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基督教伦理学(21)

工作伦理:说谎是相对的(续)

 设伏兵

乔舒亚记8章,乔舒亚再度去攻艾城的时候,耶和华跟他讲:「我已经把艾城交在你手里了,你就去打吧!」我们看圣经的时候,在应用上需要非常灵活。并不是因为你要去打、而且现在耶和华怒气已经没有了;因为亚干和他全家都消灭了,就不需要用一些伎俩。这里,除了讲谎言以外,我也要提出来,你不要以为耶利哥城是绕着城打下来的。以后我们攻每一座城也是绕几圈就可以了。那是今天很多人对圣经死板的解法。尤其,神迹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不是常常发生的,你不要常常觉得一定会有!我相信你们在医院里碰到这种困扰恐怕也是有的。一天到晚就有些人来祷告、教他不要吃药、不要看病…。这有的时候真是信心,但绝大多数是真胡涂,错误的,因为神迹奇事不会常常发生。我们相信有,但是不会常常有。

耶利哥城那样的打法一定是真实的,但是不是每个城都这样打。事实上,绝大多数都不是;事实上,没有一座是这样的。如果你每一座都是去绕,那你绕死了,除了让人家看好戏以外,没有别的事。你现在去打艾城,你也不能以为,现在耶和华的愤怒已经消了,我就随便打。不,这是耶和华下的命令,8:2,「你要在城后设下伏兵。」

我们在讲「说谎」。「伏兵」就是一个说谎,就是不是正面交战,而是8:6,「我们引诱」;诈败,装败;然后,我们逃,他们追;然后,你们再进去打他们。8:15,「乔舒亚和以色列众人在他们面前装败。」我还是再讲,因为那么多人说,绝对不可以说谎;我就说,兵不厌诈,如果一定不可以说谎,以后打仗真的就只能正面的你砍我、我打你,连左右转一转、假动作都不可以有。我觉得那是不合理的。这是耶和华跟他们讲的。

 以笏刺伊矶伦

下面我们再来看士师记里有一个士师叫以笏,在士师记3:15,「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就是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以笏;他是左手便利的。以色列人托他送礼物给摩押王伊矶伦。以笏打了一把两刃的剑,长一肘,带在右腿上衣服里面。他将礼物献给摩押王伊矶伦(原来伊矶伦极其肥胖);以笏献完礼物,便将?礼物的人打发走了,自己却从靠近吉甲凿石之地回来,说:王啊,我有一件机密事奏告你。王说:回避吧!于是左右侍立的人都退去了。」这是荆轲刺秦王。「以笏来到王面前;王独自一人坐在凉楼上。以笏说:我奉神的命报告你一件事。王就从座位上站起来。以笏便伸左手,从右腿上拔出剑来,刺入王的肚腹,」他在欺骗!他骗王,而且他用上帝的名来骗!你同样通通都没有看到圣经对这件事有任何责备。

当然上帝也没有鼓励、主动叫他这样做;可是,上帝的确是叫乔舒亚打战的时候有诈,那就是说谎。我不管你怎么讲,就算是对敌人,我们说不可以说谎,你既说绝对不可以说谎、任何时候都不可以说谎,对敌人也不可以说谎,医生对病人不可以说谎…。那么,这是耶和华叫人说谎,你不能否认这个事情。我没有鼓励各位说谎,我们还是说,说谎是一个罪恶,如同杀人是罪恶。只是在罪恶的世界中,有的时候这不仅是一个法则,甚至是一个允许、上帝要你做的。这个以笏也是一样,他的说谎没有看到被责备的。

 塞缪尔的民主

我们再看塞缪尔记上。我们要照着塞缪尔记的次序,早点提一下「民主」的事情。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题目。塞缪尔记上8:1,「塞缪尔年纪老迈,就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长子名叫约珥,次子名叫亚比亚;他们在别是巴作士师。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以色列的长老都聚集,来到拉玛见塞缪尔,对他说: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塞缪尔不喜悦他们说立一个王治理我们,他就祷告耶和华。耶和华对塞缪尔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自从我领他们出埃及到如今,他们常常离弃我,事奉别神。现在他们向你所行的,是照他们素来所行的。故此你要依从他们的话,只是当警戒他们,告诉他们将来那王怎样管辖他们。塞缪尔将耶和华的话都传给求他立王的百姓,说:管辖你们的王必这样行:如此、如此...」8:19,「百姓竟不肯听塞缪尔的话,说: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塞缪尔就听从了。

这其实有点超乎我们伦理学的范围,我就一起讲。第一个,各位你看圣经的时候,不要有我们中国人这种非黑即白观念,不是好人,就是坏人。如果你看圣经、如果基督教给你的影响能够深一点的话,你会发现:我们都是罪人。而当很坏的罪人,包括不信主的人,有的时候也因为上帝的恩典,有非常好的优点发出来。塞缪尔、戴维…都是一样。我们常常看到,包括很多解经家(不限于我们华人,西方人也是),只要他是一个好人,比如戴维,他做的就都是好的;塞缪尔做的就都是好的。其实你可以看到,塞缪尔是神所使用的,但是他也是罪人。我们越肯定圣经的权威,越坚持地相信上帝的时候,我们越要把我们人性中、还有我们历史文化中给我们的一些错误教导删去,有的时候我们只是在信一种传统。

