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基督教伦理学(25)

自由的伦理(续)

 守素安常

  25-28节,「论到童身的人,我没有主的命令,但我既蒙主怜恤能作忠心的人,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你们。因现今的艰难,据我看来,人不如守素安常才好。你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脱离;你没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妻子。你若娶妻,并不是犯罪;处女若出嫁,也不是犯罪。然而这等人肉身必受苦难,我却愿意你们免这苦难。」

  有关童身的人,同样是保罗自己的意见,不是吩咐,同样不是主一字一字的命令,但是主借着保罗把建议表达出来。这不能强迫,所以是建议,是保罗自己的意见。但这意见的确是圣灵默示的。

  保罗说,「照现今的艰难」,那你看圣经会觉得这「现今」是「万古如一日」。当时的现今,维持婚姻很不容易。但今天还不是一样。所以我们看到台湾是越来越幸福了,但人越来越晚婚了,因为不敢结婚。我常碰到很多出租车司机说,我们以前一家十个孩子还不是养了过来。现在养一个儿子,三十岁也不敢结婚,因为看到别人养小孩很多艰难,就怕了。现在养一个孩子,比以前养十个孩子还难。所以这「现今的艰难」,也是指伊甸园之后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艰难。接下去这句话,我想我这几天表达的,各位也应该能够接着讲了。我要说的就是,每个时代都有它的艰难,但每个时代上帝也都有祂的恩典。而且过犯不如恩赐。你不一定是觉得越来越悲观,或越来越乐观,但起码知道上帝的恩典一定够用。

但是上帝的恩典一定够用,或说人都是罪人,这类的话我们也常讲,但都是罪人,并不表示罪恶都是一样。恩典够用,也不是说每个恩典都一样多。有些情形,在某个时代下是比较好的。保罗就说,这守素安常比较好。守素安常,也就不是讲单身比较好。就是你把你现在的状况想办法过好,是最好的。这比你希望环境改变来得更实际、更好。这都不是说,你现在的婚姻很不好,调整对方不可能,你就调整你自己的心态。我不觉得全是这样子。对方要改变也不是不可以,不可能。我觉得我们现在处处充满了绝望,所以就常讲你不要老是想改变对方、要接纳对方、要爱对方。意思就是我们改变失败,而且头破血流。可是圣经里我们也讲过,我们并没有不改变。事实上,上帝的爱应该把对方改变的;我们也应该存这样的希望。当没有这样的能力、没有这样显出来的时候,通常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圣灵的大能,我们没有福音的大能,我们没有把神的话和上帝摆在心里,以至于我们活得很懦弱。包括现在很多的专业,常常不能给我们很多的帮助,因为我们离开了上帝或离上帝比较远。

  守素安常,也不是说我们就不结婚。受素安常是把你现在的状况尽可能得过得好。就包括我现在不要去想到我今天回家以后会怎么舒服,怎么好,我要怎么样。各位,我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教你们这堂课。过去的事已经过去的,以后的事是将来,但现在的事尽可能地把它做好。而人常常都是对现实最想躲避,不是想过去,就是想将来。其实现在最重要,我们要把现在的事做好。你的丈夫或妻子,你先不要想到他们死了就最好,他们走了就最好,或你现在有太太就好了。你先不要想环境改变,然后你会舒适一点。这不是不可以,若能够求自由,就求自由。但如果不行,你想到你是主的奴仆,基督已经释放你了。就是,基督徒最后是反求诸己,或反求神的恩典在我们身上。我们的这种态度也绝对不是唯唯诺诺的。我们是有爱心,靠着上帝来做事,包括你现在的工作场合、婚姻状况,包括我们现在台湾的政治状况,包括从很小到很大的,从我们身边到遥远的,我们都求主帮助我们守素安常。

