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基督教伦理学(22)

自由的伦理(续)

 吃祭偶像之物

关于「自由」,我们通常都会想得比较坏一点:随便、放任、...。就好像另外一个字也是我们华人教会不太看重的,就是「美」。我们通常觉得「美」就是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我们不大看重这些。其实我也讲过,上帝所创造的是「甚美」的,我们对「美」有追求,对「自由」有追求,自由就是不被捆绑,自由就是在上帝的爱里面的那种生活,我们是应该有自由的。那么,「自由」的部分也许我下午要多讲一点,你们当中很多人讨论到「自由意志」的时候我们也会谈。但我们现在先不谈自由意志,我们就谈「自由」。

一个有信心的人相信什么都可以吃,这是一种自由。一个有信心的人,就不被这些律法条例约束,他是自由的。不被律法条例约束,不是没有律法,也就是说,他知道上帝起码在「吃」的事上,其实在一切的事上,我们真的能够得到拯救、得到上帝喜悦,是因为信靠耶稣。我们不是被律法的限制辖制住,我们才可以做这个或做那个,我们是因为信靠耶稣得到自由的。而这「自由」我们又回到第一天我们就开始讲的,这自由包括「自主」。

我们信靠耶稣,我们心里的律法、心里的圣灵、写在我们里面的,也就是成为我们一部份的,告诉我们做什么事。用康德的话就是:「我的」实践理性告诉我,我的「理性」告诉我,或者我们讲得再完全一点,康德是说「我的纯粹实践理性」,没有掺别的东西,我知道这是对的、好的,我知道这是应该普遍化、是该做的,不是因为其它因素,不是因为我做了之后有什么好处(这叫「他律」,那个「好处」在影响我),不是因为我不做会被打(那也是「他律」,是别的东西在影响我),我自己自主、自由、自动的,不是其它东西的威迫利诱告诉我,而是我自己告诉我自己。

我们基督徒有这种自由。这种自由当然又是完全从上帝来的,是因为我们认罪悔改、是因为耶稣在十字架上死了,上帝把祂儿子的生命、把祂的圣灵赐给我们、在我们里面,让我们的心意更新变化,让我们成为一个新造的人,让我们有一颗新心、有个新灵,使我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使我们是有上帝的爱在我们中心。这爱在我们中心就好像我们真的有上帝的形像在我们里面。所以我再一次说:我们是自由的人,我们自由没有违反律法。我们自由不但不违反律法,我们能够照着律法去做。只是我们重生得救有了这个新生命以后,我们的旧我、老我还是多多少少在我们里面,所以我们多少还是需要外在的威迫利诱,或者上帝需要用鞭子、用胡萝卜来鞭打或者引诱我们,让我们慢慢学习着走这正路。

但是我希望每一个人、基督徒的爱人、圣洁、善良,越来越多是自律的。一定有挣扎、一定还是有「他律」,因为我们是罪人,但是我们希望这些他律能越来越少,使我们因着圣灵的工作能够自律。我的意思(这很危险的)就是,你成为一个越来越好的基督徒了,这「越来越好」是不是因为越来越多圣灵在你心里所写的上帝的律、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深刻?

比如你爱一个人,或者在医院中有小朋友你觉得你应该帮助他。你常常在医院里看到这一类的需要帮助的人,你越来越是因为你一看到他,就心中的爱让你很主动积极的对他有笑脸、有温柔、对他愿意扶持。还是在你对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或老人,你是一个老练的、世界的人?什么叫老练、世界的人?你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你会马上看这附近有没有记者、院长或者是有权威的人在不在、或者是病人的家人在不在、…,然后再去帮他。这就是「他律」,你帮他不是从你自己,你是他律:我名字能不能上报、我的考核能不能更好一点?各位,因此我必须说,你们现在医院做的恐怕多数是「他律」。各位,这种他律我们再一次说,因为我们是罪人,我们也不能说「他律」一点好处都没有,因为有时候这种外在的约束也能约束我们做一些好的事情,这我们也不能否认。但我们希望我们不是越来越是一个老奸巨猾的法利赛人,我们会做好事,是因为我们越来越熟练于他律,做一件事越来越想到利害关系,而不是我里面的良善。

各位,这「利害关系」包括上帝对我们的赏和罚。我们甚至越来越是领受上帝无比的爱在我们里面。当然这过程你会有,好像「我做这个上帝会罚我,我做这个上帝会赏我」。我们希望越来越多是上帝的爱先在我心里激励我,我甚至没有想到那些赏和罚,我就是喜欢做良善美好的事情。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是这样,但我们希望,不管是人间的赏罚或上帝给我们的赏罚,能够叫我们越来越多的自律,越来越认识上帝的美好而做这些事。

