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基督教伦理学(14)

工作伦理(续)

出埃及记20:8-9,「8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9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

作工,不是犯罪的处罚;犯罪的处罚是,作工会汗流满面。在没有犯罪的时候,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也要工作,「修理看守」(创2:15)。在将来到新天新地的时候,也不是一天到晚在吃喝玩乐、弹琴唱歌,我们也要「管理十座城」(路19:17),管理上帝给我们的新天新地。

作工,在社会学上有很多的讨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讲到作工,工人的工作常常是被逼迫、被剥削,然后繁琐、痛苦、没有意义的。我们承认在生产在线很多这些工作,那基督徒怎么改善这些?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时候,也许多多少少可以有一些改善,例如有一些繁琐、刻板、死板的工作也许可以机器来取代,但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是有。

我看到有人,非常喜欢某一些工作,事实上我希望每个人都喜欢他的工作,这一点我也觉得我们华人里面很少。我们工作的伦理不够理想。华人的工作我看只有一个目的——赚钱,可能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名声。

我不知道有多少医生,真是对看病、医病很有兴趣。我看没有甚么医生看到病人眼睛都亮了,「好希望赶快来看病!」我看是没有了。多半都是看到后来带来的名声、地位和金钱。我也不知道有多少老师非常喜欢教书。我觉得很多包括大学教授,尤其现在做法,根本不是在教书,根本就是写论文而已。他教书只是赚钱,还有得到名声的一个方式而已。也求主帮助了,我也觉得不是很多牧师喜欢牧养。

我们在其中能不能得到那种喜悦?工作的喜悦应该是从神创造以后就有的。比如说你是厨师的话,我就觉得我在外邦人里面,因为这是跟世界的伦理、人国度的伦理一致的,我就看到,有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这种人,有那种创意。不管是家庭主妇还是卖小吃、卖吃的东西,他会去想:我怎么做一个产品,然后好吃;我怎么做一个产品,好看。我觉得台湾这方面的创意非常地多。我碰到不少的人,非常喜欢做院子,把花、把甚么东西弄得很漂亮。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事情,可是晒太阳,可能很辛苦。我们台湾的农夫也是非常棒,我觉得这一方面我很佩服,他们很有点子,然后很努力地做。

不瞒你说,我不敢说我如果有那个职业我会不会还这样。我是在美国发现的,那个时候穷,我们做学生,租房子,便宜就去租。那你去租一个房子,通常那个房子(apartment)都很脏,最脏的就是厕所。我发现我非常喜欢买到清洁剂,然后把厕所先用清洁剂通常浸一个晚上,然后第二天弯下去这样清,把脏脏的、发黄的、发黑的马桶洗得亮到可以当镜子,我觉得好高兴啊(我一直说我很喜欢洗厕所)。

工作本身当然是辛苦了,起码我们人不太看得到喜悦。但是上帝在工作的时候不是我们一般讲的work而已。上帝在工作的时候是一种创造,有点像艺术家在画画一样。

那所有的工作里面,是不是毕加索(Picasso)最有福气的?他很喜欢这个工作。各位,我喜欢那工作不一定能赚钱;他喜欢这个工作,喜欢的结果就是一百万!哇,这幅画一百万出去了,那太棒了。我听说,有一次,人家到毕加索(Picasso)画室里,在垃圾桶里发现他丢掉的一幅画,问:「这个东西多少钱?」他开个玩笑说:「看你是老朋友的份上,五十万。」开玩笑,随便画个画就是很多钱啊。

事实上,工作有创意、有喜悦,是从上帝那里来的。神非常独具匠心地工作,设计了、创造了、做出来了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我们是按着神的形象造,原来在管理伊甸园的时候,在管理万物的时候,我觉得也可能是非常丰富的一件事情。

英国一个很有名的牧师司布真,他的工作是牧会,他的兴趣就是养蜜蜂,这也很有意思。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嗜好或喜悦。

人生活,我刚讲的,如果只是赚钱,实在是很没有意思。我没有清高的意思,我也很喜欢赚钱。你们钱多,给我,增加我的钟点费,我是会非常高兴的。但是如果我们一切的东西都用钱来衡量它的价值,这就是马克思在批评资本主义的时候就说:「资本主义把人,把一切的东西都异化了。」所谓异化(Alienation),就是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生产的方式,把人变成不是人了,把人变成异类了。

人变成不是人,他有好几种方式来讲,讲得非常精彩。他说本来原始人工作,譬如说,当他有一天要做一把小刀,这小刀是去打猎物的。但在做小刀的时候,文明是怎么产生的?原始人或者原始人的太太(通常是太太才会这样,这不是马克思讲的,这是我讲的),在那个小刀做好以后,太太说:「刀柄那个地方如果打一个蝴蝶结会很好看。」女人就会,奇怪了,一个手机怎么还要吊一个东西呢?除了重一点有甚么,就是美丽一点,不是增加它的收听效果。你们所有的东西实用的部分都非常少,都是要好看一点,然后这也没有坏处。就是那个工作里面,不是只有工作,而是会欣赏你的工作。原始人他在做一个小刀的时候,或做一个弓箭的时候,或者最后他在他的洞里面开始穴居的时候,这是真的,可能又是原始人的太太,「墙壁上可以画一点东西嘛」,你们不是看到原始人的墙壁有很多的壁画。当后来用木头做了椅子的时候,椅子就是椅子,不是只要舒服;后来上面又要雕刻凤仙花,干甚么?就是美观。