  下面这话是保罗说的,不是我讲的。「你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脱离」,各位,不是「你有妻子帮助你」。我没有去研究原文。但「你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脱离;你没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妻子。」看起来这句话很好。姊妹们,这句话改成丈夫完全适用。为甚么「你没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妻子」,因为你被火烧得受不了。就是人单身很苦,结婚也是很苦。单身有它的流弊,结婚也有它的流弊。那我们也要赶快说一句话,单身有它的快乐,结婚也有它的快乐。那就是靠着主,你怎么把现在结婚的、不结婚的状况过好一点呢?就是你没有妻子,包括没有丈夫,你就不要去求丈夫或妻子。我们今天常常看到的就是,希望用结婚,或换工作,或换老板,或换下属,或搬家,来改变我心里的状态。这不是不可以,我们也常这样做,但最重要的还是你的心要被上帝的灵来充满,你里面基督的国度总是有上帝丰富的恩典和能力。

  你不要求,但若你真的娶了,这28节,「你若娶妻,并不是犯罪;处女若出嫁,也不是犯罪」,我们今天看起来也觉得很错愕,其实这也反映出很多人的观点,包括佛教的观点,觉得结婚是罪恶;只有犹太教和基督教比较不是这样。我们不觉得结婚是罪恶。其实基督教有很长一段时间,也把结婚想成一个必要的罪恶,就若不是为了繁延种族,这真是一个罪恶。这里面都有很多很悲哀的地方,包括这里面有性的快乐,而性的快乐就是一个罪恶。你看很多的宗教大概都会说独身是比较圣洁的,比较能成为一个高僧或甚么。我们基督教没有这个观念,「娶妻没有犯罪,出嫁也没有犯罪」。但保罗又讲,「然而这等人肉身必受苦难」,就是你的生活一锭是苦难。你当然可以跟前面的连在一起,如果你不结婚,你肉身必被火烧,就一定欲火攻心。所以各位,你在生活中,不是里面的火烧,就是外面的钉子刺你,都是很难避免的。能够做的就是「求主在你的心里,叫你知道基督释放你,叫你得自由了」(参林前7:22)。各位,这像一句口号,但这话是真实的。我觉得我们信主的人有的时候也会苦笑,但是知道主还是有恩典的,我们感谢主。

  保罗说,「我却愿意你们免这苦难。」这有些人要我介绍对象,我都觉得奇怪。我像保罗一样,愿意你免这苦难,那我怎能把你往火坑里推呢?而且你还请我、拜托我为把你推到火坑里多多努力代祷。也有很多母亲这样,自己不看看自己老公是怎么样子,天天牧师啊,你一定要帮我的儿子(或女儿)介绍一个对象,意思让他(或她)多多经历苦难。很奇怪,我不大懂,为甚么这样子。

  保罗说,「我却愿意你们免这苦难。」我们看这经文要马上回到前面十几节,那苦难的确是欲火攻心,也是容易犯很多的罪。就是人生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危险都有它的痛苦,我们就是尽量减少。

  29-31节,「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 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 也许我继续再讲的时候也提一下,基督教的伦理,是恩典的伦理,但也是律法的伦理,所以是两国的伦理。基督教的伦理是自由的伦理,但也是爱的伦理,所以自由仍然也是被约束的。基督教的伦理是末世的伦理,也是现世的伦理。末世的伦理就是我们在期待将来,也就是我们的伦理是充满希望的伦理。现世的伦理就是我们对现有的一切,我们知道不是长期的,是末世的,是会过去的,是就要结束的,这一点是很多基督教的伦理学家不愿意同意的。他如果愿意讲基督教的伦理是末世的伦理的时候,他的讲法就跟我的讲法刚好相反。就像西方新派神学家莫特曼讲「希望神学」,我觉得是错误。他讲的是末世伦理,是有希望、盼望的。但他讲的希望是这世界上会成立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天堂。基督教信仰能促进这马克思主义天堂的实现。我觉得这还是一种世俗化的末世伦理,不是靠着上帝的恩典。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就是你现在有艰难没错,但这会改变。罪恶的资本主义会被推翻,然后新天新地就来了。是新的社会主义、公正的社会世界,这包括社会制度上的改变,福音改变社会制度。这是他们讲的。

