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爱字的研究
在古典希腊文中有三个字,平常都译成爱,这三个字就是“依若司”(ἒρωs),“非利亚”(Φιλíα),“阿嘎配”(àγáπη)。
这三个字在希腊国的哲学文学中都引用过,而且头两个字引用得更多。
“依若司”(ἒρωs)是代表两性的爱,即男女之间的爱。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时也讲到人与神之间的爱。
柏拉图曾作论文,说爱是超乎理性的,为适应生理上的要求,和追求艺术审美的心。
亚里士多德以为性爱不但是人间生活的需要,而且也是万物的根源。
“非利亚”(Φιλíα)是代表弟兄之间的爱和朋友的爱。
这个字在新约圣经中译为“喜爱”(路20:46),“喜好”(启22:15),“爱惜”(约12:25),“疼爱”(启3:19),“亲嘴”(可14:44)等等。
这个字在新约中凡45见。
“阿嘎配”(àγáπη)是神圣的爱、道义的爱、有原则性的爱,有人译为圣爱或敬爱。
这个字在新约中出现三百二十次,是最重要的一个字。
基督教所讲的爱邻舍和爱仇敌的道理,也是以这个字为基础。
本文所引一切关于圣经中爱的道理,也是根据这个字。
其他二字虽然也提到,但只是附属的。
以上这三个字在古典文中,也有时互相通用或同时并用。
例如罗马文学家西塞罗给他的朋友写信时,论到另一位朋友说:“我不但敬爱他,我还亲爱他,我对他有一种热烈的感情”。
这里的敬爱就是第三个爱字,亲爱是用第二个爱字。
又罗马将军安多尼在该撒皇帝死后行安葬礼时,对全国人民演讲中有一句话说:“要亲爱他如同父亲,敬爱他如同国家的元首”。
这里也说明第二和第三个爱字的关系与区别。
有了以上这三个字作为背景,然后我们再研究圣经中论到爱字的意义和用法。
我们要从以下四方面的材料中来研究这个爱字:(一)旧约中爱字的意义和用法;(二)犹太教中爱字的意义和用法;(三)耶稣教训中爱字的意义和用法;(四)使徒时代教会中爱字的意义和用法。
(一)旧约中爱字的意义和用法
旧约中也有上面所讲的三个爱字,即两性的爱(ἒρωs),朋友的爱(Φιλíα)和神圣的爱(àγáπη)。
1.
在旧约原始社会中,两性的爱,在希伯来文中常用ahebh这个字来说明。
男女之间的爱,原是属于天性的,例如雅各爱拉结(创29:18);以利加拿爱哈拿(撒上1:5)。
雅歌书是最富于爱情的一本书,雅歌的作者说:“爱情如死之坚强”(歌8:6)。
先知书内也常谈到爱情,例如何西阿先知说:“他必追随所爱的,却追不上”(何2:7);耶利米先知说:“你怎么修饰你的道路,要求爱情呢”(耶2:33);以西结说:“我就要将你一切相欢相爱的,和你一切所恨的都聚集来,从四围攻击你……”(结16:37)。
在犹太原始社会中,爱情是没有约束的,以致于使人犯罪,例如为了爱情的缘故,暗嫩污秽了他玛(撒下13:1-22);参孙的妻子在丈夫面前啼哭说:“你是恨我不是爱我”(士14:16)。
古人为了爱情时常犯严重的错误,因此后来才设立律法禁止行淫,禁止休妻(申22:13-21,申24:1-4)。
以上所说的这种爱,都是用(ἒρωs)这个字。
2.
朋友之间的爱,社会中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同族人彼此之间的关系,甚至于对外族人与仇敌的关系,都是用第二个爱字(Φιλíα)来说明。
例如扫罗爱大卫(撒上16:21);约拿单爱大卫,如同爱自己的性命(撒上18:1、3)。
这种爱情虽然与两性没有关系,但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讲,也算是最密切的了。
甚至于后来大卫为约拿单作一首哀歌说:“我兄约拿单啊,我为你悲伤,我甚喜悦你,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撒下1:26)。
这种爱起初是在朋友与弟兄之间发展,到后来扩大到邻舍之间、同族人之间,甚至异族人之间也要表现爱的精神。
在律法书上有许多的话,说明爱是人类相处之道,例如“要爱邻舍如同自己”(利19:18;路10:27);“和你们同居的外人,你们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样,并要爱他如己”(利19:34)。
律法上也说过:“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失迷了路,总要牵回来交给他”(出23:4)。
由此可见,爱并不限于在弟兄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上,对外族人也当表示爱的精神。
3.