塞缪尔,是一个神喜悦的人、也是神用的人,但是他也有人一般的毛病。这毛病包括到老了就胡涂了,这毛病包括他偏私。他的儿子不好,他为什么要立他们做士师呢?他不应该这样做的。但是你会问说:「好像塞缪尔立他儿子作士师,神没有什么责备;当百姓要立王的时候,神又很不高兴。」这就是看圣经要小心的地方。有的时候,一件事两个人都有分,或者一件事情有不同人、不同因素在里面,神在责备这件事的时候,有的时候是责备某些人,而不是另外一些人。

这个以色列的长老要求塞缪尔立王,我相信神不会责备他们一定要立王这件事情,包括神不会责备他们讨厌塞缪尔两个儿子。我再次说,大家都在做一件事,有人去非洲短宣、很多人都去非洲短宣,可是不是每个人都得上帝喜悦,因为短宣也许是上帝喜悦的,可是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在那不同的动机里有些就要责备了。你不要因为上帝责备某个人去非洲短宣,就以为上帝不喜欢非洲短宣。反过来也是一样。我觉得塞缪尔的儿子不好、要废掉他,这没有不对。甚至我要在讲一句话,以色列人要立王,也不一定不对。这也是你看到很多解经书,也许我们华人有些人就乱解:立王不对!各位,如果立王不对的话,后来戴维王神这么喜悦,为什么这个王又对了呢?而且后来戴维的子孙耶稣是个王,这王的制度成为形容耶稣要统治的方式,所以,王不一定不对。

以色列人立王不对,甚至不是因为他们学习外邦人。简单讲就是,以色列人那时候想要立王,是因为他们希望有个中央集权,王。当中央集权了以后,这国家就会比较强盛,可以抵御外侮。在塞缪尔记里可以看到,主要就是亚扪人来欺负他们的时候,他们要求立王。可是我也不觉得这是一个坏的理由。我们希望国家强大也不是坏事,我们希望医院有钱也不是坏事。我的根据是什么呢?申命记17:14,上帝有提到立王的时候,「到了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得了那地居住的时候,若说:我要立王治理我,像四围的国一样。你总要立耶和华─你神所拣选的人为王。」

你看,他们的确是学外邦人,学四围的国一样立王,因为外邦人立了王以后国家就强大了。就跟我们中国清朝末年的时候他们想要强壮,就学西方人,就学日本人维新。各位,连你学其它的人,神也不责备。你不要觉得我们不能学别的东西,这没有什么好吃惊的,我们今天学的管理方法、计算机、数学,都不是从圣经里导出来的,我们也学,这没有什么稀奇的。

整个立王的错误,是一个最简单、可是我们最忽略的,就是对神没有信心。你要学别的人,可以,但你要有信心。你讨厌塞缪尔的儿子,这也可以,因为他实在该讨厌,但你对上帝要有信心。这讲的是最抽象、又最真实的,我们做每件事要有信心。

有信心,各人可以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可能要立王,有的可能是要民主、或是怎么样,这都没有关系。神要求的,最基本的是对神要有信心。「那怎么样才叫有信心呢?」那就不能细说了,信心就是因着神的启示、因着听上帝的话而产生对上帝的信靠。这种事情我们就不能再解释得更深了,因为「要有信心」,这是信主、不信主的人都知道的事情。你对神要有信心。

所以,立王的事情,看起来很复杂,但你抓住一个重点,就是对神要有信心。立王不一定错;塞缪尔儿子也没有资格做,百姓这些想法都对;但百姓有一点就是,他们对神没有信心,他们厌弃上帝。你可以在制度要改的时候是厌弃上帝的,你也可以在维护制度的时候也是厌弃上帝的。你可能是要维护一个制度,好像是要维护对上帝的信仰,其实是要保障你自己的既得利益能够继续维持下去。各位,改不改,这都不一定对或错,我们还是说对神要有信心。

后来,他们选出扫罗,立了王,这是民意。这民意里面有错也有对的,特别申命记17章讲,你要求立王可以是对的,不一定是错的。民意可以对、可以错,那我们今天是把民意当作百分之百一定是对的,这也不应该。我觉得一直到二十世纪的时候,过去的时代都是君主专政、或统治者独裁,凶得不得了,所以我们对统治者的独裁就非常恨恶。到了二十世纪以后,颠倒过来了,大家尝到民主的快感和愉快,所以现在是「多数暴政」,就是民众暴政,包括在台湾。我不知道你们晓不晓得,我们台湾政府的赤字,比例上来讲是世界有名的高,可能比希腊还高。所以有人在说「希腊危机」,可能还不如台湾。

各位,为什么会有这危机?你我都有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少纳税、不纳税,多享受福利。而政府要开路、要做一切的事,选民才投你的票。但是钱从哪里来?没有钱,就印钞票。所以哪一天,也许我们台湾也会爆掉了。这个错误是我们老百姓造成的,或民主制度造成的。我们无限的要求你要善待我…,然后我们不要付任何代价。最有体会就是健保,没有一个人肯涨价。你不涨价的话,你享受那么多福利从哪里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其实不只是健保,包括各种福利设施、营养午餐…。老百姓是一群暴民,只想要有利益,我不要付代价,你就是要照顾我,政府就是要这样,不然我就不投你的票。每一个党都是这样,我就尽量给你利益。我们政府有没有这些钱?不管他。这我觉得民进党、国民党都是一样,你要讨好选民,就拼命多利。「利」怎么来的?就印钞票,做各样福利设施,而你收的税没有这么高的话,你的钱就不值钱、就贬值。这是全世界的问题,这是美国的问题,欧洲…更是这样。你看希腊是国家的钱已经不够用了。到这么严重了,你要节省一下,大家又抗议了。