工作里面,马克思不是基督徒,但是他表达了一个真的跟上帝的心很像的,就是在工作里面反映了我们人的生命,反映我的思想,反映我的创意,反映我的喜好,反映我们是上帝的形象(马克思讲不出来,因为他不是基督徒,但是实在就是),因为上帝的创造就是把自己的丰富在受造物里面显出来。

我觉得,家庭主妇布置客厅,女生穿衣服、选衣服衬托你的美或个性,烧菜讲究也是一样,这些都是工作里面的创意和喜悦,你可以在创世记第1、2章创造的时候看到。

我来的那天的上午,跟一个神学生谈话。他希伯来文很好,他就说:「哇,创世记第1、2章很感动!上帝好像在讲,当他做好了这个,上帝会说:『这好好。』」「神看是好的」,有点像上帝做好了这个以后就请人来看,这真的很棒,我加了一句「上帝看是好的」,甚至有点上帝吃惊了。神说空中要有飞鸟,然后就有那么多飞鸟,神一看,「这鸟真漂亮啊」。当然都是他造的,但圣经的描述,神说是好的。中文实在是翻译的不够强烈,就是「哇!真是好棒啊!」

人在世界里,我们工作的时候也是表达了这些。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包括你的衣服、你烧的菜、或你布置的家具、或女孩子也很喜欢在你的办公桌或你的手机贴一些东西,就是让它漂亮一点、好一点。马克思特别讲,原来没有资本主义的时候,人就是这样––他的一个工作是他的一个喜悦的成品。

另外一种方式,可能你也知道。如果你是音乐家、艺术家,当你做了一首曲子或你画了一幅画,「嗯!很不错!」那是很高兴。但另外有一个,我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就是作文。有人写了一篇文章,然后看一看,「真不赖啊!这首诗写得真好啊!」我是很痛苦,因为以前中小学作文课都是两个钟头,我都是把笔咬咬咬,咬到最后一分钟,一个字都还没写出去。小学郊游,《阳明山游记》:「昨天我们去阳明山玩儿…」下面就写不下去了。我是说,写东西也是一种创作,也是一个工作。

马克思说,当资本主义把这些东西商品化的时候就惨了。商品化从我们人来讲是好事,一切就有价格了。马克思说,这样人就异化了。第一个你跟你的产品分开了。以前你画一个东西、写一个东西、做一个东西,不只是自己使用,那好像你生命的延续一样。他说当变成资本主义的时候,你的产品跟你就完全没有关系。

在生产在线就是,「砰…砰…砰」,一个一个过去。就像生产在线的女工一样,你每天生产5000个布娃娃,或5000个chips,或5000个甚么东西,或500个,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个对你的意义不像是你写一首诗或者甚么,跟你没有关系。跟你的关系唯一的就是,你做出了5000个产品,你今天可以拿到500块,就是这个。那整个的时间一点意义都没有,只有最后你拿到500块,那很高兴。

马克思这个批评对很多人工作都是这样,既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不喜欢自己的产品,只是因为有钱,看在钱的份上,我就做这个。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我们华人大概多半都是这样。人生如果说,你工作唯一是为了钱,你工作唯一是最后为了退休。那你在青春期、年富力强这三、四十年的时候,你一点都不愉快。你只是退休的时候有笔钱。

马克思讲得比这还要残酷,就是说不仅是这些工作的产品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事实上你恨这些产品。他说工人在生产在线做的越多,他越恨,因为他累死了。

然后,不仅是这些产品跟他分开,叫「异化」了。工人跟自己也分开,也「异化」了。就是你本来是一个「人」,你有你的思想、兴趣,到最后你就是一个生产的机器,你每天能够做出多少东西。你不是一个人了,你不过是一个机器,而这个机器可能以后也会被取代。马克思就痛骂人慢慢异化、人慢慢变质了。我一点不喜欢马克思,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他的社会主义的制度我也觉得是幻想、根本是错误的,但是他的批评有些地方我觉得也很有道理。

然后他继续说,我们应该要怎么办。他当然希望以后自动化能够取代人做这些无聊的事情。那异化到今天,虽然不是那种生产在线的,但其实我们还是会有这种异化结果。这种异化结果的可怕和残忍,我们比较忽略了,但是马克思讲的还是对的。

我们教会里面有一些人是大老板,我们教会也有记者。有个记者有次问我:「康老师,你知不知道那个陈弟兄,他身价50亿哦,是一个科技公司的老板。」我听了,哦,很了不起的样子。我就想,在报纸上、在媒体上,这个足球明星身价50亿,那个篮球明星、这个电影明星、这个模特儿身价多少钱,也就是你的价值可以兑多少新台币。那我就跟那个弟兄就讲:「哦,那个弟兄他值50亿,那我这个牧师大概值5万块钱吧,如果我出去出卖,有多少钱?」

这种观念现在已变成我们一般的想法了。人是人,怎么衡量人?我们的衡量就是以值多少钱。这个现在已经不一定像马克思那时候讲的––一个工人他能生产多少东西,他一切的价值就在这里––已经没有那么悲哀了。甚至我们很喜欢说,「发现我的身价是50亿,或者我的身价是500万。」各位,你们把薪水算一算就知道了。如果你是郭台铭,把你的股票、动产、不动产加起来,就算出来了。

但人不是这一些,人还有很多很丰富的地方。也绝对不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的世界里面才有人被异化的现象。共产主义,还有其它,更是这样子。有人说,社会主义,大家都变成一只只蚂蚁在那里工作了。这里你也可以看到很多文学上的作品讲到人,不一定是资本主义下人的悲哀,其实任何一个社会都有那些悲哀。