宗教的爱,神圣的爱,人与神之间的爱(àγáπη)。
这是最高尚的爱,有原则有目的的爱,也是基督教中基本要道的爱。
在旧约中爱神是敬虔上基本的要求,“以色列啊,现在耶和华你上帝向你们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敬畏耶和华你的上帝,遵行他的道,爱他,尽心尽性事奉他”(申10:12)。
敬爱耶和华是灵命的最高峰,大卫说:“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你”(诗18:1)。
亚伯拉罕因为爱神,所以被称为神的朋友(赛41:8;雅2:23)。
律法上也屡次地说,爱神的人,神也必爱他。
爱神最具体的表现,就是遵守神的诫命。
“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发慈爱直到千代”(出20:6);“你若谨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这一切诫命,爱耶和华你的上帝,常常遵行他的道,就要在这三座城之外,再添三座城”(申19:9)。
爱神不只是表面上遵守神的诫命,还必须内心清洁,用真诚的心来敬爱神。
“耶和华你上帝必将你心里,和你后裔心里的污秽除掉,好叫你尽心尽性爱耶和华你的上帝,使你可以存活”(申30:6)。
后来的先知也最注意内心的改变,如“将心里的污秽除掉”(耶4:4);“将律法……写在他们心上”(耶31:33);“将新灵放在他们里面”(结11:19)。
这样爱神必须是心口一致的,行为与意念相符合的,正如律法上所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申6:5)。
神所要求的爱是全面的爱,是诚心诚意的爱。
神也要试验人的爱心,到底是不是尽了力量(申13:3)。
旧约论到神爱人,有时指个人,也有时指团体或国家;指个人的时候比较少,指国家的时候比较多。
以色列人“虽然偏向别神,喜爱葡萄饼,耶和华还是爱他们”(何3:1);“以色列年幼的时候我爱他,就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何11:1);“以法莲哪,我怎能舍弃你;以色列啊,我怎能弃绝你”(何11:8)。
甚至于在以色列人背弃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仍是爱他们。
“我必医治他们背道的病,甘心爱他们,因为我的怒气向他们转消”(何14:4)。
这里说明神的爱是无限量的,并且是含有牺牲意义的,神这样爱人的目的,也就是希望人悔改,归向神自己。
旧约先知甚至于有时把耶和华爱以色列人比作丈夫爱妻子,例如“因为造你的,是你的丈夫,万军之耶和华是他的名;救赎你的是以色列的圣者,他必称为全地之上帝。
耶和华召你,如召被离弃心中忧伤的妻,就是幼年所娶被弃的妻,这是你上帝所说的”(赛54:5-6)。
耶利米先知也说过:“以色列家,你们向我行诡诈,真像妻子行诡诈,离开她丈夫一样。
这是耶和华说的”(耶3:20)。
耶和华为什么这样爱以色列人?