所以,我不觉得民主一定比较对。在某种情形下,民主相对的来讲好一些。我觉得,民主是慢性的自杀,君主专政是快快的杀你。民主的杀法是吸毒式的自杀法,君主专政的杀法是五马分尸。所以,我们还是比较喜欢民主一点,但是那个错误都是错误。

或者说,我们应该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就是:人有罪。一个君主可以非常残忍,很有罪,而老百姓的贪婪表达出来的也是罪。那你说怎么办?我没有说就绝望了。神有时候就用这个方式。所以有人说,敌基督就是这样起来,当暴民政治、大家乱乱乱...,人民都在讲话,没有一个人能够决定大局的时候,有一个很聪明的人也许就变成独裁者、变成敌基督。不说敌基督,历世历代很多独裁者都是这样起来的。因为太乱了,大家乱乱乱…,后来有一个有独裁能力的,大家就顺服下来了。这一顺服就惨了。

我们看扫罗。扫罗的当选的确不是世袭的,他的确可以说是民主选出的,也是神按立的,因为神也是这样同意了,但是民意在先。可是你看到后来耶和华就废弃了扫罗。

你把戴维跟扫罗比较一下,真的很希奇。扫罗看起来在每一面都比戴维好。就品德来讲,戴维很淫乱,他老婆真多;扫罗丝毫没有这个记录。戴维很残暴,杀起人来好厉害的;扫罗当然也是,但是好像他很柔和,他不杀神叫他杀的人。扫罗也很听从民意,看起来非常谦和。当扫罗当选、按立的时候,他很谦卑,还躲起来了。后来扫罗刚开始作王的时候,大家还不太服他,有些人就抗议、不要他。可是到了扫罗后来打赢了一场仗之后,有人就说:「这下扫罗真的可以作王了。」有人说:「当年不要扫罗作王的那些人,把他们抓来杀了。」扫罗说:「现在是胜利的日子,不要杀人。」扫罗表现的都很好。

甚至我觉得扫罗生活也很俭朴。塞缪尔记上11章,当亚扪人拿辖恐吓雅比人的时候,雅比人来求助于扫罗,扫罗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11:5,「扫罗正从田间赶牛回来。」他那时候已经是王了,有哪一个王还在下田种田的?他不是从总统府、皇宫出来,他是从田间赶牛回来。他也很俭朴!这些看起来都很好。可是后来你就看到他被上帝厌恶。

第一次是在13:8-12,「扫罗照着塞缪尔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塞缪尔还没有来到吉甲,百姓也离开扫罗散去了。扫罗说: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我这里来。扫罗就献上燔祭。刚献完燔祭,塞缪尔就到了。扫罗出去迎接他,要问他好。塞缪尔说:你作的是什么事呢?扫罗说: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所以我心里说:恐怕我没有祷告耶和华。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击我,我就勉强献上燔祭。塞缪尔对扫罗说:你作了胡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华必在以色列中坚立你的王位,直到永远。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塞缪尔就起来,从吉甲上到便雅悯的基比亚。」

这段话真需要一点解释。我也求主帮助我解释的时候是不动血气的,能够很诚实的,因为我非常讨厌塞缪尔。其实看这段话,我非常同情扫罗。我希望我的同情和讨厌不至于搞错了。我知道你们可能内心深处也是如此,但是因为你们都被训练成乖乖牌,就是:塞缪尔一定是好人,所以他所做的都好;扫罗是坏蛋,所以扫罗所做的都坏。可是,我们在肯定圣经是上帝的话的时候,不是在肯定塞缪尔、扫罗,也不是在否定塞缪尔、扫罗。我们是要从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权威里来看,我们不要照自己的喜好和感情来解释,我们要看看圣经怎么讲。

他说(第8节):「扫罗照着塞缪尔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后面一再讲到「你不按着你所定的日期来到。」所以,「迟到」是塞缪尔的错,这一点你不能否定。而下面就是我猜的,也许我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许我猜得没有错,我觉得塞缪尔就是刻意、故意迟到,就是有一点要整扫罗。我觉得塞缪尔念念不忘(这一点没有污辱他,因为他也是人嘛)扫罗抢了他两个儿子的位子,所以要把他搞倒。我觉得塞缪尔有这种心。

我不否认塞缪尔也为扫罗担心、迫切祷告,我觉得我那样解释就更恰当了,因为更合圣经、也更合人性,就是:我们有的时候是很善良的,有的时候又是很自私的。有的时候圣灵感动我们,我们心中有信心的时候,我们可以饶恕人、爱人,我们可以正直,但有的时候当我们血气起来的时候,我们又会很邪恶、或是自私的程度非常多。我觉得塞缪尔这样是很正常的,我没有故意在侮辱他。照人之常情来讲,扫罗是抢了他两个儿子工作的人,所以他讨厌扫罗是真的。就灵性来讲,塞缪尔是很属灵的人,所以他也很爱扫罗,因为这是上帝所立的人,他也很希望帮助他。所以我觉得塞缪尔心中也一直常有这种争战。

我们心中对我们所爱的人,有的时候会有一点徇私、偏见,那是正常的。有时对我们所讨厌的人,我们有时会有一些中伤,这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塞缪尔故意迟到,或者是潜意识里迟到,要拖垮扫罗,我觉得这个是可能的。这点塞缪尔是不对的。