  我们讲的并没有完全排斥我们在社会上应当做的事,但我们知道一件事,我们常常被提醒,现在状况要做得好。我们基督徒非常看重现实,但我们又非常看重将来。保罗讲的就是现在这些东西都是会很短暂的。保罗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一方面,我们因为上帝的恩典把现在看得最重要,因为知道上帝过去的创造、过去的预定、过去的计划、过去的拯救,包括耶稣过去所做的一切的事,更早追述到以色列出埃及时,包括神在历史上所做的一切丰富的事,也包括过去两千年神在教会里所做的事,因着神过去所做的这些事情,总之历史的教训让我们知道神会恩待祂的孩子,我们现在就很积极。另一方面,我们又因为将来,上帝为我们忠心爱主的人预备的是美好的,所以我们也会积极。我们因为过去历史的美好和将来盼望的真实,我们现在就很努力。这是基督徒的观点。

  那我们将来会得到更美好的,因为现在我们虽然努力的在做,努力的希望做得好,但我们也都同意一点,现实是有很多的艰难。现实有很多的痛苦和现实有很多的喜乐,这两个基督徒是并存的,不可忘记。我们不是因为只想到现实的痛苦,所以赶快离开就好。各位,我们现在能够凡事谢恩,我们现在能够数算上帝的恩典,这在希伯来书(3:7、15,4:7)讲,「你们今日若听祂的话」,「现在听祂的话」,你不要讲明天听祂的话,你不要讲我长大以后听祂的话,你不要讲我神学院毕业以后听祂的话,你不要讲我升到甚么职位以后在听主的话,我们希望我们今日就听祂,我们现在就听祂。圣经讲,「看哪,现在就是拯救的日子」、「看哪,现在就是悦纳的时候」,我们基督徒是看重现在的,因为神过去的作为和将来的应许。但是我们也承认现在有很多痛苦,我们又承认现在是短暂的,现在是暂时的。

  我要表达的是:我们基督徒对现在、对过去、对将来都是正面的。世界上的人对过去是负面的,譬如:祖先的咒诅,这是过去的;童年的伤害,这是过去的。如果好,也是过去了。可是我们基督徒不会说过去不好,因为过去是上帝在掌管。现在的人对将来又没什么盼望,所以也不敢生孩子,也不敢买房子,也买不起房子。现在生活虽然越来越富裕,但因为将来没什么指望,现代人就很艰难,就只好今朝有酒今朝醉。甚至我们也很悲哀的看到烧炭自杀越来越多。

  保罗说,知道现在有艰难,但你现在要好好的做。我们单讲艰难的部分获快乐的部分,不太多。他说,「时候减少了」,你可以说快乐的时候减少了,因为我们慢慢老了;你也可以说痛苦的时候减少了,因为这坏蛋快要过去。就「时候减少了」,可以是正面或负面,就是快乐的时间减少了,痛苦的时间减少了,而我们渐渐接近末世,我们越来越在末世中。一个新天新地的来临,那绝对是美好的,这给我们正面的。那少了是怎么样呢?你减少了有妻子的时候。

  保罗说,「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的」;当然我们可以说,「有丈夫的,要像没有丈夫的」。各位,从创世记,亚伯拉罕、艾萨克、雅各布开始,直到今天,你不觉得这句话非常真实吗?今天不是很多空中飞人吗?今天不是很多内在美吗?今天不是很多台独吗?今天不是很多太太带着小孩在甚么地方吗?就是「有妻子的,就像没有妻子的」。旧约的时候,亚伯拉罕和艾萨克的妻子都变成妹妹了;妻子不仅带来杀身之祸,虽然因着神的恩典,后来也大赚一笔不少的横财。意思就是在罪恶的世界里,妻子会带给我们痛苦和快乐都可以是减短的。如果是痛苦的话,你也要想到没有妻子的快乐;如果是快乐的话,你也要想到这快乐的时间不多。有无妻子重点还是讲到,环境的如何不如你内心的如何。你内心对主有信心,有无妻子都没关系,有无妻子都能够拥有有妻子的好处。