申命记如此回答说:“耶和华专爱你们,拣选你们,并非因你们的人数多于别民,原来你们的人数在万民中是最少的。
只因耶和华爱你们,又因要守他向你们列祖所起的誓,就用大能的手领你们出来,从为奴之家救赎你们,脱离埃及王法老的手”(申7:7-8)。
这里说明耶和华爱以色列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曾向他们的列祖起过誓。
他原来所爱的是他们的列祖,也就是他亲手所创造的,如“耶和华但喜悦你的列祖,爱他们,从万民中拣选他们的后裔就是你们,像今日一样”(申10:15)。
从这些经文看来,在旧约中耶和华的爱是限于以色列人。
很少提到其他的人民,“他疼爱百姓”(申33:3),这里的百姓仍是指以色列人说的。
在旧约中神对于人的爱有几个特点:(1)神对于人的爱是一种亲切的爱。
如耶利米先知所说:“耶和华说,以法莲是我的爱子吗,是可喜悦的孩子吗,我每逢责备他,仍深顾念他,所以我的心肠恋慕他,我必要要怜悯他”(耶31:20)。
(2)神的爱是一种选择的爱。
“因他爱你的列祖,所以拣选他们的后裔,用大能亲自领你出了埃及”(申4:37)。
(3)神的爱是一种自愿的爱。
并不是因为以色列人有什么特别的长处,乃是因为神要遵守他向列祖所起的誓。
“耶和华专爱你们,拣选你们,并非因你们的人数多于别民,原来你们的人数在万民中是最少的。
只因耶和华爱你们,又因要守他向你们列祖所起的誓,就用大能的手领你们出来,从为奴之家救赎你们,脱离埃及王法老的手”(申7:7-8)。
(4)神的爱是一种忌邪的爱。
除神以外,不可敬拜偶像。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20:5)。
(5)神的爱是审判的爱,同时也是赦免的爱。
审判是为了以色列人的罪恶,赦免是为了他们的悔改。
“我的怒气涨溢,顷刻之间向你掩面,却要以永远的慈爱怜恤你。
这是耶和华你的救赎主说的”(赛54:8)。
他又说:“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耶31:3)。
(二)犹太教中爱字的意义和用法
在旧约希伯来文中的爱字ahebh可以有三种用法,有时可以指两性的爱情,如雅歌书上所讲“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歌8:7)。
有时可以指朋友之间的爱情,如“约拿单爱大卫如同爱自己的性命……”(撒上20:17)。
也有时可以指神圣的爱,宗教的爱,如“你喜爱公义,恨恶罪恶(诗45:7)。
但在希腊文中,这三种不同的爱,是用三个不同的字来表明,即上面所讲过的(ἒραs,Φιαíα,àγáπη)。
自从旧约的希腊文译本,(俗称七十译本)成立以来,(àγáπη)这个字比较多用,并且用这个字直接翻译希伯来文的爱字。
自犹太教成立以来,犹太人与希腊文化多有所接触,用希腊文字来发挥思想的地方也就比较多了。
在犹太教经典中时常提到神的爱,如“你的爱是在亚伯拉罕的后裔身上”(所罗门诗篇18:4);“凡待孤儿如父亲的,必被神所爱如同自己的儿子”(智慧书4:10);“凡忠心为道殉难的人,为神的缘故忍受各种痛苦,必在来世得到永生”(智慧书3:9)。
约色弗与斐罗都时常论到爱神与爱智慧的重要性,如“爱智慧的人必遵守律法”(智慧书6:18)。
爱邻舍也是一条重要的诫命,“凡爱邻舍的,必被保守免去撒但的攻击”(十二列祖经训5:2);“恨心领人到死亡,经过痛苦的爱心领人到救恩之路”(同上4:7)。
犹太人的爱心,是先对自己本族人,然后才是入犹太教的人、外族人、仇敌、奴隶、野兽、植物以及世界上一切被造之物。
在犹太教中,爱是人与神之间最重要的关系。
犹太拉比亚基巴说过:“人是可爱的,因为他是按神像造成的;以色列民是可爱的,因为他们是神的儿女”。
甚至神把他对于以色列人的怜悯比作丈夫怜悯被遗弃的妻子。
律法是神爱人的证据,遵守律法是人爱神最具体的表现。
患难是神所爱的人必须受的训练,“患难是蒙神喜悦的方法,能赎罪,也能保证来世的永生”。
爱神在患难中得以成全,爱人在服务中得以成全。
爱人便是做出慈善的事业来。
不但爱本国的人,甚至于爱别国的人(出23:4)。
犹太教师希列也说过:“爱和平,为和平努力,爱你的同胞,使他们靠近律法”。
公义者雅各说:“世界有三个基础:律法,服事神,帮助人。”
希列又说:“凡你所恨恶的事,不要对待你的邻舍,那就是全部律法,其他都是注解”。
一切善事都必须用爱心去作。
用爱心对待别人,别人也用爱心对待你。
按犹太拉比的讲法,爱心有三方面的关系,即神、人、己。
“那圣者怎样给人衣服穿,看顾病人,安慰忧伤者,埋葬死人,你也按样去做,就必有福了”;“凡怜悯同胞的人,必蒙神的怜悯”。
神待人要根据人待人的原则。
爱是神、人、己之间惟一的原则,没有爱,一切关系完全破产。
神若不以爱心,而只按公义对待世界,恐怕世界早已灭亡了。
(三)耶稣教训中爱字的意义和用法
耶稣认为诫命中有两条最大的,第一是爱神,第二是爱人如己(可12:28-30;太22:37-40)。
这两条诫命在旧约和犹太教中都是常提到的。
