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
没有比养育子女更能深刻地教会人大度、无私、亲密、使命感、同情心或爱了。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当开始对他人负有责任时,生活总会变得更加严肃而有意义。
甚至连这也被一个以社会为价值取向的“我”、“事业”和“社会地位”阻碍了。
这种价值取向歪曲现实(通过特定的社会和心理团体)以影响父母们,让他们以为孩子并不需要他们,而更重要的是挣钱和过得快乐。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是生病时还是休闲时,任何时候,照顾小孩都是作为对个体、对成年人自由极有裨益的事情得到鼓励。
可是目前,有“研究”甚至声称,母亲在家与孩子们呆在一起,会从智力和社会等各方面伤害到孩子。
一种运动会在多大程度上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呢?
显然,很低。
婚姻、婚内性关系以及抚养小孩的责任——这就意味一个人不应仅仅为自己生活,而且也应为别人乃至全人类的未来而生活。
显然,这与当今社会流行的自恋情结、对一时快乐的追求、对成就以及满足的追求是完全相互对立的。
女权主义运动
“听到芭芭拉•霍尔准备为《下判断的艾米》的玛克辛提出一项关于爱的建议,我感到很遗憾。
玛克辛是个独立而自信的女人。
她有很多办法可以实现自我……比如某种爱好,或者是其它兴趣,她籍此可以来帮助整个社会。
我以为,女权主义运动已经远远超越了女人需要一个男人的古老理论……”简•威宁、韦斯特•希尔写给《纽约时报》编辑部的一封信,2000年4月9日。
我对此感到悲哀,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都是我手下的一些人写的,而且是因为,她们企图否认健康而正常的女性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现实:她们渴望并喜欢跟一个男人结合在一起。
爱好、工作以及其它兴趣是任何人生活中有益、有创造性并且必须的一方面,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而相互结合的愿望也同样是正常的、自然的和重要的。
女权主义者们否认这一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对如此之多的女性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这简直令我发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