各位,我们在讲吃东西的事情,就讲到了「律法」。我们先把它狭窄一点讲:吃这祭偶像的物。这里当然没有讲「祭偶像的物」,(这里应该是讲到「肉」,因为它说「软弱的人只吃蔬菜」),这是解经家慢慢推出来的。大概是在罗马这个社会,你去市场买的肉,跟我们今天在台湾市场买的肉一样,大概都被祭拜过了。所以有一些软弱的人就想,这跟偶像、邪灵有关系,所以我就不要吃这个肉。那蔬菜呢?各位,我不知道是不是当时罗马人没有素祭,所以蔬菜没有被祭过。或者当时的人想越高级的越有肉吃,所以神也是越高级的越吃肉,所以大家不太有素祭。或者另外有一个可能,你如果不要吃祭过的蔬菜,可能在当时的罗马,在自己院子种种菜还是可能的。或者你可以找到有一些人,你特别跟他讲蔬菜不要祭。总之这个是有人不要跟魔鬼有关系。

可是有信心的人(坚强的人),他就因为有信心,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出自上帝的,我们都可以吃。各位,这也是希望我们基督徒有的信心。我们有这个自由,我们知道上帝造了万物,我们知道上帝是非常恩待我们的,所以上帝造万物是给我们吃喝玩乐。各位,这些你先不要想到「吃素有益健康」这些事情,我们就讲到上帝造这些的时候,原来是要我们都吃。

当然,你也可能又继续想到,人原来在亚当夏娃没有犯罪的时候是只吃素的,从挪亚出了方舟以后才吃荤的。将来在新天新地里面是不是只吃素的?我不太知道,好像应该是只吃素的。这些我还是说,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有些喜欢吃素的人(我不是指佛教徒,我是指基督徒)也会说,我们吃素的比较好,有益健康。不过我们不讨论这些,我们在讲的是,从整个圣经来讲,不管在堕落前、堕落后,神给人很大的自由、很大的权柄、很大的享受,就是神造了万物给人白白来享受。就算在堕落之后,我们也可以享受到吃喝的愉快,包括吃肉。这重点在这里。我们因为相信上帝对我们是非常恩待的,我们因为相信上帝造了万物、和上帝在万物管理当中,祂是希望祂的儿女丰丰富富享受到祂一切的祝福,所以我们就什么东西都吃,什么东西都是洁净的。但是有些软弱的人就不吃了,他觉得那是祭过的,就跟偶像有分了。

他说:「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这里说,比较有信心的(其实不只有信心,应该也是比较有知识的人),他就不要轻看这些没有知识的人。各位,有知识的轻看没有知识的,你们所看到的活的例子就是过去这几天我的表现,我常常在轻看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这实在需要认罪悔改(他们一大堆清规戒律,这个不准、那个不准,不准说谎、...,他们其实不知道我们有很多自由),因为如果我是轻看别人,那就更像法利赛人了,所以求主赦免。你不可以因为他不足而轻看他。

但是,不吃的人(就是那些很保守、很死板的人)不可以论断吃的人。保罗意思是说:你们罗马教会,谁都不要骂谁,一个不要轻看,一个不要论断,因为神已经收纳他了。保罗特别讲:「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保罗的确比较多在责备那些信心小、而一天到晚禁止人这个、禁止人那个的。教会里面那些死板派应该被责备。 在这里,其实保罗也在提醒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有些时候、有些事上我们是刚强的人;有些时候、有些事上我们是软弱的人。不管是刚强或软弱,我们目标当然是成为刚强的人。「刚强」就是相信上帝的带领是美好的,「刚强」的人同时也要有个信心:上帝不仅带领美好,上帝带领的美好里面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人是上帝的仆人,而他站得住或跌倒,他的主人会好好管他的。而且从长远来讲,上帝的仆人,上帝一定能使他站得住。

各位,这是今天基督徒我觉得安心、放心、大方、宽容的一个根据,因为万有都在上帝的手里。你不要觉得又有中国人那种「危苦意识」、忧患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会兴亡、每个基督徒都有责。各位,教会在上帝的手里,天塌了,有比我们高的人去顶(尤其我是矮人常常会讲这样的话)。我们为教会忧愁、烦恼、担心、伤痛、…,这是对的,因为圣经里面耶稣、保罗、杰里迈亚、…很多属灵伟人都是这样,所以我们有忧愁,但是我们的忧愁是那种不至于死的忧愁。各位不要死板,我们各种情绪都可以有的,我们可以为教会的事忧愁,但是那个忧愁是相信上帝会美好带领的。我们对教会、对其他人也可以喜乐和放松,但那个喜乐和放松和看得开、交托,也是一种相信上帝会带领的。而这种忧愁也好、喜乐也好,都不妨碍我们在生活中该有的积极面。