耶稣把犹太教师希列的话改了一下说法:“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太7:12)。
耶稣把爱看为律法的总纲,一切诫命都包括在爱的道理之内。
爱神须要专心,“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
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太6:24)。
爱神如同仆人爱主人,遵行他的吩咐(路17:7),寻求他的义,倚靠他,无忧无虑,把一切问题交托给他(太6:33-34)。
为了爱神的缘故,凡一切神所不喜悦的事,都要去掉,甚至剜掉犯罪的眼睛(太5:29)。
凡爱神的人,有两个仇敌必须消灭的,第一是玛门,第二是骄傲。
凡以爱玛门为目的者,在天国里是无份的。
其次像法利赛人的骄傲,好坐高位,欢喜人的称赞等等,也是神所憎恶的(路11:43)。
此外,还有第三个爱神的拦阻,那便是受患难、遭逼迫(太10:17;太24:10-12),因为这些事,“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
爱神是耶稣教训中的基本要求,其次便是爱邻舍如同自己(太22:39)。
邻舍并不限于本国本族的人,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中,耶稣说明了邻舍乃是最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以同族而论,祭司和利未人是与受伤的人最有关系的,但以实际的帮助而论,撒玛利亚人却是受伤者最需要的朋友。
所以邻舍的解释,并不在乎距离的远近,而在乎有没有同情的心。
其次关于爱仇敌的教训,有三点是我们应当注意的:第一,这是新时代的要求,“你们听见有话说,……只是我告诉你们”,这说明了耶稣的要求是超过了古人的要求。
第二,爱仇敌的道理包括了更高一级的伦理道德,它不是一般庸俗的爱,而是有牺牲有原则性的爱。
第三,这些话是对一般听道的人说的,“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你们的仇敌要爱他”(路6:27)。
爱心是不计较报酬的,借而不希望偿还,赠送要丰富有余,受冤枉逼迫而不求报复,甚至还要为仇敌祷告(路6:27-38)。
常有人说,这种爱心是过于理想化的,不切合实际的,但耶稣的教训的特点也就在这里,他所讲的是天国的要求,超乎世界的伦理,惟有这种大量的爱,才能说明爱的本质。
正如耶稣论到那有罪的女人时说:“所以我告诉你,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
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路7:47)。
这种新的道德标准全在乎人与神的关系,人对人的爱心尽到什么程度,也就在乎人对神的爱心如何。
耶稣说:“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路6:36)。
在耶稣的教训中,圣爱(àγáπη)与喜爱(Φιλíα)有时并用,但同时也有区别。
神爱人是救赎的爱,赦免的爱,舍己的爱。
神的爱是有理性有原则的,从创造上来看,人原是照着神的形像造成的,因此神要人与他和好,恢复神原有的形像(林后5:18-19)。
从救赎上来看,神的目的是要救人脱离罪恶,成为神的儿女(太1:21),因此神爱人,甚至为人舍己(加2:20)。
神的爱也有时从圣爱变成喜爱,例如“父自己爱你们,因为你们已经爱我”(约16:27);“你看他爱这人是何等恳切”(约11:36)。
此外,如主爱马大、马利亚、拉撒路,都是用喜爱二字。
这里不但说明圣爱与喜爱是可以通用的,而且也说明神的爱不但是有原则的爱,而且也是充满着丰厚感情的爱。
以上这两个字虽然可以通用,但也是有区别的。
例如耶稣曾三次问彼得说:“你爱我吗?”
头两次用的字是圣爱,第三次用的字是喜爱。
在彼得三次的回答“你知道我爱你”中,完全用的是喜爱。
主耶稣向彼得所要求的,乃是为主牺牲的爱,有原则性的爱,高尚的爱。
而彼得所能回答的仍是感情的爱,朋友之间的爱。
彼得回想到以往三次不认主的情况,不敢用圣爱来回答。
但主对彼得的希望,仍是由喜爱提高至圣爱,因为主末后对他说:“你年老的时候,还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约21:18)。
主不但对彼得这样要求,对每个跟从他的人也是这样要求。
主耶稣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13:34)。
主爱我们是牺牲的爱,舍己的爱,我们彼此相爱,也要没有虚假(彼前1:22)。
在神的性情上有份的爱(彼后1:4);要由神而生的爱(约壹4:7)。
只有喜爱不能满足神的要求,因为喜爱里仍有自私的成份,神所希望于我们的,乃是由喜爱提高至圣爱。
(四)使徒时代教会中爱字的意义和用法
1.