  「哀哭的,要像不哀哭」,这应该是正面的。一个人哭,要像不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你原来是很快乐,但在这现实要过去的世界里,你的快乐也是短暂的。就是哀哭和快乐都可以是短暂的。

  「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各位,我们每次搬家恐怕都会有同样的感觉或经历,百分之九十是你根本没用过的东西,一直放在储藏室里没动。对,你的衣服越来越多,但没穿的更多。吃的也是,我们丢掉的越来越多。买了很多,但吃不了那么多。糟糕的就是,在我们身上囤积的也很多。你想在这短暂的世界里,有些外在的,或许是妻子、丈夫,或许是好的环境叫你快乐不快乐,都不一定有很多的果效。但我觉得这里正面的,就是你心里要好好信靠上帝,使你这短暂的世界里,你智买的你能够享受,而不是无有所得。就是我们常常没有多享受到神给我们的东西。

  「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这世界非我家,这世界会过去,我们也还是说,我们不消极,我们更积极的在基督的国度里,把神在世界上的做法活得更好。

  32-33节,「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这是每一个结婚了的弟兄姊妹应该知道的事情。这是者非常慈爱、非常实际的提醒。你如果没有娶妻,没有嫁夫,你是单身,那你就为主的事挂虑。讲简单一点就是,你今天在教会里的服事,就比较自由了。你不用服事的时候,还要想到今天要早点回家帮老公烧饭,晚上回家要陪老婆。这些都不必担心、不必顾虑,你半夜十二点、一点、两点回家都没关系,因为你没有家庭的牵挂。这你会听到一些弟兄姊妹讲,包括六七十岁丧偶以后,有人会说,我现在真的很自由。没有丈夫或妻子,小孩也都独立了,可以好好在教会服事。这自由,你也可以想到如果你今天是单身的,也可以有这自由,这可以叫主喜悦。你不用想到妻子的事情。

  如果你结了婚呢?婚姻的确是世上的事,将来你在天上是没有的。虽然你今天在地上,不管是婚姻、政治、选举,这些要过去的事,是天上没有的。你的内心仍然在基督的国度里面,里面是用主的爱,外面看得到的东西是用主的律法来做事。你娶了妻子,你仍然要带她去百货公司买东西、去郊游、去吃饭,然后建立家庭…等等。这也包括丈夫,你嫁了丈夫,你就要天天变换菜色,好叫他喜欢。

  各位,你娶不娶妻这事,看起来又是天主教得胜了。就是,如果没有娶妻,是为主的事;娶了妻,是为世上的事。为主的事看起来比世上的事,高级一点。可是保罗底下不是这样讲的,我们等下会看到。

  34节,「妇人和处女也有分别。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事挂虑,要身体、灵魂都圣洁;已经出嫁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丈夫喜悦。」我们在这世界上,妇人和处女是有分别的。前面讲,作男人的是这样;这里讲,作女人的也是一样。你没有出嫁,再一次讲,就跟没有结婚的人一样,你是为主的事挂虑。

  这又是一个很危险的经节。天主教和许多其它宗教都喜欢应用。如果你没有出嫁,你就单纯为主的事挂虑,身体和灵魂就都圣洁了。你不小心解就是,你结婚的话是为世事挂虑,你身体和灵魂就都不圣洁了。我们不能这样解释。当然,他好像有讲到,单身在服事主上是比较方便。其实这句话讲来也没什么微言大义,我们也很容易了解,的确没有结婚的比较容易在教会服事,不受婚姻家庭牵绊。但为甚么不鼓励我们不要结婚呢?前面有讲,因为我们不结婚会欲火攻心。这也是一个妨碍。所以,我们看圣经要看得完整一点,每次看到正面的,都要想到还有一些负面的。