那么,塞缪尔不对,其实也因为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当时扫罗在聚集以色列人跟亚扪人作战的时候,他们要有士气、要能去打仗,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就是,神如果在他们的献祭上悦纳了他们,那就好了。如果百姓们能够知道献祭之后,就像埃布尔献祭把祭物烧掉了,或像基甸献祭神悦纳我们的祭物、烧掉了,这表示神很悦纳,神就会在作战的时候跟他们同去,他们就会打赢。所以,要让百姓能够有士气的话,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们献祭能够成功。

等了七天!换句话说,塞缪尔迟到了七天。这七天每晚一天,百姓就走得越多。第8节,「百姓也离开扫罗散去了。」昨天我一点钟要讲道,如果你等了七个钟头还没来,你觉得会有人再等吗?如果今天我们说七点钟吃饭,等到晚上十二点了,还有人会在吗?百姓都走掉了,因为本来聚起来要打仗,现在最重要的人物来、没有献祭。七天!我觉得这种,迟到一个钟头都已经不得了了;迟了七天,我觉得扫罗实在已经是太宽厚了!

现在,扫罗没办法了,百姓要走光了,要把百姓聚在一起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有人献祭,所以他就献祭了。要小心了,很多解经家就讲到说:第一个,扫罗不该献祭。我有两个反驳:该献祭的人没有来。如果我们今天有个聚会,这聚会是大家聚在一起、一定要有人讲的,但讲员没有来,那么你们愿不愿意有人代打?也只好代打了!你宁可去代打一下,讲得也许不好、也许人家不喜欢、讲得也许很多人走掉了,但最起码比继续等、等得大家火死了要好一点吧!况且这个不是等听道,这个是再等下去,仗打输的可能性更大。你每等一分钟,亚扪人的势力就越大。

圣经也从来没有讲,(那些牧师、解经家都乱讲),君王不能献祭的。王献祭不是犯罪的事。扫罗之后都有人献祭,戴维也献过祭。后来在乌西雅王的时候,王要强行烧香,被责备了(代下26:18),因为烧香不是他的事,但献祭没有不可以的。即使在这段经文里面,我不知道塞缪尔讲的到底指什么,就是「你没有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耶和华所吩咐的命令」,起码在这里没有讲不可以献祭,没有这样讲。说起来,扫罗没有遵守耶和华的命令是后面发生的事情,也就是扫罗后来该杀的人没有杀。

但扫罗在这里还是错了,他的错误不是献祭,因为没有明文禁止他献祭。扫罗的错误是「勉强献祭」,我觉得这是关键。他自己说「我勉强献祭」,就是没有信心的献祭,那种献祭就是「该隐的祭」。你不是相信上帝是慈爱、怜悯、可靠的;你是把上帝想成很坏、很凶的,你贿赂祂一下,献一点东西,祂可能会对你好一点。该隐就是这样想,所以神不悦纳他的祭物。埃布尔就是有感恩的心、有信心,所以神就悦纳他的祭物。

扫罗也是一样,扫罗的献祭是对上帝没有信心。我很同情该隐,也很同情扫罗,就像我们自己在犯罪、得罪主、没有信心的时候,就肉体来讲,我们都很有理由;就像以色列人过旷野,常常发怨言。你从人性来讲都很合理,但你从上帝曾经做过的事来讲,就不合理了。如果你想到上帝曾经为你、为世人所做的事,祂曾经行了十个灾,祂曾经叫红海分开,你就不要永远总是凭感觉、凭眼见、凭环境,不凭信心,不凭着上帝的话。你的信心总是没有长进,那么神总要责备你。

就人这边来看,没有信心,每个人都很有理由:前头无路,后有追兵,…我现在已经受够了。就肉体来讲你有理由;但就神的恩典来讲,我们没有理由的,就跟扫罗「勉强献祭」一样,你献应该有信心、感恩着来献,而不是因着要笼络人心。这很重要,扫罗后来的问题一直是笼络人心。「笼络人心」是民主政治的特点。笼络人心没有不好;但你在笼络人心的时候忘记信靠上帝,那就不好了。同样的,独裁政治也不一定不好;但你在独裁的时候忘了信靠上帝,那就很不好。

所以,这里很微妙,扫罗的错误不在于献祭,而在于「勉强献祭」。勉强献祭的理由就是,他想要抓住人心。他献祭不是信靠神、不是感谢神,他是要借着这个仪式让百姓重新回到他这里。

从这以后,扫罗的心就越来越乱了。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偶像,就是「王位」。要得到王位,就是靠着民主、大家拥护他。所以,不管你在教会里、医院里、工厂里,你都要记得这件事:你是在信靠上帝,你不在讨人的喜欢!如果你讨人的喜欢,你就不是神的仆人了。这是保罗在加拉太书讲的。我们不是讨人的喜欢。讨人的喜欢看起来是很好的、是很民主的;但是你如果在讨人喜欢里失去对上帝的信靠,那就非常不好了。扫罗后来所有的问题都在这个地方,都在怎么样能够得到民心,以至于保住他的位子就好了。最明显的就是塞缪尔记上15章。