这个悲哀,是不是人离开伊甸园以后的特色––我们汗流满面才能糊口?我看圣经,觉得我们基督徒也没有脱离这个汗流满面。你们在座每一个人,应该都是汗流满面。有的时候是泪流满面,还不一定能糊口。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情形。

可是工作在圣经里面,我们还是说有非常多的正面的地方,就是因为这是上帝做的;耶稣也说,「我父做事到如今,我也工作。」希望我们不会有一种想法,我们最大的目标就是我不要工作。我的儿子小时候就这样讲,现在是不是还这样想,我不知道。他们说,「比尔•盖茨笨死了,还要上班。我如果有他那么多钱,我早就不工作了。早就天天去打电动玩具了。」小时候是这样想。

各位,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罪恶的世界里,工作不一定都愉快。但是希望你信靠上帝,你要在你的工作里面也享受到上帝给你的恩典。我希望是这样,那这又是出自信心了。这也是韦伯讲的。

以前天主教讲,工作最神圣的,或者说在这个世界上的职业最好的,就是神职人员。这些人员是离开了罪恶的世界,在修道院里专心服事神和人的。可是韦伯说,基督教的特色,所有所谓世俗的工作也是神圣的。

工作不是上帝给人的惩罚,给亚当夏娃的惩罚。因为,上帝也做事,耶稣也做事,圣灵也做事,亚当夏娃没有堕落时也做事,我们将来到天上也做事,甚至在今生我们也要做得好,以至于我们是一个忠心的管家,上帝给我们的工作我们能够交账。那不一定是带多少人信主,就是给你五千两银子,你赚了五千两银子,就是这样。

当然工作也会非常地辛苦,在犯罪以后工作变成很大的咒诅。只是今天我们华人的整个工作观点错误了,我们不在工作里面有任何的享受,我们只想到金钱上的报酬,那就很遗憾。我们希望我们能够,也喜欢这个工作。如果你现在真的不喜欢你的工作,你祷告,看怎么上帝给你在这个不完全的世界里,起码有一些正面的东西可以享受。

安息是神做好了一切的事

工作可以是好的,是有创造性的、是正面的。可是,我们在讲的是安息日,那就更奇妙了,「要安息」。

安息日的来源,其实最早的时候也是在创世记里面。

创2:2-3,「2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3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

这话讲的也非常地生动。很拟人化的讲法,就是上帝造世界花了六天的力气,然后第七天做完了。第七天他不但安息了,而且第七天是「国定假日」,不是「国定假日」,是「神定的圣日」。第七日有点像一个人一样,上帝还特别赐福给他,「哇,你这一天真好。」讲的很生动的是,上帝就像我们这些人一样,每天上班上了六天,真辛苦,累死了,然后到第七天可以不要上班。上帝说,「那太好了,以后这一天我就特别喜欢」,所以上帝特别喜欢安息日,因为这一天祂不必做事,还特别是圣日,还特别是赐福。

各位,你当然也知道,上帝根本不需要休息,上帝也没有休息。但是圣经讲祂的休息表达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上帝把工都做好了。整个六日的创造表示了一件事情就是,这个世界在上帝的工作下是完美的,上帝都做好了。甚么撒但、魔鬼、堕落、争战、审判等等,还有很多要成全的事,是人从历史、时间中看到的这样子。如果从神来讲,「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后3:8),「在祂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1:17)。他已经把一切的事情,不仅是创造,包括审判,包括新天新地,都已经做好了。所以安息日的意义,第一个就是上帝把一切的工作都完全地做好了,所以上帝可以休息。

上帝不需要休息,上帝继续「用祂的权能命令托住万有」(来1:3)。上帝继续有很多事情要成全,那是从历史和时间来讲。就上帝的永恒来讲,上帝已经做好了。这引申出下一个意义就是,所以你也可以安息。

当人把工作做好的时候,我们当然就可以安息了。当神把工作做好,我们更可以安息。所以安息日的意义,其实就是上帝丰富的工作已经做完了,我们人不必忧虑、不必担心、不必害怕、不必觉得还要努甚么力。这是整个安息日最重要的地方。所以基督徒、非基督,包括我们华人,真的很需要听到这样的话,你不要忧虑。我们中国人有这种危苦意识,又是危机,又是苦,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上帝说:「不要担心,我都已经做好了。」

当然,我们知道,这是上帝觉得都做好了。在历史上、生活中我们很多事没做好。各位一想到这堂课还要等半个钟头才下课,就觉得很累,「哎呦,还要讲半个钟头」,每个人都想打瞌睡了,很累,包括我在内,已经在魂游向外了。我们当然知道,还有很多事没讲完,下午还有,明天还有。

对,我们人在时间、历史中的确工作还没完,而且会有很多的险阻。很多做成的会被水灾、风灾甚么破坏掉;很多还未做的,会根本做不起来;很多做的又做的不好。但是你需要有这样的信心,上帝把一切的事做好,您就别担心,就好好地去睡觉吧,这是安息日基本的意思––安息日实在是在讲到救恩。

安息是神有美好的预备和眷顾,人不用忧虑

如果我们把救恩的意思再放进去,就是:你现在不要担心你血流不止怎么办;你现在不要担心你大海中要灭顶了怎么办;你现在不要担心火烧到屁股上了,消防队员甚么时候来怎么办;你现在不要担心你在法院里面,检察官提出一件件控告你的事实你怎么办,要在监狱里罚多久,是不是要被枪毙。你不必担心这些事,你已经被拯救了。你已经从大海中被救出来了,你已经从大火中被救出来了,你已经从债务中被救出来了,你已经从审判中被法官宣告无罪了,称义了。