  好,如果你已经结婚了,就只好为世上的事挂虑,要想怎样叫丈夫喜悦。前面是怎样叫妻子喜悦。

  35节,「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不是要牢笼你们,乃是要叫你们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事主,没有分心的事。」所以,35节是把上面的话作一个总结,我是为你们能得好处着想,不是要牢笼你们,限制你们结不结婚。我是要叫你们在结不结婚当中,都行事合宜,殷勤服事主,没有分心。所以,从33节就可以知道,前面说的单身服事主,意思只是在行动上方便;而实际上,结婚也可以殷勤服事主,包括你在家里殷勤的服事,在家里带领自己的丈夫、妻子、儿女,这都可以。的确是偏向单身好一点,但单身的欲火攻心的危险也比较大一点。加加减减,只要你心里信靠上帝,你的任何遭遇状况都可以,你在世界上也会比较好一点。

  下面36节开始到38节,讲的是不大令人了解的经文,「若有人以为自己待他的女儿不合宜,女儿也过了年岁,事又当行,他就可随意办理,不算有罪,叫二人成亲就是了。倘若人心里坚定,没有不得已的事,并且由得自己作主,心里又决定了留下女儿不出嫁,如此行也好。这样看来,叫自己的女儿出嫁是好,不叫他出嫁更是好。」大概的意思,就是要不要嫁自己的女儿?这很稀奇的。这好像最好的方式是不要嫁自己的女儿。38节,这又好像是天主教比较得胜的地方。看起来叫自己女儿出嫁是好,但不叫她出嫁又是更好。这句话,我不知道今天有多少父母能看进去。公平的讲,叫儿子不结婚又是更好。理由,还是我们曾经讲的,就是单身是比较自由一点的。跟前面的平衡,单身是会有欲火攻心的危险。你如果结婚,欲火攻心的危险少了、没了,而你在世上的艰难好像会多一点。一个是自己心灵、肉体、精神的折磨;一个是别人对你的折磨。所以,单身、结婚都好,这就看你要怎么选择了。

  39节,「丈夫活着的时候,妻子是被约束的;丈夫若死了,妻子就可以自由,随意再嫁,只是要嫁这在主里面的人。」如果丈夫死了,你就可以自由了,随意再嫁;不过,希望嫁在主里面的人。

  接着保罗又讲了一句让天主教比较高兴的话,40节,「然而按我的意见,若常守节更有福气。」如果守节更有福气。我不知道这里为甚么翻译「守节」,保罗的意思就是「独身」就更好。「我也想自己是被神的灵感动了」,从整个圣经来看,保罗好像比较偏向不结婚、单身的生活。如果是这样的话,保罗就是希望你,包括守素安常,包括你生活中简单一点比较好。但是恐怕对每个基督徒而言,那简单的生活未必能够达到,也不是我们这些没有独身恩赐的人可能达不到的。也难怪所罗门会说,「虚空的虚空」。因为所罗门老婆真多,他所要处理的世事也真多,非常辛苦。所以是不是他因此就想,「还是单身服事比较好」。

末世的伦理

  接着我们也看下末世的伦理,基督徒在末世的时候,我们的一些生活态度。我们看一下马太福音24章,讲到我们的在世生活。这好像有一点从「伦理学」变成「末世论」,但我们的重点不在讲「末世论」,我们在讲我们在末后世界基督徒的伦理是怎么样的。

 末世,是神行审判和拯救的日子,也是每个世代

  

「末世」,错误的讲法是,主耶稣再来的那段日子。可是圣经讲的是,每一个时代都是末世。末世,就是上帝做大事的时候,大到有一个彻底的更新,坏的消灭,好的再更好。所以也可以说,末世,就是上帝施大审判、行大拯救的日子,坏蛋都要被消灭,困难痛苦的人都要被神拯救。如果是这样来了解末世,也是对的。而神学家普遍是这样来了解末世。