所以我再说,基督徒不是只有一种形像的,你不必太羡慕说我要打扮得都跟他一样。我们羡慕或喜欢一些属灵伟人,不管是戴德生、司布真或者是圣经里面的摩西、耶稣,我们都效法、都学习,这是对的,但是你也不必说「我就要跟他一模一样」。当然我们要跟耶稣一模一样。当耶稣进到圣殿里把桌子都推翻了,你也准备明天去教会把教会的桌子都推翻吗?这是愚蠢的效法。我们是效法那精神,不一定是外在的动作。而且我们总是希望效法学习得完全,并且效法学习得完全的时候,也要想到你是什么人,你是上帝所造的,你并不就是摩西。你们都有同样一位主、同样一位灵,但是你不是摩西。

各位,有一个好像是《伊索寓言》吧,有一只猴妈妈跟一只老鹰是朋友(照动物学应该不是朋友,老鹰会吃小猴子,但是这是故事),老鹰住在很高的高山上,小鹰慢慢长大,猴妈妈的小猴子也慢慢长大(各位,两种动物长的时间不一样,但我们也把那个都忽略了,假定牠们都同步成长)。有一天,老鹰妈妈看到小鹰翅膀慢慢长熟了,这我们都知道,老鹰有时候就会把小鹰推出巢,使牠从山崖掉下来,这时小鹰就被迫搧动翅膀,叫牠学会飞了。

当老鹰妈妈第一次把小鹰从山上推下来的时候(这是故事),猴妈妈就急了:「老鹰妈妈,你的小鹰掉下来啰!」老鹰妈妈就不做什么事。「掉下来要摔下来了!」老鹰妈妈都不做什么事。小鹰后来就开始搧牠的翅膀,搧、搧、搧、搧、...,就飞起来了。后来老鹰妈妈就跟猴子妈妈说:「我们就是这样教我们的小鸟飞的,你不要担心啦!」这猴妈妈一看:「这真好!」于是就把牠的小猴子带到山上,带到树的最顶端,然后就说:「下去,下去!」小猴子就哭,哭到最后猴妈妈就把牠一推推下去,不过底下很多猴子就把小猴子接住了。底下那些猴子就对猴妈妈说:「「猴妈妈,老鹰妈妈这样教小鹰,是因为牠有翅膀、可以这样教;我们猴子没有翅膀,不可以这样教。我们能够爬树就很好了,你就教他爬树就好了。」

各位,今天教会里有无数的猴妈妈。看到韩国的老鹰是怎么样推小鹰的,他就觉得我要这样学;看到新加坡的怎样,他就怎么学。看到约尔・欧斯汀(Joel

Osteen)怎么样,他也学。学一大堆,结果我们没有效法得对。各位,最基本的还是你对上帝要有信心,你对耶稣基督钉十字架、为你死而复活要认识,要有信心,你就知道上帝多么慈爱、多么怜悯。在任何时候有这种信心,你所效法的才恰当。所以,我们可以有各种情绪、各种不同的心思意念,我们有各种不同带领,我们可以效法一些,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风格,但我们不会觉得我们就是绝对正确。有些我们不喜欢,我们也不要觉得他一定错误。你认定耶稣基督和祂钉十字架,就是我们有一些最基本的教义把它持守住,包括三位一体、包括基督的神人二性、包括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死而复活是唯一的救恩。

大概这几个你能抓住,我觉得就非常好了。问题是我们对三位一体的真神、我们对上帝的预定…,这些我们都不确定、不知道、没兴趣。对耶稣的神人二性、为我们的罪死而复活,我们觉得老掉牙了,我们就喜欢去看看老鹰怎么推小鹰,我们就学这些东西,结果摔死了无数的猴子,包括台湾的许许多多教会,还在继续摔当中。

我们继续来讲。有人觉得我们基督徒要一天到晚快乐,请看哥林多后书第七章(我还要回去讲吃肉的事情,我们并没有讲完,只是每一次讲到一个东西有时候会牵扯到其它的。「我先前写信叫你们忧愁,我后来虽然懊悔,如今却不懊悔;因我知道,那信叫你们忧愁不过是暂时的。如今我欢喜,不是因你们忧愁,是因你们从忧愁中生出懊悔来。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 因为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 你看,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懃、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在这一切事上,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洁净的。 」

这一段经文里面就告诉我们,各位,我曾经讲过:七情六欲不是罪恶。虽然圣经有时候好像把情欲、私欲说成罪恶,那是因为那容易引起我们犯罪,而不是神造它本身是不好的。事实上,一个重生得救的人,所有的欲望都是好的,只是我们能够用圣灵来约束、来管理,让我们能够很自由、自主地使用它们,包括「忧愁」的情绪也不一定是坏的,基督徒不一定要每天笑脸迎人,你们要喜乐,就天天笑?「我儿子死了,感谢赞美主!死得真好啊!」你若儿子死了,感谢赞美主也很好,但死了儿子该有的忧愁也应该有。你说:「你不是才讲死了是到好得无比的地方吗?」对,到了好得无比的地方,所以你应该有喜乐、有放心:但是神造你,当你看不到你喜欢的人,你会忧愁,这也很正常的,你为什么没有这个忧愁呢?