我们在生活中一切需要担心、需要忧愁、需要害怕的事情,就安息日的意义来讲,因为上帝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工,那我们就可以安息。

我们要看两处经文。一个是马太福音6:24,「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事奉」这个字虽然跟工作不是同一个字,但是「事奉」这个字里面也含有工作的成分,你不能替两个主人工作。「你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

这里又跟十诫又有关系了。十诫的第一诫是「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20:3)而除神以外,最多人会把受造物立为神的,就是玛门,就是钱。

我们在讲权柄的时候也讲过,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有它的权柄,当然一切权柄来自上帝。很多东西都有能力,包括知识是能力,包括金钱是能力,包括政治权力是能力,包括美丽是能力,包括台风、火山、地震这些都是能力,包括原子弹是能力、核能电厂是能力,水力发电是能力。聪明智慧是能力。这些人文的、自然界的,都是能力。

能力是可以折服人的。一个如果有能力,你很可以去使用很方便,所以各种能力也容易变成偶像。有人就会去崇拜,就会去事奉政治权力。有人也就在政治权力之下被奴役。能力这个东西,不管是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既可以被人使用,让人很舒服,但也可以被那个东西奴役。整个来讲,这个世界的权柄都在奴役我们,也被我们使用。而我们在使用它的时候,常常是更多地被它奴役。

最多的,大概就是金钱,就是玛门。我们都在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就是玛门。今天你银行存款如果有五千万或五亿,「哎呀,老娘早就不干了」,对不对?「我是因为没有钱,所以我为五斗米折腰」,所以我们就开始崇拜这个玛门,因为一方面玛门太恐怖了,没有它你活不了;一方面玛门太好用了,所以你崇拜它。我们对于太好用的东西会崇拜,把它偶像化。我们对于太凶,会伤害我们的东西,我们也崇拜它。

当一个人替玛门在工作,在服侍玛门的时候,耶稣说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基督徒痛苦就是这样。基督徒真是双倍痛苦。世界上的人只有一个主,就是服侍玛门,那已经很痛苦了;我们基督徒还要服侍两个神––又要服侍上帝,又要服侍玛门;又被上帝骂,又被玛门弃绝,真是很痛苦。

任何的一个基督教机构,包括屏基,华神也是,就特别有这种痛苦。我们已经说过这么多遍了,所有的问题就是钱,屏基是这个,华神是这个,信友堂是这个,我也是这个。从人来看,我们有钱就好了。我常常在想,我现在有多少钱,我就不必再上班,我就怎么样怎么样。当然,你后来会发现,钱永远不够,而且这些钱都不好。但是我们就会想想想…,或者就合法合道德的,或者不合法不合道德的,成为服事玛门的人。

当然还有很多了。我觉得在共产党世界里,他们最多服事的是权力,权力绝对不能失去。西方可能是金钱。对很多姐妹来讲,绝对要服事,不能失去的就是年轻,「年轻啊,你是我的神,你千万不要离开我。」但是你要年轻的话,有个条件,就是不要忧虑。你千万叫它不要离开你,那就会忧虑。所以你在请它不要离开的时候,就开始忧虑了,皱纹就多起来了。

服事上帝以外任何的东西,有一个特点,就是忧愁。6:25,「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甚么、喝甚么;为身体忧虑穿甚么。生命不胜于饮食么?身体不胜于衣裳么?」我们中文的翻译是有一个「所以」,就跟上下是连在一起的。如果你服事玛门的话,你就会为生命忧虑;如果你服侍上帝,你就不必为生命忧虑。

为甚么你不必为生命忧虑?为生命忧虑,一个是「吃甚么」、一个是「喝甚么」。为身体忧虑,是「穿甚么」。为生命忧虑吃甚么、喝甚么,就是男人;为身体忧虑穿甚么,就是女人。都有啦。

「身体不胜于衣裳么?」耶稣在这里讲的,好像是废话或者真是讲不通。一个比较不太好讲的,你不必为你的身体忧虑。各位姐妹,这不是在讲健康检查,你都知道,我们在讲穿甚么让你更漂亮一点。耶稣说,你不必为身体忧虑,「身体不是胜于衣裳吗?」你知道耶稣在讲甚么,耶稣很会开玩笑,耶稣说你的身体比衣服漂亮,所以你不必穿衣服的。我的解释是这个样子,当然你要说耶稣吃豆腐,那我就不敢讲了。但是我不是在开玩笑。耶稣的确在说,你的身体比衣服更美好,所以,你不必担心如何用一个不如你自己本身美好的东西来装饰自己。你根本不应该去想,我如何用一个比我更不好的东西盖在我身上,使我显得更好,这是荒唐的,这是不需要的。当然耶稣是百货店、成衣部的大敌。

「生命不胜于饮食么?」也是一样。这我们在医院里就很多了。我第一天吃的便当,弟兄就跟我讲,这是某个医生开的,这里面有700卡,意思就说你去吃,这个对你的身体会很好。可是耶稣说,你的身体比那些食物,比凉面、比肉燥面、比任何一切的巧克力、还有后面的那些坚果都要更好。你干嘛用一个比较不好的,或你干嘛天天烦恼这里面有多少甚么离子。你不必去担心要用这些东西把你美好的身体变得更好。食物不如你的身体好,或者说生命比你的饮食要更好。

