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一、统一性

圣经的本质 by 唐崇荣

这一本经在超历史的过程中间,是唯一完全统一的书。这本书从开始至末后写成所经历的时间比任何一本书还更长,从来没有一本书用了差不多一千五百年的时间才写成的,无论是印度的《奥易经(Upanisad)》、《佛经》、中国的《四书》《五经》,都没有用这么长的时间才集合而成的。《圣经》的第一本书《创世记》到最后一本书《启示录》,经历了差不多十五个世纪的时间才写成,所以这本书的历史就超越历史上任何一本书的历史,这是有超历史意义、也是在历史中间指定历史方向的一本很特殊的书。这本书不单用了这样长的时间才写成,这本书是经过差不多四十个人执笔才写成的——第一个是摩西,最后一个是约翰,在摩西和约翰之间还有历世历代许多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行业、不同专长的人执笔。上帝的灵呼召人、上帝的灵拣选他们出来、上帝的灵感动他们、上帝的灵默示他们,上帝的灵透过上帝的主权在他们生命中间的影响、在他们生活中间的感染,然后把他们所经历的化成被圣洁化的一部分、圣洁历史的人生经验,然后用其中的结晶写下了上帝要人类共同知道的话语,就成了这一本《圣经》。

《圣经》是透过真正有时空经验的人,与上帝有交流、与上帝有团契、与上帝有个别交通的经历,被圣化以后得着的智慧结晶所写下来的,所以这本《圣经》不是默写的,乃是默示的。在这本《圣经》里面,你清楚看见摩西的用词同约书亚的用词,文法上是不一样的;保罗的词句构造跟彼得的词句构造、修辞学的理论是不一样的;你看见约翰的重点跟彼得的重点,他们用的名词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证明他们不是默写,而是领受默示而写下来的。在希腊文所用的默示一字,就是上帝的吹气。上帝吹气,把他的话默示下来,透过旧约的先知,新约的使徒们,还有那些领受了特殊拣选、特殊恩膏的膏抹、特殊圣灵的启示而对真理的觉悟性高到一个地步,有真理的责任性;深到一个地步他们知道上帝的临在同上帝对他们的责任和托付,他们严谨的写下每一个字。所以,这本书就和历史上所有的书不同。

奇妙的事就发生在这里,虽然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作者所受的教育不同、民族性不同、宗教状况、社会的变迁完全不同,然而从开始到末了,却贯彻始终,没有分差;那个最原本的、永性的、最准确的、一线贯穿而没有改变的信息,就是《圣经》的统一性。

如果你比较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和后现代主义哲学家马库泽的看法,彼此间产生出来的冲突是大得不得了;你把马克思,恩格思,列宁,马林科夫,**东,赫鲁晓夫,还有最后的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共产理论相比,你就看见彼此矛盾,彼此冲突;你把达尔文,拉马克,把现在许多的思想家,同十九世纪的斯宝塞,赫胥黎这些赞成进化论的学者的理论并列,你发现彼此矛盾,彼此冲突。

感谢上帝,只有一本书,用了一千五百年,用了四十多个不同职位、不同身份、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人,因受一位圣灵默示,写下的书是前后一致的。这些人没有机会聚集,讨论怎么讲,免得露出马脚;摩西没有办法对约翰说:-我们到酒店那里吃一餐饭,讨论一下我要怎样讲创世,你要怎样讲《约翰福音》-没有机会的,摩西死的时候,约翰还没有生出来;约翰什么时候生,阿摩司从来不知道有这个人;以赛亚死的时候,彼得还没出生。他们完全没有办法相见,但是所讲的话却是前后一致的,单凭这一点,你要相信《圣经》是上帝的话语。这证明是一位圣灵的默示,通过不同的作者把书完成,记录了下来。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这一本经在超历史的过程中间,是唯一完全统一的书。这本书从开始至末后写成所经历的时间比任何一本书还更长,从来没有一本书用了差不多一千五百年的时间才写成的,无论是印度的《奥易经(Upanisad)》、《佛经》、中国的《四书》《五经》,都没有用这么长的时间才集合而成的。《圣经》的第一本书《创世记》到最后一本书《启示录》,经历了差不多十五个世纪的时间才写成,所以这本书的历史就超越历史上任何一本书的历史,这是有超历史意义、也是在历史中间指定历史方向的一本很特殊的书。这本书不单用了这样长的时间才写成,这本书是经过差不多四十个人执笔才写成的——第一个是摩西,最后一个是约翰,在摩西和约翰之间还有历世历代许多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行业、不同专长的人执笔。上帝的灵呼召人、上帝的灵拣选他们出来、上帝的灵感动他们、上帝的灵默示他们,上帝的灵透过上帝的主权在他们生命中间的影响、在他们生活中间的感染,然后把他们所经历的化成被圣洁化的一部分、圣洁历史的人生经验,然后用其中的结晶写下了上帝要人类共同知道的话语,就成了这一本《圣经》。 《圣经》是透过真正有时空经验的人,与上帝有交流、与上帝有团契、与上帝有个别交
通的经历,被圣化以后得着的智慧结晶所写下来的,所以这本《圣经》不是默写的,乃是默示的。在这本《圣经》里面,你清楚看见摩西的用词同约书亚的用词,文法上是不一样的;保罗的词句构造跟彼得的词句构造、修辞学的理论是不一样的;你看见约翰的重点跟彼得的重点,他们用的名词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证明他们不是默写,而是领受默示而写下来的。在希腊文所用的默示一字,就是上帝的吹气。上帝吹气,把他的话默示下来,透过旧约的先知,新约的使徒们,还有那些领受了特殊拣选、特殊恩膏的膏抹、特殊圣灵的启示而对真理的觉悟性高到一个地步,有真理的责任性;深到一个地步他们知道上帝的临在同上帝对他们的责任和托付,他们严谨的写下每一个字。所以,这本书就和历史上所有的书不同。 奇妙的事就发生在这里,虽然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作者所受的教育不同、民族性不同、宗教状况、社会的变迁完全不同,然而从开始到末了,却贯彻始终,没有分差;那个最原本的、永性的、最准确的、一线贯穿而没有改变的信息,就是《圣经》的统一性。 如果你比较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和后现代主义哲学家马库泽的看法,彼此间产生出来的冲突是大得不得了;你把马克思,恩格思,列宁,马林
科夫,**东,赫鲁晓夫,还有最后的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共产理论相比,你就看见彼此矛盾,彼此冲突;你把达尔文,拉马克,把现在许多的思想家,同十九世纪的斯宝塞,赫胥黎这些赞成进化论的学者的理论并列,你发现彼此矛盾,彼此冲突。 感谢上帝,只有一本书,用了一千五百年,用了四十多个不同职位、不同身份、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人,因受一位圣灵默示,写下的书是前后一致的。这些人没有机会聚集,讨论怎么讲,免得露出马脚;摩西没有办法对约翰说:-我们到酒店那里吃一餐饭,讨论一下我要怎样讲创世,你要怎样讲《约翰福音》-没有机会的,摩西死的时候,约翰还没有生出来;约翰什么时候生,阿摩司从来不知道有这个人;以赛亚死的时候,彼得还没出生。他们完全没有办法相见,但是所讲的话却是前后一致的,单凭这一点,你要相信《圣经》是上帝的话语。这证明是一位圣灵的默示,通过不同的作者把书完成,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