所以我们有各种情绪的,情绪不是不好的。这里有讲到忧愁有两种,一种是世俗的忧愁。所谓「世俗的忧愁」就是对上帝没有信心的忧愁。一种是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这当然就是有信心的。这会产生殷勤(这是好的),自诉、自恨、恐惧(应该是不好的,但显然他在这里讲的是:自诉、自恨、恐惧可以让我们洁净)。自我控告、自我恨恶、害怕,都可以是好的,这都是现代心理学、基督教心理学所忽略并且错误的,他们常常说:「不要控告自己」。各位,在信心里面有些这些成分也不一定是坏的,但是一定要有信心,要不然我们就变成自虐和自杀了。

同样的,你的喜乐和你的放心,也可能是非常胡涂的。那个拿八就是胡涂的放心,他都快要死了他还不知道,他对人不起他还不知道,上帝要降大祸于他,他不知道;戴维本来要杀他,他也不知道。他应该吓得半死而悔改的,但他什么都不知道,照样喝酒,然后上帝击打他,他就吓死了。各样的忧愁、各样的喜乐都有他的优点以及缺点,在教会里也都有,我们也再次希望我们能够在各样的事上,我们的判断考虑是恰当的,而不是愚蠢的。

现在我们再讲「吃」的问题。他的确对那些比较软弱的基督徒(也是今天软弱的基督徒),而常常他在掌握教会权柄的时候我们需要提醒他:「你不要论断别人,上帝会有美好的带领的。上帝对教会有美好的带领,上帝会使他站立得住的。」然后我们讲到刚刚所讲的,基督徒不是就没有忧愁、没有担心,我们也可以有出自信心的忧愁和担心。

 守日子

下面从「吃」就讲到另外一件事:「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 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神。 」有些人只吃蔬菜,有些人肉也吃,有些人把主日看得特别大,这都是一样。各位,我敢说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个人看主日都是特别大。我曾经对某些弟兄姊妹说:「你们上班要当班,主日不去就算了,没关系。」结果被人骂。「有时身体不舒服,主日就不必来吧。」也会被人家骂。

我们以前在美国的时候(现在台湾也有),有些餐馆是星期天会忙,所以星期一才能够敬拜,后来我们就开星期一的主日崇拜。今天我知道已经有些教会星期六有主日崇拜,因为星期天有很多人当班不能来。这有很多人受不了,有的人是很强烈的反对,认为这是背道、悖逆。各位,对我来讲,这些都是很轻松的,根据经文「日日都一样」,没关系。当然,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我第一个不能流露出我轻看那些坚持只能在星期天守主日的人,圣经上说我不要轻看他。那我也应该知道一件事,因为圣经这样讲:那些软弱的人一定会论断我,他就会一直讲、一直讲,但是我就不必在意,因为主已经跟他讲:「你干嘛论断别人?」我就不要再受这些打扰。

我在这里好像很骄傲地表示我是那些信心刚强的,别人论断我,是信心软弱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天主教不是异端,被人骂死了。我越想就越得意,我就被这些软弱的人论断了。当然,完全可能是我错了。

这里在讲基督徒的生活里面就告诉我们,我们生活里面(包括教会生活)一定有软弱和刚强的,这段经文里面我们所讨论的,是伦理学也是教牧学,在基督徒生活里面都有。那么,在这里我想也就对很多弟兄姊妹一个很美好或很恰当的提醒:你不可能要求教会每个人的意见都一样。罗马教会看起来应该是还不错的教会,但是就有两大派。这两大派可能争吵到一个地步,连保罗都需要出马写这封信来告诉他们了。所以这件事也不是不重要,但这件重要的事情看起来也是无解的,因为教会里面始终会有这样的人。他能建议的就是:如果你真的刚强,你就不要轻看别人。对那些信心软弱的,我觉得可能需要提醒他:你信心是软弱的。

各位,你有没有发现你的教会里面,有时信心刚强的要包容那些信心软弱的人,因为信心软弱的人动不动就要自杀、会生气,或者是他们有权柄的。不只教会,家庭里面也是。不只家庭,医院里面也是一样,我们都会。在这世界上,我们都是让那比较强的人,因为他是董事长嘛,因为他是院长嘛,因为他有权嘛,我们都让他。可是在教会里面,我们就希望软弱的包容刚强的。当然这不一定办得到。但我觉得在这个时候要互相的,一个是不轻看,一个是劝人要包容别人的时候,最重要保罗提醒了一点很正面的:你每个人是为主活的。所以有点强烈的是责备那些论断别人的人。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今天越来越觉得说:如果我真的对那些软弱的弟兄姊妹有爱心,那我就求主让我用爱心说诚实话,不要再不讲他们了。就像保罗在这里也讲他们:「你们干嘛一天到晚论断别人?你们知道不知道你们是软弱的?」