耶稣讲的当然是废话。耶稣讲生命不是胜于饮食吗,「Ok,耶稣,那祢从今天开始就不要吃东西,我看祢还能有几天的生命。」「哦,身体不胜于衣裳吗,那我们就不穿衣服,看你几天能够,尤其冬天,能够不冻死。」

耶稣讲这话的意思,看起来是错误的、是荒唐的、是讲不通的。其实祢要表达的,还是你对上帝要有信心。上帝给了你身体,上帝给了你生命,上帝其实也给了你万物。食物和衣裳这两件事情其实都是伊甸园里两个重要的事情。食物最后引起了人的堕落,就是吃甚么。衣裳是堕落以后,人自己用无花果叶或上帝用皮子给我们做的遮羞和保暖的东西。上帝都会给你预备,不要担心。

我也觉得,「不要忧虑」,这是我们华人传统里没有的观念。我们教导人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觉得这是很不正常的。范仲淹真是害死人了。范仲淹规定的,你一定要做一个全班第一个哭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第一个哭。然后你听笑话,要做全班最后一个人笑的人,「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甚么意思嘛!这是非常不合人性的,也不合神性的,也不合上帝带领的。这种忧患意识、危苦意识,却是我们中国儒家非常强调的。

不怪儒家,因为我们是在这个世界里。其实每个民族都是一样,只是我们中国,忧患意识特别强,特别会担心,特别不安。我们基督徒如果还是这样,就不好了。所以我不喜欢本色神学,我们希望有圣经神学,让我们有一种喜乐意识。

你说,「康牧师啊,你没上过班是吧?你没来过我们屏基是吧?你不知道人会被炒鱿鱼的吗?你不知道人会被减薪的吗?」我也知道,我的忧患意识其实比各位都强,我非常多的忧患意识。但我觉得,我们基督徒基本上是一种应该能够胜过这一切,即使耶稣在这里讲的是一个罪恶的世界,即使我们知道会有台风、地震、洪水、失业、癌症、误诊(屏基应该没有甚么应该左脚开刀开到右脚的吧),我们基督徒应该信靠上帝。

耶稣在这里就表达了,如果你不是一个有安息的人,很可能就是你没有信耶稣。甚么叫没有信耶稣,就是你在服事玛门。或者说你在服事耶稣,又在服事玛门。所以基督徒就双倍地痛苦了。如果你是单单信靠上帝、单单服事上帝的话,你会知道上帝会供应这一切;工作不能减少,工作是必要的,而且这是美好的事情。甚至就我们的软弱和无知,担心不能减少,但我们需要学习。

耶稣讲,「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太6:26)他叫我们看鸟。鸟,不种,不收,不积蓄在仓里,天父养活它。如果你要是用科学的观点来讲,当然你又可以骂耶稣了,「耶稣啊,你不但没有看过Discovery Channel,没有看过这些生态的电影,你连当时的环境都不懂。」

你有没有看过那些生态的电影,天上的飞鸟可辛苦极了。我看过统计,蜂鸟一天要吃几百个虫子。我也看过,老鹰妈妈和老鹰爸爸喂小鹰,累到不行。而且那也很残忍,老鹰通常是生下来一个蛋或两个蛋,但只有一个会活下去。我看镜头,尤其那种大的老鹰(我忘记叫甚么了,我看到的好像是在阿拉斯加那边),爸爸妈妈去抓鱼,抓到了一条鱼或者抓到一个野兔,然后就在草里撕碎了,就开始喂那个小鹰。小鹰,你们应该看过,没有毛的,嘴巴就一直这样张开,一直这样要吃,没有停止的。喂完了就再去,累死了。通常如果是两只小鹰,只有一个能活下去,因为吃的不够。大只的哥哥,还会啄小只的。

「耶稣啊,祢没有看过这种电影,你看看麻雀平常也会出来找小虫吃,很辛苦啊。耶稣啊,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可是要抓虫啊。耶稣啊,祢说它们不忧虑。」我们以前也唱这歌『我是只小小鸟』。胡说八道,唱这歌的人都不知道,底下一大堆顽童拿着弹弓要打它。它有甚么唱就唱,跳就跳。在屏东这里还有甚么电网抓伯劳鸟,鸟是真的不种、也不收、不忧虑吗?当然不是。

你说,耶稣不知道吗?我相信耶稣一定知道。耶稣有没有拿弹弓打过鸟,我不知道。他可能看过其它小孩子打过。耶稣绝对不会那么乖的。耶稣没有罪,但耶稣绝对有个正常的童年。他知道小鸟常常命在旦夕的,而且他应该也看过小鸟被老鹰抓的镜头。

这是一个罪恶的世界,没有甚么无忧无虑的小鸟。耶稣在表达的就跟刚才生命胜于饮食和衣裳一样,重点是叫你在罪恶的世界里仍然相信,上帝对你有美好的预备和眷顾。这美好的预备和眷顾,不是你不会失业,不是你不会生病,不是你不会碰到坏老板。

我们看到的圣经里,从出伊甸园,一直到主耶稣再来。我们看到坏老板,包括戴维碰到坏的老板,包括约瑟碰到坏的老板,或者坏的老板娘,引诱他不成、还告他。摩西也碰到这些。有的是碰到坏的员工、坏的部下,戴维也碰到过。许许多多人都碰到你的部下是很糟糕的。这都是我们生活中必定会有的,一定会碰到的。

