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呼吁(1)

传道人的楷模 by 约翰·斯托得

〖呼吁〗

使者的呼吁以两方面表示。 第一,是「我们作基督的使者……我们替基督求你们」;第二,是「神藉我们发出呼吁」。 我们将依次讨论这两个词句。

第一,「我们作基督的使者……我们替基督求你们」。 那「替基督」及「为基督」(huper Christou)的重复笔法美妙极了。 这是我们最高的特权。 这是「我们的缘故」(huper hemon,21节),神使基督成为有罪;现因基督的缘故(huper Christou,20节),神使我们成为使者。 他对我们的关切莫大,引致他上十字架;我们对基督的关切又有多少? 若我们像他爱我们一样爱他,我们必定是最热心的使者! 这「为基督的缘故」,能改变我们的事奉。 在布道事工上,除了「为他名的缘故」(huper tou onomatos autou)之外,再没有更强而有力的激励(罗1:5)。

因此,为了基督的缘故,为了他国度的扩展及他的名字的荣耀,我们作为使者,我们无法想像他的受苦是徒然的。 神有否在基督的死及藉着基督的死,为人完成了在与他和好一事上所需要的? 那么,我们就应不遗余力,恒切地,诚恳地劝告人与神和好的必需。 这样紧急的呼吁,在今日某些教会圈子中并不是很流行。 但我深信保罗意思是这样,我希望能证明这事实。

保罗用两个动词形容使者的呼吁,「神发出他的呼吁」(parakalountos),及「我们求你们」(deometha)。 「劝告」(Parakalein)是一个用法很多的字,特别是解作「劝诫,劝告」,「乞求、哀求、恳求」,亦解作「安慰、鼓励及加强」。 但「祈求」(deomai)一词较为明显。 事实上,是较弱一点(例如:徒8:34,徒21:39,徒26:3),但它真能表达「祈求、乞求、哀求、恳求」等意思。 在路加福音里,这字用作描写那麻疯病人,「当他看见耶稣,就俯伏在地求他」洁净自己(路5:12);在描写格拉森被鬼附的人俯伏在耶稣跟前,大声喊叫,说:「求你不要叫我受苦!」 后来又「恳求和耶稣同在」(路8:28、38);也用作描写那患癫痫病孩子的父亲,他「求」门徒们赶出那污鬼,现在向耶稣喊叫,说:「夫子,求你看顾我的儿子」(路9:38、40)。 这动词也是保罗用在他那些个人化及富感情的书信中的经文(例如:加4:12;林后10:2〔1节是劝告parakalein〕)。 这字也用在祈祷文中。 有时候,它实在是指普通的请求,(例如:太9:38;路10:2;路21:36,路22:32;徒4:31,徒8:22、24;帖前3:10),但有时候「哀求」(deesis)意指恳切的祈求,就像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哀哭祷告(来5:7),也像使徒表达他「心里所愿的,向神祈求(deesis)」是要以色列人「得救」(罗10:1)。 从新约圣经中这字的用法的亮光中,将使者的呼吁看作恳求人与神有正常关系的最紧急哀求是合理的。 对那「为基督的缘故」及它被钉十架而努力的人,是不可能冷漠的。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呼吁〗 使者的呼吁以两方面表示。 第一,是「我们作基督的使者……我们替基督求你们」;第二,是「神藉我们发出呼吁」。 我们将依次讨论这两个词句。 第一,「我们作基督的使者……我们替基督求你们」。 那「替基督」及「为基督」(huper Christou)的重复笔法美妙极了。 这是我们最高的特权。 这是「我们的缘故」(huper hemon,21节),神使基督成为有罪;现因基督的缘故(huper Christou,20节),神使我们成为使者。 他对我们的关切莫大,引致他上十字架;我们对基督的关切又有多少? 若我们像他爱我们一样爱他,我们必定是最热心的使者! 这「为基督的缘故」,能改变我们的事奉。 在布道事工上,除了「为他名的缘故」(huper tou onomatos autou)之外,再没有更强而有力的激励(罗1:5)。 因此,为了基督的缘故,为了他国度的扩展及他的名字的荣耀,我们作为使者,我们无法想像他的受苦是徒然的。 神有否在基督的死及藉着基督的死,为人完成了在与他和好一事上所需要的? 那么,我们就应不遗余力,恒切地,诚恳地劝告人与神和好的必需。 这样紧急的呼吁,在今日某些教会圈子
中并不是很流行。 但我深信保罗意思是这样,我希望能证明这事实。 保罗用两个动词形容使者的呼吁,「神发出他的呼吁」(parakalountos),及「我们求你们」(deometha)。 「劝告」(Parakalein)是一个用法很多的字,特别是解作「劝诫,劝告」,「乞求、哀求、恳求」,亦解作「安慰、鼓励及加强」。 但「祈求」(deomai)一词较为明显。 事实上,是较弱一点(例如:徒8:34,徒21:39,徒26:3),但它真能表达「祈求、乞求、哀求、恳求」等意思。 在路加福音里,这字用作描写那麻疯病人,「当他看见耶稣,就俯伏在地求他」洁净自己(路5:12);在描写格拉森被鬼附的人俯伏在耶稣跟前,大声喊叫,说:「求你不要叫我受苦!」 后来又「恳求和耶稣同在」(路8:28、38);也用作描写那患癫痫病孩子的父亲,他「求」门徒们赶出那污鬼,现在向耶稣喊叫,说:「夫子,求你看顾我的儿子」(路9:38、40)。 这动词也是保罗用在他那些个人化及富感情的书信中的经文(例如:加4:12;林后10:2〔1节是劝告parakalein〕)。 这字也用在祈祷文中。 有时候,它实在是指普通的请求,(例如:太
9:38;路10:2;路21:36,路22:32;徒4:31,徒8:22、24;帖前3:10),但有时候「哀求」(deesis)意指恳切的祈求,就像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哀哭祷告(来5:7),也像使徒表达他「心里所愿的,向神祈求(deesis)」是要以色列人「得救」(罗10:1)。 从新约圣经中这字的用法的亮光中,将使者的呼吁看作恳求人与神有正常关系的最紧急哀求是合理的。 对那「为基督的缘故」及它被钉十架而努力的人,是不可能冷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