当然我也求主不要轻看弟兄。如果我的神学让我比很多人好很多的时候,让我丝毫不轻看他,因为我们每个人最后要在上帝的面前交帐。这种个人主义是真的。很多人反对个人主义,但我是很赞成个人主义。不是自私,而是每个人要对上帝负责,别人不能帮你负责的。你不能说别人怎么说,你自己要在神面前说明的。你自己要意见坚定。你一方面要意见坚定,一方面要包容其它意见跟你不一样的人(如果这不是违反真理的,违反真理的我们不能这样包容)。

所以,他的结论13节很有意思了:「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宁可定意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 」什么叫做「绊脚跌人之物」?这就是很大的爱心了。保罗在这里其实可能是对于刚强的基督徒有更大的要求。不是「可能」,我「确知」是这样。所以,在座弟兄姊妹,如果你觉得你是刚强的、比较成熟的基督徒,那你真需要更多走十字架道路了。你的行为不要让人家跌倒,你的行为不要叫人家犯罪。什么叫「犯罪」?我们看下面讲的,保罗就是在说明这件事情,说明「吃肉的事」和「守主日」,以及这会应用到我们生活中各样的事情。

第14节:「我凭着主耶稣确知深信,凡物本来没有不洁净的;惟独人以为不洁净的,在他就不洁净了。 」这句话,保罗是很婉转、间接地在说:什么东西都可以吃,什么东西都可以穿,什么东西都可以。

「不洁净」、「不好」是当事人觉得洁净、觉得好就好,当事人觉得不好、或人觉得不好就不好。各位,这个我们也要稍微小心一点,当然这是在讲到我们内心对上帝的信靠,讲到上帝的创造,但就我们现在罪恶的世界里面,你要应用的时候要稍微小心一点。这个东西祭过偶像了,但是吃的人如果觉得「我仍然是因为相信上帝创造这个东西,上帝的恩典让我能吃,那我还是可以吃。」也就是这个东西是洁净的,你觉得是干净的就好了。但是如果你觉得:「这东西祭过偶像了,所以恐怕有点脏,恐怕吃了会中毒、生病。但是实在很好吃,我还是想吃。」你又想吃,又怕这是因为跟别的偶像有点关系,吃了会有害。你这样吃,就会有害。也就是,你要吃的话,就正大光明地吃。

各位,真的,你要吃得愉快,你在世界上要生活得愉快,你就要有信心。所以人家以为有信心就是生活比较不愉快,不,有信心叫你生活更愉快。你要吃得愉快,这是上帝造的。这点也可以扩大一点看,像我们现代人这么担心胆固醇高,吃那个会怎么样…,当然我们吃东西要小心是真的,但是你一天到晚都在担心,那就是穷紧张、很可怕。

不过保罗没有讲那么多,保罗讲的就是说:什么东西都可以吃,因为这是上帝造的,没有什么不可以吃的。那么,你自己心里有很多的「不洁净」,其实这种「不洁净」我们从圣经很多地方看见,是因为对真理的认识不足,就会迷信:「这是祭过的,所以就会脏。」事实上,如果你知道上帝的话,你知道那些偶像都是虚假的,不因为你祭过了就不干净,你当然可以吃!但是,这就是基督教奇妙的地方,但是,可以吃,可是「你若因食物叫弟兄忧愁,就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经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 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毁谤。」

什么叫「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毁谤」?就是你做了一件善事,或者你知道做这件事是对的,可是你这件事一方面叫人跌倒,一方面叫人毁谤你。这例子非常简单,比如基督徒、宣教士到中国传福音,叫大家都到教会里面来听上帝的话,我们是来传道的,叫大家都来。而且我们没有性别、种族歧视,大家通通可以进来(早期时分边,更早时甚至是分堂,男生一堂、女生一堂,男生一边、女生一边)。甚至在这里面我们显出非常多对人的慈爱。宣教士来的时候,包括女性的地位被提升,女人可以识字读书,这是一种善,是一种上帝的爱。可是这种「善」到中国来就被毁谤:「西方人洋鬼子,把男女关在一个堂里面,不知道做些什么下流的事。」这是我们中国人脑子太下流了才会这样想,男女授受不亲,稍微亲一点就马上想到很下流的事。鲁迅就讲到:「看到人家一只膀子,就想到人家裸体;看到裸体就想到性交,看到性交就想到群交。」所以中国人脑子是很肮脏的,我也不是骂中国人,但是常常就是我们的善良、我们知道可以做的事,我们的自由、甚至以前宣教士教女生运动、读书,都叫人毁谤。

如果叫人毁谤,那就不好,那怎么办呢?那只好对这些软弱的人就要让步了:本来可以一起聚会,但是因为他软弱,就不要一起聚会,男生就跟男生聚会,女生就跟女生聚会。西方宣教士到中国来,不是只有叫你信耶稣(因为信耶稣最重要),也包括教你运动。运动里面也包括游泳,游泳包括穿游泳衣。中国人又说:「下流、色情、...」。也许在这个时候,女性的游泳衣就不是像西方的游泳衣了,就穿得比较长袍马挂(当然不是真的长袍马挂,但起码不会叫中国人毁谤)。