你碰到这些事不必很吃惊,但是他的重点是你要相信你的天父。这里前面讲,不能事奉神又事奉玛门。这里没有说,你们的神尚且养活它;祂说的是,你们的天父,那就一定是一个意思,表示神是养我们的父。所以你们的生命、你们的身体,你们本身都比衣服、饮食、飞鸟贵重。

马太福音6:27,「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这话也是一样。你可以说,当然可以。从十九世纪到今天,科学的进步包括你们在这医院里面,医学的进步已经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多了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了,当然思虑使人的寿数加多了。各位,耶稣也没有那么笨,耶稣也不是说科技不会进步。耶稣的重点还是信靠上帝不要忧愁,不要担心。如果使你的寿命增加没有错;但是如果你忧愁的话,你增加的寿命也会短一点的。

马太福音6:28-29,「28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29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各位姐妹怎么回答这句话呢?以后不要逛百货公司了。所罗门穿的,最好的还不如这百合花;你也比那些衣裳要贵重多了。所罗门穿戴的不如花的一朵,你怎么回答?我猜你的回答就会说,「耶稣你真是没水平那!SOGO的那一套比一万多百合花都贵重啦。」我不知道百合花一朵多少钱,一套SOGO的礼物多少钱,耶稣的意思当然也不是讲这个。耶稣说:「神会为这些没有甚么价值的加上装饰,为你们这有价值的更会加上装饰。你们这小信的人那,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这花就跟草一样,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装饰,何况你们呢?」

看圣经一定要肯定神的话有权威。但是肯定神的话有权威就应该也头脑清楚一点。那你怎么回答这话呢?耶稣说,「哎呀,神还给它这样的装饰何况你呢」,你的回答就是说,「可是祢就没有给我这样的装饰啊。神啊,祢不知道本姑娘自从能照镜子以来,就从来没有俏过吗?」这些照我们一般常识来讲,都不是真实的么?我们哪里有比花还美?你能说神能给她这样装饰吗?」讲女孩子不好,就讲我吧。神给我这样的装饰,我能够说「上帝啊,你真是让我比花更美」,人家都说这叫臭美。所以,不要忧虑吃甚么、喝甚么、穿甚么,不要忧虑,但是我们会忧虑。

其实姐妹们,你们每天忧虑就是三项。第一个吃甚么。我在办公室也是听到,我相信你们也是,今天中午买甚么便当啊,很烦恼啊,这家已经吃过,这家已经吃过,然后你们一辈子都在愁这个事情。第二个是穿甚么。包括尤其今天是主日,要穿甚么。我也听到我太太(打开衣橱)常讲:「我没有衣服穿!」我说:「太太,那里有两百件衣服,怎么叫没有衣服穿?」伊美黛不是有两千双鞋子,还没有鞋子穿?我真不懂女人的逻辑是怎样。好,不要笑女生了,男生也是一样。男生更严重。钱好像赚不完的,好像拼命赚一样。

为甚么?你们不要忧愁了,你看看鸟,你看看花嘛,为甚么你还是会忧愁?我告诉你,很简单,因为你不是鸟。我们是人哪!鸟会不会忧愁,我不知道,可能它们也会忧愁;尤其老鹰在后面追的时候,它也会害怕。

人会忧愁,这就是人的一个特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罪恶的世上,我们知道死亡随时威胁着我们,艰难随时威胁我们,所以我们忧愁。我们中国人有更强的这种忧患愁苦意识,叫小孩子从小也不能快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要愁苦。

从登山宝训这里讲的,我再一次确定一件事情,我们基督徒可以忧愁、可以难过,因为我们有人性。但是我们一定需要知道上帝对我们的眷顾。今天我们在求、在忧虑吃甚么喝甚么,耶稣说这是外邦人所求的。我们今天都在求外邦人所求的。所以这又有一些像两国的伦理,我们关心的甚么。这个比较复杂,但是你们听我讲几十遍了,应该能够知道了。

我们活在人间的国度里,我们没有办法不忧愁,因为人间的国度在上帝的带领中有很多的险恶的。我们也一定需要按着上帝的法则跟世人一样,在人间努力地工作、赚钱,然后也会担心自己的东西会不会失去。可是同时我们的内心又是在基督的国度里面,我们内心又知道上帝的福音的宝贵、圣灵的带领。所以我们能够在找工作,在找医生的时候,或者在工作,或者在被打针、开刀的时候,我们内心对仇敌是有爱,虽然我们也把仇敌关在监狱里。现在我们工作的时候虽然也汗流满面,但是因为上帝的爱,让我们的心里能够平安。其实他要讲的就是忧愁不要那么多。

马太福音6:33,「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愿祢的国降临」。我们已经在神治理的人国里面了。这里求神的国,叫你一定不是求神在人间的国度降临,而是神的基督的国度能够更完全地降临。这降临在今天是属灵的成分能够更多,在将来我们盼望就是属灵的和属物质的都能呈现出来。

你要「先求祂的义」。我们能在神的国里就是因为祂给我们的义,这也是信靠上帝、因信称义,也是把这个义活出来。如果我们心里是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也就是我们先认定上帝的话,这些都会加给你,这只加给你们。当然加给你们并不排斥我们承认这是我们努力赚来的,只是我们在努力赚来的时候,我们都相信这是上帝因为我们先求神的国和义而加给我们的。

所以,感谢主,他前面讲说不要为生命忧虑,现在他讲说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作者在这里讲的就是说你还是可以忧虑,但不必想太长;你还是可以忧愁,但是不要超过明天,忧虑一天就够了。这跟保罗讲到说「不可含怒到日落」是一样的。

