不完全。
那你真的要把牧师的退休制度,或每一个人的退休制度都弄的很好,也会有一些危险。当然也会让他们可能减少他们对上帝的信心。也可能,这些计划,你想的太多,到最后也会没有止境。
各位,你退休到底要生活到什么样你觉得才是够好,在美国、在台湾都会有这样的问题,你要买什么样的健康保险才是好,才是够安全。当然卖保险的人会跟你说,这个还不够好,「一千万的还不行,现在很贵,要买更多的」,这些都没有止境的,甚至很难讲,什么是合理的。
我们要信靠上帝,家里该负的责任要有。然后,家里要先负责任;另外一方面,这个寡妇自己是要值得帮助的。这一点恐怕也是现在很多比较前进的人不能接受的。现在大家都是说,上帝怎么爱我们,我们就怎么爱人家,人家怎么烂,怎么不好,我们都要帮助。街上的游民,也要都帮助。我不知道在屏东这里游民的问题有没有开始。在全世界的大城市里面,包括在台北都越来越严重。这些游民的接济,也都是一些问题。我现在看到的情形,基督教做的和慈济做的都一样,甚至和那些庙宇做的都一样,就是给他们吃。给他们吃不是不好,但是给他们吃而不让他们悔改,不让他们生活作息正常,我觉得那实在是让人更堕落、更不上进。
这里讲,寡妇不仅应该先由家里照顾,家里不能照顾了,然后教会来照顾;另外,这个寡妇必须有很好的纪录,第9节,「从来只作一个丈夫的妻子」。这不是说寡妇不可以改嫁,而是说丈夫死了就没有任何的赒济,所以需要教会来帮你。
第10节,「10又有行善的名声、就如养育儿女、接待远人」,就是你一直都在做各样的善事。接济一个人,这个人要能配。我们不喜欢,我们觉得这样是违反因信称义,违反上帝的恩典。但是一点都不违反因信称义。我们在神面前不配,那是我们做什么好事都在神面前,不够完好。可是我们在人间做这些好事的时候,我们再次提,不是满足自己的感觉。你做好事是要帮助人家。不管是教会,还是慈济,你现在有钱了,每天就是打吃的给别人,你觉得你在做一些很好的事情,你有没有想到他们怎么样呢?你有没有想到他怎么样才能够更好呢?他只是吃一顿饭吗?所以在我们帮助人的时候,甚至在帮助人之前就应该有一个规矩就是说,你要受帮助的时候,你是一个配得的人。这个意思并不是说那些很烂的人,或者不上进的人我们就不帮助。而是有一种想法,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你不是单给他吃,你尤其不要先给人家一种预先堕落的想法,「我不好好的做没关系,到时候有得吃,有人救济嘛」。
各位,人生里面我不希望残忍,我希望我们都是很同情人的。但是人在堕落的世界里面,我们常常是在环境的逼迫中,我们才会上进一点的,好像项羽,打仗要赢就是要破釜沉舟。你一定要把敌人打败,否则你就会饿死;你不是战死,就是饿死。什么叫饿死?就是军队里面所有的锅碗瓢盆通通砸碎,粮食都烧掉,以至于如果你不打赢别人,你不能抢到别人吃的东西,你就非死不可。你非要这样,就像你今天说宅男宅女。我没有要怪他们的意思,我只是在说,如果我找不到工作就会饿死,我想我就会积极一点找工作。如果我找不到工作,我爸爸妈妈还会养我,我就不一定会那么积极。这个不是别的,人性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给人一种积极的想法,「我不帮懒惰的人,你现在我要帮你,你现在就要上进一点」,这个我觉得教会里面,在慈济里面,大家都讲不出这种话。所以,我们这些爱心都不是很纯正的爱心。我们的爱心都是希望自己博得宽大慈爱的名声,而不是希望这些被救济的人能够上进一些。
在这里我们看到,你要救济的寡妇,她必须非常的好。我们一点不是什么忘记上帝白白的恩典,我们一点不是不怜悯那些坏的罪人,只是我们觉得真正怜悯真正爱她,一定要让她有一点上进。有一点上进,就是我们不能用你懒惰、我也给你吃的这种方式。所以,寡妇必须有一个很好的纪录。