可是有些东西就非叫人毁谤不可、非跟他冲突不可了,因为中国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不可以有女性教育。中国人说女人一定要缠小脚。西方人到最后当然也是借着政治的力量,到民国的时候不准缠小脚了。当然还有很多乡下的人强迫缠小脚,基督徒的妇女常常去让人家不准缠小脚,我们会去做这些事情。

有的时候你做一些好事,那些好事叫那些愚蠢的、无知的、软弱的人批评你。这个在基督教进入异教的世界的时候最多,因为基本上他们是不认识上帝的,所以他们愚蠢的风俗习惯非常多。中国、印度、事实上欧洲野蛮民族、...,都很多,每个都是这样。

我们再一次把我们常常说的再提醒一次:从一方面来讲,没有什么「基督教牛肉面」。在神的两个国度里面,世界国度、外在的,有他外在的法则。我们基督徒与外在法则是一样的。牛肉面好吃就是要新鲜、要干净、要作料放得好,不管是不是基督徒。没有­「基督徒牛肉面」,所以也没有「基督教政治」、「基督教伦理」,如同没有「基督教数学」、「基督教计算机」、「基督教艺术」…。所有外在的东西,上帝的法则使他好的、快乐的就对,不必有个「基督教」。

但从另外一方面,不但有「基督教牛肉面」,一切都要合基督教才会好。因为就长远来讲,任合一种文化、知识、生活习惯,如果不在「信靠神」的前提之下,只是单单靠着神一般的恩典来托住的话,或早或晚都会出问题。所以,信了耶稣,基督徒对圣经的认识,或早或晚应该对风俗、民情有改善的,包括对牛肉面也有改善。我们昨天花了很多时间讲这些。

现在我们再讲到,当宣教士到世界上来的时候,或者是基督徒对真理认识越清楚、越多的时候,我们就越来越自由,我们就越来越能享受神。但是这些自由和享受,你要能够发挥出来,有的时候需要被约束一下,因为别人还不太懂,所以你的「善」会被人毁谤。让女人识字会让人毁谤,大家一起来敬拜赞美主会被人毁谤,你教小女生穿游泳衣游泳会被人毁谤…。很多东西,各位,如果要再想到,基督教到这个罪恶的世界带来很多正面的影响时,都曾经过被人毁谤的阶段。

保罗当然不是说你因此就不要传福音,你因此就不要告诉人使人得自由的福音。保罗不是这个意思,但保罗的确是说:你在伦理上很多事情,在人家不够成熟的时候,你就稍微让步一点。

「基督已经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他再对这些自由的人,或者是比较刚强的人讲(17节):「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 在这几样上服事基督的,就为神所喜悦,又为人所称许。 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保罗在这里讲的当然都是对双方说的,但是刚强的人因为对圣经比较了解,所以他应该听进去的比较多。所以他再讲到,我们基督徒在一起生活,我们应该是公义、和平、喜乐;至于吃喝,那个不重要。当然吃喝背后的公义、和平、喜乐是重要,但是外表的没有那么重要。神在人的国度中,外表的那些东西你可以有弹性,你内心是出自公义、和平、圣灵中的喜乐。有了这些,你再服事基督、服事神,神很喜悦、人也很称许,我们希望整个教会都在这种和睦的气氛下彼此被建立。我们的被建立是让上帝的道更被传扬,让大家更听上帝的话,你不要为了食物在那里争吵。如果因为食物毁坏上帝的工程,那就不好了。所以他这样说。

各位,对不起,因为是保罗一直在那里绕圈子,所以我也只好绕圈子说,而不是直接说。他若直接说的话就是:你什么东西都可以吃,祭拜过的你也可以吃。但他又说:但你最好不要吃,不要吃的理由是因为有软弱的人。软弱的人你不要一直软弱,你应该刚强,你不要论断人,你应该也学习:神的国不在乎这些吃喝。但是因为你还是这么喜欢论断人,人家一吃东西你就觉得要论断他;人家一穿比较新潮的,你就要论断他;人家一有比较自由的行动,你就看不顺眼。因为你是这样,我就劝那些刚强的人:你就不要叫人家跌倒吧,你就忍一忍吧,你知道可以做的你就不要做吧。你碰到一群老妈妈,你就把裙子放长一点吧,你就不要那样一天到晚叫他担心嘛!当然不只是老妈妈,你碰到一些男人,也就把裙子放长一点吧,因为那些男人是容易跌倒的。

保罗又讲到最伟大的地方了:「食物都是洁净的,但是如果你因为食物叫人跌倒,这就是他的罪了。 」意思不是别的:你是刚强的、你是有信心的人,你知道这个东西可以吃,但是你的吃叫别的软弱的弟兄毁谤你、对你做错误的攻击,你是叫他犯罪、叫他跌倒了。他犯罪,你也犯罪了,因为你做正确的事让软弱的人批评论断、让他犯罪,是你引起的,所以你有罪。