你可以看到,其实神还很恩待扫罗,继续不断在使用他,只是扫罗心里想到塞缪尔讲的话就始终不安,于是他要得到民心。在十五章,上帝要借着他胜过亚玛力人,要把亚玛力人通通都消灭了,但是扫罗没有听这命令。15:9,「扫罗和百姓却怜惜亚甲。」再次从人来看,扫罗是一个很好的王,他很注意百姓的想法、百姓的心。各位,「民主」很好;因为民主而忘记看到上帝,那就很不好。上帝叫你灭掉,你这时候就不能因为人道精神、因为民主、因为觉得可惜,神始终要我们学习一件事就是顺服祂。顺服祂的过程中有很多看起来是「他律」或者「神律」,但实际上是叫你在越来越顺服神里面,你能够长大成人,能够判断。

所以,15:9,「扫罗和百姓却怜惜亚甲」,这是人道,这是民主!这一切都好,但是这一切事情因为没有上帝,下一句耶和华就说:「我不要他作王。」从人来看,上帝真的好霸道、好不讲道理,但是这是我们人,包括从伊甸园、一直到我们生活中,每一件事我们觉得不合理的时候,学习要顺服上帝的。

当塞缪尔责备扫罗的时候,扫罗的解释就是21节,「百姓却在所当灭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献与耶和华─你的神。」扫罗讲这话有没有推责任、有没有欺骗?我们不晓得。但是,不管有没有欺骗,扫罗显然是看重百姓的意见。看重百姓的意见,其实就是为维护他的王位。王位是他的偶像,百姓(或者是民主)是他得到偶像的管道。所以一个很好的人、很谦卑的人、很人道的人、很注重民意的人,但却被耶和华弃绝。

他甚至是一个肯认罪的人,但是这认罪也是错误的。认罪不是向上帝认罪,只是要减轻上帝给你的艰难,那仍然是错误的。他为什么会犯罪,他诚实说出来了:(塞缪尔记上15:24)「我因惧怕百姓,听从他们的话,就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和你的言语。」所以我再一次说,我们不可以迷信民主。教会里也好,世界里也好,不可以迷信它。我承认民主比较起来还是很好的,我也很喜欢它,比起很多情形来还要更好,但是不只台湾的现象,民众天天向政府勒索的现象,只想享受、不想尽义务的情形,还有扫罗这件事情,他就是要听老百姓的,结果呢?甚至他的认罪也是一样。

甚至最后他希望塞缪尔跟他回去,也是一样。你看15:30,「扫罗说:我有罪了,虽然如此,求你在我百姓的长老和以色列人面前抬举我,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你的神。」他想到的是我的民意调查是不是能够高一点,所以请你做一件事,让人家觉得我还是被上帝看重的。我很同情扫罗,但是他绝对是错误的;所以我也不能说我同情他,应该说我看到一个很好的警戒:这是一个好人,但是这个好人因为不把上帝当上帝,后来他不仅他被上帝所弃绝,最后是丧尽天良,变成一个最坏的人。你看看扫罗对戴维的逼迫,是如此无情无义。扫罗最后真是非常没有良心。所以,一个人不敬畏上帝,最后的结果,一切的优点会变成缺点。如果你敬畏上帝,你一切缺点可以改变。

我在这里讲到「民主」不一定好,用扫罗做例子。我再次说,不是骂民主,我只是在说,我们在讲伦理生活的时候,我觉得基督徒不可以把任何一种人间的道德高举到上帝之上,不管是民主、是环保、是自由、是富裕…。

 塞缪尔的说谎

下面我们也继续再看一下关于「说谎」的事情。塞缪尔记上16章第1节:「耶和华对塞缪尔说:我既厌弃扫罗作以色列的王,你为他悲伤要到几时呢?你将膏油盛满了角,我差遣你往伯利恒人耶西那里去;因为我在他众子之内,预定一个作王的。塞缪尔说:我怎能去呢?扫罗若听见,必要杀我。」你可以看到,扫罗实在变得邪恶了。当你把一个王位看得那么重要的时候,你就会为了王位不要被别人取去,伤害那个人。这都是我们一样会有的,也许你不会为女色、不会为金钱,但也许你会为权力、为其它很小的东西,把那个当作偶像,然后你的人性就改变了。

我们只能把上帝当上帝,把上帝当作我们的一切;否则的话,你把升等、把评鉴、把任何东西看成最重要,那就麻烦了。当然,什么叫做看得最重要,什么叫做相对的重要,这是各位需要去思考。我们已经讲过,我们工作不是不尽责任,但是我们是信靠上帝做的。

塞缪尔是扫罗的按立者,扫罗视他如父,但是塞缪尔知道一件事情(不必说谎,这是跟耶和华讲的):「我如果去按另一个人,扫罗会杀我的。」这时候,你已经看到白色恐怖了,只要你有可能去立另一个人为王的迹象,就有可能被杀掉。扫罗从一个非常民主的君王,甚至后来变成杀了挪伯城全城的人。他借着民主保住的这君王位子,让他疯狂。

这种情形下,当然是扫罗的错误。可是耶和华的确也是主动建议塞缪尔不诚实,说:「你就带一只牛犊去啊,就说我要来向耶和华献祭。」帮上帝讲话的人会说:「这没有说谎,因为他的确去献祭了。」说这样话的人,明明在替耶和华说谎。你看得很清楚,重点是去膏人家作王,献祭只是一个遮羞布或障眼法,这是上帝讲的。如果你要说,献祭也是按立的一部份,可是按立人家作王根本不需要献祭。这一点,我觉得我们不必说谎;如果你看重诚实的话,这一点我们更不要说谎。上帝的确利用转一个弯,让塞缪尔能够免去那个危险。那么,我们能够学习的也是,你在生活中你真的不可以把诚实当作上帝。你不可以说,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谎,因为有的时候诚实虽然很好,但恐怕也有它的危险和不恰当。

