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的重要观念(二)
五.讲道的重点在于记念
申命记7:18:“你不要惧怕他们,要牢牢记念耶和华你神向法老和埃及全地所行的事。”
申命记8:2:“你也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在旷野引导你……”
路加福音24:8:“他们就想起耶稣的话来。”
哥林多前书11:25-26:“……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
提摩太后书2:8:“你要记念耶稣基督乃是大卫的后裔;他从死里复活,正合乎我所传的福音。”
这几节经文都有一个重要的观念,那就是“记念”。
为什么这两个字这么重要呢?
让我们回顾第四个观念,我们的讲道是见证一些已经发生的事实。
这可能引起一个问题:事情发生时,你是否在现场?
例如,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你是否在现场呢?
如果你不在现场,你又怎会知道这件事真的发生过?
因此你就很难支持自己的讲道。
人的话可由两方面发出,一是由“心”,另一是由“理性”。
由理性发出的不一定要经过心;但是由心里发出的,却一定经过理性思考。
讲道的能力乃是来自心中的话。
以祷告为例,我们在病痛中向神祷告时,想到神是无所不能的,祂曾经行神迹医治别人,祂现在也可以医治我。
这是我们在理智上想到神。
但是当神不医治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灰心,这是理智带给我们属灵里的失落。
所以祷告时,我们不单只想到神,还必须把在理性上的明白,带到我们的心里,从心里发出向神的祷告,这样的祷告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记念”的意思,就是我们所讲的每一篇道,都是从心里发出来的。
从理性发出的道,就限于知识的传递,只能加增听者在知识上对真理的了解。
但是讲道不能止于此,我们必须把理性上所思想、明白的,也在心里接受,相信它的实在,这样,当我们讲出来时,弟兄姊妹所听到的,不是从我们的头脑传到他们的头脑,而是从我们的心传到他们的心。
要怎样确保你是在事情发生的现场呢?
答案是你所讲的那篇道,必须与你的生命有很大的认同,就是圣灵曾经在你的生命里做过的奇妙工作,使你能够认同这件事情。
这就是“记念”的意思。
六.每次讲道都问自己:有没有讲耶稣?
这并不表示每次一定要提耶稣的名字,而是耶稣要在你的讲道内容里占一定的份量。
记住:耶稣是启示的中心!
约翰福音1:1:“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耶稣就是这“道”,后来道成了肉身。
而且,整部圣经都围绕着一个事实,就是救恩的历史。
从旧约对弥赛亚的预言,到新约讲到耶稣的诞生、祂在世上的工作。
我们不能单单只有旧约,或单单只有新约,我们也不能只有福音书,或只有书信。
所以我们不可能在一篇讲道中不提到耶稣。
七.我是否忠于所采用的经文?
忠于经文的意思是:
1.
绝对不能断章取义
2.
必须注意前后文与这段经文的关系:
中文圣经都有分段,而这是后来的人加上去的。
所以我们讲道时,千万不要让那些分段限制我们引用的经文。
作业:
1.
在讲道的第五个观念里提到申命记7:18及8:2、路加福音24:8、哥林多前书11:25-26、提摩太后书2:8,请从这几处经文中找出“记念”这个词语,看看各处经文如何讲到记念。
2.
当你看到一段经文时,请思考:该如何把这段经文从理智进到心里,成为心里的话,再讲出来。
3.
腓立比书2:12:“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请把“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这句话与前后文一起读,看看应该怎样解释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