保罗讲的就跟耶稣讲的一样,这是多走一里路。你知道你可以做的事情,你就让步不做,这是多走一里路。这里讲的就是「吃」,肉是可以吃的,祭过偶像的物也可以吃,但是你不要叫这些软弱的人跌倒吧,天天生气、天天犯罪、天天嫉妒(当然还有另一种理由,这我们等一下再讲),他说这就是罪了。

21节:「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是什么别的事,」因为这里不只是吃肉,包括穿、包括投票选举、包括你的政治立场,如果叫弟兄跌倒(跌倒就是犯罪,就是使他毁谤你、论断你),你就「一概不作才好」。所以,如果你碰到一个深蓝的基督徒,他觉得如果你支持台独就要下地狱,他就跟你割席绝交,那你就不要在这深蓝的人面前谈「台独有他的道理」,你就不要讲。 你是可以讲,但你就不要讲。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你是一个深绿的,你非常强调台独的重要,但你碰到一个蓝的,你会叫他跌倒,你就不要讲。因为事实上,各位,神的国不在乎台湾独立不独立,神的国也不在乎台湾跟中国统一不统一,那都是很小的事。各位我再次说,我知道我一讲这话,这社会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基督徒会骂我:「你们基督徒都不知道民间疾苦,世事什么都不管。」我已经一再讲了,你就是把上帝的国、把神永远的国度看得最重要,你才会在这些事上有一个比较正确的看法和态度,不管你是支持蓝或绿的。因为你有上帝的灵在你里面,你有上帝的智慧在你里面,你才能够比较合情合理的处理这些事,不管你是蓝或绿。

所以你先要看清(这也是我们在这里不断讲到的),你先要看清这世界上的事,你才能够为这世界上的事有贡献。「你要看清世界上的事」这讲得还不够好,你要看重上帝,上帝必须是你的一切!你在蓝绿、政治、吃喝的事上,你才能处理得比较对。神的国不在乎吃喝、蓝绿、捷运、...,各位,我知道很多人会骂我,但是我还是要这样说,因为这是圣经上的话:「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 」这就是上帝所赐的。你认识上帝、以及十字架上的救恩,是最重要的。吃喝虽重要,但是吃喝如果叫弟兄跌倒,我就不吃不喝了。当然不是不吃不喝,我就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吃喝。这也是一种「说谎」,或这是一种「隐瞒」。

保罗说:「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是什么别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作才好。 」你对软弱的人就尽量让步,当然在让步里面,保罗在这番话里面,也对软弱的人责备了:「你怎么一直在做软弱的人?你要刚强一点,你要知道基督给你的自由啊!」

以喝水来说,我们到印度,假定印度只有这一条河,假定这条河是印度神河,是他们天天都在那里祭拜的,只有这里有水喝,如果有基督徒来这里,软弱的基督徒说:「那我不喝。」他最后宁可渴死也不喝,(我们假定什么矿泉水、蒸馏水、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他不喝,我也要陪他一起不喝而死吗?保罗说:「叫弟兄跌倒,一概不作才好」。各位,你这要看得灵活一点,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对那种愚蠢的、笨的、少了脑汁的、还自以为聪明的、没有信心的,我们是让、是包容,但是我们在教导他,在尽量不让他跌倒的事上不断进一步在教导他。保罗在这里讲:我就不吃。你若一定要吃,你就在神面前守着。也就是:你吃的时候,不要叫他看见。

各位,说很简单的话,包括喝酒。你问我「喝酒」是不是罪?我觉得喝酒不是罪。基督徒可以喝酒。圣经上这太清楚了,最起码旧约非常清楚让你看到收葡萄、吃喝…,那都是酒!一定可以喝酒的。我们也可以确定新约的圣餐所喝的不是葡萄汁,而是葡萄酒。但是,因为这两千年来,包括这一两百年来,特别在美国,喝酒造成太多罪恶,于是有些好心的基督徒,虽然很好心、很敬虔,我也必须说,是软弱的基督徒,他们绝对不准喝酒。

我妈妈在大概五十年前到纽约,那时纽约还很保守,住在一个神学院的宿舍里面。她不是神学生,但是神学院宿舍对外开放,所以她住在那边。有神学院的管理员(一些比较古板的老太太)绝对滴酒不沾的。我妈是台湾来的,在市场买了一瓶酒要烧菜,差点被开除!因为我妈不知道,知道了也很简单,你可以变成一个怨女抱怨:「我根本不喝酒,这我们中国人烧菜的习惯…。」你讲那些有什么用?他可以举出一万个故事说有多少人喝酒、倾家荡产、酒是万恶的根源…。当然,如果你继续要反驳下去的话,要跟他吵,你可以吵不完。你也可以说:「给我一把枪,我现在要开始杀女人,因为这世界上有多少罪恶都是女人造成的,所以我现在要开始杀女人。」或者在我们中国有这个故事:「给我一把刀,街上每一个男人我都要把他阉割,因为男人的性器官造成多少罪恶!」