 戴维的说谎 

在这之后,我们就看到戴维也有说谎的事情了。塞缪尔记上第21章,当戴维后来碰到很大的艰难、扫罗追杀他时,他没有地方可以逃,戴维很聪明,他下了一着险棋,他逃到敌人非利士人那里去。非利士人是他的大敌,但是因为扫罗这样追杀他,他想,逃到非利士人那里去比较安全,扫罗不会来追他了。他就逃到非利士人那里。非利士有一个王叫迦特王亚吉,21:11,「亚吉的臣仆对亚吉说:这不是以色列国王戴维吗?那里的妇女跳舞唱和,不是指着他说扫罗杀死千千,戴维杀死万万吗?戴维将这话放在心里,甚惧怕迦特王亚吉,就在众人面前改变了寻常的举动,在他们手下假装(这「假装」就是说谎)疯癫,在城门的门扇上胡写乱画,使唾沫流在胡子上。亚吉对臣仆说:你们看,这人是疯子。为什么带他到我这里来呢?我岂缺少疯子,你们带这人来在我面前疯癫吗?这人岂可进我的家呢?」

戴维逃到亚吉那里,臣仆天天对亚吉说:「这个家伙当年就是杀了我们好多人的,杀了我们千千万万的!」这事情有点复杂,有点像我们两岸之间常常投奔自由来、投奔自由去的,当然你也知道是骗人的,什么「投奔自由」,都是来拿黄金的!两边都是这个样子。假如今天中国有一个军长、航空大队的中队长投奔过来了,非常厉害、非常棒,我们会不会用他作航空大队的队长?一个了不起的军长来了,我们会不会升他作军团司令、出去打匪?这是华人的悲哀,华人从来不用降将,因为我们不相信他。所以你看那些投奔来的,都不再叫他飞了,因为怕你又飞回去了。其实不必怕他飞回去,他绝对飞不回去了,飞回去就死路一条,怎么飞回去?这里面有很多奸诈的部分。

戴维差不多是扫罗底下的元帅,投奔过去,亚吉当然很高兴了。但是其它人讨厌戴维,因为亚吉可能会宠戴维。「这个人不可用喔,他以前杀过我们。」所以这王就有一个矛盾:「现在敌国有一个大将来投奔我,我要不要用他?应该要用吧,因为这人很会打仗,我用他就可以把扫罗打败。但是又不能用,因为他当年杀了我们这么多人。」戴维觉得很危险,因为他现在没地方可以逃了,所以他就装疯卖傻,让亚吉主动地把他赶出去了。

不管如何,「装疯」仍然是说谎。而这说谎,不仅圣经在这里没有责备他,诗篇34篇的题目:「戴维在亚比米勒(我们不管这王是谁)面前装疯,被他赶出去,就作这诗。」第一句是,「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你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就是:感谢主,我骗人成功了!这些,其它的,我就不再仔细说了。

塞缪尔记下11章记载的,我们通常没有多去想。戴维跟拔示巴通奸,把乌利亚杀了,这里很清楚地看到戴维犯了两个罪,一个是奸淫罪,一个是谋杀罪。但是你忘记了,或大概也没看到,戴维还有个欺骗的罪。他曾经想要骗乌利亚,让他以为拔示巴怀的是自己的小孩。这个办法不成功了以后,他才用杀的方式。各位,那么,戴维犯了什么罪呢?

这不是我们主题,这是在我们解经的时候、以及基督徒伦理可能也需要看一下、想一下的。戴维犯了什么罪?看拿单对戴维的责备,塞缪尔记下12:7,「拿单对戴维说:你就是那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膏你作以色列的王,救你脱离扫罗的手。我将你主人的家业赐给你,将你主人的妻交在你怀里,又将以色列和犹大家赐给你;你若还以为不足,我早就加倍地赐给你。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他眼中看为恶的事呢?你借亚扪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为妻。你既藐视我,娶了赫人乌利亚的妻为妻,所以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

这段话,其实真的不太好了解。姊妹请不要生气。我们今天把多妻当作很严重的罪。可是,我在看圣经的时候,新约是很明显,旧约就更明显了,我实在看不到「多妻」是罪。我没有看到旧约里面任何一个––包括亚伯拉罕、艾萨克、雅各布、戴维、所罗门––我没有看到他们因那么多的妻子,被上帝责备了一个字。你可以找找圣经,看有没有。玛垃基书大概是唯一在旧约里面好像有说只能一个妻子,但是也不是很清楚。新约里面,耶稣说神好像比较是一夫一妻,但问题是,这样的教导一个人只能娶一个妻子,正面的不够清楚。

以弗所书好像有讲,耶稣好像有讲,你更可以说创世记有讲,但是我觉得这三个讲法都是在讲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况。而在这个罪恶的世界里,神没有那么直接的讲这件事情是罪恶的。我说这个,当然不是马脚露出来了,因为是男人当然希望多妻,我没有这个意思,事实上每个结了婚的男人应该都知道一件事:你有一个老婆已经够辛苦了,你千万不要再自作自受,还要有第二个老婆,你真是活得不耐烦了。我根本一点也没有说要多妻,这是全世界最愚蠢的事情。