然后,年轻的寡妇鼓励她嫁人。这个是什么意思?要小心看,尤其你可以跟第9节一起看,寡妇记在册上,必须年纪到六十岁。大概是,教会在那个时候已经有那种救济的名册了。我不知道你的教会是怎么样,我们教会现在还没有这种规矩。我相信如果这种现象多的时候,一定会有这种规矩,就是有些游民会到教会里来,我们怎么帮;教会有弟兄姊妹失业,我们应该怎么帮?这个人玩股票垮了,我们帮不帮?不帮;但万一他家里小孩和老父老母饿肚子,你可能也非帮不可。就是人间我们没有办法没有律法的。有律法不一定会很完全的,总会顾此失彼的;但是不能不有一些规矩。这些规矩也要修订,但是也不能没有。
这一点又是我们昨天讲到法的时候,法是神圣的,因为最高的源头是来自上帝,但是人间在经过上帝重重的权柄来使用的时候,法律一定有一些恶法。有一些不完善的,我们也去修正。那么需要有上帝绝对的法来帮助我们。这里就给我们一些原则,可能教会已经有要帮助寡妇的这个制度,然后如果你的名字记在这个册上,就可以一直领这个救济金了。我猜是这个意思。
那么保罗就提醒,第一个,你家里还能帮助的时候,教会就不要帮;第二个,这个寡妇必须过去的纪录都很好,值得帮,而且没有人在帮她,那么教会帮助;第三个,他说要六十岁以上。其实这个跟家里人帮助一样,就是你做好事,有一段时间了,那么以前的人寿命比较短,男人死的也快,那么在提摩太这个时候,教会里面,信主的人平均来讲,身分地位都还是低一点的,福音传到任何一个地方,大概都是这样,比较低阶层的人先接受,高阶的人比较骄傲不会接受,久一点之后才会接受。
所以,这里可能都是些社会地位本来就低,然后先生也死的早一点的年轻寡妇。保罗就说,六十岁以下叫做年轻的寡妇。这算是一个好消息,年轻的寡妇鼓励她结婚。各位,很小心看这个字。想结婚绝对不是罪恶。保罗说,「他们情欲发动,违背基督的时候,就想要嫁人。」各位,想嫁人就是违背基督,那还得了啊!这个是歧视女性。怎么男人想娶人就不违背基督呢?照保罗在提摩太前书4章讲,「这禁止嫁娶,是鬼魔的道理」。那么保罗怎么会说,违背基督的时候,就想嫁人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只能推测,这个意思大概是,教会在救济这些寡妇的时候,要寡妇许一个愿,「你将来年纪大了,要教会的赒济的话呢,你必须许个愿,就是我现在丈夫死了,但我还年轻力壮,那我将来就不再结婚了,我的时间力气从今天开始,就用在教育儿女,还有服事教会上面」,「就如养育儿女、接待远人、洗圣徒的脚」。就以后有台北来的老师呢,就由她洗脚,由她接待,由她预备饭食,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忙的要死,只有你这个寡妇呢,老公也不在了,就没有那么辛苦了,所以你可以花时间在教会做事。这一点很正常,因为一个女人常常花很多时间在家里,现在没有家里了,你希望将来你年老的时候教会要养你,事实上就是从现在到六十岁,有一段很长的时间,你要好好的在教会里做服事的工作。你要答应许这个愿,那么教会将来就会接济你。
可是,可能有年轻的寡妇,她大概觉得,「我老公死了,我现在已经四十五岁,要再结婚的可能不太大,那么我又没有办法养自己,我就答应教会的要求,我就许一个愿,从今天开始就好好在教会里面服事,就不做别的事情,教会有什么事就找我做,这样我到六十岁以后你们也会救济我。」事实上,现在就在救济我,给我金钱的来源。可是保罗说,如果她还够年轻,就劝她结婚吧,因为她许了这个愿,可能只是买个安全保险一样,到我老的时候有教会养。可是她后来又碰到一个老头子,看起来多金,还算体贴,那么想结婚也不是罪,但她已经许了这个愿,答应教会不结婚了,要专心服事,后来又结婚了,就违背了她这个愿望。所以,保罗就说太年轻的就不要让她许这个愿望。
这样讲其实是非常合理的。当然这个判断就有很大的距离了。因为四十五岁,年轻貌美,这个很难讲嘛!她还可不可能结婚,很难讲。所以这些都有很多的空间,只是那个原则上,希望你能够了解保罗在讲的或我的解释:就是任何一个制度、任何的社会福利制度,和教会的救济制度,是让钱花在刀口上,不是鼓励人懒惰不做事。
工作伦理、清教徒的伦理