  而神做大事、行大审判、大拯救的日子,从离开伊甸园就开始了。离开伊甸园就是神在审判我们,「吃的日子,毕竟死」,我们已经到了死亡的日子了。但从离开伊甸园开始,神就不断的在做更新拯救的工作。以色列人在红海边,也可以是末世的日子,因为是埃及追兵被审判、消灭了,以色列人被拯救、存活了下来。挪亚的日子,可以是末后的日子;因为那世界神要审判,神要消灭,但也是拯救的日子,就是挪亚一家被拯救了。所多玛、蛾摩拉的日子,是末后的日子;因为所多玛、蛾摩拉被毁灭了,但也是罗得一家被拯救的日子。耶利哥城倒塌,也是末后的日子;因为耶利哥城完蛋了,但对喇和来讲,他们一家是被拯救的。主耶稣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是末后的日子;因为是世上帝施行拯救的日子,但也是审判的日子,因为「不信我的,罪已经定了」。

  在这所有讲的「末后的日子」,从亚当夏娃出伊甸园就可以是「末日」。但比较明确的是,主耶稣第一次来和第二次来的中间。如果更明确的讲,就是主耶稣第二次来的那段时间。这都是我们在末后的日子里怎么过,有点像铁达尼号要沉船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怎么过日子,这就是「末世的伦理」。那铁达尼号要沉船,我们在这快要沉的船上要做甚么?最基本的是,带领人上救生艇,也就是要带领人归主。这起码是教会的工作。可是,铁达尼号怎么沉、甚么时候沉,我们不知道,可能还有一千年。所以在没有沉的时候,我们尽可能让这船舒服、安全,也是对的。只是你让它舒服、安全,希望是上帝的爱感动你这么做。而不是把这条船当成一条永不沉的船,那就错误了。所以,我们又回到最开始讲的,我们在这世界上有见证,我们需要绝对的、彻底的、完整的、不断的、更加深入的信靠我们的神,爱我们的神。相对的是,我们会把这个世界,当作是一个要消灭的、要过去的。唯有把世界当作是要消灭的、过去的,只有上帝的话是永存的,这种厌世、弃世的态度,而且彻底爱上的的心,我们才能对这世界有所贡献。

  而我们弃绝世界,上帝给我们爱的力量时,教会最主要还是带领人归主,虽然其它大部分的基督徒不是带领人归主,而是在专业上、工作上,能够荣耀我们的上帝或能够做得好。不管我们专业上有无多大的成就,我们还是有种完全从上帝得力量,而且对上帝负责的态度。离弃世界、不爱世界,才能对这世界有大的贡献。这是耶稣在提醒,包括在马太福音24章,一直讲到这世界有许多的灾难和可怕的事。但那灾难和可怕,对基督徒应该有的态度,不是像一九九五闰八月的时候,我们就移民到贝里斯,那种愚蠢的做法;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主甚么时候再来。就算我们知道主再来,贝里斯也不会得到甚么平安的。这些人对时间和地点的预测都大错特错。

 逃避世界、离开世界的心

  耶稣就告诉我们,在我们也要非常积极准备这个世界要过去,在我们迎接祂的再来之时,会有大灾难。这灾难是非常强大的、非常可怕的,我们尽量逃难;这种态度,并不是字面了解的那种逃难、避难,而是这世界要被消灭,我们要有一种逃避这世界的心,我们不以这世界为我们的家。我再说,如果没有这种心,我们爱这世界,我们对这世界不会有贡献的。但在我们尽量要逃、要离开世界的心里面,我们又知道一件事情,这要来的灾难可能还要再一万年,所以我们在逃的时候,我们也尽一切的力量,活出我们当活的样子。然后耶稣就举一个例子,24:34,「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

  解经家很头痛的发现在马太福音24章里面,耶稣讲的很多情形,一方面好像是指主后七十年,耶路撒冷沦陷的灾难;一方面又明显不是指那灾难,而是指主在来时的灾难。34节,一方面在讲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一方面在讲这好像将来很遥远,跟这世代没有关系的。这也是我们基督徒的末世观。我们一方面非常肯定主会再来,这世界会过去,以致我们不是在爱世界;一方面我们又知道这日子这时候我们不能知道,可能再等个一千年一万年,那我们要做甚么呢?