你不要太照死板地来讲,今天康牧师特别讲出来,不要为明天忧虑,所以明天有考试,明天有简报,明天有甚么汇报,明天有甚么卫生所来评鉴都不要忧虑。可是到明天上午八点钟的时候,就到了今天,我就开始忧虑,各位不是这么死板你应该懂。

「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是说发脾气要趁早,因为太阳下山的时候就不可以生气了。各位不是这个意思,忧虑和含怒都在表达这种负面的情绪,你尽量地要缩短它,不要让它那么久,要因为信靠上帝而缩短它。

安息日的意思是,你对上帝要有信心,知道上帝在带领这一切,而且即便是罪恶的世界里面,即便是有这么多的罪恶和艰难,你还是要能够相信因为上帝的带领、而且你的祈求,神会眷顾你。你要想到你是很宝贵的,你比飞鸟,你比野地的花,你比这些都宝贵。这些我们答案还是在耶稣的十字架。如果不是仰望耶稣,你实在看不出耶稣对你有甚么眷顾。

安息的另外一个地方,我们要看的是在希伯来书3:18-19,「18又向谁起誓,不容他们进入祂的安息呢?岂不是向那些不信从的人吗?19这样看来,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缘故了。」希伯来书4:1,「我们既蒙留下有进入祂安息的应许,就当畏惧,免得我们中间(「我们」原文作「你们」)或有人似乎是赶不上了。」

人因信心进入安息

这里,作者用一个东西来代替另外一个我们熟悉的东西。以色列人,神应许要带领他们进入迦南美地,进入流奶与蜜之地。可是,在希伯来书就没有说神要带以色列人进入流奶与蜜之地,说要带他们进入安息。也就是安息,就是在流奶与蜜之地的状况。当然就是我们刚才讲过的,上帝做好了一切的事情,我们可以享受。这不是说我们不工作,我们天天在工作,我们都在辛苦地工作,但是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我们是因为有信心,我们不至于忧虑,或者不至于过度地忧虑。

以色列人进不去安息,得不到安息,他们摆脱不了他们的忧虑,他们没有办法进到流奶与蜜之地,因为他们没有信心。这一群人为甚么没有信心?这一群人为甚么没有进入安息?我们又看到了,这一群人是指在旷野流浪了四十年的那一群人。这一群人他们不信上帝,所以他们就进不去了。

以色列人在旷野这一群人,是人类历史上经历神迹最多的人。他们曾经历过埃及的十个灾。他们看过红海在他们面前分开,他们在旷野有云柱、火柱带领他们,他们每天吃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哪,他们每天喝随着他们的灵盘石,但他们不能信,他们没有信心,所以最后上帝就不准他们进去了。

我们再想想看,我觉得这一群以色列人,如果从人这一面来想(当然更需要从神那一面来想),就是他们非常值得同情。

先讲他们出埃及过红海的时候。过红海的那一幕,圣经有不同的描述。我们要先解决经文上的事情。在希伯来书11章讲到,他们过红海是因着信过了红海。圣经这样讲,我们就一定相信。他们凭信心过红海很好。可是在诗篇106:7说,我们的祖先「在红海行了悖逆」,他们在红海边不是有信心,他们在红海对上帝悖逆,大概就是出埃及记14章那里讲到,他们在红海的时候,发哀声说:「我们怎么办?摩西、亚伦你们把我们带到这里来,是要我们葬生在这旷野里吗?」

各位,圣经是没有矛盾的。这两个看起来矛盾的地方,是在表示两件事。一个就是他们的确是在悖逆,他们的确在怀疑,他们的确在不信。但他们的怀疑不信,后来因着摩西的劝告,也就停止了。然后看到红海的分开,他们也就愿意凭着信心走下去了。

其实,这一段责备他们和称赞他们的,其实在我们身上也都有。有的时候我们有信心,有的时候我们没有信心。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被责备,有信心的时候我们又被称赞。这两种情绪同时会发生。

然后我们要说,如果诗篇106:7说,他们「在红海行了悖逆」,悖逆就是对上帝不信,悖逆就是我们刚看到的说忧虑、担心。各位,你不担心吗?「前面无路,后有追兵,下面就是红海,我们就要再回去作奴隶了。」各位,你失业的时候,不担心吗?你健康检查报告一大堆红字,你不担心吗?你站在磅秤上,又多了四、五磅,你不担心、你不忧虑吗?你不担心、不忧虑就不是人啦。

这些人在这么危险的情形下,他忧虑,他担心,他没有办法进入安息。在红海的时候,就没有办法进入安息,我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各位,基督徒实在不是人;我们是有圣灵的人,上帝对我们的要求要有信心;你要凭着人性,实在是办不到。你一定要有信心。

而你说,「他们这时候没有信心是很合理的,为甚么神责备?」因为是不合理的。他们曾经在埃及经历过十个大灾。你不能让上帝在你身上工作,每次都「春梦了无痕」,没有痕迹的。上帝行的神迹奇事和作为、祂的话在你心中,应该有更深的刻画,以至于你看到前面有红海很恐怖你会担心。但你应该想一想,过去的十个灾,上帝行了神迹奇事,上帝就一定会恩待我们。你今天没有十个灾,你看不到,你也不必去想那些。你应该想的是耶稣基督,神曾经借着祂这样爱我们。今天碰到难处,祂一定会帮助。