那么,人当然是有软弱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怎么做,人都会想出一些新的技巧来懒惰。但这里是讲,怎么救济教会里的寡妇。我们今天已经不太适用了,因为我们已经讲过了,可能她有一些很好的经济来源了。但是我们今天怎么救济贫穷,这个原则就可以用了。好像今天一个游民,他来接受我们的帮助,我们甚至登记了,我们跟他讲,你如果要接受我们每天给你三顿饭,甚至给你有个地方睡觉,那么请你开始收垃圾,做教会这些事情。你继续这样做,我们就救济你。也许他愿意这样做,做了几天以后,懒了不想做了,就不做了。那你当初给他那么好的,优厚的待遇就不应该了。所以需要看一段时间,看他是不是做得好。
在这里也讲一点,韦伯也有讲,「清教徒的伦理」。这种伦理,我们儒家文化也有,这是一个好事情,当然也要小心。小人闲居为不善,清教徒和我们儒家都有一种,希望你是努力工作的。各位,人一闲下去就很不好,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就是这样。一闲了,无聊了,就一直上网。这里说:「习惯懒惰、挨家闲游…说长道短、好管闲事」,我也很怕,在教会里这种热心份子,她小孩都大了,或老公在外面做事,然后她这种权力欲,或者是说爱心欲没地方发挥,就要来教会指挥指挥,好管闲事。这就是我刚刚讲的,我们常常自己的家里不想打扫,来教会里规定,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管一些闲事。各位,我不知道为什么人就不想尽自己的本分,就想做闲事。这里保罗都说,你不要闲居不善,然后讲一些闲话。
这个圣灵默示的话,稍微更动一下,就跟现在年轻人一样,无聊嘛,习惯懒惰,挨家闲游,那个闲游就是网上漫游,浪费你的时间。我们不要这样,不但我们希望要有工作。尤其有的时候教会里也很多这种精神病患,是很值得同情的,但我还是建议鼓励他们要做些事,或是好好的读书,因为他们都不能工作,也不能干什么事。我很感谢主让我知道不要有粉丝文化,有的时候上课的时候,包括现在来上课,各位谁会来上课呢?常常就是没工作,无聊的人。对不起,我不是在骂你们.我后来发现很多人说,「康老师我是你的粉丝,我没有工作」,没工作的理由,是因为有精神病。所以我的粉丝很多是精神病患。
所以各位,不要听到他说,我是你的粉丝就很高兴。我的节目是早上九点钟,早上九点钟你没有在上班,这个有问题。不是开玩笑。我对精神病患常常劝他们就是了,你要做的事不是读经祷告,也不是看属灵书籍。这些动脑筋的事情对你现在不太适合,多帮妈妈洗碗,倒垃圾,扫地,做一些体力的劳动。这样的事情,累一点是好的,一方面让你容易睡觉。精神病患常常睡觉不容易。所以共产党讲劳动改造这个原则上,我觉得是对的。现代人实在太少劳动了。然后太多在那边玄想、幻想,想到最后就是神在对他说话了。然后神在对他说话,不是叫这个人嫁他,就是叫那个人娶她。然后就对教会说,神给他什么启示。这个我觉得都要避免。多去工作一下,总是比较好的。但是大家又不喜欢工作。我真的发现很多精神病患,一做事就会累起来。我觉得需要去学习一下。体力劳动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本来我们中国人有这种很好美德,本来清教徒有这种美德,但是这个美德好像慢慢没有了。我希望我们能够重视。
我们也谈一下,在这个世界上,上帝给我们在工作上面的果效。很多人在骂成功神学。我是觉得,你要看成功神学的定义是什么。成功神学有一个很好的方面,就是讲成功神学的人会讲到,我们的信仰是可以落实在这个世界的。这一点没有错。这一点耶稣在路加福音18:30说,「凡是跟从祂的人,没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来世不得永生的」,就是我们信靠上帝,上帝给我们的祝福,不会只有将来在天堂的,在今天我们也能够经历,也能够得到。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能够相信这一点。
(Sandra Wang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