 要警醒度日

  37-39节,「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 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 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各位,耶稣再来的日子,是无人能知的日子,好像挪亚的日子一样。那挪亚的日子有多长呢?各位,你不要搞错了,你不要以为挪亚的日子就是挪亚在方舟一年的日子。不是。挪亚的日子,是挪亚从上帝提醒他要做一个方舟开始,到洪水完全停止的时候。做方舟的日子大概有多长,我们就不得而知。可能是一百年,因为挪亚五百岁的时候生了闪、含、雅弗,六百岁的时候进方舟。也可能是一百二十年,因为创世记6:3,「然而他的日子还可到一百二十年。」

  这段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挪亚也在其中工作,并没有离开,挪亚在那里传义道,而上帝也有警告,包括挪亚也有对人做见证,「要悔改」,但人都不听。在7:2-4讲,上帝对挪亚说:「你带洁净和不洁净的进方舟,然后」,「再过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昼夜,把我所造的各种活物都从地上除灭。」就是过了七天, 11节,「当挪亚六百岁,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这个时候,挪亚进去方舟以后,耶和华就把他关在方舟里头,他们就不知道这个世界有了大水了。对我们来讲,洪水的日子怎么样和我们的日子怎么样。

  各位,我们今天也在这世界上,我们也在建方舟,我们也在传义道,我们也在警告人那个日子近了,但是到底甚么时候,真是不知道。我们知道的就是这里说,洪水来的时候,他们是不知不觉的被冲去了。就是我们在创世记所看到的那个洪水好像是非常巨大的,应该是有知有觉的。可是在马太福音24:39说,是「不知不觉」。这两个,再一次,没有甚么冲突。上帝对人的一切警告和劝告,都非常清楚,而且是非常醒目的,尤其是主再来的时候是很恐怖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因为人一直不肯听,就不知不觉地被消灭了。

  我们可以想象主再来的那种大的恐怖,是有的。可是那种大恐怖也是不知不觉的。各位,我们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极大的恐怖呢?我觉得,有。譬如:全球暖化,这灾那灾,八八水灾,全球经济萧条。我觉得我们就像温水中要被煮死的青蛙,灾难是很多,但我们也就习惯了。如果我们在大灾大难中,对上帝的慈爱和怜悯的提醒不醒悟的话,我们就会像那群人一样,不知不觉的被洪水冲去了。所以基督徒在末后的日子需要警醒,需要知道主会再来,知道主会审判。但是,我们也承认,主的带领有时候也没有甚么特别的,所以要警醒。这警醒,恐怕是基督徒在末后日子需要注意的,而我们常常会误解的。

  这我们在前几天也说过,基督徒末世的伦理是警醒的。耶稣用了好几个例子,一个用贼的例子。42-44节,「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家主若知道几更天有贼来,就必警醒,不容人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所以你要警醒。耶稣为形容从祂升天到祂再来的这段日子,不惜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我好像小偷一样,我要来偷你们的东西」。圣经里讲耶稣像王,像羊羔,像狮子,也像小偷、贼。耶稣像小偷这是甚么意思?意思耶稣要来偷你的东西。用启示录耶稣对非拉铁非教会说的话,「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启3:11),耶稣来是要偷你的冠冕。这点我们想不通。各位,耶稣来一锭不是来偷东西的,但耶稣要表达一件事,祂来是像小偷一样,所以你要警醒小心,不要睡觉。好,我们说,我们防耶稣像防贼一样,祂来是要偷东西的,虽然我们不知道祂来是要偷我们甚么东西。

  下面再讲一个例子就是仆人。家主不在,仆人在家里做事。那家主甚么时候来呢?如果你知道家主甚么时候来,你就可以在他来之前作准备。各位,下面我要讲的话,不是讽刺,也不是批评,只是用一个很切实的例子来讲。卫生署甚么时候来评鉴呢?教育部督察甚么时候来评鉴呢?你知道那日子,所以你可以作充分的预备工作,要回答的、要数据的、要环境的,都有。如果我们的行政院看了耶稣这段比喻,发了飙,来个像贼一样不通知的评鉴,那我们不就累死了,要随时准备。现在是评鉴要来的那个礼拜或那个月,特别累。但如果不知道那评鉴的日子是甚么时候,那不就累死了。