以色列人到旷野的时候,还是一样非常地不安。他们又不安了,他们没有东西吃,出埃及记16:3,「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耶和华的手下,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是要叫这全会众都饿死啊!」

这些家伙真的可恶?各位,不可恶。你如果不担心,我又觉得你不是人了。这里有总共两百万人,他们是在旷野。你看这些电影,包括甚么篷车队西征,他们经过旷野,你只要稍稍迷一点路,担心不得了了。不要说在旷野、沙漠你迷路了;下一次你去郊游,你的目标是南横甚么地方,你开车,有GPS,油也很多,但是你迷路了,找不到路了,你才迷路五分钟,你就会担心了,你就会害怕。才五分钟,你车里面还有甚么牛肉干(通常我们都有一大堆食物,非常丰富,惊人地丰富),但我们还是很担心,我们会很害怕。

以色列人,你想想看,两百万人在沙漠里面,现在出来了,好高兴。埃及人淹死了,好高兴,但我们吃甚么?没有7-11。两百万人,我们吃甚么?他们带了很多牛羊,对,很多牛羊,能吃几天?统统宰杀了我们怎么办?很兴奋地出来,离开了埃及为奴之家,出来才想到,开门七件事:第一件事,我们忧愁吃甚么,非常合理。

他们忧愁,但是又不合理,为甚么不合理?因为他们已经经历过十个灾的神迹,他们也经历过红海在他们面前分开的神迹。他们应当思想,他们应该相信神会带领,跟我们一样。耶和华后来就降下吗哪了。

降下吗哪,有一个规定,你不可以多捡。每家人只能捡你们家里要吃的,不要多。各位,每个人都多捡了。这些以色列人有中国的民族性,危苦意识、忧患意识。天下从来没有听过天上降吗哪这个事,今天降,你怎么知道明天会不会降。所以大家都多捡。我们中国人这一套最会了,都存一大堆的存粮,一旦有甚么危机的时候,拼命买,因为我们真是有极强的危苦意识。你说我没有,那就有另外一方面,我们就拼命地存钱、存金子,存基金、存保险。我没有反对这些,但是我们就非常担心,存!

以色列人就存,存了果然叫上帝发现了,就都臭掉了。今天有很多存的钱,到最后都臭掉了。你们在医院里大概也知道,很多老人,存了很多钱,放在那里,也不立遗嘱;也怕他死,到最后死了,钱到哪里都不知道。都知道的话,像王永庆一样,就突然冒出很多儿子、孙子,统统要这个钱。

如此这般到了第六天。每天都要出来捡,每天都只捡当天的份,每天都不要多捡,因为明天还会有,习惯就成自然。然后你就把自然当做上帝。第一天很焦虑:第二天还有没有?又有了。好,就不多捡了。第三天我相信更多人不要多捡了,因为多捡只是担心,多捡了发现不必担心。每天有,他们就不再多捡了。

到第六天,摩西说明天安息日没有了,所以今天你们要多捡一倍。习惯成自然,天天都是第二天还有,明天怎么会没有?摩西叫他们多捡的时候,他们又不多捡。叫你不要多捡,你因为忧愁你多捡;叫你要多捡,你又不多捡,这就是没信心。没信心就是我们人性凭感觉、凭经验。都造成很多的忧虑、担心。这是百姓的忧愁和害怕,其实后面在旷野里面发生的事都是我觉得非常合理的忧愁和害怕。因为我们一定会,但是又都是该被责备的忧愁还害怕,因为我们都经历过神迹,不应该再忧愁了。

最后,他们不能够胜过的忧愁和害怕,在民数记14章,是他们已经离开了西奈山,出埃及以后的第二年了。他们出埃及以后二年就到了迦南地边界,然后就叫探子去看那个地方。十二个探子就回来了,告诉他们说那个土地是非常好,上帝应许是真的。但是上帝的应许又不是真的,因为上帝说那个好的地方会给我们,可是我们知道我们得不到,因为那地方城墙高大,人都是巨人。

这就是等于你出来了,你移民到这里才发现你活不下去,要哭着要回去了,以色列人就哭了:我们当初就不应该出来,现在还来得及,我们回去吧,不管怎么样,甚至我们留在旷野也好,我们绝对不要去迦南地得那个地方,因为我们会被打死,我们回去。

照人之常情来讲,他们的建议很对。迦南人那么强大,我们怎么可能打得过去。我们打不过去,大家统统送死。我们没有地方去了,我们要就回到埃及去,这是最好的办法;再者,就在这里绕绕,说不定还可以绕到一块还不错的地方,留下来。

「千万不要去那里了!」他们这十二个探子,有十个探子讲的都是真的,那个地方城墙高大是真的,那个地方,人我们打不过也是真的,所以他们就哭,他们就忧虑,他们就没有安息。上帝就处罚他们,他们这一代都要死在旷野。又是他们忧虑是很合理的。

但他们的忧虑又是不合理的,为甚么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已经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神迹,他们应该相信,再大的艰难都可以得胜。哥林多后书5:7,「我们行事为人凭信心,不凭眼见」、不凭感觉、甚至说不凭经验。不是说眼见、感觉、经验不重要。很重要,我们都需要去思想、善用这些东西。可是上帝的话胜过这一切。对上帝话语胜过这一切的信心,才是基础。让我们在处理这些事的时候处理的对。

以色列人始终在危苦意识、忧患意识当中没有信心,从人来看非常值得同情。从神在他们身上有很多恩典而言,他们做的非常不对。我们今天也是,你要守安息日,你要心里有安息,但太多事叫你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