各位,罪恶不是性器官的问题,我们一开始就讲过了。罪恶的也不是酒,罪恶的是我们败坏的意志,罪恶的是我们败坏的心。但有些人心被修复了、重生得救了以后,他还是非常的软弱,他见不得任何一点点可能叫他身体任何一个部分有一点快乐的。对这种软弱的人,你就不要在他面前喝酒嘛!当然,你自以为站得稳的要小心,免得跌倒了,因为你自己喝酒、吃肉也可能会跌倒。

我们现在就稍微再扩大一点。你虽自以为刚强,有些事情你再怎么样你也不刚强的,有些事情再怎么样你也知道你不能做的,比如,照康牧师这样讲(不是我这样讲,是保罗这样讲,下面这句话多么伟大),22节说:「你有信心,就当在神面前守着。」也就是不要让别人看到。这件事是好的事,所以你可以在神面前做。但这件事对软弱的人,他看到他会跌倒,你就不要让他看到。这我们等一下看到别的地方还会讲到。

「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就有福了。 」各位,可不可以看电视?可以!可不可以上网?可以!有没有罪?没有罪。甚至比如我在教会办公室,我办公的时候,上网看一部电影。长老或者其它任何一个弟兄姊妹经过了,不管他保守不保守,我一定切换一下,把屏幕变成是圣经,因为不要你跌倒。你不在的时候我看,可能我在犯罪,但也可能我看,一点都没错。

事实上我在前一个月有一天,我在上班的时候看电影,理由是我晚上就要讲一个故事给小朋友听,我要看那个电影里面几句重要的话。那个故事是一个电影改编的,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讲到十九世纪美国西部开拓有一个人家里的小女孩被印地安人抢走了,就在印地安区长大了,长大了以后被救回来,她却不适应美国人的生活,很快就死掉了。我要讲这个人的故事。我要讲到:有人在罪恶的世界久了,一旦进入上帝的国度里他不太适应,他还想回去。我是要讲这些,要知道一下那个故事里面几个重要的情节,我要看一下。但是我在看的时候,别人根本不知道我在做很伟大的事,想要分享给别人,让小朋友知道我们个性需要改变,信了主之后要能够适应上帝的国度,你不要还想回到以前魔鬼的国度。我要讲这个就要讲得生动一点,我第二天讲道也要讲得生动一点。我就在预备怎样喂养我的羊。

可是,如果有别的人来看,他只会想到:「这个人上班的时候看电影,这是什么人嘛!」万一那个电影刚好旁边的广告闪过色情的,人家走过来一看:「这牧师堕落、下流啊!」这个人就开始叫你的善被毁谤,他可能也不调查,就在长执会里说:「我看到牧师在某年某月某日上网看电影,而且有色情的镜头。」他讲的可能都是真的,但他做这件事是在犯罪,因为他跌倒了,他不用事实调查就在控告别人。

保罗是在说:这世界上很多这样的人。各位,他只用「吃饭」和「守日」来讲到我们生活中的事情,我是把他扩大一点讲到上网、讲到投票的蓝绿问题。其实你们如果有点想象力就应该知道,食衣住行育乐,每一部份都应该包括进去了。包括我们在教会、在世上,我们所说的、所做的。各位,当然我们不可能说每句话叫每个人都满意、不叫他跌倒,加尔文也讲,有时候你就叫他跌倒,因为这种人已经顽固透顶了,一天到晚就是让别人在他面前受不了,他看这个也不顺眼、那个也不顺眼,你就叫他跌倒,叫他好好的被冒犯一下。

不过,在一般的原则上,如果你是一个刚强的人,你就应该在你以为可行的事上,能够行,又能有所让步。你要有个平安的良心。当然这都要很小心。我在上班的时候上网看电影,我这一次可能真的是为了我的讲道,可能看得过瘾了,下一次再看些什么。各位,你在上班的时候如果疲倦了,上网休息一下、看一看,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这些都没有一个明显的界线,各位,这就是讲到「他律」和「律法主义」的错误。如果我规定你:你上班的时候可以上网只看十分钟,可以看好消息电视台和迪斯奈台,结果好消息电视台有个广告有点色情,然后你又说色情广告不可以看,迪斯奈台也有个色情广告,你也说迪斯奈台不可以看。这样一来,你的律法可以写到一万条,到最后读完一万条已经过了十分钟了。所以,我们不是「他律」。「他律」叫你没办法做事了,我们的目标是「自律」,是圣灵在我们里面立刻告诉我们去做,而且很平安。但是,这些自由在上帝的爱里面,我们常常是需要放弃的。有的时候又为了爱人,我们必须活出这种自由,叫那些死板的、信了主之后还是被捆绑的,能够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