保罗对于爱的观念 在保罗看来,神的爱完全彰显在耶稣基督里面。
这种看法根据三样事实:①神差遣他自己的爱子为众人舍命,钉死在十字架上。
②神选召了他的使徒,“又因爱我们,就按照自己的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份”。
③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并且生长结果子。
按保罗看,神的爱完全藉着耶稣基督彰显出来。
他说:“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8)。
神的爱也是有界限的,“上帝的恩慈和严厉,向那跌倒的人是严厉的,向你是有恩慈的”(罗11:22)。
这里所说的“你”也就是指神所选召的人,“因为他从起初拣选了你们,叫你们因信真道,又被圣灵感动成为圣洁,能以得救”(帖后2:13)。
神爱人的目的,也就是叫人彼此相爱,藉着相爱的心,能使神得到荣耀。
保罗劝加拉太人要用“爱心互相服事,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加5:13-14)。
他又说:“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6:10)。
保罗看爱心是恩赐之中最大的,没有爱心,其他恩赐都归于无效。
保罗对于爱的观念有八个“不”字,四个“凡”字: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其他恩赐都是暂时的,惟有爱心是长久的。
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但是爱心是永不止息的(林前13章)。
爱是有原则的,是分清敌我的,这个原则正是保罗所说,“爱是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换句话说,凡合乎公义真理的事要爱,凡违背公义真理的事不要爱,反而要憎恨。
这样,爱的价值便可以显明了。
2.
雅各对于爱的观念 雅各少讲爱的理论,多讲爱的实际行为。
他认为爱人如己是一条“至尊的律法”(雅2:8)。
这条律法的价值,主要在乎行为。
他说:“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1:27)。
行为也就是爱心的表现,对于弟兄姊妹缺乏饮食衣服的,不仅要能说一些安慰的话,还要能给一些实际上的帮助。
爱心须有实际行动。
亚伯拉罕得称为义,也是因为他的理论和行为能相结合起来。
雅各的思想与保罗并不矛盾,他们两个人都把爱当作基督教的中心信仰和道德标准。
3.
约翰对于爱的观念 约翰最注重“父爱子”的道理。
他说:“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
(约3:35)神对人的爱,首先通过了基督,如他在祷告中说,“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约17:23);“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约3:16)。
神的爱既是在基督身上达到了最高峰,因此神对于人的要求,也就是要彼此相爱。
这条新命令就是“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3:18)。
约翰很肯定地说:“爱是从上帝而来的”,并且说:“凡有爱心的,都是由上帝而生”(约壹4:7)。
他又说:“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爱上帝也当爱弟兄”(约壹4:20)。
这些话虽然是劝勉,但也把爱的精义完全表达出来,爱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实际的行动。
爱神与爱人是分不开的,爱神是爱人的基础,爱人是爱神的表现。
神自己是爱的来源,也是爱的标准。
主耶稣说:“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13:34)。
保罗也说:“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5:5)。
路德马丁把神的爱比作水的泉源,把信徒比作水管或盛水的器皿,通过了这个器皿,神的恩爱可以流入到许多人的心田中。
彼得把爱的道理与末日思想结合起来,他说:“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儆醒祷告,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前4:7-8)。
爱是基督徒的标志(约13:35);是神的儿女的记号(约壹4:7);是出死入生的证明(约壹3:14);是教会合一的表现(腓2:2;彼前3:8)。
保罗说,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但是爱是永不止息的,爱的恒久性是不分今世与来世的,在末日时代爱的要求是更明显的(太25:31-46;罗13:8-14)。
爱之所以不改变,也就是因为神的本性是不改变的,神的话也是不改变的。
爱是基督教中最高尚的品质,是千古不能消灭的真理,在今日时代中,惟有爱的表现,才能使神得到荣耀,使人受到感动。