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死了——“自我”万岁!
近来,我在主流报刊上读到了大量关于信仰和尊重“上帝十诫”对怜悯和道德毫无裨益的胡说八道之词。
他们举出动物的行为以作证明。
我最近读到的一个例子,是关于蚂蚁是如何牺牲自己,用自己的身体在水上搭建一座桥以挽救其它蚂蚁生命的故事。
你真会相信蚂蚁们会坐成一圈,讨论牺牲少数、保全多数的哲学问题吗?
当然不信!
它们的行为是建立在遗传基础上的——这叫做“本能”。
本能是没有原因可循的,这是一种条件反射。
成年雄性棕熊带着母熊和他们的幼仔进入一个地区后,它们会杀死小熊,而与母熊交配,你不会以为这是一种反社会的行为。
你看到的是只是由遗传规定的本能行为,以便使公熊而不是它的对手传宗接代。
可当你看到,一位消防队员冲进一座着了火即将倒塌的大厦去救别人的小孩时,这就不是本能行为(本能的行为当然是跑掉!
),你想到的则是义务、怜悯、责任心、英雄主义等等……可能还会因面对危险而发抖。
但是,对英雄人物的采访通常不会提供更多信息,无非是他们受到的教育便是他应该这样做。
这就是道德。
这就是独一无二的人类,天生注定有着比动物本能更多的精神需求。
家庭价值……哟嗬!
自由主义刊物对“家庭价值”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
人们不再尊重那些将我们结为一体、支持、养育、爱并激励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体系,这套价值体系成了人们永远嘲笑和谴责的对象,被认为是对女性的剥削和统治、对性爱欢乐的维多利亚时期式的扼杀,对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这种自然倾向的不现实而沉重的制动。
丧失了对家庭责任的尊重,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群,他们力争寻找到一种所谓能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的东西。
而这些年来,我们看到,日益增长的不是对获得自由的欢呼,而是一种悲伤、孤独和困惑:希望之乡变成了出产馊牛奶和臭蜂蜜的恶土。
家庭价值的内容包括性爱、婚姻和子女。
下面,就让我们分别予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