我之所以讲这个,其实还是在说,包括说谎、包括民主制度好不好、包括人道精神好不好…,我都说这些是好的,只是我看圣经里你可以看到,这个不是绝对的东西。「绝对」只有对上帝的信靠。在各个时代、各个环境里面,甚至就在我们生活中,有的时候我觉得神给我们一种宽松和自由。(当然我承认,我们的罪性会让我们在这种宽松和自由中犯更多的罪,我觉得这是更常有的。)今天你听康牧师说可以说谎,我们就用这个来说很多不该说的谎。而我们应该像喇合的时候、或者像二次大战藏匿犹太人的时候,我们反而不敢去做。事实上,我所讲的是在那些情形下,可能可以有某种程度的宽松,而不是在我们平常时候,给我们更多的机会犯罪。

这个「多妻」也是一样,可能就在君王的情形之下,神没有禁止戴维。甚至我想拿单在这里更严格责备的一件事,我们真的要小心,就是我们在这里一直讲的:神是看内心,基督的国度是要内心完全的良善。所以,他似乎说:「我把我主人的妻交在你怀里」,这在古今中外都是这样,你战争胜利,可以把敌人的妻小儿女都变成你自己的妾,神没有禁止这样的事,这里这样讲了。这包括戴维在逃难的时候,拿八的妻不是后来就归给他了吗?

上帝做这件事情,好像上帝是这样讲:「你真的想要,甚至像拿八的妻(那是别人的妻耶),的话,你就祷告上帝吧。」你千万不能去勾引他,你千万不能犯通奸的事情,但你可以求。你可以求拿八暴毙、生病吗?应该还是不可以求这些,你最多只能抽象的求。当然我觉得以基督徒来讲,连这个求都不能求。以IQ来讲,我刚才讲了,你要再求一个妻子真是自找死路。

但是,我想这里的重点直接讲就是:你行他眼中看为恶的事。第一个,你是通奸的,这是神非常厌恶的。第二个,他更明显的讲,就是我们刚刚一再讲到的「内心的良善」,你千万不要用神好像有些宽大的尺度,不是用来增加良善,而是增加你作恶的机会。

严格来说,戴维并没有犯谋杀罪。戴维没有叫人去杀,没有自己想办法主动杀掉乌利亚。但是,当乌利亚在战场上的时候,戴维的确是借了亚扪人的刀,戴维给约押的命令,「信内写着说:要派乌利亚前进,到阵势极险之处,你们便退后,使他被杀。」(撒下11:15)戴维下了这个命令,以至于以后常常受制于约押,我相信也是这个原因。我如果猜得不错的话,约押也会把这个手令保存得很好,以后可以勒索戴维。后来看来也是这样。

我在这里又讲得再复杂一点,我是觉得可能约押在这件事上,从神的眼光是有罪的。我觉得约押在这里大可做那个收生婆的工作,他甚至可以骗国王。如果王说:「怎么那么久了,乌利亚还没死啊?」「因为乌利亚很勇敢,每次他孤军奋战都打赢了。」他可以这样讲,而实际把乌利亚保护了。这个时候是在作战,怎么可以叫一个良将死呢?乌利亚又那么好。约押知道哪里危险。

你看这整件事情,戴维的计策不一定能成功。戴维的计策如果不成功,戴维就非常惨了,他就要面对一件事:乌利亚就知道他老婆对他不忠实了。他本来那次回来跟老婆睡觉,他还可以被骗,那怀的孩子是他自己的。现在他没有跟他老婆有性关系,怎么他老婆怀了孩子?然后他又没有被杀掉。我想戴维就开始怕了,怕乌利亚造反了,因为查到最后就查到皇帝身上。各位,这种事情一定查得出来,虽然是很机密。

于是,戴维能想到的就是把乌利亚派在那里。11:17,「城里的人出来和约押打仗;戴维的仆人中有几个被杀的,赫人乌利亚也死了。于是,约押差人去将争战的一切事告诉戴维,又嘱咐使者说:你把争战的一切事对王说完了,王若发怒(你看这两个人都是在勾心斗角,他还猜想到戴维会假猩猩的装出来,假装发怒。)王若发怒,问你说:你们打仗为什么挨近城墙呢?岂不知敌人必从城上射箭吗?(这两个家伙在演戏)从前打死耶路比设(就是耶路巴力,见士师记九章一节)儿子亚比米勒的是谁呢?岂不是一个妇人从城上抛下一块上磨石来,打在他身上,他就死在提备斯吗?你们为什么挨近城墙呢?你就说:王的仆人─赫人乌利亚也死了。使者起身,来见戴维,照着约押所吩咐他的话奏告戴维。使者对戴维说:敌人强过我们,出到郊野与我们打仗,我们追杀他们,直到城门口。射箭的从城上射王的仆人,射死几个,赫人乌利亚也死了。」

这段话我之所以要念这么久,我是要说:这乌利亚还真不好杀!我看这段话,戴维交代的是派乌利亚到阵前,然后撤兵,使乌利亚被杀。可是实际的情形是在郊野打仗,这郊野不一定是阵势很险的地方,好像也不是约押撤军,而是乌利亚傻呼呼的一直在追,追到城门口,上面射箭下来,乌利亚被射死了。如果没有被射死的话,乌利亚还成为大英雄,戴维就更尴尬了,约押也很尴尬了。这场战争乌利亚还不太容易死,但乌利亚死了。