  耶稣说,我来的时候是你们不知道的。我来的时候,如果看到你们吃喝醉酒,那你们就惨了,就要「重重地处治」(太24:51)。

  后面继续在讲这些事情。十个童女的比喻也是类似的。五个预备油,五个没有预备油。重点也在讲,「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太25:13)耶稣讲了好几个比喻,都是在说基督徒末世生活是要非常警醒的。因为耶稣的时候像贼一样,像突击检查的卫生署一样,让我们非常累。

  好,很多人看主耶稣来的时候是这个样子,所以很多人就在拼命的算,这主耶稣来是甚么时候。各位,就像你们一样,如果卫生署对你们的评鉴的确是不知道时候的,那就太累了,所以你就会想尽办法想要算出那日子是甚么时候。或一人在高铁监控,一人在行政院卫生署监控,两边联机,「看他出发了,看他所带的东西,应该不是去彰化、也不是去高雄,应该是到你那里,你们赶紧预备好。」这样的话,我也觉得非常合理。因为一年365天等他来突击检查,我们要累死掉了。就像我们在军队当兵的时候,有紧急集合,好恐怖,枪要准备好带去。还好的是,通常这种紧急集合都会有风声,提早一个礼拜知道,要不我们都会神经衰弱。

  那基督教的信息是不是就叫我们神经衰弱?我想我用卫生署的评鉴是最好的假设,因为你等你会神经衰弱,所以你就算,算他甚么时候来。耶稣就说,「你算不到的。」但是历世历代,大家都要算。我们大家都有这种神经衰弱,我一定要算到他来的时候,免得我评鉴太烂了。各位,我今天就要请你放心。基督徒的末世伦理,并不是说我们到主再来前的那一两天或一两个钟头,然后主带着大天使来,看到我们预备好,大家都在读经祷告,有人正在病房里唱福音诗歌,或在街上发福音单章,就说,「又忠心又良善的仆人」,「感谢主吧,来享受我的快乐吧」(太25:21,

23)。各位,如果主是这样的话,主就是天下第一笨蛋。那我们这辈子根本不用传福音、读经、祷告,我们只要算好这主来的时间就好。各位,主不是天天瞎眼,直到祂来之时才看得到的。

  我们也再讲,主来的时候,一定要看到我们在读经吗?我以前在华神任教的时候,回家,常常要经过男生宿舍会客室。那里有个电视,有时经过,同学都在看电视。我一经过,同学就不好意思,有人就说,老师,我们在这里,不知为甚么电视就突然亮了。他们以为我来的时候,我应该看到他们在读经祷告。各位,不是的。各位,基督徒的末世生活,不是等到主来前的那最后一两分钟,我们都在读经、祷告、传福音、做敬虔的事。完全不是。你该睡觉的,就睡觉;该读书的,就读书;该玩的,就玩;该工作的,就工作;该推磨的,就推磨;该种田的,就种田。主来的时候,不是根据最后一秒钟祂看到你在做甚么,就决定你被不被提。主没有这么笨。主不是卫生署。你们在平时的时候,过一个正常的基督徒医院生活,该做甚么的,就做甚么;你们该照顾病人的,就照顾病人。如果是给一些报表看,那就是假卫生署。如果是给最后一秒钟看,那就是敌基督。

  祷告:亲爱的天父,谢谢祢与我们同在,求祢帮助我们过一个有祢同在的生活。主啊,祢来的时候,我们或睡或醒,我们仍是主的人。我们知道,我们就得到你的赏赐。求主让我们感恩,让我们的心永远是信靠祢的,使我们心是警醒的。那警醒就是在主里面有安息,我们不是恐惧的,我们不是害怕的。谢谢主,奉主的名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