我讲这么多其实是在说:戴维没有杀乌利亚。戴维的计策也不一定成功,乌利亚不一定会被杀死。但是新约、旧约都有讲,耶稣说什么叫做杀人?杀人不是拿起刀来杀,甚至不是预谋要怎么样杀;杀人是对人的恨恶,希望他死亡。如果戴维用另外一个方式,送乌利亚到疫区去让他感染了什么病,死了。好像也不直接、也不太是戴维杀人,但是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耶和华非常愤怒,祂把杀人的罪算在戴维的身上。这里一再强调:人心里的邪恶是惹上帝愤怒的。淫乱也好、杀人也好,新约旧约实在是一致的:从你心里那种邪恶,是上帝非常不喜悦的。

不过,这里面当然也有很多说谎和欺骗,我们就不去多说了。

「说谎」在旧约的部分,我想我们就提到这些。

 耶稣暗暗的去过节

新约的部分,耶稣好像也有一次是这样子,在约翰福音7:2,「当时犹太人的住棚节近了。耶稣的弟兄就对他说:你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吧,叫你的门徒也看见你所行的事。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你如果行这些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因为连他的弟兄说这话,是因为不信他。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世人不能恨你们,却是恨我,因为我指证他们所作的事是恶的。你们上去过节吧,我现在不上去过这节,因为我的时候还没有满。耶稣说了这话,仍旧住在加利利。但他弟兄上去以后,他也上去过节,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

这很多人就说耶稣是欺骗,祂说了不去,后来又去了。我觉得这也不需要太多追究的,就是在一种情形下:祂不愿意跟祂的弟兄一起上去。祂说的话也不能说太说谎,祂说:「我现在不上去,我的时候没有满。」你更知道耶稣的时候常常不照时钟来算的,当然愿意信靠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到了;人不信靠的时候,耶稣的时候就没有到。所以,耶稣说不去,之后又去了,严格地,不能说不是说谎;我们只能说,在环境很艰难或很特殊的时候,神也给我们这种宽松的机会。

「说谎」的部分我想可以结束了,我们也说了很多基督徒在世上生活的态度。

自由的伦理:

 吃祭偶像之物

下面我们要看一处经文,罗马书,这些都是讲到我们基督徒在世上生活的一些可以去考虑的。罗马书写成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保罗要告诉罗马教会关于因信称义的道理、关于救恩的道理,但是也有跟生活有关系的部分,这个是我们基督徒的自由和宽大。这自由与宽大是出于爱心的,也是很实际。在罗马书14:1,「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软弱的,只吃蔬菜。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神已经收纳他了。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神。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你这个人,为什么论断弟兄呢?又为什么轻看弟兄呢?因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台前。」

我们先说这件事情,我们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祭过偶像的东西可不可以吃,我们谈这件事。如果我们说得复杂一点,或者包罗万象一点,就是生活中很多可以做、不可以做的事情,包括我们今天在教会里吵得死去活来的事情。我不能告诉你答案,说以后就一定要怎么做,因为那是一种律法主义,我并不同意。而是我们都有一个大方向和一个思想的原则。

当时,可能在今天的华人教会也是一样,总有一些争执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今天教会里也有。如果我们说神学的问题,包括说方言;我们在教会里面是敬拜赞美、还是唱传统诗歌,这也是很多教会有的问题。教会里有很多风俗习惯,到底可不可以?对我来讲,很多时候可能很多人觉得我的生活太保守了,可能你们觉得,尤其听了「说谎」的事,觉得我太开放。不管你是怎么觉得,我觉得在圣经里面让我们看到,应该有很多东西可以宽松的,但是那宽松不是放松,宽松里面其实有些原则的。

基督徒里面,保罗分成两种,一个是信心软弱的,另一种没有说是刚强的人;但是我们说如果有信心软弱的,应该也有信心刚强的。那跟我们今天华人教会想的刚好相反,软弱的人不是那些喜欢吃喝玩乐的人,不是那些穿着打扮都很漂亮的人。我们通常觉得这些爱世界、体贴自己、喜欢吃喝,穿的裙子那么短,留的头发那么长,又是耳洞、又是那个洞的人都是信心软弱的。可能是信心软弱的,也可能不是。各位,我也很看不顺眼那种怪里怪气的人,但是我能容忍、我能包容。

除了罗马教会,在历世历代大概都可以分两种人:有一种人软弱,这种软弱的人我们一般还以为他刚强,就是:这个也不可以、那个也不可以,很律法主义。通常这种人都是老一辈的,看年轻人这个也不顺眼、那个也不顺眼。其实,这些人是软弱的。当然我们也倒过来讲,的确有可能这些人是刚强的,这些人坚定持守在信心之路。而那些我们以为软弱的年轻人,跟着世界潮流跑,一下子染头发、一下子穿鼻洞…,各种怪里怪气的都有。其实,不一定是软弱的。

我们要说谁是软弱、谁是刚强的,其实不太能用你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来讲,重点还是:你内心对上帝的信靠。而内心对上帝的信靠呈现在每个人的身上,是不一定的。所以你如果问我,今天教会那些染头发的是软弱、还是刚强,那些比较保守的是软弱、还是刚强,我说我看起来基本上我们今天教会都是软弱的。因为我看那些年轻人对上帝的道懂得很少,跟着世界跑。我看那些年老保守的,对上帝的道懂得也非常少,他们也是跟着世界跑。不过他们是跟着五十年前的世界跑,年轻人是跟着五天前的世界跑,都是跟着世界跑,没有哪一个更刚强,都并不好。我们对神、对基督的救恩不太认识。

这里是真的讲,有的人刚强,这些刚强的人的特点就是:他有自由。基督教的伦理是一个自由的伦理,不是一天到晚说这不可以吃、那不可以喝的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